E3 2014:血性的男子汉游戏真的不需要可控女性角色么 从《刺客信条:大革命》中女性可控角色的缺失说起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我们也想设置女性可控角色,但这是个制作重心的问题。增加女性角色会让工作量翻倍。很遗憾,这是游戏制作的现状决定的。

《刺客信条》中女性角色的缺失,真的是由于现实条件所限吗?
在E3大展上,某个刺客二人组在十八世纪巴黎的宴会厅中大开杀戒的镜头让我眼前一亮,不由得赞叹起来。我和各个媒体的工作人员一起挤在办公室里,围着电视看微软的发布会。看着屏幕上几名头戴兜帽的刺客在法国贵族之中杀出一条血路,我们电玩部的一个女同事说,合作模式里应该可以选择女性角色吧。另一位同事则指出,即使如此,女性可控角色也并未融入主要的游戏模式,又或是只能在PSP这样的利基平台版本中可选。然而事实证明,他们两位都过于乐观了。
不好意思,其实《刺客信条:集结》的合作模式中也不能选择女性角色。育碧对此做出的解释令人吃惊,值得在此原封不动地引用:“不久前我们也一直打算制作女性角色,做为本作的特色之一,但后来就变成了制作重心的问题。我们要确保最佳的角色表现。如果增加女性角色,就需要对很多动画进行重新制作,还要增加很多服饰;这些方面的工作量都会翻倍。”技术总监詹姆斯·泽瑞恩(James Therien)如是说。他还补充道:“我的意思是,制作团队真的很想增加可控女性角色,但我们必须有所抉择。很遗憾,游戏制作的现实如此。”

游戏制作的现实如此。现实真的如此吗?且不谈本作斥资数千万美元,VG247 的布伦娜·西里尔(Brenna Hillier)撰文称这一巨作的动画由至少九个独立工作室担任制作;甚或不谈前作的多人游戏里就有女性可控角色,再往前《兄弟会》里随叫随到的援护刺客中女性也为数不少,很难说是无法实现。
这些统统不论,单看这点:一个享有大量资源的世界级游戏开发商,其高层人士表示设置女性可选角色会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这种说法真是不得了。上次我查了一下,女性占到全体人类数目的一半。

这个问题的悲哀之处在于,女性角色被视为可有可无的附加品,列在长长的游戏特色列表上,做出来是锦上添花,就像一组支线任务,做着太麻烦也可以不做——给女孩子的头发做动画太麻烦了!当然了,就是没下功夫而已。泽瑞恩回答得含糊不清,我觉得他自己也心知肚明。他提及制作团队真的很想增加可控女性角色,或许暗示着取消女性角色这一决定在团队内部也未必得到了全然的接受。
更多游戏资讯请访问:E3 2014会展专题

育碧蒙特利尔工作室我去过几次,好像一直是个以多元化为荣的团队。值得一提的是,《刺客信条》系列历代都以一则声明开场:“本游戏由一个多文化、多信仰的团队开发制作。”这也许只是出于某种顾虑,毕竟游戏初代的故事发生在耶路撒冷背景下。现在呢,这条说明好像应该再加上一点:“嘿,我们团队里面也有女生!”
我无意哗众取宠。你觉得这是老生常谈,只为制造争端,但这件事情非常重要。玩家希望在游戏中扮演什么样的主角,这个概念正在发生转变,而眼下似乎正是这场游戏革命的关键时期。我也不想指责育碧在性别及多元化问题上像那种戏剧里的反派,别人都做得不错,只有他们犯了大错。在这个问题上,各方都有责任。
比如最近《侠盗猎车手 V》发布PC版,有人问起为什么三位主角中没有女性角色,丹·豪瑟(Dan Houser)回答:“男子汉气概对于这个故事来说至关重要。”(据《卫报》报道)我觉得说不通。试想一位像《黑道家族》里的卡美拉那样的女性角色,为家务事烦得不行,抑或是做为女黑警登场,放在故事里没什么不对头的。答案很简单,Rockstar 就是不想做而已。育碧也一样,不想做而已。目前尚未达到超一流的所有开发商差不多都一样。

再来看看那些严肃对待这个问题的游戏开发商,其中 Bioware 也许称得上是黄金标准。就连他们也是直到《质量效应》的第三作才将女版薛帕德(FemShep)的形象用于宣传。而《龙腾世纪:审判》的封面图已然回避了这个问题,图中的主角身穿重甲,要判断性别,除非你有透视眼。说句公道话,今年的E3大展上 Bioware 也用不同性别的角色分别制作了预告片。在这个问题上,他们胜了一筹。
我想,真正令人不快的,并不是其他主流开发商憎恶女性以及少数群体,而是“这类游戏的核心玩家主要是男性白种人,无法接受用不同于他们的形象来代表大众形象”这样一种预设观念竟然根深蒂固。

我也相信,许多大型工作室有意对此种观念发起挑战,然而事关感知风险,因此步履维艰。今年早些时候,Bioware 高级设计师马维·埃尔(Manveer Heir)在游戏开发者大会(GDC)上做了一番关于游戏中刻板印象的演讲,汤姆称之为本次会议中最为重要的一刻。去年《刺客信条 IV》的DLC《自由呐喊》让玩家扮演一名获得自由的黑奴艾德维勒(Adéwalé),故事主线围绕着对抗残暴的奴隶制度而展开。纵然《为奴十二年》(12 Years A Slave)为史蒂夫·麦奎因(Steve McQueen)赢得了奥斯卡奖,同样的主题在游戏主体中却只是一带而过,之后做为DLC独立发行。由此看来,育碧似乎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不过道阻且长,唯有徐徐图之。
我们都有漫长的路要走。起步的唯一方法就是开始讨论,摒弃成见、不带抵触地去讨论。是的,这很重要。不,这并不是丧心病狂地追求政治正确。我们都可以做得更好。本站(指PC Gamer网站)的编辑团队大半是中产阶级的男性白种人,我们能够并且应该发出不同的声音。

开始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听见本文开头提到的那位电玩部女同事向其他人抱怨《刺客信条:集结》中的可操作角色,她说自己想错了,她说她非常失望。她在拿这件事开玩笑,因为她觉得好笑,可她的声音听起来也很生气。她的确有权感到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