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3二十年风雨发展史:主机混战 巨头死掐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电子游戏作为上世纪中期所发展的一项新兴产业,在人类物质需求过剩的前提下极大地刺激了人们精神层面的需求。随着次世代主机的登场和PC硬件技术的进步,无论是主机平台还是PC平台的游戏发展前景一片美好。对于游戏产业几近完善的产业链也仅仅缺乏最关键的一步——展示平台。然而新事物的发展总是会螺旋曲折般的上升,且不会一帆风顺。尽管饱受争议,但行内的元老却清楚的知道曙光就要到来。在厂商与玩家期待了许久后,“Electronic Entertainment Expo”(简称3E)作为一个只属于电子游戏的专业展示平台应运而生。时至今日,一年一度的E3盛筵依旧在为游戏厂商与玩家勾勒着电子娱乐的宏伟蓝图。
而E3展会作为全球知名度最高的电子娱乐展览会在不知不觉间已经度过了20个春秋,回首往事,E3满怀豪情。展望未来,E3重任在肩。在这20年间,E3在展示一款款精彩游戏的同时也吸引着全球亿万玩家的目光。纵使中间少不了外界的质疑与厂商间的摩擦,但可敬的是E3依旧视“电子娱乐业展览”为己任,并任重而道远的举办了一届又一届的展览盛会。不管时代如何变迁,E3终会经久不衰,因为电子娱乐产业发展的历史即是E3的发展史。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审视一下E3历年盛筵中的心路历程吧。
1995年:一切的开始
第一次的尝试可以是最简单,也可以是最困难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真是一点都不假,无论是举办方还是参展商都希望能做到最好,因此E3第一次展会就选择了洛杉矶展会中心这一人杰地灵的地方。最终成功吸引了400多家参展商,在短短的三天之内吸引了来自全球各地3.8万多名参观者。而在所有的参展商中受益匪浅的当属索尼,为了第一次在美国展示PS1,也是做足了准备。不但出巨资布置展台,甚至还邀请了巨星迈克尔.杰克逊上台表演。从而使得人气爆棚的索尼良好的展示了PS1的机能,并顺道推出了PS1平台下的《铁拳》和《山脊赛车》。两款游戏出色的画面在赢得了绝大多数参观者的赞叹之声的同时更获得了外界的一致好评,
从而使得160家软件商着手开发200多款PS游戏,使得PS1迎来了春天。而E3的首次亮相,也获得了空前的成功。随着第一届E3展会的成功开展的同时,也向世界宣告了电子娱乐展示平台的正式成立。

1996年:三分天下
或许是第一次的选址获得了成功,因此本届展会依然选择在洛杉矶展会中心开展。由于上届成功推出了PS1而让3DO再难翻身,因此使得着力于新平台的索尼、世嘉和任天堂得以三分天下。索尼在宣布PS1降价的同时公布了PS1上的首批RPG《妖精战士》和《Beyond the Beyond》,暗示了RPG时代的到来。而对于上届被索尼压制的世嘉本届也想来次大翻身,在同样降低产品价格的同时更展示了一件名为NetLink的网路系统,可以让SS直接接入网络。因此世嘉此次主要推出了SS的一系列游戏,包括《VR战警2》《格斗之蛇》等。但遗憾的是效果依旧不尽如人意,因为SS上几乎没有可以对应网络功能的游戏。而任天堂在把本届E3展会作为其推出N64的第一舞台的同时,
更是最先推出了N64的试玩平台。其中包括《超级马里奥64》、《007黄金眼》、《致命格斗64》等知名游戏。尽管3大游戏公司在此次E3展会中各有千秋,但却不可否认的迎来了E3展会的空前盛况。

1997年:PS1的独霸
放弃了人杰地灵的洛杉矶而选择了亚特兰大使得这一届的E3规模有所缩减,但也依然有3.7万的参观者。而之前突出表现的三大公司今年却也开始了衰退。虽然索尼的第一方软件没有太大作为,但可喜的是PS1的热潮未曾退却。Konami以即时演算表现的《潜龙谍影》将PS1的画面呈现的淋漓尽致,使观众们不得不赞叹PS1强大的机能。另一边Capcom于PS1平台上独家推出的《生化危机2》更是奠定了游戏本身不可超越的经典地位。而在上届初露锋芒的Eidos也于PS1上独家推出了《古墓丽影2》,使劳拉迅速成为展会焦点,并使真人模特成为会展最佳展台模特和最佳主角。相较于PS1的满面春风,N64与NetLink的表现也只是差强人意。任天堂的N64在日本销售不佳,
不过北美推出的最强FPS《007黄金眼》却获得了极大的关注,但PS的独霸却依然令任天堂的处境不容乐观。而世嘉自97年开始就全面衰退,本届E3更是惨不忍睹,仅有炒冷饭的《Sega Ages》合集、《索尼克合集》等勉强维持局面。不过世嘉此后宣布进军PC平台的计划在现在看来,却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值得一提的是,本届首次诞生了“E3游戏批评家大奖”,使得E3更好的与游戏媒体相接轨,从而使自身的发展又迈出了崭新的一步。

1998年:3D时代的来临
随着3D游戏的日趋完善,家用主机的增多以及PC显卡的发展,使本届的E3成为了一个3D游戏的世界。游戏图形的全面3D化是本届E3展一个十分明显的趋势,非3D游戏几乎没有立足之地,同时也是对参展商的又一次考验。任天堂借着上届展会的积蓄,在展出首个Famitsu满分游戏《塞尔达传说:时之笛》的同时也奉上了《007 黄金眼》的续作《完美黑暗》,在阵容尽显豪华的同时也宣布了《口袋妖怪》游戏版进军北美的计划。而上届失利的世嘉本届携128位新主机Dreamcast霸气回归,同时作为3D游戏的新寄托而吸引了玩家的目光。不过令玩家失望的是,世嘉并没有正式公布DC,仅选择了部分媒体对该主机进行参观报道。同时索尼的3D游戏也以较高的综合素质获得了持续的热潮,《最终幻想VIII》,《寄生前夜》等游戏
都作为了此次展会重点宣传的游戏。除此之外,本届E3展还增加了一些座谈会、研讨会等节目,邀请业内名人讨论游戏产业的发展方向。使E3在于各个行业的协调中,逐渐确立了未来游戏产业的重点项目。

1999年:崭露头角的PS2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新事物的出现必将取代以往的旧事物。而PS2作为1999年最新发布的主机毫无悬念的在成为本届E3的香饽饽的同时也宣告了以往主机的没落,仅当时索尼推出的PS2的多边形处理能力就达到了每秒7500万,是以往DC的15倍。尽管其中的宣传水分较大,但不容质疑的是,PS2作为前景最为光明的新一代主机依旧拥有广泛的影响力与号召力,纵然一方世嘉竭尽全力的卖出了150万台DC,并成功移植了《死亡之屋》、《VR战警》等街机。而另一方任天堂也上市了名为“海豚”的新式主机。但作为一场主机平台大战前的预热,PS2的时代已经悄然而至。

2000年:主机之争
如果说上届的E3展是引发第一次主机大战的“巴尔干火药桶”,那么在2000年的E3展会上,这罐火药桶则被彻底引燃。因为新主机的发售就意味着新的商机,所以各个参展商为了这次的展出也是卯足了劲儿。54.8万平方英尺的参展场地被500多家公司预订完毕,更史无前例的吸引了6.2万名参观者。本届E3展出的PS2游戏十分丰富。除了早已在日本公布的《街头霸王EX3》、《鬼武者》等作品外,全新公布的《GT赛车2000》和《装甲核心2》在作为人气最高的PS2游戏的同时极大的展示了PS2压倒性的机能。而在PS2盛气凌人的光环下,展会上的DC平台一样气势如虹。世嘉在大胆运用美女效应吸引眼球的同时更是一口气公布了20多款DC网络游戏,吸引了大量媒体的关注。可惜的是任天堂在上届发布“海豚”主机之后就陷入了低谷,
因此没能在此次展会中有太多的表现。而微软作为新的种子选手却出人意料的在两个月前就发布了Xbox,与其说是因为E3退避三舍,倒不如说是对自己主机的成竹在胸。在跨入21世纪的同时,主机间的明争暗斗竟也日趋白热化。

2001年:持续的胶着
随着E3知名度的不断提高从而吸引了业内众多知名人士的参加,例如微软游戏部门高级总裁Robbie Bach、美国任天堂市场部行政副总裁Peter Main以及美国索尼总裁兼COO平井一夫等人,因此本届E3既是一次研讨会,也是主机战争中的胶着战。在这场战役中,微软率先采取了舆论攻势,即游戏史上规模最为庞大的宣传活动。其主要的游戏平台依旧是Xbox,不但提出一系列堪比“大跃进”的口号而且联合了Capcom和世嘉两大助力,从而在Xbox平台推出的游戏也非常丰富。包括《死亡之屋3》、《枪之女神》、《铁甲飞龙》等。索尼旗下的PS2虽是雄兵百万,(PS2全球销量突破了100万),但系列大作还是太少。因此本届E3的PS2上出现了美轮美奂的《最终幻想X》以及让人身临其境的《寂静岭2》,使玩家再次相信了PS2的无限可能。
另一边的任天堂却也未见弥生退意,于微软Xbox发售前任天堂就抢先发售自己旗下的主机,这一举措使微软舆论攻势尚未开始前就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而任天堂的NGC更是被称为性价比最高的主机,此间三大公司的各自较劲使得次时代主机间的战争在愈演愈烈的同时开始趋于胶着状态,纵然谁都想完胜对手,却谁也克敌无术。

2002年:飞速发展
2002年的游戏产业可谓是空前繁荣,不但日本地区走出了低潮,欧美地区更是如火箭般飞速发展。先是微软Xbox网络服务这一项目被提上了日程,而在E3展出的游戏更是多达150款。不但有《虚拟锦标赛》这种迎合欧美玩家的游戏,也有《忍者龙剑传》这般适合亚洲玩家的游戏。而主机中的霸主PS2截至2002年5月的全球销量更是超过了3000万台,同时还发布了《鬼泣2》、《寂静岭3》以及《天诛3》等系列大作。并及时拓宽了PS2在北美的网络计划,并通过展示《SOCOM海豹突击队》的游戏性从而揭示了PS2平台上的网络游戏的魅力。“游戏界的巨人”任天堂在本次E3上也终于表露出了自己的野心,其在游戏界的左膀右臂“马里奥”和“赛达尔”也都重装上阵,《赛达尔传说:风之杖》更是作为本届展会的压轴大作而登场。
使任天堂在宣告自己高调回归的同时,更是让全球飞速发展的电子游戏再添了几公升柴油。电子游戏在给予众多开发商更多机遇的同时大大增加了游戏产业本身的风险与挑战,从而完美的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融合在了一起。

2003年:风头浪尖的索尼
延续了8年的三足鼎立,在本届的E3上终于被打破。由于任天堂和微软的状态失常,使2003年的E3成为了索尼的天下。伴随着索尼旗下PS1和PS2的相继发力,为索尼争得了超过一亿五千万的销售量。对于PS2平台上展出的游戏也依旧豪华,除了《GT赛车4》,Capcom推出的《鬼武者3》、《生化危机:逃出生天》也一样赚的盆满钵盈。而最重要的还是索尼发布PSP的计划,这无疑又使得索尼在掌机平台上又分到了一杯羹。而另一边的任天堂和微软之所以不敌索尼,一方面是因为任天堂NGC业绩不佳的拖累,另一方面是EA宣布退出“Xbox Live全力支持SCE的PSBB计划”对微软造成了相当大的打击。尽管两家游戏商都有不俗的游戏所推出,但相较于春风得意的索尼来说,还是小巫见大巫了。

2004年:掌机的对决
随着2004年E3的开展,E3展会本身也迎来了它的10周岁诞辰。但相比于E3,更多的玩家关注的还是索尼和任天堂这两大公司的较量,包括PSP和NDS两款掌机的对决。或许是上届索尼将目光投向掌机平台的发展,因此本届展会上掌机的较量成了重头戏。任天堂在发布《银河战士 Prime2》和《生化危机4》两部大作之后急不可耐的发布了NGC平台下的最新便携式主机:NDS。它的出现意味着家用主机即将变革玩家传统意识上的游戏方式,于是代号“变革”诞生了。而索尼这边在发布《最终幻想:XII》和《GT赛车4》后也同样透漏了PSP的具体细节,更毫不避讳的称其拥有在线游戏功能,同时制定了PSP在全球面市的第一年实现300万台的销售目标。可以说PSP的上市,就是索尼所追求的尖端性能理念的体现。
而NDS的出现,则代表了任天堂触摸世纪的开创。尽管就当时来说,掌机还不是那么吸引人,当因为E3展会却使得无数玩家知道了它的存在,从而为未来的掌机发展奠定了基础。

2005年:全主机狂潮
在这一年的E3发布会上,历届的三位元老,微软、索尼和任天堂,分别公布了他们各自的新主机,微软的Xbox 360、索尼的PS3以及任天堂的Revolution等3大次世代主机如火如荼的上演了新一轮的主机大战。而本次大战对于玩家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游戏画面越来越精致,这使得玩家可以更好的享受到游戏的声光效果。比如Xbox 360平台上推出的射击游戏“Huxley”,无论是人物的动作或是小队作战的模式,都让玩家有置身战场的感觉。而本届的黑马PS3,虽然还没有正式推出游戏,但也通过最新的游戏动画“太空战士Ⅶ”使玩家领略了完全媲美电影的游戏画面。通过本届E3推出的全新主机,使游戏业者向世人宣告了新时期的游戏革命,随着全球越来越多的电玩迷,电玩将不再只是单纯的游戏,而将成为一种新的娱乐享受。

2006年:主机的痴狂
2006年E3游戏展的举办地依旧选在了洛杉矶会展中心,但较于以往所不同的是展会总面积达到了770000平方英尺,创下历史新高。参加本次E3的企业总数超过了400家以上,而参展游戏作品也达到了1000多个。尽管E3大展是每年一度,不过今年展会的火爆程度是近几年来任何一届也难以比拟的。微软的Xbox360已于去年11月份抢先上市销售,并抢先卖出了300多万台主机,并且在加大推广力度的同时着手准备在PS3上市前破1000万销售纪录,之后建立稳固的游戏机帝国吸引游戏开发商加入其阵营。索尼推出的PS3游戏主机采用了内置的下一代蓝光DVD光驱格式,与微软支持HD-DVD针锋相对。任天堂方面也重新公布了其游戏主机的定名,将原来的“革命”改为了更具新和力的“Wii”。在游戏控制器方面,也加入了三种控制器。
本届E3所展示的主机及主题游戏仅仅是个开端,之后三大厂商均针对下一代主机产品正式的新闻活动,展示了其游戏机产品,确定了名称及规格。对未来的游戏产业来说既任重道远也充满了无限可能。

2007年:败走麦城
只能说E3展会的发展轨迹就像高等数学,你可以读,但却读不懂。前几年风华正茂的E3在今年却陷入了史上最低低谷。以往群贤毕至的零售商在今年却都谢绝参展,更凄惨的是观众数锐减到了不到一万人。其实也很好理解,因为即没有什么游戏大作也没有新发售的主机,更重要的是展出场地被选在了堪比“寂静岭”的圣莫尼卡的一处停机坪,在如此偏僻的地方难免会使观众觉得不满。而最主要的原因多半被认为以索尼为首的厂商对逐年增加的巨额展出成本和并未与投入成正比增长的展示效果,ESA在审核和管理上的不作为,被认为是导致E3观众暴增,以至大量非业内人士入场影响展示效果的主要原因。
因而E3此次的败走麦城也在意料之中,即便时光倒流,恐怕也还会如此。

2008年:蹒跚而行
虽然E3经过了一年的修养生息,但本届的E3元气依旧未能恢复。深谋远虑的主办方把展会场地依旧选在了“寂静岭”(圣莫尼卡),看来这次主办方大有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打算。此举在普通玩家看来这只能叫做“破罐子破摔”,而在诸领导看来这就叫做“涅槃重生”,由此可见尚处于基层的我们果然还是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事实胜于雄辩,本届的观众创下了历史最低——只有不到5000人。而在游戏方面唯一拿得出手的就只有索尼的《最终幻想13》,其中更引发了Sqaure Enix社长和田洋一和微软互娱副总的唐.马特里克“拍肩”的闹剧。无关乎是否炒作,和田洋一这一戏剧性的举动为惨淡的E3展会增添了不少乐趣。
最终使得《最终幻想13》放弃了PS3平台的独霸,改为了PS3和Xbox360双平台的发行。不管玩家是否真的接受这一现实,反正游戏销量肯定有了保证。

2009年:重振雄风
在度过了两年的惨淡经营后,千呼万唤的E3终于回到了洛杉矶展会中心,进而恢复了以往的规模。本届的索尼率先发起了PS3攻势,包括令人耳目一新的《神秘海域2》以及《战神3》,而最令人惊讶的莫过于提前公布的《最终幻想XIV》为PS3独占,震惊全场,这般看来2008年的那次“拍肩”所导致《最终幻想13》的双平台发行的战略确实使索尼悔不当初。与此同时,任天堂表明了自己落叶归根的态度,发行了备受老玩家宠爱的《银河战士》以及《马里奥银河》的续作,使其在不耽误E3宣传的同时,尽可能的讨好了玩家。另一边微软更是投下了人机互动界面“Project Natal”这一重磅炸弹,现场演示了为X360设计的体感摄像头以及一系列新应用。
所有的迹象都表明了E3此次的浴火重生是众望所归,对于E3本身而言,此次的崛起更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2010年:再接再厉
度过低潮期的E3虽然无法和往日的辉煌程度交相辉映,但参展商和观众数却在稳定的增加。本届的重大话题就是日厂的退步,因为今年的日方游戏无论在质量还是数量上都无法与北美的微软等公司相比。比较明显的是任天堂的《赛达尔传说》,虽然任天堂通过这款游戏极力想证明最新推出的3DS所驾驭的裸眼3D效果,但历史却再次无情的证实了此举言过其实。而日方的霸主索尼因为颁布了PlayStation Plus的会员制度(即付费用户)的举措,而受到了许多玩家的不满。此举也导致了付费玩家与免费玩家最明显的不同,即便时至今日,之一制度依旧没有得到改善。相比之下,微软方面就要靠谱许多,微软似乎意识到任天堂和索尼的做法甚是不妥,
因此将展会的侧重点放在了体验设备上,即全新的体感摄像头Kinect。使得玩家得到了更好的互动体验的方式。本届E3总结起来就是30年河东,30年河西。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没有永远的赢家

2011年:未能居上的后来者
本届的E3展会可以说是近年来最有爆点的一届,因为本届最大的黑马任天堂的Wii U终于揭开了其神秘的面纱。随着任天堂Wii U的发布终于使尽显疲态的Wii结束了自己的服役生涯,任天堂力求Wii U在体感操作基础上,通过附带液晶屏的特制控制器来进一步延伸玩家的娱乐体验,不仅要让Wii U重现当年Wii发布时的震撼场面,更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创造新的辉煌。但幸运女神这次依然未能眷顾任天堂,从发布的情况来看,终究未能重现Wii当初的神话。因为在光鲜的外表下,日场的衰退情况并不单是新主机的发力可以化解的,日方在以面向欧美市场的发布会上几乎没有任何其他日系第三方厂商的作品亮相。同时新主机的发布未能及时推出其平台下的
最新游戏也是任天堂吃噎的原因。即便是曾经风靡欧美的《最终幻想》系列也避免不了被淘汰的命运。

2012年:浓缩的精华
相比历届E3展会上热闹非凡的新作演示,本届的新作数量呈明显的下降趋势。由于市场缺少真正意义上的次世代硬件,加之现役主机又临近生命周期的末尾,从而使得2012年的E3虽说不上沉闷,但也绝对算不上精彩。在进退两难之际,随着备受期待的《古墓丽影9》、《生化危机6》和《鬼泣5》先后争艳亮相,并同时作为次时代主机最新发布的高人气游戏续作的轮番轰炸下,渐渐麻痹了观众的审美疲劳。使得观众在经历了漫长的大作洗礼下,在潜意识里忽视了本届参展游戏的匮乏性。另一方面,通过游戏业界的从业人员与新老玩家多年的磨合适应,潜移默化的促使玩家在第一印像上不会轻易排斥商家的每一部大手笔,而从业人员也能更好的摸清玩家的喜好与偏爱以方便更好的迎合玩家的需求。正是在这种双赢的机制下,才使E3在逐步壮大自己的同时,牢牢的抓住了玩家的心。这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让双方都体会到了“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的惆怅之情。
但即便是作品资源相对之匮乏,却也一样阻挡不了优质作品的亮相。那就是本届获得最多关注和好评的《看门狗》和《最后生还者》,育碧推出的《看门狗》作为以高科技网络犯罪加火爆动作场面为卖点的游戏,在汲取GTA式庞大地图玩法的同时也适量的融入了《骇客帝国》的世界观设定,从而使现场的观众大呼过瘾。而来自索尼的力作《最后生还者》则凭借其几近真实的视觉效果和幕后演员的敬业演出,并结合了深刻的价值观和环环相扣的剧情,最终成功征服了现场的所有观众。而当其正式接受玩家的检验后,更是获得了IGN和粉丝的一致好评。
虽然本届E3展出的游戏并不多,但却表明了“浓缩既是精华”这一经久不变的真理。因为只有制作精良的游戏,才会获得市场与玩家的一致认可。2012年的E3盛宴虽不是大快人心,但也算不上让玩家失望。而作为玩家来说,更应当学会从看似熟悉的游戏中发掘创新。比如从《生化危机6》取消购买武器的这一设定中,玩家就应看出Capcom励志将“生化”回归恐怖本源的决心。从《古墓丽影9》对劳拉定义的另起炉灶中看出Crystal Dynamics对人物刻画之细致入微的良苦用心。再从《鬼泣5》中丁叔的风格中看出哥特风与电子嘻哈风转变的跨世纪改革。正所谓“东隅已逝桑榆非晚”,新时期的乐章需要E3与玩家共同谱写,本届E3的缺陷美即象征着明年E3的天籁之音。

2013年:E3之羁绊
与上一次的主机大战相隔七年,在2013年里E3在迎来了新一代的主机大战的同时也和玩家萌生了更多的感情。索尼的PS4和微软的Xbox One,就性能上而言不分伯仲,同时双方也都采用了高性能的8核CPU以及显卡,配备了更先进的摄像头型动作捕捉和体感操作设备。并且在第一时间公布了次时代的游戏大作,可惜的是在展会中得以证实的游戏为数不多,反倒是不少早已提前亮相的第三方游戏目前更受外界瞩目。其中包括来自白金工作室《猎天使魔女2》和《The Wonderful 101》。此前一直有传闻称,任天堂正在积极筹备收购白金工作室。其中《猎天使魔女2》为Wii U平台独占,这部由鬼泣制作人神谷英树监制,继承了鬼泣系列独特的暴力美学ACT大作自第一部推出以来,就受到了来自玩家与业界的一度好评,此次推出续作更是势在必行。同时独占Wii U平台既是作为游戏本身对新老玩家的回馈,也是任天堂对前年Wii U的推出未能见效的二次尝试。
另一部佳作《The Wonderful 101》的整体玩法与任天堂名作《皮克敏星球历险》有点像,游戏中玩家将利用Wii U主机的平板控制器,操作一群拥有特殊能力的英雄们,使用巨大化或者是合体等等。简单的操作加上恶搞的创意,让《The Wonderful 101》成为E3展会中不可多得的精品。在本届的E3结束后,虽然谁都不知道是否会有下一届E3(其实每年都无法肯定),但E3所作出的成绩却是所有人有目共睹的。
E3在陪伴玩家19年的历程中不但为游戏业的厂商、玩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互动机会,更为玩家献上了一次又一次的游戏盛宴。各方相聚一堂共襄盛举,清晰地勾勒出世界电子娱乐产业的律动脉搏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同时玩家更为E3送上了“电玩界的奥斯卡”之美誉,无论之前的种种,E3的存在对玩家来说已是欲罢不能,或许E3就像玩家的挚爱,她可以让你快乐,也可让你忧愁。但“天无涯,水无痕”。玩家总会对E3不离不弃,羁绊至深,相濡以沫。在这一刹那,E3属于那些热爱或曾经热爱游戏的所有玩家们。

2014年:20华诞的降临
2014年6月10日距今已不到一个月,这个日子相信在所有玩家的心中都重若泰山,E3展会的20华诞,即将辉煌的降临人间。无论你现在身在何方,也无论你是否有幸来到现场,6月10日在洛杉矶展会中心,E3都将为守候的你奏出最美的乐章。此间相关媒体除了公布了一些玩家翘首以盼的大作外,(比如《星球大战:前线》《塞尔达传说》新作),还包括一些未公布过的神秘作品。在E3最新泄露的绝密文档中,呼声最高的《战神4》、《神秘海域4》、《恶魔城:月下夜想曲2》等游戏均榜上有名,让全球玩家处于无比紧张却又非常期待的状态。而对于游戏业界的大佬:索尼,任天堂以及微软在即将到来的2014年E3展会中将有何等表现现在还不得而知,但三方作为20年来,于竞争中合作的电子娱乐界的盟友兼对手,仿佛都在下着一盘意犹未尽的围棋,虽然至今也未能分出高低。但可以肯定的是,期间绝不会有任何一方投子认输。今年或许依旧平分秋色,又或许有一方“中盘绞杀”,但共同的价值体现,却是2014年E3所迎来的新的风帆。本届作为E3陪伴全球玩家的第二十度春秋,纵然老骥伏枥,也依旧无法掩盖其与日月相争辉的绝代风华。
遥想E3当年,尚处于襁褓的E3在备受争议与蔑视中于1995年开始了自己的征途,在它所加盟的第一家参展商与前来参观的第一位观众起,就注定了E3几十年坚定不移的使命。或许直到今天,E3在世人的眼中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展会而已,但在玩家的眼中,它的存在意义则非同一般。生活中的我们总是背负着各种各样的责任与包袱,形形色色的压力使我们恨不得“躲进小楼成一统”。而电子游戏的出现却无疑给了我们对新生活的寄托与守望,痴迷游戏的我们同时知道了E3展会这个游戏的天堂,这个所有志同道合的玩家的交流圣地,也是所有游戏厂商在电子娱乐领域的最佳宣传平台。尽管推出的游戏优劣不等,移植的平台褒贬不一。但E3展会20年来的辛勤耕耘确实得到了玩家的认可,玩家们在见证E3展会19年来成长的同时也在接受着E3给予玩家就游戏上最纯粹的馈赠。
同时也正因为E3的出现,才使得世人意识到原来游戏竟能做到与人类的生活密不可分的现实,从而使人类的精神境界得到了最直接的提高。E3展出的游戏及周边产品更为世界增添了无数的就业岗位与工作渠道,这又使得每个国家的黄金储备量都增加了不计其数的盎司。而E3每年的展会更是吸引了来自全球各地的玩家,所展出的游戏更是吸引了全世界的高玩们,这就在潜移默化中构建了新时期的“地球村”,使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得到了最直观的表达。这,就是E3永不消逝的魅力。在2014即将到来的E3展会,小编也是衷心的希望E3能够“推陈出新,格物鼎新”,更好的为各地的玩家带来更多更精良的游戏,和更加尽善尽美的福利。如果能再送远在天边的小编一台PS4就更好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