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民讲武堂:英雄不问出身地 万能铁旅龙骑兵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游民星空独家专稿 文/暗哨】
电子游戏在诞生之初就和军事结下了不解之缘,成为了一对互相扶持、互相促进的文化符号。许多曾经被人们渐渐遗忘了的将领、部队、兵种、武器、战役,都在游戏的舞台上得到了再次重现,让玩家们能够在一行行代码织就的魔幻世界与它们相近相亲,领略一首首豪壮的铁血史诗。时至今日,那些曾经靴刀誓死的勇士们早已作古,那些允文允武的英雄们也已经成为了传说。我们设立游民讲武堂的目的,就是为了带领大家走进那个战旗飘扬的世界,让大家真正了解人类的先辈们曾经目睹过的金戈铁马。
(点击进入专栏页面)
皇家苏格兰卫队,第二龙骑兵团
各位同学大家好,欢迎造访游民讲武堂。在上一期中我们为大家介绍了威风凛凛的掷弹兵,今天暗哨为大家带来的是曾经和掷弹兵同时活跃在军事舞台上的另一群骁勇:龙骑兵。
一、龙骑兵的起源
龙骑兵的名字不能顾名思义,这些曾经驰骋在欧洲战场上的赳赳武夫并没有机会和口喷烈焰的巨型蜥蜴发生过什么亲密接触。龙骑兵的命名起源至今仍有争议,比较普遍的说法是源自于法国骑兵的一种配枪,名为Dragon(法语中Dragon龙和Dragoon龙骑兵为同一个词),曾经一度成为骑马步兵的标志性装备。由于龙骑兵逐渐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兵种,这个威风凛凛的名字也就因此成为了龙骑兵的正式名称。
法国龙骑兵团
尽管名字浪漫得无以复加,但龙骑兵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骑兵,至少在成军之初如此。最严格意义上的龙骑兵实际上是骑在马背上的步兵,这些吃草的四条腿朋友对于他们来说与其说是武器和战友,不如说更像是交通工具。现在看来,只要战场上开始有了步兵,有了马,又有了骑兵,那么龙骑兵这一介于两者之间的兵种的出现就,就仅仅就是个时间问题。
将他们扶上马,你就有了龙骑兵
龙骑兵的诞生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欧洲历史上有记载的最早一次步兵与马匹的合体是在16世纪尼德兰独立战争时期,尼德兰的奥兰治•拿骚亲王的弟弟为了在一场战斗中让部队快速机动,曾命令500名步兵骑马奔赴战场。此后欧洲各国的将军有样学样,龙骑兵也就这样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标准的龙骑兵形象
二、龙骑兵的特点
如果你熟悉《帝国:全面战争》和《拿破仑:全面战争》就一定会发现,龙骑兵的近战能力其实很弱,速度也不是很快。虽然多了一把火枪,但在对冲时根本就不是普通骑兵的对手。这些特征恰恰定义了龙骑兵。龙骑兵和普通骑兵作战方式差别很大,装备也完全不同。单单翻上马背并不能让一名粗枝大叶的步兵变成刀法细腻的骑兵。骑术和马上肉搏是需要长久的训练才能掌握的技术,但早期的龙骑兵训练科目中往往并不包含这些内容,甚至装备的刀剑也通常是直来直去的步兵剑,而非来去如风的骑兵马刀。通常来说,龙骑兵骑马奔赴战场、势头不妙的时候骑马逃跑,但是在战斗时却会翻身下马,用线列步兵或轻步兵的方式进行战斗。
步兵军官佩剑,多数的早期龙骑兵还没这么好的武器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龙骑兵甚至都没有其他专职骑兵配备的较为昂贵的马枪,不少早期的龙骑兵部队还是要依靠同时期的、粗糙的步兵火枪进行战斗,其马上作战的效能由此可见一斑。龙骑兵所配备的坐骑也远不及正牌骑兵的雄峻,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骑兵们看不上眼的驽马,一些个别的案例中还有骑乘骡子的龙骑兵情况出现(散见于美利坚还一穷二白的那个年代)。由于坐骑实在不给力,就算龙骑兵们想骑着它们冲锋,这些血统和胆色同样不佳的牲畜恐怕也会四散奔逃。
后期的龙骑兵佩剑,拥有标准马刀的妖冶弧度
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龙骑兵和骑兵完全不属于同一个社会阶层。长久的骑士制度让骑兵在欧洲的许多国家拥有特殊的地位,薪水极高,其间充斥着贵族子弟。因此,正牌的骑兵根本就看不起龙骑兵。事实上,由于龙骑兵的选拔标准较低,其出身、社会地位、薪水、受训程度与装备都较传统的骑兵要差。虽然偶尔也能在追击敌人残兵败将的过程中抖抖威风,但正面冲击敌阵或拦截敌方骑兵的任务往往轮不到他们头上,早期的龙骑兵也无法胜任这样的任务。
早期的龙骑兵大多来自草根阶层
但越是在骑兵面前被认作是二等公民,可怜的龙骑兵战士们往往却还要作为紧随骑兵活动的支援部队给后者构筑工事、守卫据点,甚或侦查敌情、骚扰敌人的补给线或护送己方的辎重部队。尽管在一些具有想象力的指挥官手下龙骑兵往往能够发挥奇效,但说到底,早期的龙骑兵承担的大多是些只有苦劳没有功劳的任务,危险不小,却鲜有传统骑兵那样踏破敌阵的荣光可供夸耀。
传统的骑兵则是贵族子弟们在军界的晋身踏脚石
早期的龙骑兵在国内事务上发挥的作用可能要比在国际战争中发挥的作用更加显著,尤其在国内对付各种形式的内乱时格外有效。与多半来自贵族家庭的传统骑兵部队相比,相对草根的龙骑兵士兵们在与暴徒、罪犯和起义农民们打交道时具有明显的优势,执行任务时无论在军事上还是沟通上都更具柔性。在偏远地区长时间执行任务时也比骑兵部队更容易维护。原因很简单,一支千人的、由屠夫、瓦匠和小地主的次子们组成龙骑兵团的战士们可能随身携带的就是自己的全部家当。而一支同样数量的、由贵族子弟们组成的骑兵团身后可能要跟随着三倍数量的随从负责他们的饮食起居。
第六近卫龙骑兵团
龙骑兵的这种优势对这一兵种的发展起到了不小的促进作用,其常备军的地位也因此得到了巩固。不过长期负责内部安全也让龙骑兵在欧洲各国普遍名声不佳,经常在政局不稳时作为当局暴力统治的象征,成为老百姓唾骂的对象。雨果老爷爷在其巨作《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中都有过对龙骑兵在这方面的描写,由此至少我们能知道这位曾经亲自与龙骑兵打过交道的文坛巨匠对其感官如何。
《悲惨世界》中的龙骑兵
三、龙骑兵的发展
不过,随着龙骑兵战术发展的不断成熟和专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欧洲各国龙骑兵部队的受训科目开始不断扩展,龙骑兵的战斗力也开始水涨船高,对战争的贡献自然也就越来越大,开始逐渐在各位将军的棋盘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随着其在军中的地位的逐年提高,龙骑兵的社会地位也开始发生了变化,龙骑兵也不再被认为是劣等的骑兵。到了拿破仑战争时期,传统的重骑兵在欧洲已经近乎绝迹,各国军中中型骑兵的地位也逐步被龙骑兵接掌,龙骑兵至此成为了许多国家骑兵力量的主干。此时的人们再谈到龙骑兵,已经多半不再将其视为骑在马上的步兵,而是正儿八经的骑兵老爷了。
《献殷勤的龙骑兵》,这幅画表示着龙骑兵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
各个国家针对龙骑兵的改革方式不尽相同,但英国在这方面的改革则带有一点英式幽默的味道。由于普通骑兵部队的薪水要比龙骑兵部队高上一大截,在陆军上投资向来精打细算的英国人在1746年开始有组织、有计划的逐年解散普通骑兵部队,取消他们的番号,同时增设数量相当的龙骑兵部队,逐渐改革龙骑兵操典。等到人们回过神来,除了个别的几支部队外,绝大多数皇家陆军的骑兵已经都变成了价格便宜的龙骑兵部队,士兵们拿着相对低廉的薪水却要承担和原来骑兵同样的训练,执行同样的任务。
英国第一近卫龙骑兵团的军官肖像画:老子被降薪了,你们坑爹呢这是?!
这一时期的龙骑兵已经普遍开始使用更短的卡宾枪,而非线列步兵们使用的普通步枪。它们也普遍拥有一件做工精美的胸甲,只是防弹能力不大可靠,但对于敌人的马刀砍刺倒是有不错的防护效果。从这种武器装备上的变化我们就能看出龙骑兵在战场上的司职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因为这一时期的卡宾枪虽然短小轻便,能够让骑兵们在马上进行装弹,但这一时期火器的枪管长度是个相当重要的属性,较短的枪身就意味着较短的射程和较差的精度,转而使用这种武器的龙骑兵们已经无法再有效的以步兵的战法与敌人在马下进行火力决斗了。
龙骑兵常用的卡宾枪(马枪)
总体来说,龙骑兵的装备经历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再到简单的过程。早期的龙骑兵装备简陋,基本上就是步兵骑上了马背,完全没有属于自己的制式装备。此后的龙骑兵开始成为了战场上的多面手,身上鸡零狗碎的装备也多了起来。但主要都是些挖掘工事用的工具,武器上并没有多大的变化。最后,龙骑兵逐渐替代了传统骑兵,开始有了专属于自己使用的卡宾枪和定制的马刀。那些丢份的十字镐、工兵铲之类的东西也交给了其他倒霉蛋。
战斗中的轻龙骑兵
四、经典战例
有几次战例标志着龙骑兵真正的崛起,其中之一就是发生在1809年半岛战争中的欧卡那之战,交战双方是西、葡、英联军与法军。是役也是整个半岛战争中规模最大的一场骑兵对决。战斗由西班牙方投入4000名骑兵试图为己方扫清撤退路线开启,法国一方负责拦截的巴黎轻骑兵团陷入苦战。米约龙骑兵团在关键时刻投入战斗,一举将西班牙骑兵全数击溃。

另一场让龙骑兵名声大噪的战斗发生在同为半岛战争中的托尔梅斯河之战。法国将军弗朗西斯•柯勒曼南下追击在欧卡那之战后退守的西班牙军。其率领的先头部队在托尔梅斯河一线赶上了西班牙军主力,却发现此时西班牙军队已经集结至32000人,数量是法军的一倍。即便其等待己方主力到达战场,法军依然无法占据数量上的优势,而西班牙人则会在他等待的时候修筑工事,将托尔梅斯河变成法军的死亡陷阱。
美国龙骑兵
面对这一不利形势,柯勒曼当机立断,下令不再等待后方部队立即发起攻击,意图趁西军立足未稳且防守松懈时一举将其击溃。在其指挥下,六团龙骑兵与两团轻骑兵(共计3000名骑士)对西军右翼发起了集团冲锋。面对寒光四射的马刀,西军右翼很快崩溃,有2000名士兵被俘,残部逃过托尔梅斯河。阵脚大乱的西班牙军队被迫于当天晚上趁夜色撤离了托尔梅斯河一线,但混乱之中有大量的士兵逃亡。等到再次收拢残兵,这支西班牙军队只剩下了23000人,而法军全军只损失了600人。
马下的法国龙骑兵
此外,在拿破仑战争后期的萨拉曼加之战和最最著名的滑铁卢之战中,英国的龙骑兵部队也都有上佳的表现,少见的在骑兵对抗中几次战胜了它们的法国对手。英王德意志兵团的重龙骑兵部队还曾连续上演单靠骑兵冲锋突破法军步兵方阵的奇迹般的战例。不过鉴于此时的英国龙骑兵早就被偷梁换柱成了少拿钱又不少干活的正牌骑兵,而英王德意志兵团究竟算不算正牌英军也是个问题,暗哨怎么算这笔账都感到有点糊涂。
电影中的美国龙骑兵战士
虽然龙骑兵逐渐转了正,但战争对于廉价的、快速机动的多面手部队的需求依然存在。法国军中早期由龙骑兵的任务在这一时期开始逐渐转移到了骠骑兵身上,英国则设立了独立的轻龙骑兵部队,专司此类任务,将降薪省钱进行到底。后来又将这轻龙骑兵改组成了骠骑兵和枪骑兵,至于工资有没有涨回去,暗哨目前没有查到相关的资料。
一战时的意大利骑兵
五、龙骑兵的终结
与曾经威风堂堂的掷弹兵一样,面对20世纪初的军事改革,龙骑兵也逐渐沉淀在了历史的大浪淘沙之中。一战时期,参战各国普遍还都保有着数量庞大的骑兵部队。从装备和战术特点来看,这一时期的骑兵严格意义上来说仍然属于龙骑兵。只是到了1914年,不管是枪骑兵也好、龙骑兵也罢,都已经变成了一个极端凶险又极端血腥的职业。在1914年至1918年的许多屠宰场式的战役中,曾经令敌人闻风丧胆的集团冲锋往往意味着整团整团的骑士一去无回。面对纵横交错的铁丝网、密集的地雷阵与喷吐着火舌的重机枪,尊贵骑士们终于低下了骄傲的头颅。
一战时的骑兵冲锋
一战中的骑兵部队在东线战场多少还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西线战场、尤其是双方奔向大海的赛跑结束后,堑壕战抹杀了骑兵所有的机动优势。呱呱坠地的坦克吸引了所有人的眼球,就连最短视的军事家也能意识到,骑兵们曾经的战场王者地位已经就此易主。骑兵们在军事史上的演出即将结束,虽然直到二战时期仍有国家保留着实质上的骑兵部队,但多半是由于这些国家玩不起坦克和机械化步兵。无论如何,骑兵在二十世纪已经不再能被称为一个国家的战略力量,从战争的实际情况来看,这一时期骑兵在战场上创造的战果的可能并没有其创造的悲剧多。
1914年,法国龙骑兵押解德国战俘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爆发的葡萄牙与安哥拉之间的殖民战争成为了龙骑兵在战争史上的绝唱。这是一次华丽的回光返照,装备有G3突击步枪和自动手枪的葡萄牙骑兵部队在其他军队难以施展拳脚的安哥拉的长草地带如鱼得水,其与空军的有效配合让不习惯与骑兵作战又没有有效放空能力的敌人吃尽了苦头,见到这些骑兵的安哥拉民兵就仿佛当年西线战场上见到了虎式坦克的盟军部队,“安哥拉的龙骑兵”也为龙骑兵数个世纪的历史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显然,一战时期的骑兵还是有用的
时至今日,传统意义上的龙骑兵可以说已经绝迹,剩下的位数不多仍旧在骑马的龙骑兵部队承担的也都是仪式性的任务。保留下来的龙骑兵部队的番号被分给了多个军种。其中法国保留下来的三个龙骑兵团番号目前分别为一支防化部队、一支装甲部队和一支伞兵部队。英国龙骑兵部队则都改编成了装甲兵部队。美国的龙骑兵部队则逐渐都改称为了骑兵部队,主要以陆军航空兵或直升机部队为主。
二战德国骑兵
当代英国龙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