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流压榨空间之术第二篇:继续小箱塞大件 52P演绎立人E-D5机箱攒机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继之前的《极限流压榨空间之术 小机箱竟然能塞这么多货》之后,小编再次迎来了第二款M-ATX架构的机箱装机。本次使用的机箱是来自立人的E-D5,虽然同为全铝式设计,但立人的E-D5面向的是普通家用机的用户。其机箱也是以其低价格,高散热性能为主,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又兼顾到了兼容性以及散热性能。
立人的专注领域一直是小型电脑的领域,至今为止没有一款能放ATX大板的箱子。正因为这样,在小型电脑领域中立人算是做的全面了,从小箱到准系统再到电源,甚至于立人自己品牌的主板都已有3种型号以上了。但正因为这个品牌并没有去像中高端涉及,因此大家可能对于立人这个品牌有所陌生,但说起M-ATX甚至于ITX架构的机箱或HTPC,立人——不输与其它品牌!

而本次给大家带来的立人E-D5机箱为黑色,并且测试流程和之前的乔思伯U3一样,仍然是先上大图再做介绍。全铝的E-D5因为价格和成本的关系,虽然在整体上不及那些高端机箱,但在同价位上,其实可以说是极具性价比存在的。

其实细心的读者会发现,每次小编给机箱搭配的显卡都是最顶级的,如同之前的乔思伯U3一样,昂达的GTX 680典范(公版)在性能和长度上算是正好符合机箱的要求,而再往上的GTX 690,GTX 770,GTX 780都在长度上要高于GTX 680,那么本次给立人E-D5所搭配的显卡自然也是非常强悍的。立人E-D5的长度25.8cm,大家能猜到小编会用什么显卡么?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包装,附件
- 第3页:前脸,上部
- 第4页:机箱背面
- 第5页:机箱底部,侧盖
- 第6页:机箱内部,线材
- 第7页:机箱散件
- 第8页:安装平台
- 第9页:装机篇,主板,显卡,电源
- 第10页:捆线,硬盘
- 第11页:风道安装
- 第12页:风道,机箱背部
- 第13页:测试部分
- 第14页:总结
包装,附件:

小箱子除了联力之外似乎都是采用的纸壳式包装,虽然是成本制约,但至少给人的感觉环保且耐看,并且把机箱拿出来后外箱还可以当储藏用。

ED5机箱在侧面同样列出了部分参数,机箱材质:铝。主板规格:M-ATX。裸箱尺寸248。5mm*222mm*277mm。前置接口:USB3.0+USB2.0+HD AUDIO。

立人E-D5的包装附件同样是非常简单,除了一个机箱外就只有一个简单的拆装说明,一个合格证和一包螺丝工具。

拆装说明只有正反面,背面英文,正面中文。螺丝包内同样有塑料支柱,也是为了上大板时为没有铜柱的地方支撑主板使用。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包装,附件
- 第3页:前脸,上部
- 第4页:机箱背面
- 第5页:机箱底部,侧盖
- 第6页:机箱内部,线材
- 第7页:机箱散件
- 第8页:安装平台
- 第9页:装机篇,主板,显卡,电源
- 第10页:捆线,硬盘
- 第11页:风道安装
- 第12页:风道,机箱背部
- 第13页:测试部分
- 第14页:总结
前脸,上部:

黑色的箱子适合冷色调格局的房子,不过放在显示器旁边到时与多数黑颜色的显示器看起来十分搭配。

机箱前部采用了圆弧式设计,开关比较明显,易按。

立人E-D5USB接口采用了一个USB3.0+一个USB2.0的方式,中间则是HD AUDIO的音频接口。

顶部配备了一个12CM风扇的镂空刻印,并在其内部放置了2根风扇支架,可以为12CM风扇进行通风。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包装,附件
- 第3页:前脸,上部
- 第4页:机箱背面
- 第5页:机箱底部,侧盖
- 第6页:机箱内部,线材
- 第7页:机箱散件
- 第8页:安装平台
- 第9页:装机篇,主板,显卡,电源
- 第10页:捆线,硬盘
- 第11页:风道安装
- 第12页:风道,机箱背部
- 第13页:测试部分
- 第14页:总结
机箱背面:

立人的E-D5机箱其电源并不是在机箱的上部,而是在左侧,位于主板的正上方,这样做的好处是节省了机箱空间,但坏处是CPU无法安装横吹式的风扇。

在电源的下方,显卡的右侧同样有一个通风孔,可以安装一个5CM的风扇。

PCI-E的挡板为一次性挡板,拆下后就不可以继续使用了。当然考虑到类似的机箱一般是一次性装好就不再变动了。因此这种做法不能说好,也不算坏。

主板挡板上边与电源的空隙间除了通风网孔外还有2个扩展设备接口和2个WIFI无线设备接口。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包装,附件
- 第3页:前脸,上部
- 第4页:机箱背面
- 第5页:机箱底部,侧盖
- 第6页:机箱内部,线材
- 第7页:机箱散件
- 第8页:安装平台
- 第9页:装机篇,主板,显卡,电源
- 第10页:捆线,硬盘
- 第11页:风道安装
- 第12页:风道,机箱背部
- 第13页:测试部分
- 第14页:总结
机箱底部,侧盖:

底部自带螺丝孔,并且其螺丝空位被清楚的标识了出来,用户可以根据需要来放置不同规格的硬盘。

橡胶垫圈,用于防滑,但是底部高度还是有点偏小。

侧盖的开启首先要把机箱后边的2个白色的螺丝给拧下来。

然后在前边也有2个黑色的螺丝,这是固定机箱侧盖前端的,一起拧下即可打开左侧侧盖。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包装,附件
- 第3页:前脸,上部
- 第4页:机箱背面
- 第5页:机箱底部,侧盖
- 第6页:机箱内部,线材
- 第7页:机箱散件
- 第8页:安装平台
- 第9页:装机篇,主板,显卡,电源
- 第10页:捆线,硬盘
- 第11页:风道安装
- 第12页:风道,机箱背部
- 第13页:测试部分
- 第14页:总结
机箱内部,线材:
立人E-D5机箱内部
前置USB3.0接口
前置HD AUDIO以及前置USB 2.0接口

前置控制开关线材,值得一提的是POWER LED为2Pin设置,非2个单独的1Pin,因此需要3Pin插针的主板是插不上的,比如稍后给大家带来的主板。华硕M6G。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包装,附件
- 第3页:前脸,上部
- 第4页:机箱背面
- 第5页:机箱底部,侧盖
- 第6页:机箱内部,线材
- 第7页:机箱散件
- 第8页:安装平台
- 第9页:装机篇,主板,显卡,电源
- 第10页:捆线,硬盘
- 第11页:风道安装
- 第12页:风道,机箱背部
- 第13页:测试部分
- 第14页:总结
机箱散件:

这是一个有意思的地方,立人的E-D5机箱是真正可以把它拆的七零八落,不过如果拆到极致再进行装机的话,会省去不少兼容性的麻烦,也可以边装边设计如何走线。

叠在一起其实整个立人机箱非常的小。老实说,身为一个DIY玩家,我不介意立人用这种方式来发货。在节省了运输空间的同时也为我们这种极限装机的玩家省去了拆箱子的麻烦。
拆卸后的一堆螺丝

最后前置面板。虽然考虑到成本关系,采用了一个USB3.0一个USB2.0的接口方案,但是就小编个人感觉不如像乔思伯U3机箱那样,直接双路USB3.0会更好。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包装,附件
- 第3页:前脸,上部
- 第4页:机箱背面
- 第5页:机箱底部,侧盖
- 第6页:机箱内部,线材
- 第7页:机箱散件
- 第8页:安装平台
- 第9页:装机篇,主板,显卡,电源
- 第10页:捆线,硬盘
- 第11页:风道安装
- 第12页:风道,机箱背部
- 第13页:测试部分
- 第14页:总结
安装平台:

安装平台仍然是选择了华硕的MAXIMUS VI GENE来作为装机测试主板。当然在这里做下解释,很多朋友可能觉得小编一直在拿一块M-ATX主板装来装去有点敷衍大家了。其实换位思考下,游民做测评更多的是兼顾到玩家真正在使用时的实用性。那么,有几个M-ATX架构的主板会比华硕的MAXIMUS VI GENE大呢?所以说只要能够安装上这块主板,那么绝大多数的M-ATX主板都不会出现兼容性问题了。

没有足够的空间上水冷,Antec的H950就暂时放到一边了,换上ITX专用散热,猫头鹰的L9I。

内存为芝奇的F3-17000CL11D-8GBXL。2133 4G*2套装。

显卡,昂达的GTX 760典范,不知道开始的那个问题有几个人能猜到。作为760公版规格,昂达的GTX 760典范可以说是能放置的最高端的GPU芯片了。(GTX 680 GTX 770 GTX TITAN放不下)而既然公版可以防止,那么非公版也肯定能够放下,我们自然测试以公版为主。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包装,附件
- 第3页:前脸,上部
- 第4页:机箱背面
- 第5页:机箱底部,侧盖
- 第6页:机箱内部,线材
- 第7页:机箱散件
- 第8页:安装平台
- 第9页:装机篇,主板,显卡,电源
- 第10页:捆线,硬盘
- 第11页:风道安装
- 第12页:风道,机箱背部
- 第13页:测试部分
- 第14页:总结
装机篇,主板,显卡,电源:

首先在侧板上面安装挡板。

然后是安装主板的固定螺丝,铜柱,并且在没有铜柱的地方按上配件包中的塑料支架。

2块显卡因为只有一个板,所以很简单的即可安装上。

最后在后面板上安装电源,电源因为有侧面的12CM风扇控位的关系,所以电源使用的是单独的风道。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包装,附件
- 第3页:前脸,上部
- 第4页:机箱背面
- 第5页:机箱底部,侧盖
- 第6页:机箱内部,线材
- 第7页:机箱散件
- 第8页:安装平台
- 第9页:装机篇,主板,显卡,电源
- 第10页:捆线,硬盘
- 第11页:风道安装
- 第12页:风道,机箱背部
- 第13页:测试部分
- 第14页:总结
捆线,硬盘:

电源线还是使用扎带进行绑定。

前置面板要在安装下面板之前装上,否则前置接口的线材没法走了。这里还是再提一下,因为主板使用的是3Ping的POWER LED接口插针,因此主板前置电源LED灯是接不上的。

下面板也是硬盘面板。硬盘的选择上我们使用了美光的M4 128G固态硬盘,这里说一句,因为双卡的关系,3.5寸台式机硬盘是放不上的。

固态硬盘安装好然后处理下最后的走线。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包装,附件
- 第3页:前脸,上部
- 第4页:机箱背面
- 第5页:机箱底部,侧盖
- 第6页:机箱内部,线材
- 第7页:机箱散件
- 第8页:安装平台
- 第9页:装机篇,主板,显卡,电源
- 第10页:捆线,硬盘
- 第11页:风道安装
- 第12页:风道,机箱背部
- 第13页:测试部分
- 第14页:总结
风道安装:

其实仔细看下,在电源下边的风扇中间的空隙还是蛮大的。但是既然侧面预留了风扇位,自然也要加个风扇。

风扇的选择了极冻酷凌的GT-12025-EDLA1,刀锋2系列风扇,850的转速在保持风量的同时带来极佳的静音效果。

风扇支架的安装。12CM的风扇其实架起来空间还是感觉有点紧凑,但好歹可以给CPU风扇提供充足的风量。

最后,机箱左侧板和顶盖的安装。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包装,附件
- 第3页:前脸,上部
- 第4页:机箱背面
- 第5页:机箱底部,侧盖
- 第6页:机箱内部,线材
- 第7页:机箱散件
- 第8页:安装平台
- 第9页:装机篇,主板,显卡,电源
- 第10页:捆线,硬盘
- 第11页:风道安装
- 第12页:风道,机箱背部
- 第13页:测试部分
- 第14页:总结
风道,机箱背部:

其实显卡上边还是留有足够大的空间的,并且机箱的后置面板可以放一个5CM的风扇,但是因为实在找不懂啊,因此还是放弃了。机箱的风道其实应该是显卡上方(机箱后侧盖)进风,然后经过CPU散热器的上方,之后由机箱顶部的12CM风扇往外排出热量。
但是因为没有5CM风扇提供充足的进风源的关系,顶部12CM风扇采取的往里吹风的风道。故整体风道为反向。
完全装好后的机箱背部
主板I/O挡板部分
显卡挡板部分,双路GTX 760公版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包装,附件
- 第3页:前脸,上部
- 第4页:机箱背面
- 第5页:机箱底部,侧盖
- 第6页:机箱内部,线材
- 第7页:机箱散件
- 第8页:安装平台
- 第9页:装机篇,主板,显卡,电源
- 第10页:捆线,硬盘
- 第11页:风道安装
- 第12页:风道,机箱背部
- 第13页:测试部分
- 第14页:总结
测试部分:
NEW 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模式下跑分
PCMARK7跑分
Unigine Heaven Valley Benchmark(山丘)得分极端HD(1080分辨率)得分
Unigine Heaven Benchmark(天堂)得分极端(900分辨率)得分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包装,附件
- 第3页:前脸,上部
- 第4页:机箱背面
- 第5页:机箱底部,侧盖
- 第6页:机箱内部,线材
- 第7页:机箱散件
- 第8页:安装平台
- 第9页:装机篇,主板,显卡,电源
- 第10页:捆线,硬盘
- 第11页:风道安装
- 第12页:风道,机箱背部
- 第13页:测试部分
- 第14页:总结
总结:
关于缺点:
继续找缺点,这个是必不可少的,固然机箱空间很大,并且机箱的PCI-E挡板有4个,但是机箱似乎并不是给双卡做准备的。至少你会发现上双卡后根本上不了3.5寸硬盘。
另外就是机箱底部的橡胶垫脚还是太低,导致风不能很顺畅的从机箱下边进入到箱体内部。
毕竟还是太小了,在跑NEW 3DMARK的时候温度直彪80,而3DMARK 11直接过不去,当然可能跟760温度和散热性不及680有关。(在680公版的测试中我们有详细的提到过,无论散热性能和温控性680都要好于760公版)。
再者就是简易在机箱表面喷一层防护颜料,太容易吸油渍了。一摸一个手印还得用湿抹布擦半天的感觉真心不好。(详细情况看7-1中间的机箱上盖)。

关于线材整理:
如果不使用超长线材的电源,那么E-D5机箱的线材还是非常方便整理的,并且因为机箱为可拆式,所以可以在开始一步一步安装的时候就把线材走向和方位弄好,这样会让理线变得更加方便。
关于温度:
使用小散热器的话,CPU散热器与电源之间的空隙还是很大的。而电源走的是单独风道,所以不必担心会跟CPU抢冷风。在这一设计上立人E-D5还是做的蛮出色的。

机箱标准风道示意图,排除下置硬盘缝隙过小和下边橡胶垫太矮因素之外,加上5CM进风扇和12CM排风扇的话,整体风道是非常理想的。(绿色风道在电源下边以及CPU风扇上边行走)
因此,机箱在使用单卡的情况下,其散热性能和风道的发挥才是最好的时候
定义:
在最后仍然给机箱做个定义,199的价格,立人的E-D5可以说是普通应用级别里边比较出色的了,在使用单卡的情况下,立人的E-D5配合其全铝的特性可以让机箱看起来虽小但上档次许多。遗憾的就是机箱外表没有喷膜,毕竟好机箱是个人都想要上手摸一番,但以目前立人的E-D5黑色来说,这玩意似乎真的很“不经摸”啊……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包装,附件
- 第3页:前脸,上部
- 第4页:机箱背面
- 第5页:机箱底部,侧盖
- 第6页:机箱内部,线材
- 第7页:机箱散件
- 第8页:安装平台
- 第9页:装机篇,主板,显卡,电源
- 第10页:捆线,硬盘
- 第11页:风道安装
- 第12页:风道,机箱背部
- 第13页:测试部分
- 第14页: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