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发烧而生 微星Z87 MPOWER MAX主板评测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GAMING一词是游戏的意思,而微星的GAMING系列以其Audio Boost技术以及Killer E2205网络芯片的声/网搭配也能带给玩家们极佳游戏环境。
但毕竟GAMING系列的主打是游戏,并且其价格也限制了GAMING系列的扩展性和超频性能不会更加的强大。然而影响游戏的不仅仅是显卡,有时候CPU和内存也会成为制约显卡发挥性能的瓶颈。那么,有没有一款主板可以既包含了GAMING的音频和网卡技术,又能在超频和扩展上发挥出更加强大性能的主板呢?

带着这样的想法,微星的Z87 MPOWER系列诞生了。MPOWER系列共有3款主板,分别为:顶级的Z87 MPOWER MAX,中等的Z87 MPOWER以及次一级的Z87 MPOWE SP。

三款主板均具备GAMING系列的主板功能,并且在GAMING主板的基础上强化了供电能力。

三款主板中最强的是Z87 MPOWER MAX,20相供电设计让CPU输出的电压更加稳定,次一级的是Z87 MPOWER供电相数变成了16相,之后则是Z87 MPOWER SP,供电相数不变,但是无线网卡模块被去掉了。3款主板也都是通过了军规第四代硬件耐久测试。

同时,Z87 MPOWER系列的主板内存最大都支持到DDR3 3000(OC),并且PCI-E支持88双卡规格以及844三卡规格的多卡互联,其中单8时为16X PCI-E3.0,多卡为PCI-E2.0规范。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包装
- 第2页:开箱,附件
- 第3页:主板,接口
- 第4页:供电,电压接口
- 第5页:PCI-E插槽,其它
- 第6页:散热组件
- 第7页:芯片介绍一
- 第8页:芯片介绍二
- 第9页:芯片介绍三,其它
- 第10页:其它硬件
- 第11页:基准性能测试
- 第12页:测试总结
开箱,附件:

配件多是微星高端主板的一贯特点,而各种各样的说明文件(几乎用不着)也是层出不穷。
当然这不只是微星,似乎每一家的高端产品都要给人以这样的感觉……我们产品上档次,附件也要跟上。

配件部分,因为MPOWER属于真正意义上的高端主板(和GAMING定位中端不同)。所以配件上也相当的齐全,似乎这一套就是按照BIGBANG来的。并不比微星的旗舰型号在配件上差什么。

除了驱动光盘外,还有门挂,军规认证,安装指南,有害元素表,主板说明书,BIOS简介等一大堆……自从有了带网卡的驱动精灵之后,似乎能用到的真心不多啊。

最后,无线网卡模块,无线模块为无线网卡和2根天线组成,要使用到无线模块需要先安装到主板上。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包装
- 第2页:开箱,附件
- 第3页:主板,接口
- 第4页:供电,电压接口
- 第5页:PCI-E插槽,其它
- 第6页:散热组件
- 第7页:芯片介绍一
- 第8页:芯片介绍二
- 第9页:芯片介绍三,其它
- 第10页:其它硬件
- 第11页:基准性能测试
- 第12页:测试总结
主板,接口:

前边有提到,微星主板采用的是黑与黄搭配的色彩,以体现军工的特点——工厂内的一般也经常会出现黄色的警戒线。

Z87使用的是LGA 1150规格的Haswell架构的Intel第四代处理器,可以看成是同为22nm规格的Ivy Bridge的升级版,但和Sandy Bridge以及Ivy Bridge的LGA 1155触点不同,因此不能通用。

内存插槽依然是4根,不过和GAMING不同的是插槽颜色为统一的黑色。当然真正使用起来还是双通道模式。内存支持最大到DDR3 3000(OC)。

8组的SATA接口配合2个USB3.0的前置接口。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包装
- 第2页:开箱,附件
- 第3页:主板,接口
- 第4页:供电,电压接口
- 第5页:PCI-E插槽,其它
- 第6页:散热组件
- 第7页:芯片介绍一
- 第8页:芯片介绍二
- 第9页:芯片介绍三,其它
- 第10页:其它硬件
- 第11页:基准性能测试
- 第12页:测试总结
供电,电压接口:

20相供电是Z87 MPOWER MAX最大的亮点,和Z87 MPOWER相比整整多了4相供电,在超频领域里,20相供电设计已经可以保证给CPU提供足够稳定的电压输出能力了。

CPU辅助供电接口为双8Pin设计,这点要注意,不是所有的电源都支持双8Pin CPU辅助供电的。同理双8Pin的辅助供电可以给主板的CPU以及Mosfet和电感提供更加充足的电量。
主板供电,24Pin

Z87 MPOWER MAX在兼顾游戏的同时也给了玩家一个超频发掘CPU潜力的特性,而为此微星在主板的右上角放置了一个CPU的电压测量口,用户可以使用万用表直接对CPU的电压进行测量。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包装
- 第2页:开箱,附件
- 第3页:主板,接口
- 第4页:供电,电压接口
- 第5页:PCI-E插槽,其它
- 第6页:散热组件
- 第7页:芯片介绍一
- 第8页:芯片介绍二
- 第9页:芯片介绍三,其它
- 第10页:其它硬件
- 第11页:基准性能测试
- 第12页:测试总结
PCI-E插槽,其它:

4根PCI-E 1X,和3跟PCI-E 16X以及1个Msata插槽构成了主板的PCI-E插槽区域部分,作为顶级主板自然支持CF以及SLI,但毕竟属于Z87的范畴,单卡下的E2插槽(第一个PCI-E 16X)为PCI-E 3.0 16X双卡时必须使用E2以及E5(第二个PCI-E 16X)插槽才可以,双卡下插槽的工作模式为PCI-E 2.0 8X 8X。三卡模式下则为PCI-E 2.0 8X 4X 4X。

易超频家族,OC GEINE键按下后就会开启超频精灵模式,此时按下加或减即可相应的针对CPU的频率进行调节。

双BIOS设计以及DEBUG灯可以让用户轻易的诊断出电脑硬件的故障以及在BIOS刷新失败后进行切换BIOS进行调整。
微星主板的LOGO标识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包装
- 第2页:开箱,附件
- 第3页:主板,接口
- 第4页:供电,电压接口
- 第5页:PCI-E插槽,其它
- 第6页:散热组件
- 第7页:芯片介绍一
- 第8页:芯片介绍二
- 第9页:芯片介绍三,其它
- 第10页:其它硬件
- 第11页:基准性能测试
- 第12页:测试总结
散热组件:
20相的供电意味着至少会有40个Mosfet,其热量不会很低,因此为了保证供电的稳定性,散热组件自然不会少。

供电和芯片组的散热组件是微星Z87 MPOWER MAX上除了音频区域外的黄色色彩来源了,除去这3个之外主板打眼一看就基本都是黑色的基调了。

供电散热部分由一根8mm的热管穿梭起来,让其散热性能更加的均匀分布在电感附近的Mosfet上。

Z87的芯片散热则是普通的黑块上围了一个7的样式。
芯片散热背面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包装
- 第2页:开箱,附件
- 第3页:主板,接口
- 第4页:供电,电压接口
- 第5页:PCI-E插槽,其它
- 第6页:散热组件
- 第7页:芯片介绍一
- 第8页:芯片介绍二
- 第9页:芯片介绍三,其它
- 第10页:其它硬件
- 第11页:基准性能测试
- 第12页:测试总结
芯片介绍一:

Z87芯片组,这个无需多做介绍。除了USB3.0和SATA 6GB增多外,就是一个动态存储加速(DSA)功能了。

杀手网卡微星专门为游戏玩家打造的,其功能是对已运行的程序进行分级,从而确定程序要占用网络的带宽以及网速。(部分运营商的下载/上传服务器和路由服务器在一起,因此下载/上传时会影响到Ping值的变化。)
Killer E2205芯片功能我们不多做介绍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到《享受神秘加成:微星Z87I GAMING AC小板评测》一文中去查看关于该网卡的介绍。

Audio Boost技术,其作用是屏蔽干扰,并配合高质量的电容让音质达到一个极佳的还原,相当于一个600欧的耳机功放。

在屏蔽槽下边的RealTek ALC1150音频芯片,算是比较高端的音频解码芯片了。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包装
- 第2页:开箱,附件
- 第3页:主板,接口
- 第4页:供电,电压接口
- 第5页:PCI-E插槽,其它
- 第6页:散热组件
- 第7页:芯片介绍一
- 第8页:芯片介绍二
- 第9页:芯片介绍三,其它
- 第10页:其它硬件
- 第11页:基准性能测试
- 第12页:测试总结
芯片介绍二:
IOR的3563B供电控制芯片
D720202芯片,USB3.0扩展芯片
祥硕的ASM1074芯片,为USB3.0控制芯片

PTN3360DBS芯片,转换视频信号作用,I/O接口上的2个HDMI就是通过他转换而来。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包装
- 第2页:开箱,附件
- 第3页:主板,接口
- 第4页:供电,电压接口
- 第5页:PCI-E插槽,其它
- 第6页:散热组件
- 第7页:芯片介绍一
- 第8页:芯片介绍二
- 第9页:芯片介绍三,其它
- 第10页:其它硬件
- 第11页:基准性能测试
- 第12页:测试总结
芯片介绍三,其它:
祥硕的ASM 1061,SATA3接口扩展芯片
NUVOTON芯片,主板硬件检测芯片
Z87 MPOWER MAX为6层PCB板设计
微星Z87 MOIWER MAX的认证标识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包装
- 第2页:开箱,附件
- 第3页:主板,接口
- 第4页:供电,电压接口
- 第5页:PCI-E插槽,其它
- 第6页:散热组件
- 第7页:芯片介绍一
- 第8页:芯片介绍二
- 第9页:芯片介绍三,其它
- 第10页:其它硬件
- 第11页:基准性能测试
- 第12页:测试总结
其它硬件:

为了发挥主板的性能,我们选择了Intel 的I7 4770作为测试用U。

测试内存使用的是芝奇的DDR3 2133 4G*2套装。

测试显卡为昂达的GTX 760典范。(公版)

最后,整体测试平台。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包装
- 第2页:开箱,附件
- 第3页:主板,接口
- 第4页:供电,电压接口
- 第5页:PCI-E插槽,其它
- 第6页:散热组件
- 第7页:芯片介绍一
- 第8页:芯片介绍二
- 第9页:芯片介绍三,其它
- 第10页:其它硬件
- 第11页:基准性能测试
- 第12页:测试总结
基准性能测试:
New 3DMark完整测试(CPU,内存,显卡)
PCMark完整测试(综合)
Unigine Valley Benchmark 4.0完整测试(PCI-E接口)
AS SSD Benchmark性能测试(SATA接口)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包装
- 第2页:开箱,附件
- 第3页:主板,接口
- 第4页:供电,电压接口
- 第5页:PCI-E插槽,其它
- 第6页:散热组件
- 第7页:芯片介绍一
- 第8页:芯片介绍二
- 第9页:芯片介绍三,其它
- 第10页:其它硬件
- 第11页:基准性能测试
- 第12页:测试总结
测试总结:

如果说微星Z87 GD65 GAMING的定义是玩家级,那么Z87 MPOWER MAX的定义是超频玩家级,多了2个字,但是却有着不同的概念,超频玩家可以看作是在玩家的基础上增加了超频功能,以此对主板的稳定性和可超频性又做了更深一个层次的提高。然而芯片组的限制仍然让我们没有机会去体会到双16X和PCI-E3.0规范的显卡SLI,但至少Z87 MPOWER MAX给了我们一个新的目标。在这个Z79即将降临的年度,我们也是期待着拥有3条PCI-E 3.0 16X插槽的Z97 MPOWER MAX究竟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惊喜!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包装
- 第2页:开箱,附件
- 第3页:主板,接口
- 第4页:供电,电压接口
- 第5页:PCI-E插槽,其它
- 第6页:散热组件
- 第7页:芯片介绍一
- 第8页:芯片介绍二
- 第9页:芯片介绍三,其它
- 第10页:其它硬件
- 第11页:基准性能测试
- 第12页:测试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