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排之上体验极致性能 AntecH950一体水冷评测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我相信不止Antec,每一个品牌厂商的历史都可以说是一本书,一本随着书页的翻阅而越显深奥的书。科技就是这样,它在不断的变强也不断的变得多种多样,从早期的单卡到现在的多卡,从早期的2内存插槽到现在的8内存插槽,再从早期的风冷到现在的水冷……
Antec就是这样,由早期的620到920。Antec的水冷系列在经过时代的变迁之后也分为了4个体系:
H1250——主打高端双排系列 H9X0——主打高端单排系列 H6X0——主打中端单排系列 H550——主打低端单排系列
双排和单排的差别不必多说,高端和中端之间的差别主要在于冷排的厚度,中端的冷排相对来讲要薄一些(27mm),而高端冷排则要后近乎一倍左右(50mm)。
最后则是中端和低端的区别,他们之间除了冷头不同(一个圆形一个方形,方形自带水泵,而圆形的泵在散热冷排附近),其它的就是管材之间的区别了(橡胶管和塑料管)。
而熟悉了他们之间的差异之后,我们就可以针对Antec这一体系的产品进行选择了。在小编眼里冷排不一定越大越好,主要的还是要合适,如同之前给大家带来的H550系列,如果选择H1250类似的双冷排系统,那么之前的乔思伯U3等机箱是绝对上不去的。
在这里也是给大家透露个消息,小编之后会给大家带来微星的B85I GamingITX小板以及A88I AC的AMD系列ITX小板。自然选择和小板搭配肯定是小机箱为主了,因此双排自然不在考虑之内。
那么剩下的就是在高端单排系列中选择了,单排之中H920因为较早的关系,已经停产,而后期Antec推出统一样式的冷头规格无论在外观和散热性能上都要好于笨重的大圆圈式(H920)和方型(H550)。那么剩下的就是H900和H950了。在这两款之间作为升级版的H950自然是不二之选了。

Antec H950的全称为KÜhler H2O 950,作为一款一体式水冷,H950在定位上是属于H900的升级版,因此其静音效果和散热效果可以说是单排散热中比较高端的存在了。

包装的左侧则是参数规格的介绍,值得一提的是H950的冷排为159mm的高度以及120mm的宽度和50mm的厚度,因此在选购机箱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兼容性,159mm的高度有些机箱的后置12CM风扇位不一定安装的上。

包装的右侧则是一个温度表,使用Intel Core I7-3960KCPU满载下各种规格散热器的温度测试(这里要纠正一个印刷错误,Intel I7是没有3960K的,只有3960X和3930K)。同品牌之间可以说单排的H950性能上已经仅次于双排的旗舰产品H1250了。

背后则是特点介绍,纯铜的底座可以达到最佳的散热效果,超大的泵和风扇可以更有效的把冷液推过散热器。双风扇的特性可以让冷排散发的热量给轻易的被带走。水冷头自带LED灯,并且可以根据稳定来调节灯光的颜色,用户可以很轻易的通过水冷头的灯光来判断CPU的温度。最后就是监控软件了,H950可以通过Antec自带的温度控制软件来调节,这是最大的特色,通过ANTEC GRID软件不仅可以针对风扇的转速进行详细的转速调节,并且可以改变LOGO的显示颜色,另外风扇本身也是支持智能温控。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包装
- 第2页:开箱,附件
- 第3页:散热,冷排
- 第4页:散热风扇,泵
- 第5页:冷头篇
- 第6页:平台安装
- 第7页:ANTEC GRID软件介绍
- 第8页:LOGO灯光展示
- 第9页:温度实测,睿频3.8GHz
- 第10页:温度实测,超频4.2GHz
- 第11页:测试总结
开箱,附件:

H950不管是体积还是造型都要比之前给大家带来的H550要高上一筹,除了配件包之外,包装内附件还有一个12025规格的风扇,一个驱动光盘(ANTEC GRID软件)以及说明书一份。

包装附件,H950水冷一体式散热器支持Intel的LGA775,LGA115X,LGA1366以及LGA2011结构的CPU卡槽类型,同时支持AM2,AM2+AM3,AM3+以及FM1和FM2结构的卡槽类型,可以说兼容了目前市售的全部主流型号。

风扇,光盘以及说明书,风扇为12025,4针设计。白色的扇叶,11片。

说明书为折页式,里边用多国语言详细介绍了配件以及安装方式。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包装
- 第2页:开箱,附件
- 第3页:散热,冷排
- 第4页:散热风扇,泵
- 第5页:冷头篇
- 第6页:平台安装
- 第7页:ANTEC GRID软件介绍
- 第8页:LOGO灯光展示
- 第9页:温度实测,睿频3.8GHz
- 第10页:温度实测,超频4.2GHz
- 第11页:测试总结
散热,冷排:

H950是一体式水冷,和早期的H900不同的是采用了单独泵的设计,泵由之前在和冷头在一起改变位置到了散热冷排的风扇处,这样的好处就是水道走位会更加的流畅,水冷液的流动会更加迅速。

冷排的规格之前有提到过,支持的12CM的风扇,同时50mm的厚度让其散热效果相对于之前我们之前做的H550一体式水冷有了很大的一个进步。

与冷排的管线采用了橡胶管材,好处是在弯曲的时候更加耐折,同时同时橡胶材质在处理接口处防水效果上显然要比塑料更胜一筹。

在之前Antec使用泵,冷头一体式设计的时候,冷排仅仅设置了一个进水口和一个出水口,现在采用了分离式设计,冷排的上端为接通冷头的水冷管道,而下端则延伸出2个水冷液管连接到泵上。同时也增加了水冷液的存储量。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包装
- 第2页:开箱,附件
- 第3页:散热,冷排
- 第4页:散热风扇,泵
- 第5页:冷头篇
- 第6页:平台安装
- 第7页:ANTEC GRID软件介绍
- 第8页:LOGO灯光展示
- 第9页:温度实测,睿频3.8GHz
- 第10页:温度实测,超频4.2GHz
- 第11页:测试总结
散热风扇,泵:

泵上边很清晰的标识着进水口和出水口的位置。

双风扇自然不是对着吹的,而是顺序排风,因此就有了主/副风扇的区别,主风扇负责吹风,副风扇负责吸风,主风扇也作为泵的支架,因此采用的不是规则型孔距,(换言之风扇坏掉的话不是很好配,不过这里也是要说明的,Antec H950提供三年质保。)

风扇为4针,支持温控调速,另外风扇上有一个接泵的供电接口,虽为3针,但是泵的接口只有2根线——这也说明泵的转速是无法查看和控制的,为恒定速度。

最后,泵的底部特写,一红一黑2根电源线非常明显。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包装
- 第2页:开箱,附件
- 第3页:散热,冷排
- 第4页:散热风扇,泵
- 第5页:冷头篇
- 第6页:平台安装
- 第7页:ANTEC GRID软件介绍
- 第8页:LOGO灯光展示
- 第9页:温度实测,睿频3.8GHz
- 第10页:温度实测,超频4.2GHz
- 第11页:测试总结
冷头篇:

因为去掉了泵,冷头显得比较小巧玲珑了,背面的亮点就是白色的区域,Antec的LOGO随着温度的不同,会亮起不同颜色的改变,默认情况下默认由白到蓝到绿再到红。同时LOGO的颜色也可手动控制。
水冷液管与冷头的接口

纯铜底部的冷头在热量传导上已经达到了一个极佳的状态。

接口线材,值得一提的是,CPUFan可以接主板进行单独控制,也可以接到H950水冷的To Fan接口上进行统一调控,除了To Fan接口,还有一根To Power接口,用来给冷头和主控芯片进行供电,而To USB接口则是插入主板的USB接口中,通过Antec的ANTEC GRID软件来对水冷进行控制。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包装
- 第2页:开箱,附件
- 第3页:散热,冷排
- 第4页:散热风扇,泵
- 第5页:冷头篇
- 第6页:平台安装
- 第7页:ANTEC GRID软件介绍
- 第8页:LOGO灯光展示
- 第9页:温度实测,睿频3.8GHz
- 第10页:温度实测,超频4.2GHz
- 第11页:测试总结
平台安装:

散热底座为塑料式设计,而散热底座的铜柱螺丝为6角固定方式,散热底座适用于除LGA2011 CPU卡槽架构外的几乎全部主流产品。
另外说一下,塑料的设计让小编在上螺丝的时候出现过小滑丝。(6角螺丝不能稳定的固定稍微一用力塑料是固定不住的,希望Antec之后可以对其进行改进——不锈钢的材质咋样?)

冷头的固定支架可以在AMD和Intel之间进行调整。(分开就是Intel,并起来就是AMD)

最后,4个螺丝进行固定,即可完成H950的安装。

整体安装好平台的样式。和H550相比H950因为冷排厚度的关系和泵式的设计,显得要高端霸气了许多。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包装
- 第2页:开箱,附件
- 第3页:散热,冷排
- 第4页:散热风扇,泵
- 第5页:冷头篇
- 第6页:平台安装
- 第7页:ANTEC GRID软件介绍
- 第8页:LOGO灯光展示
- 第9页:温度实测,睿频3.8GHz
- 第10页:温度实测,超频4.2GHz
- 第11页:测试总结
ANTEC GRID软件介绍:
ANTEC GRID为Antec一体式水冷所打造的一款专门的控制软件,因为H9X0系列和H1250系列都有一个专门的USB数据传输线,因此这两大类系列的水冷均支持该软件,用户可以通过该软件进行灯光,以及风扇转速的调整。

软件主画面,画面上方3个模式,一个是极致(最高转速)一个是静音(最低转速),另一个就是自定了,前两者主界面没有太大变化,只是数值和半圆图形会随着变动而已,若点击自定的话,中间会出现一个类似温度计的图标,鼠标点击中间的圆形控制钮往上拖动即可手动控制风扇的转速,最低为600转,最高为2400转。

下方曲线图则是针对水冷液温度以及风扇转速进行速度监控,并且可以以日志的形式保存下来。

LED则是控制水冷头上边的Antec LOGO灯,共计RGB3中颜色可调,也可以使用自动模式(液体温度控制,随着温度升高而自动改变颜色)。

最后,设定,设定除了可以更改语言外,就是颜色调整了,不过似乎颜色调整也没什么作用。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包装
- 第2页:开箱,附件
- 第3页:散热,冷排
- 第4页:散热风扇,泵
- 第5页:冷头篇
- 第6页:平台安装
- 第7页:ANTEC GRID软件介绍
- 第8页:LOGO灯光展示
- 第9页:温度实测,睿频3.8GHz
- 第10页:温度实测,超频4.2GHz
- 第11页:测试总结
LOGO灯光展示:
R:255 G:255 B:255 白色
R:255 G:0 B:0 红色
R:0 G:255 B:0 绿色
R:0 G:0 B:255 蓝色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包装
- 第2页:开箱,附件
- 第3页:散热,冷排
- 第4页:散热风扇,泵
- 第5页:冷头篇
- 第6页:平台安装
- 第7页:ANTEC GRID软件介绍
- 第8页:LOGO灯光展示
- 第9页:温度实测,睿频3.8GHz
- 第10页:温度实测,超频4.2GHz
- 第11页:测试总结
温度实测,睿频3.8GHz:
测试之前有必要先确定一件事,室温,测试为中午,天气渐暖,室温在24摄氏度。
另外说下,本次睿频/超频测试均采用单风扇测试,也就是说实际最佳效果双风扇特征我们并没有使用,而使用一体式水冷泵下边的那个风扇进行单独的吹风散热。

测试采用了I5 4670K的Intel Haswell架构CPU,首先进行的测试是CPU默认频率下睿频3.8G下的温度测试。

待机温度测试,使用AIDA64记录温度走线图并且显示每个核心的实时温度,测试方式为普通听歌,聊QQ,因此CPU的使用率波动在3%到12%之间,测试时间约为20分钟左右,3.8GHz的睿频下,温度维持在31摄氏度左右。

游戏测试为正在玩《英雄联盟》时的温度,测试方式为只开启游戏进行测试方式,游戏时CPU使用率在42%到45%之间波动,测试时间为20分钟左右,CPU温度在51摄氏度左右。

最后,满载测试。AIDA64自带稳定性测试程序,开启后CPU使用率直接满载,测试时间为29分55秒,满载下的30分钟左右时间,CPU的温度为57摄氏度左右。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包装
- 第2页:开箱,附件
- 第3页:散热,冷排
- 第4页:散热风扇,泵
- 第5页:冷头篇
- 第6页:平台安装
- 第7页:ANTEC GRID软件介绍
- 第8页:LOGO灯光展示
- 第9页:温度实测,睿频3.8GHz
- 第10页:温度实测,超频4.2GHz
- 第11页:测试总结
温度实测,超频4.2GHz:
之前睿频测试的时间为2小时左右,于是室温下降0.5摄氏度,变成了23.5摄氏度……

超频测试下CPU的倍频被拉到4.2GHz,CPU的电压设定为AUTO。

待机测试,同样是开启QQ上网听歌,波动仍然是在2%到10%之间,测试20分钟左右的时间,此时CPU的温度从31摄氏度上升到了34摄氏度左右。

游戏测试,仍然是撸了一把《英雄联盟》,2连跪后CPU的使用率维持在40%-44%之间,而25分钟左右的时间,CPU的温度因为超频到4.2GHz的关系,温度上升到了53摄氏度左右。(此时电压已经变成了1.336V)

满载测试,仍然使用的是AIDA64自带的稳定性测试功能,此时CPU的使用率达到了100%,测试时间22分04秒,CPU在22分钟的过程中温度已经完全平稳,维持在65摄氏度左右。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包装
- 第2页:开箱,附件
- 第3页:散热,冷排
- 第4页:散热风扇,泵
- 第5页:冷头篇
- 第6页:平台安装
- 第7页:ANTEC GRID软件介绍
- 第8页:LOGO灯光展示
- 第9页:温度实测,睿频3.8GHz
- 第10页:温度实测,超频4.2GHz
- 第11页:测试总结
测试总结:
测试完之后柱状图是不可少的,毕竟以图表的样式我们可以轻易的去判断温度之间的差别。

可以看到水冷对于CPU的压制还是蛮理想的,毕竟表达CPU温度最直观的参数是什么,频率?不对,是电压!电压的高低最能直观的表现出CPU温度的高低,而在满载测试中,I7 4670K的电压已经到了1.336V,然而满载的温度仍然维持在65摄氏度,(核心温度最高也只是65)并且本次测试使用的只是单风扇进行吹风式散热,而非完整的双风扇测试,这也证明了H950已经足够压制住以温度和超频困难著称的Intel Haswell 4代处理器了。

Antec的H950对于新玩家来说,最大的特点就是其小巧的冷头和厚实的冷排,前者则是不占地方,并且能够让主板的整体看起来会更加的美观,而后者则是给与散热性能的一个充分的保障。
然而对于老用户来说,H950的确是一款值得入手的产品,因为它的噪音不再像之前H550似的那么大了,泵得到了改善后,整体的噪音就降下来了,虽然不及猫头鹰等散热器,但至少温度不再是非常的吵闹了,可以说是一个比较给力的改进。
而去除了噪音的特点,Antec的H950系列在价位和性能上,都是一个比较值得入手的性价比产品了,至少相比H550小编更加喜欢这款一体式水冷散热……
然而在最后,我们仍然是给出一个小小的遗憾,那就是泵的转速无法调节和查看,本来是3根线的风扇输出接口,为什么到泵的连接线上就变成2根了呢?
我们更加期待泵的转速也可以进行调整,我想这样的H9X0系列,才是当之无愧的单排之王了吧!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包装
- 第2页:开箱,附件
- 第3页:散热,冷排
- 第4页:散热风扇,泵
- 第5页:冷头篇
- 第6页:平台安装
- 第7页:ANTEC GRID软件介绍
- 第8页:LOGO灯光展示
- 第9页:温度实测,睿频3.8GHz
- 第10页:温度实测,超频4.2GHz
- 第11页:测试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