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费数亿的免费技术 NV八大软实力全面解析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显卡真的只是显卡么?
你还认为你的显卡只能渲染3D模型么?那你就大错特错了。了解NVIDIA的朋友都知道,NVIDIA业余最喜欢干的事就是折腾新东西!从2008年NVIDIA成功收购AGEIA以来,NVIDIA不断的改进游戏体验,同时在显卡中融入了大量的全新功能,每一项功能都代表了一个显卡界的里程碑,不仅仅增加了显卡的功能,同时也极大的改善了游戏的运行体验,今天我们就来详细的解析以下,NVIDIA多年来为玩家带来的所有全新功能!

从GeForce Experience对游戏的全面优化,再到Shadow Play为玩家录制质量绝佳的视频;多屏Surround技术让玩家的视野增大到原来的三倍;还有完美改善游戏流畅度的G-Sync;改良过的GPU Boost 2.0让显卡达到最完美的使用状态。这些功能看起来好像不起眼,但实际上对游戏产业来讲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显卡已经不再仅仅是表现更好的画质了!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显卡真的只是显卡么?
- 第2页:GeForce Experience游戏优化
- 第3页:ShadowPlay录制游戏视频
- 第4页:Surround功能令人“大开眼界”
- 第5页:G-SYNC解决了“垂直同步问题”
- 第6页:PhysX物理加速
- 第7页:GPU Boost 2.0获得最佳性能
- 第8页:TXAA与FXAA质量与性能的体现
- 第9页:Shield流传输
GeForce Experience游戏优化
提起GeForce Experience相信很多玩家一定不陌生,作为NVIDIA于2013年推出的新功能,它可以根据用户电脑整体配置来将游戏调整至最佳的游戏设置。此设置可以让用户在保持高性能的同时能够保证在当前性能下能够实现的最佳图像质量,从而获得最佳体验。优化页下方的实例屏幕截图可以帮助用户详细了解每一项设置及其优点。
GFE让“云”变成了实用的优化技术
同时,GeForceExperience兼具驱动更新及版本管理的功能,当NVIDIA推出适合玩家硬件的更新版本驱动时,GFE将自动提示用户,并询问用户是否想要升级驱动版本,用户完全不需要离开桌面,只需简单单击一下鼠标就可以直接完成驱动程序的更新。它可以根据用户电脑中的游戏,适时选择合适的驱动程序供用户下载,为用户带来最佳游戏体验。
只需一个按钮,即可将您的驱动升级为最新版本
GeForceExperience的原理其实很简单,它会根据硬件实际情况对游戏设置进行了适当的调整,降低了包括反锯齿等级、远景质量、模型精度等一系列游戏内部画面设置,却仍然保留了对视觉感受非常重要的后处理以及材质质量设置。经过GeForceExperience的调节,性能相对较低的显卡及平台可以通过放弃一部分消耗极高资源但仅能带来较低视觉变化感受的特效,比如远景特效和模型精度等,同时保留视野焦点集中区域内的绝大部分视觉特征的方式,来达成保留大部分游戏视觉体验的同时尽可能提高游戏帧数的目的。
同样仅需一个按钮,即可让您在画质和流畅度中都得到最佳的体验
通过GFE的优化,我们不仅仅是得到了非常流畅的游戏体验,同时也没有牺牲过多的画面质量,只需点击一下鼠标即可轻松完成,完全免去玩家逐项设置选项——进入游戏看效果——再次逐项设置选项的繁杂过程,无比轻松的享受游戏的感觉,把与游戏无关的事情都交给GFE去完成。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显卡真的只是显卡么?
- 第2页:GeForce Experience游戏优化
- 第3页:ShadowPlay录制游戏视频
- 第4页:Surround功能令人“大开眼界”
- 第5页:G-SYNC解决了“垂直同步问题”
- 第6页:PhysX物理加速
- 第7页:GPU Boost 2.0获得最佳性能
- 第8页:TXAA与FXAA质量与性能的体现
- 第9页:Shield流传输
ShadowPlay录制完美的游戏视频
当你在网络上向别人展示你的“骄人战绩”的时候,只凭一张嘴是不是有点太单调了?这个时候你就需要游戏录像功能了,毕竟“眼见为实”,而游戏录像你会选择用什么软件呢?仍然是那个万年长青的Fraps?好吧,如果你要录制的是一场需要按小时计算的持久战,那我劝你先准备个320G甚至500G的硬盘专门来放录像文件。毕竟全分辨率无损无压缩的画面质量不是谁都玩得起的,同时还会对CPU和硬盘资源造成极大的占用,严重降低画面帧数。
而2013年10月份更新的GeForce Experience软件中则包含了一个全新的功能:ShadowPlay,为想要录制游戏视频的玩家提供了一个硬件资源消耗低、画面质量好、磁盘空间占用小的额外选择。
Fraps和ShadowPlay,哪个更适合玩家进行游戏画面录制?
现阶段ShadowPlay仍然处于Beta版本,从功能和界面上来讲并不是十分完善。从保证质量的角度来考虑,ShadowPlay暂时仅支持GTX650以上级别的桌面级显卡与I3-2100以上级别的CPU。因为毕竟是HD质量级别的影像录制,即使是减少,也仍然会有一定的硬件资源消耗。
对配置的需求更低,而画面质量却毫不逊色
从录制结果来讲,首先最直观的就是ShadowPlay所占用的磁盘空间要远远小于Fraps,在相同的分辨率水平下,ShadowPlay录制的视频,其磁盘占用仅仅是Fraps的十分之一左右,而且ShadowPlay可以自行设定录制效果。
录制文件大小仅有Fraps的十分之一
现阶段ShadowPlay可选择的分辨率有In-game(跟随游戏分辨率)、1080p、720p、480p、360p、240p;录制时间可以选择手动,也可自定义录像时间自动结束;而且不仅仅能够录制游戏内的音频,同时话筒也可同步录入,适合游戏解说玩家。由于录制文件直接使用H264硬件编码,所以对CPU的占用率已经降到了最低,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不会对游戏运行速度产生过大的影响。
可以很直观的设置录制的质量等选项
有了ShadowPlay,我们终于可以不用专门腾出上百G的空间来储存我们的“丰功伟绩”了,ShadowPlay完美的解放了玩家的硬盘,今后当你想录制一个完美的游戏视频的时候,就让ShadowPlay助你一臂之力。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显卡真的只是显卡么?
- 第2页:GeForce Experience游戏优化
- 第3页:ShadowPlay录制游戏视频
- 第4页:Surround功能令人“大开眼界”
- 第5页:G-SYNC解决了“垂直同步问题”
- 第6页:PhysX物理加速
- 第7页:GPU Boost 2.0获得最佳性能
- 第8页:TXAA与FXAA质量与性能的体现
- 第9页:Shield流传输
Surround功能令人“大开眼界”
还在嫌你在游戏中的视野不够广阔么?Surround技术完美的解决了这样一个问题,最多跨越三个屏幕的拼接显示,让你在游戏中有着接近180度的宽广视野,不管敌人从那个方向袭来,你都能在第一时间应对。
请先准备好你的脖子,不要扭到了
在硬件需求方面,由于NVIDIA在早期Fermi(GTX400)系列产品设计之初并没有考虑加入多屏显示的计划,因此NVIDIA的Surround技术就需要借助双卡的SLI来实现三屏幕的输出连接。其实NVIDIA这样的设计并非无奈之举,而是经过了全面考量得出的。首先,如果仅通过单卡实现三屏输出,以目前产品的性能而言很难保证游戏的流畅性,如果加上3D Vision则性能下降幅度会更大;另外,对于双卡实现三屏输出甚至还能让用户通过GTX200系列产品来实现,适用范围更广。
Surround技术的适用范围并不止局限于新一代显卡
随着Kepler架构的推出,现在玩家只要使用GTX650Ti BOOST级别以上显卡,即使是单路GPU也可以享受Surround技术带来的超广阔视野体验。同时也可以支持3D Vision的Surround技术,让3D立体效果拥有同样的广阔视野,不过这项技术对硬件设备的要求更高,玩家可以通过NVIDIA官方网站的“Surround技术专区”来查询特定Surround设备配置下所需要的硬件支持。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显卡真的只是显卡么?
- 第2页:GeForce Experience游戏优化
- 第3页:ShadowPlay录制游戏视频
- 第4页:Surround功能令人“大开眼界”
- 第5页:G-SYNC解决了“垂直同步问题”
- 第6页:PhysX物理加速
- 第7页:GPU Boost 2.0获得最佳性能
- 第8页:TXAA与FXAA质量与性能的体现
- 第9页:Shield流传输
G-SYNC解决了纠结的“垂直同步问题”
在NVIDIA发布了自家开普勒架构显卡产品后,除了带给用户更强劲的物理性能外,在驱动与技术上的优化也越来越向游戏体验靠拢。当PC硬件的性能达到玩家需求后,难道这就是硬件的终结么?显然答案是不。NVIDIA用实际行动证实了这一点,当性能足够时,有效的改善玩家的游戏体验才是重中之重。
游戏体验是永恒的主题
众所周知,传统V-SYNC是以显示器的刷新率为基础,限制GPU的渲染速率,将GPU所渲染的最大帧率与显示器刷新率相匹配,让每一幅游戏画面都恰好对应显示器的 每一次画面刷新。但我们知道,GPU渲染画面是需要时间的,如果GPU的负载突然增加,会导致帧率下降,也就是渲染一幅画面所需的时间变长,那么就会有某 些帧刚好跨越显示器的刷新间隔。如果不开启V-SYNC,那么显示器该次刷新出现的画面便有一部分是上一帧,一部分是下一帧,也就是所谓的“画面撕裂”。
当开启V-SYNC之后,由于系统强制性的将帧率稳定在显示器的刷新频率,即显示器每刷新一次,GPU渲染一次。但帧率仍然无法保证下限,当帧率突然低于 该固定值时仍然会出现跨刷新帧,如果有跨刷新帧系统将强制性的将此帧安排在下一次刷新,那么当你进行了跨刷新的操作时,该次操作便也随着画面强制性的被安 排在下一次刷新才显示出来,于是便出现了“操作延迟”。
在撕裂和延迟的夹缝中我们该何去何从?
G-SYNC作为全新的画面同步技术,与传统V-SYNC有何不同呢?传统V-SYNC是以显示器的刷新率为基础,限制GPU的渲染速率,将GPU所渲染的最大帧率与显示器刷新率相匹配,让每一幅游戏画面都恰好对应显示器的每一次画面刷新。V-SYNC是让GPU的帧渲染率强行符合显示器的刷新率,而G-SYNC是尽可能的使显示器的刷新率符合GPU的帧渲染率,GPU渲染一帧,显示器刷新一次,你的任何操作都能够即使在游戏中无延迟的进行,而同时有效的避免了由于GPU跨刷新渲染帧所导致的画面撕裂问题。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显卡真的只是显卡么?
- 第2页:GeForce Experience游戏优化
- 第3页:ShadowPlay录制游戏视频
- 第4页:Surround功能令人“大开眼界”
- 第5页:G-SYNC解决了“垂直同步问题”
- 第6页:PhysX物理加速
- 第7页:GPU Boost 2.0获得最佳性能
- 第8页:TXAA与FXAA质量与性能的体现
- 第9页:Shield流传输
PhysX物理加速,体验碎片满天的快感
在游戏中实现物理加速绝非易事。它是一种对计算性能要求极高的环境,以一整套独特的物理学算法集为基础,需要同时运行大量的数学和逻辑运算。
特定的物理运算模块可以极大的减轻CPU的负担
这正是NVIDIA的PhysX 技术与GeForce 处理器的用武之地。NVIDIA PhysX是一种功能强大的物理加速引擎,可在顶级PC和游戏中实现实时的物理学计算。PhysX软件被广泛应用于150多个游戏中,软件注册用户数量已超过10,000名。索尼的Playstation 3、微软的Xbox 360、任天堂的Wii以及个人计算机均支持PhysX。
越来越多的游戏与设备都开始支持PhysX物理加速技术
此外,PhysX设计用途是利用具备数百个内核的强大处理器来进行硬件加速。加上GPU超强的并行处理能力,PhysX将使物理加速处理能力呈指数倍增长并将您的游戏体验提升至一个全新的水平,在游戏中呈现丰富多彩、身临其境的物理学游戏环境。

爆炸引起的烟尘和随之产生的碎片 复杂、连贯的几何学计算使人物的动作和互动更加逼真 其视觉效果令人叹为观止的全新武器 布纹的编织和撕裂效果非常自然 运动物体周围烟雾翻腾采用NVIDIA支持PhysX的GeForce处理器是实现真实物理加速效果的唯一途径,其可缩放、复杂、逼真、高度互动的特性将 彻底颠覆您的娱乐体验。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显卡真的只是显卡么?
- 第2页:GeForce Experience游戏优化
- 第3页:ShadowPlay录制游戏视频
- 第4页:Surround功能令人“大开眼界”
- 第5页:G-SYNC解决了“垂直同步问题”
- 第6页:PhysX物理加速
- 第7页:GPU Boost 2.0获得最佳性能
- 第8页:TXAA与FXAA质量与性能的体现
- 第9页:Shield流传输
GPU Boost 2.0让显卡获得最佳性能表现
让显卡获得更好的性能表现,并不只有提升硬件规格一种途径,在工作效率和耗能之间达到一种适当的平衡对于普通用户而言同样意义重大,2013年随着GTX TITAN的发布,GPU Boost也推出了2.0的进化型。
从Fermi架构开始,GPU Boost就已经和玩家见过面了,但是由于是小试身手,不管是从动态调节幅度与实际应用效果上都只能算是小打小闹,而GPU Boost 2.0不仅仅拥有更为细致的频率调节能力,同时温度也成为了调节频率的标准之一,电压调节的上限有些许增加,同时当温度越低,核心电压的可调节上限便越高等等多种全新的调节方式。
相比GPU Boost 1.0,2.0版本成为调节条件的属性更多。
GPUBoost2.0相比1.0版更加敏感,可以十分积极的进行功耗和性能之间的调节,模式也发生了变化,监控器的运算对GPU频率的判断将不仅限于功耗数值,现在,温度因素现在也已经被纳入到了判断机制当中。
通过多重控制下的Boost频率能够达到更高的水平
在GPUBoost2.0默认控制下,Titan将会在更多的时间里处于80度附近这样一个小范围的温度区间中,而且GPU的常规工作温度一般不会超过80度,在尚未达到80度之前,GPU会尽量提升频率来获取性能,当GPU达到或是80度之后,GPU会自动调节频率已是当前温度维持在80度附近。
传统的以温度为标准的调节模式更为细腻
除了自动调节之外,玩家现在还可以在通过限定自定义帧数上限来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之外,进一步通过设定任意的自定义温度上限来达到相同的目的。
在低温条件下,核心电压会获得更高的调节上限
除了加入温度要素,GPUBoost2.0还开放了电压控制的上限,玩家在进行超频时可以拥有更大的电压可调空间。另外,电压上限还可以与温度因素进行联动,如果玩家有能力改造散热并达到更低的使用温度,那么在GPUBoost2.0中将可以获得比常规散热更多地电压上限空间。
GPU Boost在2.0版本已经由过去的单纯性能触发调节变成了现在的多重条件触发调节,让显卡的性能发挥变得更为细腻与平衡,不管从任何角度来看,GPU Boost 2.0都已经完全是一个趋于成熟的技术,相信将来GPU Boost功能会有更多元的发挥。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显卡真的只是显卡么?
- 第2页:GeForce Experience游戏优化
- 第3页:ShadowPlay录制游戏视频
- 第4页:Surround功能令人“大开眼界”
- 第5页:G-SYNC解决了“垂直同步问题”
- 第6页:PhysX物理加速
- 第7页:GPU Boost 2.0获得最佳性能
- 第8页:TXAA与FXAA质量与性能的体现
- 第9页:Shield流传输
TXAA与FXAA,质量与性能的双重体现
FXAA全称为“Fast Approximate Anti-Aliasing”,翻译成中文就是“快速近似抗锯齿”。它是传统MSAA(多重采样抗锯齿)效果的一种高性能近似值。它是一种单程像素着色器, 和MLAA一样运行于目标游戏渲染管线的后期处理阶段,但不像后者那样使用DirectCompute,而只是单纯的后期处理着色器,不依赖于任何GPU 计算API。
FXAA能够用最少的硬件资源占用达到相当高的反锯齿效果
相比于MSAA,FXAA的目标是速度更快、显存占用更低,还有着不会造成镜面模糊和亚像素模糊(表面渲染不足一个像素时的闪烁现象)的优势,而代价就是精度和质量上的损失。
但是任何事物都是辩证的,正如同其名,FXAA毕竟是一种“比较廉价”的抗锯齿技术,在大多数的游戏应用中,效果终究不及传统的MSAA。
对比游戏中MSAA和FXAA的画质可以发现,FXAA的抗锯齿效果与4倍的MSAA相当,但仔细观察画面,有一些 模糊“发虚”的感觉,有些细节的锐利度不及MSAA,但是游戏的帧数要高一些。所以我们可以看出,FXAA是适当牺牲画面质量用以换取更高帧数的反锯齿技术。而TXAA则不同,是一项更具潜质的抗锯齿技术。在新Kepler架构显卡GTX680发布的时候,NVIDIA就曾宣布一项新的抗锯齿技术即将来临。
TXAA将开创一种新的反锯齿技术构思
TXAA的原理就是通过HDR后处理管线从硬件层面上提供颜色矫正处理,后期处理的方式实际上原理和FXAA差不多:整合硬件AA以及类似于CG电影中所采用的复杂的高画质过滤器,来减少抗锯齿中出现的撕裂和抖动现象。
TXAA拥有极佳的画面表现和超低的硬件资源占用
但是如果实现比FXAA更强画质以及更流畅的体验,则只能通过游戏的开发上实现TXAA了。所以TXAA是一种后发式的抗锯齿技术,并不像FXAA那样具有通用性,而是通过游戏来进行优化,这样的一种专用性使得TXAA的执行效率是最高的。
TXAA的画面表现已经超越了8xMSAA
所以,TXAA是一种新的抗锯齿,是需要重新研发加入TXAA的代码来支持,当前市面上支持TXAA的游戏包括:《细胞分裂6:黑名单》、《孤岛危机3》、《刺客信条3》、《使命召唤:黑色行动2》。不过随着NVIDIA的推进,估计TXAA的游戏会越来越多。只有Kepler架构的GPU才支持TXAA,而且玩家需要使用GTX 600系列或更高型号的显卡才能在游戏图形选项中启用这一特性。如果你的系统未达到启用TXAA所需的要求,那么该选项会处于隐藏状态。 在静态屏幕截图中无法正确观察到TXAA的效果,只有在运动场景中才能观察到。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显卡真的只是显卡么?
- 第2页:GeForce Experience游戏优化
- 第3页:ShadowPlay录制游戏视频
- 第4页:Surround功能令人“大开眼界”
- 第5页:G-SYNC解决了“垂直同步问题”
- 第6页:PhysX物理加速
- 第7页:GPU Boost 2.0获得最佳性能
- 第8页:TXAA与FXAA质量与性能的体现
- 第9页:Shield流传输
Shield流传输让游戏不仅仅局限于显示器
Shield能玩PC游戏,这是Shield的最大特色,当然了这里所指的玩PC游戏并不是直接在Shield运行游戏,而是利用WiFi无线型号把游戏的视频流传送到Shield的屏幕上,而电脑的控制则交给Shield上的手柄。

PC流式传输的工作方式如下:利用GeForce GTX 650或者更高版本系列GPU中内置的H.264编码器,再加上集成在GeForce Experience中的专用流式传输软件,从而通过用户家中的WiFi网络以超低延迟将游戏以流的形式从PC传输至Shield。游戏玩家然后使用Shield 作为控制器和显示器来畅玩自己钟爱的PC游戏和Steam Big Picture。
不仅仅需要足够的硬件性能支持,你同样需要一台稳定的路由器
要使用这个功能,你必须要有一台配备高性能PC,并配备GTX 650或者更高级的GeForce显卡,我们实测过GTX 500系列显卡是不行的,另外需要一个支持5GHz双频无线路由,把Shield和PC连接到同一WiFi路由器上。
Shield真正的让游戏做到了“走到哪玩到哪”
Shield玩要电脑游戏的话其实还是需要PC来运行的,那么估计有人要质疑这个功能有什么用,告诉你吧,Shield这个功能最大的作用就是让你离开你的电脑桌后可以继续的玩游戏,你可以舒服的躺在沙发上、床上或者其他舒适的地方玩PC游戏,只要不离开WiFi的信号范围就可以了,在电脑桌前座累后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NVIDIA永远都将站在图形技术的最前沿
写在最后:从上面的文章我们可以看到,NVIDIA不仅仅是显卡制造商,同时也是我们游戏体验舒适度爆表的“罪魁祸首”,那么就让游戏体验来的更猛烈些吧!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在游戏中获得的感觉会越来越好!希望NVIDIA继续给我们多出点玩游戏的“妖蛾子”!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显卡真的只是显卡么?
- 第2页:GeForce Experience游戏优化
- 第3页:ShadowPlay录制游戏视频
- 第4页:Surround功能令人“大开眼界”
- 第5页:G-SYNC解决了“垂直同步问题”
- 第6页:PhysX物理加速
- 第7页:GPU Boost 2.0获得最佳性能
- 第8页:TXAA与FXAA质量与性能的体现
- 第9页:Shield流传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