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片扎堆!游戏改编电影出路在哪里?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从93年的《超级马里奥兄弟》开始,一直到即将上映的《极品飞车》,游戏改编电影已经走过了20余载。不幸的是,它的成长总是和“烂片”一词脱不了干系。剧情混乱,造型瞎眼,制作简陋,元素滥用。有太多家喻户晓,承载了几代人集体记忆的经典游戏在改编后不幸毁容,纵使有《寂静岭》,《生化危机》这样的佳作问世却依旧无法带来创作理念的革新。而游戏改编电影之所以烂,有的是因为时代所限,开发技术尚未达到可以提供完整剧情和性格人物的制作水准,改编必定简单粗暴,像早期的《超级马里奥兄弟》,《街头霸王》都是如此。有的是因为制片商一心敛财,打着游戏改编的幌子潦草交卷。如《生化危机》的续集电影,《古墓丽影》系列等等。再加上像乌维鲍尔这样的改编黑手时不时染指经典,游戏改编电影在这20余载的探索中可谓是四处碰壁,声名狼藉。

不过话说回来,坐拥万千粉丝的游戏背后是一座座仍未开发的文化金矿,好莱坞怎会轻易放弃。既然真人电影口碑差,索性做成CG动画换换口味。《最终幻想》首当其冲,第一次让人感受到了游戏化电影的独特魅力。其他的像《铁拳》,《生化危机》,《战锤40K》等等都有各自的CG动画。除了改编CG外,一些没有电影计划的3A级大作也纷纷制作动画来试水。更有《光晕:驶向黎明号》,《幽灵行动:阿尔法》这样的官方微电影展示真人化的影像素质。值得注意的是,此时的电子游戏已不再是从前的像素积木了,科技的成熟不但带来了高清的画质,游戏电影化的创作理念也成为了一道必要的工序。一系列拥有严谨剧本,惊艳美工和性格人物的新经典游戏成为了娱乐新宠。
可即便如此,好莱坞对游戏改编电影这种个性十足的异类依旧采取着最保守的改编态度。10年的《波斯王子》虽然具有很强的娱乐性,但原作的诸多经典元素无一例外地惨遭阉割。《生化危机》原创出一个超人主角更是典型的好莱坞思考程式。

“去游戏化”无疑是好莱坞对待此类影片的杀威棒。再加上好莱坞工业体质的种种限制,不少大作的电影版纷纷流产。彼得杰克逊就丢下了前期制作中的科幻史诗《光晕》,跑去拍《霍比特人》了,和他一同参与《光晕》制作的尼尔布洛姆坎普在厂房里造了六个月的疣猪号,无米下炊的他见状也撂了挑子,转而拍《第九区》去了。可见,制片商买版权投拍的传统改编存在着太多的弊端与不足,粉丝失望不说,游戏公司对好莱坞片商拖延工期的举动也是大为恼火。
游戏改编电影究竟路在何方,它要经历怎样的工业革命才能走出困境。那就让我们先抑后扬,以往事的不堪为未来的游戏改编电影把脉。

更多Painkiller的精彩博客,请点击这里。
现状:经典毁尽,市场冷清
相比起文学和漫画这两种常见改编题材,强调娱乐体验的游戏往往在人物塑造和剧情架构上略输一筹。尤其对于大多数共同经历过红白机和街机时代的玩家来说,那时的游戏只是纯粹的娱乐工具,是小霸王,街机厅中的童年回忆。游戏角色没有柴米油盐,更没有爱恨情仇。在今天看来,早期的游戏更像是由像素积木堆积而成的文化符号,经典而又模糊。故事的缺失,类型化的人物使得电影改编无从下手。而经典游戏却又是影响了几代人的文化金矿,粉丝数量当可观。即使不宜改编也会有业界霸王硬上弓,这就使得大多数经典游戏在改编后都难逃毁容的劫数。

关键词:街机改编皆下品
一提到街机,我们最先想到的肯定是《街头霸王》,这部由日本卡普空公司发行的经典游戏可以说是格斗游戏的鼻祖。我们一定记得隆,春丽这些看家人物,甚至记得“哈多跟”这样的招牌动作,但对角色们的生平却一无所知,这便是格斗游戏的形式制约。众多角色只是为了格斗而存在,镜头只限于左右移动,游戏本身也不需要提供电影般的人物背景和讲故事的空间,早期的观众大多又报以新奇心态,只希望在电影中看到自己喜欢的角色,却对跨界后的角色能否在电影中生存次而对待。于是乎剧本便成为了游戏改编电影最简陋的工序之一。1994年由环球发行,尚格云顿主演的《街头霸王》便是如此,糟烂的B级片剧本加上毫无美工痕迹可言的造型使得全片沦为了一场群魔乱舞的业余COS展。15年后的《街头霸王春丽传》中,同样的灾难再次重演,即使主打春丽这位格斗女皇却依旧单调乏味,打女的造型设计更是矫枉过正。


同样在90年代问世的街机改编中,《魔宫帝国》算是比较靠谱的一部作品了。当年正是由于这款游戏大量的断肢,处决等极端暴力镜头,直接导致了北美游戏审查机构ESRB的诞生。对于这样一款立足于欧美文化的游戏来说,改编后的成品还是比较让人满意的,导演保罗安德森(正是生化危机的导演)抓准了B级动作片的定位,剧情四平八稳。同样得益于浓重的欧美人设,人物的造型不像街霸等日式游戏改编后那般违和。该片更是取得了7000万美元的票房成绩,在同类影片高居榜首(直到古墓丽影的出现)。不过好景不长,这部作品的续集几乎给这个系列盖棺定论,制片方野心膨胀加入了大量新角色,又上演了一出COS闹剧。直到2011年该系列游戏的第九部作品大获成功,不仅拍摄了迷你剧,还在去年登陆PC平台来扩大受众,该作才有翻拍重启的迹象。
作为起步期的游戏改编电影,街机改编就和游戏原作一样,都缺少电影视听元素的深加工,成品差强人意但有情可原。再加之主流街机游戏原产地都在日本,来到好莱坞水土不服也实属正常。《铁拳》同样是一款典型的日式格斗,就选择了规避真人化带来的市场和口碑压力,打造成CG动画以保地位。而像《死或生》这样的卖肉之流,改编成电影也是噱头大于本质,观众和片商心里都明白。不过对于《死亡之屋》这种恐怖生存游戏来说,不仅有着较为完整的剧情和场景,甚至连空间都是流动的。如此得天独厚的改编条件,改编失败实在是天理难容,这就不得不提到游戏改编界的“名人”—乌维鲍尔。
关键词:改编黑手毁经典
要问游戏改编烂片大多出自谁之手,答案只有一个—乌维鲍尔。人品方面,这位史上最烂导演曾向全球影评人下过战书,以一场拳击赛分上下论高低。作品方面,你能想到的经典游戏几乎都被他糟蹋了遍,一部吸血鬼题材的《吸血莱恩》不仅请来了《终结者3》中的超模杀手,甚至搬动了影帝本金斯利,但终究还是烂片一枚。然而此君仍不死心,用更低的成本接连炮制了三部曲!这下游戏粉终于坐不住了,联名抵制乌维鲍尔,此君的回复却是:请愿达到一百万我才收手…..除了“成名作”吸血莱恩之外,包括改编自生存恐怖游戏《鬼屋魔影》的《孤胆义侠》,街机经典《死亡之屋》,育碧公司的《孤岛惊魂》,改编自本就声名狼藉的游戏《喋血街头》的《邮政恐怖分子》等等都出自他之手。可以说是“部部惊心”,不仅在制作上鲜有致敬原作的意思,制作,拍摄手法也是糟烂无比。

另一位改编黑手则是一位波兰导演—安德烈巴科维亚,此君曾指导过李连杰主演的好莱坞影片《致命罗密欧》,而这位摄影导演搞砸的片子,恰恰是第一人称射击游戏的鼻祖—《毁灭战士》的电影版,虽说片中结尾部分的第一人称长镜头被粉丝津津乐道,恐怖氛围营造出彩,但无奈情节十分混乱,沦为了烂作。另一部由他指导的烂片便是《春丽传》,剧情依旧混乱不堪,春丽的女汉子造型也引发了粉丝们的极大不满。
除了以上提到的几部之外,也有一些游戏改编处在不上不下的尴尬境遇,如改编自经典TPS游戏的《马克思佩恩》,本片导演身陷原作的阴郁基调不能自拔,以至于用力过猛搞了一出魔幻现实主义的“意识流”作品,就连主角本身都让位给了影像。另一部也是在摄影上非常出彩,剧情平淡如水的《杀手47》。可见,即使游戏本身有着完整的剧情和人物,改编后仅仅在形式上出彩仍是远远不够的。

关键词:佳片续集难突破
迄今为止真正在艺术成就上有所建树的游戏改编电影,无疑是06年的那部《寂静岭》了,不仅场景刻画出色,恐怖氛围极佳,剧情引人入胜,角色塑造真实。最可贵的是它没有像《生化危机》,《波斯王子》那样大量阉割游戏元素。你所看到的不论是怪物还是场景,甚至是道具都是阴森诡秘的游戏原作的忠实再现。值得一提的是,《寂静岭》系列本就是强调剧情体验的解密游戏,美术风格和情节编排都符合电影美学,这也是电子游戏成熟发展阶段的显著特征。然而在六年之后,照搬《寂静岭3》剧情的电影续作则彻底沦为了一部B级血浆片,在宣传上也刻意突出畸形怪物的搏杀,情节沦为鸡肋。续作的失败也再次宣告了一个文化品牌的短暂告别
《古墓丽影》系列也是如此,从第一部坐收2.7亿到续集的难以为继,保守的片方并不愿意承担开发新项目的风险,宁愿坐吃山空。看看如今已经拍到第五部的《生化危机》如何疯狂启用游戏角色你就明白了。从第一部的原创主角爱丽丝单打独斗,到如今生化家族全员打酱油,人物越来越多,忠实度越来越高,影片质量却越来越差,全靠3D噱头支撑。片方不断地安插人气角色,几乎已经榨干了原作所能提供的商业价值,新作也随着游戏转型的失败一同跌入了口碑低谷。

改编佳作被续集逼下神坛,一些成本更低,定位明确的游戏改编动画逐渐填补了粉丝们观影空白。像《死亡空间》,《质量效应》,《光晕》,《龙腾世纪》,《刺客信条》等3A级大作都有对应的改编动画,质量虽然良莠不齐,却最大程度的保留了原作的经典要素。相比起《波斯王子》这种在商业上大获成功,却对原作毫无敬意可言的大众向类型片,改编动画的真快感的确要胜过改编电影的假高潮。不过粉丝们完全不用担心,未来的游戏改编电影将会大不相同
未来:新人逆袭,工业革命
面对当下电影级大作井喷,好莱坞却迟迟观望的无作为。众多游戏公司实在忍无可忍,难道要像DC漫画一样早早卖了版权任由华纳摆布吗?为什么不学习漫威公司成立电影工作室推销自己的产品呢?于是拥有《刺客信条》,《孤岛惊魂》《波斯王子》等知名大作的育碧公司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微软也即将推出由斯皮尔伯格导演的《光晕》电视剧版,暴雪也不愿自家的顶梁柱被好莱坞偷梁换柱,加入到了《魔兽世界》电影版的制作当中。一家家秉承着游戏精神与革命热情的游戏公司开始了一场策划已久的工业革命。


关键词:游戏公司进军电影
08年一部《钢铁侠》横空出世,不仅在票房口碑上赚的盆满钵满,同样也开启了英雄集结的新纪元,《复仇者联盟》的票房井喷更是把好莱坞传统 “去漫画化”的清规戒律踩得稀烂。。漫威成功的主要原因就是早就成立了自家工作室,再也不用看好莱坞的脸色,听之任之。而DC这边,就好像如今的游戏改编电影一样到了瓶颈期,卖了版权却不见成品。可见,如果无法在制作上获得独立,不管是漫画改编电影还是游戏改编电影,想要成功地打出自己的亚文化品牌,跻身于主流电影市场可谓是杯水车薪。如今漫画改编电影咸鱼翻身,接下来该轮到游戏改编电影触底反弹了。
《光晕》系列的经典地位在欧美玩家心中绝对是殿堂级别的,这款第一人称科幻史诗在商业与艺术上获得的巨大成功足以载入游戏史。而《光晕》电影版的最终流产则实实地打在了微软脸上。我微软连《光晕》的真人预告片都出了好几款,欺负我没能力制作电影版吗?《光晕4驶向黎明号》便是对好莱坞保守观望态度的有力还击,这部由官方出品的真人微电影虽然成本不高,剧情松松散散。但不管是服装道具还是后期特效都极尽完美精致。而微软的光晕电视剧版更是请来了斯皮尔伯格担任导演一职,发行平台也是微软自己的新主机,可以说是集制片发行于一身,真正实现了制作独立。另一方面,育碧公司出品的《幽灵行动阿尔法》更是将原作精华要素逐一展现,看的游戏迷大呼过瘾。而早在这之前,育碧也成立了自己的电影工作室,《刺客信条》,《波斯王子》《英雄无敌》等招牌系列都要被搬上大银幕,甚至连还未发行就红的发紫的骇客题材《看门狗》也被纳入到了改编阵容中。尤其是育碧的年货《刺客信条》,作为育碧继《波斯王子》之后的招牌系列,电影版更是该公司自主投资的重点开发项目。这在游戏改编电影史上可以说是开天辟地。而如此大手笔的背后,自然是《刺客信条》过硬的改编素质给了育碧放手一搏的自信。

《魔兽世界》的电影版也是让全球游戏迷颇为振奋的消息,但其曲折的改编之路正和《光晕》一样,充斥着游戏公司与制片厂商之间的理念冲突与制作矛盾。山姆雷米和暴雪谈崩,传奇改嫁环球,规避与星战竞争风险都是导致这部作品谈判10年才最终落户的真正原因。而游戏厂商进军电影行业,不仅有着得天独厚的改编资源,“作者化”的独立制作更是能为游戏改编电影市场带来一场工业革命。
关键词:电影游戏蓄势待发
“次世代”是游戏界最常见的一个术语,本意是指游戏制作概念和技术的革新,寓意下一个时代。这个词用来形容未来登场的游戏改编电影毫不为过。《极品飞车》,《刺客信条》,《质量效应》,《细胞分裂》,这些诞生于次世代的3A大作每一部都具备时下游戏电影化的制作理念,飙车竞速,文艺刺客,科幻史诗,传奇特工,这些游戏不仅题材适合改编,类型丰富多元,有些作品甚至可以称得上是艺术精品。下面我们就细数一下未来即将登场的游戏改编电影,提前感受“次时代”的视听震撼。
刺客镇楼
《极品飞车》2014年
作为EA公司一年两部的招牌系列,极品飞车可谓是家喻户晓,如今已经发行了18部之多。此番改编电影也是在以往系列中加以借鉴,搬来了诸多经典场景。你看,预告中的警车追逐场面是否似曾相识呢?

《刺客信条》2015年
还原时代的美工风格,跌宕起伏的人性大戏,真实历史的战斗舞台,《刺客信条》系列不管是原声还是剧情,都有着电影级别的艺术气质。虽然我们还无法窥其全貌,但法鲨+刺客信条的完美组合,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人激动的呢?

《爱丽丝:异士》
本片改编自《爱丽丝疯狂回归》,该作是一款暗黑童话风格的冒险游戏,游戏的美工创意和情节编排都给玩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番由徐克担任动画导演,想必其吊诡的影像风格会进一步发扬光大。

《魔兽世界》2016
风靡全球的RPG大作终于要登陆银幕了,本片由《月球》,《源代码》等优质科幻片的导演邓肯琼斯执导,相信会给全世界的万千粉丝一份满意的答卷。

《杀出重围》
《杀出重围3:人类革命》仅问世两年,电影版却已经板上钉钉,原因就在于这款游戏极其出众的改编潜质,原作不但是一部硬核赛博朋克小说,更将剧情的深度上升到了哲学层面。如今导演,片商都已经就位,《杀出重围》指日可待。

《细胞分裂》
本片改编自已经同名动作潜行游戏,原著小说由前不久逝世的军事小说家汤姆克兰西所著。男主已经敲定,汤姆哈迪将会饰演山姆费雪这位传奇特工。本片《跨国银行》的编剧亲自操刀,相信会是一部质量过硬的动作+政治+惊悚的水准大片。
仅次于007的特工山姆·费雪即将登上大银幕,由男星汤姆·哈迪出演
《但丁地狱》
本片改编自EA同名动作游戏,在此之前还有一部同名剧场版动画。这款有着但丁《神曲》世界观的cult游戏虽说销量一般,但暗黑成人风格的美工设计还是给人印象深刻。目前环球已经买下了该作的制作权,何时开机仍未确定。

《幽灵行动》
本片的游戏原作同样是汤姆克兰西的小说改编,讲述了一支高科技战斗小队在世界各地执行维和任务的故事。好莱坞名导迈克尔贝已经加盟到该片的制作中,商业品质有所保证。

《仙剑奇侠传》
仙剑系列可以说是最受欢迎的国产游戏品牌,从3部电视剧的成熟制作来看,该系列改编成电影难度不大,再加上国内众多粉丝的翘首企盼,本片的商业收益应该会不错。
《美国末日》
《美国末日》是由《神秘海域》开发团队顽皮狗制作的又一部动作冒险游戏。游戏几乎完美诠释了美国著名作家科马克•麦卡锡的小说《路》(电影末日危途原著)。连续打破PS3销量不说,各类游戏奖项也是拿到手软。作为13年的年度游戏,不改编岂不饮恨。

除了上述提到的几款准大作之外,坐拥全球粉丝的手游《庙堂逃亡》与《愤怒的小鸟》也要在未来以电影的形态与观众见面。
展望:游戏改变电影
游戏电影化如今已经不再是一种趋势,转而升级为了不可缺失的制作流程,到了这个阶段,一款3A级大作完全可以提供精彩剧本与性格人物,美工设计也给了改编电影明确的影调定位。而游戏厂商成立自家工作室,全权负责旗下作品的改编制作,不仅可以摆脱好莱坞体制对游戏改编的种种束缚,改编作品也能为游戏厂商带来更大的经济利益。漫画改编电影用集合了所有商业元素与原作精髓的超级大片跻身为主流文化,这也是游戏改编电影的努力方向。在未来,像《魔兽世界》,《刺客信条》这样的超级大片或许能让游戏改编电影成为下一种被大众广泛接受的类型电影,成为好莱坞电影继青春文学,电影翻拍,漫画改编后的“第四板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