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神秘加成:微星Z87I GAMING AC小板评测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当游戏逐渐走入人们生活中,成为多数人打发时间和放松心情的工具时,各大硬件厂商的目光就会随着人们的观念而所转变。
然而转变并不是只有一个方向的,Z87芯片组的优势已经被充分挖掘,那么剩下的就是如何给玩家一个更加优秀的游戏环境了。
那么在这样的环境下,依托于堆料和增加供电相数或者增加PCI-E插槽来增加超频以及扩展能力显然不是游戏玩家的最终需求。所以微星选择了把重心转移到网卡以及声卡上,因此带给玩家超快网速体验和逼真音效的Gaming系列游戏主板就这样诞生了……
注重游戏的Gaming家族中ITX小板有两块,一块是B85I GAMING而另一块就是今天我们要提到的Z87I GAMING AC了。

Z87I GAMING AC主板使用的是Intel的第四代处理器,Haswell架构的CPU,而主板的规格属于17*17(cm)规格的ITX小板,至于为什么又是小板……前边几篇文章说的很清楚了,越小,越考验厂商的技术水平。

微星的Z87I GAMING AC其实已经出来很长时间了,不过似乎因为收到反馈问题较少的关系,主板依旧维持在VER:1.0版本。而BIOS因为Haswell Refresh CPU上市的关系,在今年2月21日进行更新完毕后就基本保持不变了。
当然不变不能说明他不好,有些东西改去改去的那才叫缺陷贼多……

Intel近一代Haswell以及新一代Haswell Refresh架构的CPU使用的是LGA 1150底座,而微星Z87I GAMING AC在底座的选择上使用的是LOTES的产品。

供电方面则依然使用了微星GAMING系列特有的龙型散热器,在保证了散热效能的情况下,也充分的给足了美观。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卡槽
- 第2页:供电,散热
- 第3页:接口,插槽
- 第4页:芯片介绍
- 第5页:主板背面
- 第6页:I/O接口,其它
- 第7页:测试其他附件
- 第8页:BIOS介绍
- 第9页:杀手网卡测试
- 第10页:游戏性实测
- 第11页:基准测试部分
供电,散热:

6相数字供电,对于Z87主板来说已经完全足够,而相对于ITX小板来说,6相供电更进一步的增加了CPU的超频能力,不要小看小板,依然可以超频哦~
另外CPU的辅助供电是8pin接口。
24Pin主供电接口

Z87I GAMING AC虽小,但是CPU和芯片组的散热之间依然是有一根热管进行热量传递。

做工方面,芯片组的整个铝片采用了拉丝工艺,外部被一层铝壳包围着,在正面形成了一个龙头的图案。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卡槽
- 第2页:供电,散热
- 第3页:接口,插槽
- 第4页:芯片介绍
- 第5页:主板背面
- 第6页:I/O接口,其它
- 第7页:测试其他附件
- 第8页:BIOS介绍
- 第9页:杀手网卡测试
- 第10页:游戏性实测
- 第11页:基准测试部分
接口,插槽:

微星的Z87I GAMING AC主板配备了2根DDR3规格的内存插槽。最高可以支持8*2共计16GB的双通道内存。并且内存最高支持到DDR3 3000(OC)频率。

PCI-E 16X接口,微星的Z87I GAMING AC主板支持的是PCI-E 16X 3.0规范。

5个SATA接口,均为SATA3,并且因为Z87芯片组的关系,SATA3接口支持RAID 0/1/5/10磁盘阵列方式。

mSATA接口,和之前我们介绍过的映泰HI-FI B85N 3D不同,微星Z87I GAMING AC只支持半高的mSATA设备,并且微星主板自带一块Intel的无线网卡。因此这个接口除非用户舍得把无线模块扔掉,否则基本不会再改变了。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卡槽
- 第2页:供电,散热
- 第3页:接口,插槽
- 第4页:芯片介绍
- 第5页:主板背面
- 第6页:I/O接口,其它
- 第7页:测试其他附件
- 第8页:BIOS介绍
- 第9页:杀手网卡测试
- 第10页:游戏性实测
- 第11页:基准测试部分
芯片介绍:

Intel Z87芯片组,这个不需要多说。CPU的Haswell架构就是Ivy Bridge的升级版,除了AVX2指令集外其他的基本提升不大,唯一可圈可点的就是GPU了。
而不光处理器,主板方面的价格也会随之提升,同样的I7 X770K配ZX7主板350元的价位至少算10%差距了。

在下方可以看到Audio Boost标志,内部含有一个ALC的1150音频芯片。该芯片据说可以提供600欧的耳机,具体效果还得测试后才能知道。另外音频区域使用的是音频专用电容。配合Sound Blaster Cinema软件可以达到最佳的音效体验。
uP1649P PGP36R PWM供电控制芯片

蓝色:PTN3360DBS 视频信号转换芯片。
红色:Winbond 的25Q64FVAIQ BIOS芯片。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卡槽
- 第2页:供电,散热
- 第3页:接口,插槽
- 第4页:芯片介绍
- 第5页:主板背面
- 第6页:I/O接口,其它
- 第7页:测试其他附件
- 第8页:BIOS介绍
- 第9页:杀手网卡测试
- 第10页:游戏性实测
- 第11页:基准测试部分
主板背面:

因为空间关系,17*17的ITX主板上不可能放置太多的芯片,因此各大厂商开始纷纷在背面下文章,于是,主板背面的芯片就慢慢的多了起来……

第四代军规标识——经过了3代的变迁,微星的军规规范变得更加的成熟,在做工上变得更加的严谨,同时在耐久上变得也更加的持久。

nuvoTon NCT6779D 硬件监控芯片,小编觉得最大的作用还是在图形化BIOS中的图形化温度检测中……

Killer E2200网卡芯片,俗称杀手网卡,该芯片的特点就是通过优先级的划分然后来管理每一个程序的贷款分配。让某一/些程序获得更高的优先级,从而保证该程序的网络通畅。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卡槽
- 第2页:供电,散热
- 第3页:接口,插槽
- 第4页:芯片介绍
- 第5页:主板背面
- 第6页:I/O接口,其它
- 第7页:测试其他附件
- 第8页:BIOS介绍
- 第9页:杀手网卡测试
- 第10页:游戏性实测
- 第11页:基准测试部分
I/O接口,其它:
微星Z87I GAMING AC的I/O接口

PS/2接口现在已经整合为一个,在下边微星则设置了2个专门的电竞接口,能够提高鼠标的刷新率以及反应速率。
之后则是CMOS清零按钮,光纤接口以及HDMI/DP/DVI数字接口。另外还有2个Wifi天线接头。

ESATA接口和Killer E2200接口都是使用的红色来表示,下边则是4个USB3.0接口。使用了Audio Boost的技术的7.1音频输入/输出接口很明显的可以看到在内部进行了镀金处理。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其它产品对音频的干扰。
主板使用的是6层PCB设计。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卡槽
- 第2页:供电,散热
- 第3页:接口,插槽
- 第4页:芯片介绍
- 第5页:主板背面
- 第6页:I/O接口,其它
- 第7页:测试其他附件
- 第8页:BIOS介绍
- 第9页:杀手网卡测试
- 第10页:游戏性实测
- 第11页:基准测试部分
测试其他附件:
CPU,I7 4770
散热器,Antec的H550一体化水冷
内存,芝奇 F3-17000CL11D-8GBXL(4G*2)套装
整体平台样子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卡槽
- 第2页:供电,散热
- 第3页:接口,插槽
- 第4页:芯片介绍
- 第5页:主板背面
- 第6页:I/O接口,其它
- 第7页:测试其他附件
- 第8页:BIOS介绍
- 第9页:杀手网卡测试
- 第10页:游戏性实测
- 第11页:基准测试部分
BIOS介绍:

微星Z87I GAMING AC的开机LOGO,和正常主板一样,按DEL进入BIOS设置,按F11进入Boot选项菜单。

按下DEL后可进入微星的BIOS主界面 图形化BIOS左右各有6个大项,右上角的小图标则是优先启动项,用鼠标拖动即可。

OC选项,在超频选项中可以针对CPU,内存以及GPU的频率和电压进行相应的设置。

Board Exploere主板探测中可以针对主板的温度进行测试,同时也可以进行风扇转速的调节。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卡槽
- 第2页:供电,散热
- 第3页:接口,插槽
- 第4页:芯片介绍
- 第5页:主板背面
- 第6页:I/O接口,其它
- 第7页:测试其他附件
- 第8页:BIOS介绍
- 第9页:杀手网卡测试
- 第10页:游戏性实测
- 第11页:基准测试部分
杀手网卡测试:
杀手网卡的最主要功能就是程序优先级,这个之前已经说过,电脑在运行与网络有关的程序时会进行带宽抢占——如迅雷和优酷视频同时运作的时候……
那么这时候如果我们通过某个软件以及硬件来把程序进行分级,当他们同时他们会被分配出不同的带宽来满足需求,这样就可以防止一个程序满带宽运行,而另一个程序几乎跑不动的现象了。

Killer E2200杀手网卡的驱动程序还是蛮大的119MB左右的大小。打开后可以看到该网卡分为4个部分:一是应用程序,二是网络,三是性能,四是以太网。

在网络设置中,可以针对现在的带宽进行测试。

系统性能是现在已经打开的程序占用带宽的百分比。

以太网则是硬件和IP信息进行查询——其实就相当于ipconfig /all指令……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卡槽
- 第2页:供电,散热
- 第3页:接口,插槽
- 第4页:芯片介绍
- 第5页:主板背面
- 第6页:I/O接口,其它
- 第7页:测试其他附件
- 第8页:BIOS介绍
- 第9页:杀手网卡测试
- 第10页:游戏性实测
- 第11页:基准测试部分
游戏性实测:
游戏仍然是选择了《英雄联盟》作为测试的主题部分,不过在测试前还是要重申一句,Killer E2200杀手网卡的特点是划分带宽,而不是增加网速——网速是由运营商置顶的,不可能会出现用了硬件网速就变快了什么的,然而带宽的变动有可能会引起Ping值的变换,当带宽进行合理的划分后,就不会出现这种事情了。当然,这也变相的说明,杀手网卡能够起到稳定Ping值的作用。

网卡是要通过程序来实现带宽划分的,Killer Network Manager程序关闭时的测试,在测试中我们打开迅雷然后一高速通道的形式下载一部电影,然后进入游戏进行网速测试,此时游戏中的Ping在31左右,其中跳跃大概在20-40之间。

之后我们打开杀手网卡的应用程序页面,把《英雄联盟》的优先级调到最高,迅雷的优先级设置为最低。

仍然是开启高速通道下载,再进入游戏,可以看到游戏的Ping值非常稳定的维持在最佳状态9。

最后,开启杀手网卡进行带宽划分和关闭杀手网卡之间的帧数对比。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卡槽
- 第2页:供电,散热
- 第3页:接口,插槽
- 第4页:芯片介绍
- 第5页:主板背面
- 第6页:I/O接口,其它
- 第7页:测试其他附件
- 第8页:BIOS介绍
- 第9页:杀手网卡测试
- 第10页:游戏性实测
- 第11页:基准测试部分
基准测试部分:
之前已经跟大家介绍过配置,因为主要测试针对主板进行,因此不做独显测试。
CPU:I7 4770K 内存:DDR3 1600(未使用X.M.P.模式)硬盘:美光M4 128G
PC MARK 7综合测试,测试项全部选择,最后得分4886分
3D MARK11 Performance测试,最后得分P1292分
Unigine 丘陵测试基准模式下最后得分:339分
Unigine 天堂测试基准模式下最后得分:461分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卡槽
- 第2页:供电,散热
- 第3页:接口,插槽
- 第4页:芯片介绍
- 第5页:主板背面
- 第6页:I/O接口,其它
- 第7页:测试其他附件
- 第8页:BIOS介绍
- 第9页:杀手网卡测试
- 第10页:游戏性实测
- 第11页:基准测试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