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PS4拆换详细教程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去年12月中旬在台上市的PS4,小恶魔已经为大家介绍了这台次世代主机在图片、影片撷取与分享上强大直觉的机能表现,同时越来越便利的PS Store中也有许多或者需要购买或者免费提供的游戏软体。然而不管是储存影像图片、还是数位下载游戏,玩家想大量使用这些主机功能,需要的就是更大的储存空间。本篇分享将为大家详细介绍PS4比起过往都简单直觉的硬碟拆换流程,同时也实机测试HDD、SSD与SSHD各种硬碟为PS4带来的表现差异。

为什么需要换PS4的硬碟?
台湾正式贩售的PlayStation4,内建搭配的硬碟是HGST 500GB 5400转的硬碟。

以一般不太频繁使用来说,这颗硬碟的容量也算堪用了,所以没有什么非换不可的理由。不过在PS4机能背后自行录影,一段15分钟档案接近1GB,在重度使用者的用量下衡量,500GB就不算是非常宽裕。

加上如果想再多存放一些数位下载的游戏,确实换上容量大一点的硬碟会让人比较安心。

此外,如果换上SSD,游戏进行读取时速度上也会有帮助,本文后半也进行了各种硬碟装置上PS4后的实际表现测试。
更换PS4硬碟的准备工作
与PS3相较之下,PS4的硬碟更换实在是非常简单轻松的一件事,别说在家就能自己做了,只要该准备的都有准备,前后大概只要大概十几分钟左右的功夫就能完成。不过重点就在…“该准备的都有准备”。所以说首先让我们看看,进行PS4的硬碟更换作业需要哪些东西。
1、准备更换的新硬碟,PS4可使用的硬碟是2.5吋大小。 2、十字螺丝起子一把。 3、一个1GB以上空间的USB随身碟(或外接硬碟)。 4、万能的双手和一颗热忱的心。
在硬碟的选择方面,原则上只要是2.5吋、SATA接头的硬碟就能让PS4使用,少数外接使用焊死其他接头的就不行了。厚度上官方公布的是可以支援9.5mm以下的硬碟。在好同事电脑版编辑Dennis的支援提供下,后面将会实际装置并测试运行HDD、SSD与SSHD各种硬碟并分享表现。

准备好硬碟,来换进PS4吧…欸,先等等,先拿出你的USB随身碟。新硬碟装进PS4中得经过一个格式化与安装系统的过程,为了执行这个动作,我们必须先准备好有安装档案的USB设备。首先,连上PlayStation的官方网站,在左上PlayStation下拉选单中找到“支援”。

然后将右边内容分页点选到“系统更新方法”。

接着将画面向下拉,一路拉拉拉拉拉拉到看到“重新安装系统软件”。

再往下拉一点点,看到“下载更新档案”,点下去开始下载吧,档案大小大约900MB。

下载完,打开你的USB随身碟然后将更新档案丢进去,记得不是随便丢就好,在下载页面有标明档案的放置资料夹。下载时没仔细看的同学,这里详细说一次:在USB随身碟根目录先创建“PS4”资料夹→点进去再新创“UPDATE”资料夹→然后把下载好的更新档案“PS4UPDATE.PUP”放在UPDATE资料夹中。必须要这样放,在把随身碟接上PS4时系统才抓得到安装档案。

PS4硬碟更换与系统安装流程
准备好安装用的USB,就可以开始硬体上的更换动作。也就是说,拆PS4的时候到啦! !

PS4这次的主机设计上本身就考虑了让玩家能方便进行硬碟更换,不过并没有方便到让人看心情装硬碟就是了。首先让我们把PS4的主机机壳给打开,这里不需要使用任何工具,只要一双徒手就可以打开了。

PS4设计上可以拆卸的上盖,就是机身表面唯一亮面的部份,开启时最轻松的方式是利用亮面塑胶的摩擦力,不用去扳动或抠开任何地方。当然这样一来亮面部份势必会留下指纹,事后擦掉就好,在意刮伤的朋友就要稍微小心一点。

以拇指抵住机身下方,利用手指部份和盖子上的摩擦力放胆用力推就能打开上盖。基本上单手就能达成,不过用两只手一起来比较轻松也稳定一些。

第一次总是比较让人紧张,不过这个内部设计上没有什么会轻易折损的部份,所以放胆用力开下去就对了~

打开盖子,露出PS4内部的庐山真面目,还有着钢片保护机板与硬碟。

我们的目的只是更换硬碟,不是彻底拆机,其他部份就别去乱动了,把焦点集中在硬碟的部份吧。

在装置硬碟的位置角落,有一个非常显眼的固定用螺丝,用最常见的十字螺丝起子就能转开。

这颗螺丝本身的造型就相当独特,螺帽上刻着PlayStaion精神所在的“○×△□”。

旋开固定用的螺丝后,就能把装置在机身内的硬碟给抽取出来了。

PS4可使用的硬碟是2.5吋大小的各种硬碟,硬碟本身是先以四个螺丝固定在一个钢制的收纳槽后,像是抽屉一样推进安装的位置。在四个固定用螺丝都有确实锁好的状况下,装上和卸下硬碟都很简单,不必拉线也不用对接头对半天。

这四个固定用的黑色螺丝也是以十字螺丝起子就能转开,先把PS4出厂搭配的内建硬碟给卸下来吧。

转开四个螺丝,就能把硬碟给拆下来。从高度来看,这个装置硬碟的钢座是可以容纳到12.5mm厚度的,不过官方给出的讯息却是仅支援9.5mm。

实际尝试放置12.5mm的2.5吋硬碟,没有什么困难就可以放至在钢座内。就向电脑编辑Dennis咨询的结果,理论上只要装的进去就没有读不到这回事,所以PS4要使用12.5mm硬碟应该是可行的。不过用来试着塞看看这个12.5mm硬碟,接头处是焊死的USB,手边正好又没有同厚度可用的SATA接头硬碟,之后补进行测试后再作相关补充。

将准备好要更换的新硬碟锁回钢座上,正反面要稍微留意一下。不过反正SATA本身有形状防呆,真的锁反了是推不到底的,这时赶快拿出来重锁就好别硬塞啊。

将固定好的硬碟连钢座整个推进装置处,推进去时手感会不太踏实,因为没有什么塞紧的感觉。不过只要能推到底,然后顺利锁上固定用的螺丝就不会有问题了。

大功告成,将上盖装回去就完成硬碟更换啦!

以上就是更换硬碟的教学…才怪!只是换上新硬碟而已,你的PS4现在没办法用,还得把安装步骤也完成。记得事先准备好的USB随身碟吗?该是拿出来用的时候了~

在换上一个全新的,或是没有让PS4使用过的硬碟时,开机后PS4系统会直接切进“安全模式”中,然后显示出这样的画面。在这个状况下控制器也是没办法无线使用的,乖乖用Micro USB连接线把手把接上主机吧。

装好手把可以操作后,画面会切换成这个状态。这时把准备好的安装用USB随身碟装上你PS4的另一个USB插槽,按下“OK”就能开始进行安装。

你装上随身碟了,也按了OK,结果没有开始安装还跑出这个画面?怎么会这样? PS4要爆炸了吗?莫急莫慌莫害怕,先把你的随身碟接回电脑主机检查一下路径有没有设定正确。务必要确认档案状态是“PS4 > UPDATE > PS4UPDATE.PUP”两层资料夹与下载来的安装档案。如果有打错字、放错层或下载不完全,在安装时就会出现问题。如果都没问题,再回头到PlayStation官网上比对一下安装档大小是否正确,是否有下载完整。

如果装上随身碟、按下OK后进入一段稍长的读取,基本上就是妥当了。

接下来你会看到系统询问是否要为PS4做格式化,不要就不能用了,“是”按下去吧。

接下来系统会跑一小段时间的硬碟格式化过程…

然后自动从安全模式中跳转到一般模式。

接下来会自动进行系统软件的更新,也就是安装我们在随身碟预先下载好的内容。

更新完成后,就会正式进入PS4的使用介面,这时你等于是有一台内容全新的PS4,所有的使用者设定也要从头进行设定调整。

之后就是照一般PS4的使用与设定流程,开始正常运作PS4。硬碟更换完成!

我在原本硬碟的旧有资料,能搬到新硬碟吗?
基本上是…不行,至少用一般简单的方法不行。 PS4主机本身没办法进行硬碟间的资料转移,如果将硬碟接上PC呢?反正是共用的硬体嘛?结果是抓的到硬碟、但是读不到内容。用Windows或MAC作业系统是无法直接读取PS4硬碟的资料格式的,至于Linux系统是否可以,小编实在不熟悉Linux所以无法验证。未来寻求相关协助之后会再追加结果分享给大家,或是有熟悉的网友愿意分享那是更好不过。
虽然无法进行直接的资料转移,但是在PSN帐号的云端功能下,不少重要资料可以备份上云端共用至新硬碟中。最基本的就是原本购买的数位软体内容。

只要是购买过的软体,到任何一台PS4中登入进行购买的PSN帐号,就能下载使用。更新硬碟后内容等若是一台新的PS4,当然也可以在登入PS4后把游戏数位下载回来。

那么游戏存档呢?许多PlayStation上的游戏现在提供了将存档上传至PSN的功能,只要在更换硬碟前进行上传的动作,在新硬碟中将存档下载回来就行了。但是这个机能目前还不是真正的云端存档,不会自动更新在云端上的档案,除了一些线上进行的游戏资料原本就存放在伺服器之外,希望未来单人进行的游戏也能真正进行云端同步储存资料啊。

另外就是游玩过程中记录下来的图片与影片,虽然没有大量进行备份的手段,不过这原本就是设计来搭配分享上社群平台的机能,所以当真想完整备份,利用上传社群平台也是能达成的,只是累人一点。不过以个人使用习惯来说,图像与影像原本就只会留存精华部份,多数更是早就传上网了,所以也不是太大的问题。

我能不能切换着用很多颗硬碟?
可以!只要你不嫌麻烦的话。 PS4的硬碟更换以单次而言是非常便捷的,但是如果你想频繁的说换就换又是另一回事,为求稳定使用至少要锁住四颗将硬碟固定在钢座上的黑色螺丝。固定抽取那颗特殊造型的螺丝倒是可以考虑不锁上,因为其实不是那么容易去移动到。也就是说要换一颗硬碟,最少要经过开盖、拆装四颗螺丝的步骤,实在不算是很快。
以系统概念来说,你安装过的每一颗硬碟都是一台独立的PS4(当然硬体上你只有一台),所以切换硬碟使用就有如在好几台PS4之间交替使用一样。只要每一颗硬碟系统中的使用者设定都完成了,在多硬碟间切换使用是可以达成的。

对于一些空间用量真的大到破表的使用者来说,或许可以考虑每颗硬碟搭配特定几款游戏(以及对应的影片、图片)的模式,玩A、B时用1号硬碟…玩C、D时用2号硬碟一类,甚至和家人朋友共用PS4时,而每个人的硬碟用量都很大时,可以考虑一人一颗硬碟。
如果可能的话,多弄到一些硬碟钢座,还能省掉每次拆拆装装四个螺丝的功夫…
如果我换用SSD或SSHD,PS4跑起来会变快吗?
为了验证这个问题,Randal除了原厂内附的HDD硬碟外,另外又在一颗SSD与一颗SSHD上安装了PS4系统,实际测试PS4在三种硬碟上的开机与读取表现。结果上来说跟这些硬碟在电脑上的表现是很相近的:SSD与SSHD在开机读取上明显快于HDD,而在进行游戏的LOADING时则是SSD有着明显优异的表现。
测试用硬碟:
HDD代表- HGST 500GB 2.5" HDD (PS4原厂搭配)

SSD代表- OCZ 256GB Vector 2.5" SSD (电脑版编辑提供)

SSHD代表- Seagate 500GB Laptop Thin SSHD (电脑版编辑提供)

以实验而言,这次的实机测试在三种硬碟上没有进行品牌条件的统一,所以并不敢说是完全精确的,只是以电脑版编辑Dennis手上正好有的设备去做尝试分享,并将结果给大家参考。在不同的厂牌条件下或许会有误差,也欢迎大家提供自己更换硬碟后的表现数据给大家参考。
以下为分别安装三种硬碟后,PS4的开机与游戏读取表现录影。播放时请选择1080p以辨识手机码表的数字。
HDD的情况,开机从按下手把PS钮开始计时,到出现使用者选择,大约是24秒左右。以《真三国无双7:猛将传》测试启动游戏,在主选单按下“○”钮启动,到Loading结束大约是12.6秒。
SSD的情况,开机从按下手把PS钮开始计时,到出现使用者选择,大约是18秒左右。以《真三国无双7:猛将传》测试启动游戏,在主选单按下“○”钮启动,到Loading结束大约是11.3秒。
SSHD的情况,开机从按下手把PS钮开始计时,到出现使用者选择,大约是20秒左右。以《真三国无双7:猛将传》测试启动游戏,在主选单按下“○”钮启动,到Loading结束大约是10.4秒。
由于前面提过的硬碟厂牌,加上测试是以人工手动去启动开关和按下码表,一定会有或多或少的落差,不过上面的三部影片都是反覆测试的其中一次,数字相信有一定程度的参考性。
结果上来说,开机时间在换用SSD后的表现明显快上许多,比HDD快了25%有。 SSHD的开机时间几次测试也都在20秒上下,微妙的比HDD快一些、比SSD慢一点。不过即使是HDD的24秒,也算是相当快速的开机时间,每次使用PS4时也不会频繁的去开机关机,所以这方面并不是很明显的优势。

以《真三国无双7:猛将传》进行的游戏启动测试中,从数字上看到是三款相去不远,HDD是12.6秒、SSD是11.3秒、SSHD则是最短的10.4秒。这三个时间的差异真的非常小,而且在多次测试中也发现会有浮动状况,所以不表示SSHD在资料读取表现上最好。但是大家可以回头仔细看一下SSD在启动游戏时有一个特别值得关注的重点:“画上跑Loading的时间极短”!在多次测试中SSD的Loading画面几乎都是一闪即逝。

结语
PS4能够简单的更换硬碟,带来最大的好处就是方便希望有更大储存空间的玩家,能够简单换上大容量的硬碟,取代出厂时500GB的硬碟空间。而比较变化性一点的应用方法,则是利用多硬碟的切换,来根据各种理由需求分散储存资料。至于硬碟差异上带来的读取速度方面,小编进行的一些基本测试中虽然多少有感觉到差异,却不算有哪种硬碟的优势非常明显,对此未来在软体阵容更为丰富之后,会再进行深入的交叉测试,将结果分享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