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你何用?12款毫无意义的游戏外设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主机配件自游戏出现之时就已经存在,从成功到失败,游戏界有太多太多的外设了。有些很成功,比如《吉他英雄》的吉他,Xbox的Kinect。这些都大大提高了游戏中的体验。
主机上的外设不仅仅是装饰品那么简单,它们会以许多的形式存在。有些想法初衷是好的,但是实际体验上却没达到预期。而有些外设从开始就是个错误,不仅破坏了玩家的游戏体验,并且还从玩家手里抢走了一大笔钱。
这次的榜单中我们要说的就是那些外设中最没用的。
12.Jogcon


任天堂64和PS在3D游戏上大步迈进的步伐是传统的D-pad怎样也追赶不上的。任天堂64有自己的操纵杆,然而索尼给了我们一些更新的东西,类比摇杆。
但南梦宫却反其道而行之,为了与《山脊赛车4》尽量保持一致,他们设计了一款全新的手柄,完全无视了传统的手柄,取而代之的是在手柄中间增添了一个巨大的圆形按钮。
想法不错,但是这手柄对于赛车游戏真的不太适合,力反馈很轻微,准确度也相当糟糕。并且这个手柄只能适配《山脊赛车4》,这就意味着你需要为这款游戏去适应一个奇葩的手柄。
11.Everlast的拳击手套


任天堂的Wii应该为它那些无意义的周边和外设承担责任。很多公司会为像Wii Sports这样的游戏提供一些外设和附件,但是他们的出发点好像就错了,这些东西改变更多的是外观,而不是改变游戏时使用的方式。
这其中最差的可能要数Everlast的拳击手套了。使用它用力的操纵,然后你就能在游戏中或者胜利。
很显然,问题关键所在是拳击手套很厚是为了在拳击时用来保护你的手的,但是当你在面对一款游戏时这么厚的手套就完全没必要。这手套完全体现不出它的价值,除了能让你看起来你在把这游戏当成真的一样。
而且这货还很贵。
10.铁骑控制器


每个玩家都想有一台能自己控制的机甲,在2002年Xbox使其成为了现实。为了使游戏看起来更真实一些,开发商决定来制作一款控制器。
虽然这东西还有一小批粉丝,不过它确实很让人头疼,又笨重又麻烦。控制器有三个踏板。两个摇杆,以及超过40个按键,用这玩意可能比开飞机也简单不到哪去。
让我觉得这东西最没价值的一点是他只能用于《铁骑》这游戏,人们花了那么多钱除了用这个玩《铁骑》之外什么都干不了。
9.能量手套


这个手套是PAX在1989年为了任天堂娱乐系统制作的,并且他们承诺这款设备会彻底变革游戏方式,让玩家通过手的移动操控游戏而非按键。
这款设备在市场上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在《The Wizard》和《猛鬼街6》当中都有出现。这样的宣传使这个手套看起来颇有前途,让人觉得NASA似乎都可以用它来操控太空设备了。
不幸的是,这个手套最后没能成功。
它对于手部运动的控制很不准确,会让玩家感觉更加难以操控游戏,还不如一个手柄来得实在。要记得在当时,可是射击和冒险这样大量运动类型游戏为主的时代。
对于这款设备来说,是一次彻彻底底的失败,并且也导致了PAX的最终破产。
8.Xbox 360替换面板


替换面板是伴随Xbox 360在2005年上市的时候一同发布的,替换面板可以为你的主机装上有特色的,或者限量发售的面板,来符合你个人的喜好。这样的定制就犹如给手机换个外壳。
但是这和手机不一样,面板拆下来弄上去很麻烦,需要你有一定的技术,而且还不便宜,需要15英镑。更重要的是这种想法似乎跟主机不太搭。你定制的各种手机壳出门带到其他地方,大家都能看到。而主机的替换面板呢?你也不会搬着它到处走,除了你自己,谁会欣赏到呢。
最终微软停售了替换面板,也从侧面印证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没人愿意买。
7.任天堂的e-Reader


在2001年任天堂为GBA出了一款设备,名为e-Reader。e-Reader可以让玩家在GBA上面玩到很复古的一些游戏,只需将卡片插进去,并且有些游戏还能得到一些特别的物品。
在一款设备上玩比较老的一些游戏并没什么特别的,并且有很多更好的办法去做到,而不是让玩家买了卡包插进去然后等待它缓慢的读卡过程。
最蠢的一点是如果你想要在游戏中或许那些特别的物品,你需要两台GBA,一台插卡一台插游戏,使其进行连接。
事实也证明这东西不太受欢迎,很快就在北美取消销售了。
6.武士灵魂控制器


同《鬼武者3》一同上市,武士灵魂控制器是一款在PS2上使用的,需要玩家挥舞运动来进行操作。
这款外设有点带感,毕竟《鬼武者3》也是需要拿着刀去战斗。看起来将控制器做成一把刀也是个不错的想法。
不过这个设备缺点也是有的,它有三英尺长,所以对其他人来说有点危险,在你使用过程中可能会破坏你家里的家具。你可以把刀片去掉,不过这也就把这个设备唯一亮点的地方去掉了,不是吗。
刀柄上的按键控制一些其他的动作,这让游戏变得有点微妙。你挥舞刀但是游戏中的任务却没有那么做买这会让你觉得这东西有点没意义。更何况在发售之初它需要120英镑。
5.Skywriter Stick Station


这个外设来自Atari 2600,它又小又轻,很容易就能拿起来,并且握在手里也很舒服。系统也支持很多第三方的控制器,基本上这些控制器都把注意力放在如何能让玩家拿着很舒服。
然而有些人不喜欢这样的设计哲学,于是Skywriter Stick Station就诞生了。一款15英镑的Atari 2600手柄,还包含1.5千克的木头。这就意味着你玩的时候没法一直拿着它。不过当你的游戏沦为暴力的时候,这确实是一个发泄的好东西。
这款特殊的外设最终还是失败了,毕竟玩家们还是喜欢更轻便一些的外设。
4.SpeakerCom


在2004年,主机上的联机游戏方式刚刚起步,像《反恐精英》和《光环2》这样的游戏
非常受到玩家们的欢迎。然而跟你一起玩的人并不坐在你旁边,所以你需要一种方法和他们交流。
于是SpeakerCom诞生了,可以通过Xbox手柄与其他玩家交流。不过它本身还有些限制的。
如果你想说话,你需要一直按住设备上的一个按键,这就意味着你的手不能一直在手柄上。它还不允许你边听边说,并且音质也糟透了。
这款设备确实是一个解决玩家之间交流的方案,不过你需要忍受一下这当中的各种不便。
3.Game Boy Booster


在掌机设备中,GB是一款革命性的产品,玩家可以随时随地的玩游戏。最主要的是它很轻,便于携带,相对来说也不大。
Game Boy Booster使得这些优点全都不复存在。如果你想要让你的GB看起来又蠢又臃肿,那么Booster是个不错的选择。
它把整个GB全副武装了起来,使得声音和音效的声音变得大了一些。但是质量降低了,让人感觉好像在车流当中玩游戏一样。并且它还添加了一个廉价很容易坏的摇杆,来代替d-pad。还有一块放大的玻璃让屏幕显得更大一些,但是它让边缘弯曲的很厉害,实在让人难以理解。
总的来说,这是一款相当丑的外设。而且你也可能猜到了,在商业上它也是彻底的失败。
2.LJN Roll & Rocker


这东西有点像现在的Kinect,这是一块板子,放在地上,你站在上面来控制游戏中的角色的移动。
我之前提到了在NES上,更多的是动作游戏,所以这就需要精确的动作和时机。像《超级马里奥》这样的游戏使用d-pad就非常的合适。
用你的叫控制重量来使角色移动对于这类游戏来说并不是一个好的解决方案。甚至变得更加糟糕,因为Roll & Rocker上面连一个按键都没有,所以你只能用它来控制角色的移动,但还需要另外的NES手柄来控制角色的动作。
当你手脚并用的玩游戏时可能是一种身体锻炼,但对于玩游戏没有任何有用之处。这东西只是个噱头罢了。
1.PlayStation 2 Stands


你可能记得PS2有个既不能水平放着也不能垂直放着的特性。这并没有阻止索尼发布一款垂直安置座好让PS2可以垂直的放着。当然如果你的房子是个倾斜的,这个东西可能会对你有用,但是大多数玩家都会按照PS2平常的方式摆放。
为了证明索尼符合这个榜单排名第一的身份,他们之后又出了一个水平安置座。
是的,他们发布了一个安置座让你的PS2水平的躺着,但是依靠地球引力我们已经能做到这点了。官方说法是这个安置座会保护你的主机,并且让它具有“震撼的视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