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致的做工精湛的表现 猫头鹰L9i散热器测评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不可否认,谈到散热器高贵和性能之中绝对少不了猫头鹰的存在,老实说猫头鹰散热外表并不漂亮,扇叶采用一贯的褐色设计,并没有所谓的透明、灯光等效果。
但是就是这么一个外表低调且价格高贵的散热器厂商愣是凭借其精湛的做工,超前的技术,良好的售后打下了一个散热器历史的神话。
而之前在文章中小编也曾经说过,2014年主板市场中ITX的角逐会更加激烈。那么,专为ITX而生的猫头鹰L9i散热器究竟能够在ITX主板的市场打下一番怎样的天下呢?
本次,就让我们带着客观公正的眼光来探索L9i的魅力之处吧!

作为以ITX为主要平台的散热器,其实猫头鹰NH-L9i是最低端的一个版本,更上一层为L12系列,而L9系列分为2个版本,NH-L9i和NH-L9a,分别对应Intel平台和AMD平台。
当然,小巧的散热器限制也是比较多,L9i仅适用与LGA 115x的架构,对于LGA 1366,LGA 2011以及LGA 775规格的CPU卡槽都不支持。

包装虽然简洁明了,但都是英文,也没办法,毕竟猫头鹰散热非国产,而在包装正面的右上角可以特点介绍:only 37mm height INCL.FAN(包含风扇的情况下,高度仅有37mm)。

侧面,L9i散热器的介绍,其中比较主要的有:
最大转速2500转。最大风量57.5。最大分贝23.6。散热器含风扇重量420g。
右侧则是包装内附件介绍,以及6年质保的标志(猫头鹰的散热器均有6年的质保年限,主要针对风扇)。

最后,包装背面则是用各国语言对L9i进行了介绍,右边则是L9i配套风扇的规格。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包装
- 第2页:开箱,附件
- 第3页:散热风扇
- 第4页:散热器篇
- 第5页:兼容性,最终效果
- 第6页:性能测试
开箱,附件:

包装方面和之前测试的技嘉ITX主板一样,属于从下方打开的设计。

包装内部的东西简洁明了L9i散热器(含风扇),4个固定螺丝,1根with L.N.A转接线(使用转接线即可让风扇达到with L.N.A.模式)。猫头鹰NT-H1硅脂一跟以及LOGO标志一个。
包装内附件

固定螺丝,LOGO,硅脂,9025规格风扇螺丝,L.N.A.转接线和说明书一份,说明书没有中文……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包装
- 第2页:开箱,附件
- 第3页:散热风扇
- 第4页:散热器篇
- 第5页:兼容性,最终效果
- 第6页:性能测试
散热风扇:

L9i的散热器非常的板正,给人感觉四四方方。但其重量达到了420g,可见其用料非常足。

风扇的型号为NF-A9x14PWM,工作电压为12V-0.21A,最大功耗为2.52W。
NF-A9x14PWM实用的是SSO2轴承,为SSO轴承的升级,可以达到更小的摩擦性,以及更长的寿命。
另外在扇叶的表面设置了流加速通道,可以让风快速的通过扇叶表面的风道来增加风的聚合度,并且有减少噪音的功能。

风扇的高度为14mm,仅为一角(非一元)硬币的4分之3大小。

最后,风扇的线材,4Pin可控速。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包装
- 第2页:开箱,附件
- 第3页:散热风扇
- 第4页:散热器篇
- 第5页:兼容性,最终效果
- 第6页:性能测试
散热器篇:

整体散热器采用了镀镍工艺,56个散热鳍片。(含最外围)

2跟热管通过纯铜一体化的底座来吸取CPU散发的热量,同时2根热管在尽头做了180度弯曲,达到了等效4根热管的热传递能力。

在散热器的两边可以看到猫头鹰的LOGO,下方一个十字花的螺丝非常瞩目——猫头鹰就是这样,做工简单,扎实。

纯铜一体化的散热底座使用了镜面抛光效果,当然并不是绝对平行,但至少会增加与CPU的接触面(虽然还是需要硅脂来导热)。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包装
- 第2页:开箱,附件
- 第3页:散热风扇
- 第4页:散热器篇
- 第5页:兼容性,最终效果
- 第6页:性能测试
兼容性,最终效果:
猫头鹰L9i第一次使用就用在了技嘉的GA-Z87N-WIFI平台上了,其实安装的时候还是有点忐忑,但好歹猫头鹰L9i散热器在扩大散热面积的时候的确照顾到了主板,有很多地方虽然是非常接近,但尚未碰触。

和主板供电之间的兼容性,放大后可看,和电杆下方的电容距离相差不到1毫米,但并未碰触。

和主板PCI-E 3.0接口后方的电容距离相差1毫米左右,但并未碰触。

与内存条插槽的距离相差同样是1毫米左右,同样没有碰触。

最后整体效果,可以看到如此强大的覆盖面积,风扇吹出来的风可以直接带给电感、电容以及Mosfet。并且在下方即使是带马甲的内存也保持着1毫米的空间距离。而风扇部分则达到了2毫米的距离。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包装
- 第2页:开箱,附件
- 第3页:散热风扇
- 第4页:散热器篇
- 第5页:兼容性,最终效果
- 第6页:性能测试
性能测试:
首先给大家带来的是测试环境介绍:
因为是冬天,所以就不需要开启空调了,小编把窗户全打开,此时屋外的温度为14摄氏度。
小编工作的环境为10平方米的小屋,窗户全开,房门全关,以最大限度的让室内温度保持在这个数值。
待机测试:

待机测试就是简单的开启QQ音乐听歌,上上网,并且打开Word文档编辑这篇文章,测试时间为20分钟左右,此时温度最高的反而是使用了Z87芯片组的主板。而CPU最高温度为37度(1号核心)。此时CPU的最高温度维持在35度左右,风扇转速为1334转。
游戏测试:

其实游戏测试很简单,打开LOL玩一局就是,期间开着QQ音乐,开着YY语音各种开黑不说。总之一局下来温度也差不多了。在游戏测试中,温度最高的还是主板……
CPU最高温度达到了44摄氏度,还是1号核心,此时CPU温度维持在42度左右。风扇转速为1592转。
满载测试:

AIDA64开启系统稳定性测试即可让CPU处于满载状态,30分钟的压力测试让CPU一直维持在100%运行,CPU的温度终于超过了主板温度,此时CPU最高温度为57度(变成了2号核心),CPU温度维持在56度左右,而风扇转速达到了1951转。
结语:

最后,通过条形图可以很轻易的看出,在日常应用中,就算强如I7 4770这样的CPU也仅仅为35度,满载温度下也没有超过60度。
L9i无论在做工和设计上都是非常精湛的。至少在小巧方面,仅37mm的高度适合于几乎全部的HTPC电脑,而在性能方面,凭借9cm的超薄风扇,温度也能够很稳定的控制在一个范围内,除了满载,几乎比主板发热都要小的多。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包装
- 第2页:开箱,附件
- 第3页:散热风扇
- 第4页:散热器篇
- 第5页:兼容性,最终效果
- 第6页:性能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