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鑫GTX 650Ti 2G中国玩家版 体验Boost跳线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千元甜品级显卡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硬件厂商们根据Nvidia两大主力军团GTX 650Ti和GTX 650Ti Boost推出形形色色的产品,其中有一款GTX 650Ti显得与众不同——铭鑫GTX 650Ti 2G中国玩家版,最大的特色就是设计一组“布斯特”(Boost谐音)跳线,能够对显卡一键加速,甚至显卡GPU-Z名称都会变成GTX 650Ti Boost。相信不少网友对这款显卡的核心以及“布斯特”特色功能产生兴趣,下面分享显卡实测。
开箱和附件

附件一览,1根4D-6pin供电转接线,1本说明手册和驱动光盘,还有1副白手套,拍摄高端硬件比较实用,可避免指纹。因为视频输出设计有4种主流接口,所以没有配送转接头。
第一印象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外观
- 第2页:细节部分
- 第3页:Boost介绍部分
- 第4页:核心,供电和显存
- 第5页:Boost显卡散热
- 第6页:平台介绍,显卡温度测试
- 第7页:基准测试
- 第8页:游戏测试部分
- 第9页:超频测试部分
质感不俗的金属导风罩,一体冲压形成的线条凹凸有致,配合黑化烤漆和黑色PCB,铭鑫GTX 650Ti 2G中国玩家版显卡确实很上镜。

开放式散热系统,双8mm热管镀镍,单8cm风扇支持PWM调速。

DVI + VGA + HDMI + DisplayPort 全部经过镀金处理。
神奇的“布斯特/Boost”跳线开关

黄色的跳线键帽,默认1-2短接,想要获得Boost特色功能只需电脑启动前改为2-3短接。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外观
- 第2页:细节部分
- 第3页:Boost介绍部分
- 第4页:核心,供电和显存
- 第5页:Boost显卡散热
- 第6页:平台介绍,显卡温度测试
- 第7页:基准测试
- 第8页:游戏测试部分
- 第9页:超频测试部分
为什么会有2个呢?其实这2个跳线各有分工、可分别切换,1个是切换显卡名称和Device ID GTX 650Ti/GTX 650Ti Boost,切换后系统识别为新设备,需要重新安装显卡驱动;1个是切换GPU核心频率 1033 MHz/1110 MHz,也就是超频Boost。
GPU-Z 0.7.4检测
默认BIOS
Boost BIOS

注意,开启Boost跳线后,GPU-Z主界面显示的核心频率654 MHz并不准确,Sensors界面和Msi Afterburner软件实时监测都显示核心频率为1110 MHz。
根据GPU-Z检测信息,铭鑫GTX 650Ti 2G采用GK106核心架构,和普通GTX 650Ti相同,内建768个流处理器、16个ROPs,128 Bit显存位宽,1033 MHz核心频率、5600 MHz显存频率高出公版不少,开启Boost跳线后,核心频率再次提升至1110MHz,核心电压增加25 mV,其余参数不变。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外观
- 第2页:细节部分
- 第3页:Boost介绍部分
- 第4页:核心,供电和显存
- 第5页:Boost显卡散热
- 第6页:平台介绍,显卡温度测试
- 第7页:基准测试
- 第8页:游戏测试部分
- 第9页:超频测试部分
铭鑫的“布斯特/Boost”特色功能,虽然使显卡名称和Device ID变成GTX 650Ti Boost,但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开核”,因为重要的ROPs、显存位宽等规格没有升级(原本还是小小期待铭鑫来个黑科技的),而更像Nvidia的GPU Boost动态提速技术,不过它是通过跳线进行频率加速的。
核心编号GK106-220-A1
根据GPU核心编号,GTX 650Ti核心为GK106-220-A1,GTX 650Ti Boost核心为GK106-240-A1,铭鑫GTX 650Ti 2G正是前者。

铭鑫中国玩家版系列一向采用超公版设计,GTX 650Ti 2G默认核心/显存频率就高于公版,开启Boost再次加速超频,对供电、散热的压力也大大增加,因此有必要关注一下显卡的用料情况。
供电与显存

供电方面,铭鑫GTX 650Ti 2G采用3相核心、1相显存的供电设计,每相都配置钰邦固态电容、超薄铁氧体电感、一上二下八爪MOS管,用料品质级别胜过公版,完全能满足GTX 650Ti的超频需求。

显存方面,PCB正反两面共8颗hynix GDDR5显存颗粒,组成2048 MB/128 Bit规格,预设频率5600MHz,考虑到H5GQ2H24AFR设计基准为6000 MHz频率,所以预留了一定幅度的超频空间。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外观
- 第2页:细节部分
- 第3页:Boost介绍部分
- 第4页:核心,供电和显存
- 第5页:Boost显卡散热
- 第6页:平台介绍,显卡温度测试
- 第7页:基准测试
- 第8页:游戏测试部分
- 第9页:超频测试部分
显卡散热

散热器底座采用HDT直触工艺,从硅脂涂抹情况看,2根8mm热管正好能覆盖GPU核心热源。

散热鳍片采用穿fin工艺紧密咬合热管,扣fin工艺保持间距整齐,表面还有大量凸点可增加散热面积。应付TDP功耗110瓦的GTX 650Ti绰绰有余,不过铭鑫还有Boost超频加速特性,能否真正压制温度还是看实测。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外观
- 第2页:细节部分
- 第3页:Boost介绍部分
- 第4页:核心,供电和显存
- 第5页:Boost显卡散热
- 第6页:平台介绍,显卡温度测试
- 第7页:基准测试
- 第8页:游戏测试部分
- 第9页:超频测试部分
测试平台介绍:
显卡 铭鑫GTX 650Ti 2G中国玩家版 CPU intel i5 2500K 3.4GHz 散热 猫头鹰 NH-U14S 主板 技嘉 Z68XP-UD3P 内存 三星 DDR3 1333 4G X 4 硬盘 OCZ Agility3 120G 电源 酷冷 GXII 550W
显卡温度测试:

机箱封闭室温15°C环境,FurMark烧显卡,满载温度稳定至56°C,若运行3D游戏温度还能更低,大约50°C附近,此时风扇转速只有1710 RPM,听不到明显噪音,温度和静音铭鑫GTX 650Ti控制相当出色,即使再进行一定幅度的超频也没有问题。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外观
- 第2页:细节部分
- 第3页:Boost介绍部分
- 第4页:核心,供电和显存
- 第5页:Boost显卡散热
- 第6页:平台介绍,显卡温度测试
- 第7页:基准测试
- 第8页:游戏测试部分
- 第9页:超频测试部分
基准测试部分:
《3DMark》Fire Strike Extreme
1552@开启Boost 1110 MHz/5600 MHz
1481@默认BIOS 1033 MHz/5600 MHz

《3DMark 11》eXtreme
1677@开启Boost 1110 MHz/5600 MHz
1601@默认BIOS 1033 MHz/5600 MHz

《天堂 4.0》1600X900 Extreme
21.7 fps@开启Boost 1110 MHz/5600 MHz
20.6 fps@默认BIOS 1033 MHz/5600 MHz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外观
- 第2页:细节部分
- 第3页:Boost介绍部分
- 第4页:核心,供电和显存
- 第5页:Boost显卡散热
- 第6页:平台介绍,显卡温度测试
- 第7页:基准测试
- 第8页:游戏测试部分
- 第9页:超频测试部分
游戏测试部分:
《古墓丽影9》 1920X1080 very High画质
26.6 fps@开启Boost 1110 MHz/5600 MHz
25.0 fps@默认BIOS 1033 MHz/5600 MHz

《超级房车赛:起点2》 1920X1080 Ultra画质
53.04 fps@开启Boost 1110 MHz/5600 MHz
49.78 fps@默认BIOS 1033 MHz/5600 MHz

3D游戏性能中规中矩,超过公版表现理所当然,软件实时显示的温度基本都在50°C附近,非常理想。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外观
- 第2页:细节部分
- 第3页:Boost介绍部分
- 第4页:核心,供电和显存
- 第5页:Boost显卡散热
- 第6页:平台介绍,显卡温度测试
- 第7页:基准测试
- 第8页:游戏测试部分
- 第9页:超频测试部分
游戏测试部分:
开启Boost跳线加速,继续超频至1200 MHz/6000 MHz
《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
1679@1200 MHz/6000 MHz
1552@1110 MHz/5600 MHz

《3DMark 11》 eXtreme
1821@1200 MHz/6000 MHz
1601@1033 MHz/5600 MHz

铭鑫GTX 650Ti 2G超频核心1200 MHz、显存 6000 MHz可以稳定通过任何测试和游戏体验,性能提升可观,由于BIOS限定了上限安全电压,尝试冲击1250 MHz核心频率未果。
Benchmark测试显示铭鑫GTX 650Ti 2G拥有不错的游戏性能,主流游戏或经过画质调节,都可达到流畅水准,开启“布斯特Boost”跳线相比默认状态性能小幅度提升,并且超公版用料使得显卡还能继续超频至1200 MHz/6000 MHz,温度和噪音控制则是这款铭鑫显卡做得最为出色的地方,用户根本不用为之担心。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外观
- 第2页:细节部分
- 第3页:Boost介绍部分
- 第4页:核心,供电和显存
- 第5页:Boost显卡散热
- 第6页:平台介绍,显卡温度测试
- 第7页:基准测试
- 第8页:游戏测试部分
- 第9页:超频测试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