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HD7950之力!再战近期热门单机版“网游”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之前发布过几款高端显卡的评测,后来收到很多网友的反馈,希望能测试点低端亲民的,而看过评论之后大多人的期待是看60结尾的显卡,小编我四处借了下,发现小编身边不仅GTX 760,GTX 660Ti之流用的人不多,就连GTX 560Ti的朋友也因为有事外出,没能借到。
索性抓住个用HD7950的哥们,给大家奉上这款已经几尽上代显卡范畴的DIY之王吧!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借鉴。
另:我还在努力寻找60结尾的显卡= =
而本次给大家带来的是曾经的占据DIY之王的显卡HD7950,为什么这样说?我们首先来说下DIY的意义,真要用简洁的2个字来概括就是折腾!如何折腾?自己动手改装是折腾,自己动手超频也是折腾。那么,自己动手刷BIOS呢?
HD7950的年代不同于现在的R9时代,那个时候开核是允许的,是被承认的,HD7950的价格是可以体验到7970的性能的,而且不用担心会出现问题的,AMD是很人性的……
当然,本文暂时不做开核测试,因为相信就算我把详细教程弄上来,还是有很多玩家不太喜欢去折腾自己的显卡,那么好吧,我们就简单的来测试下这款HD7950的性能吧。

说的太多让大家觉得我在凑字数,其实从本次文章开始我觉得应该把文章的风格像人性化转变一些,游民在不断的听取大家的意见,而身为游民一员的我也希望能够为大家所接纳,本次测试的显卡是东奔西跑借了3天借出来的一款被用过的HD7950,来自讯景的酷魂系列。

讯景的酷魂系列曾经也是一个最,最早发布的非公版系列HD7970以及HD7950显卡。酷魂系列一共有2款,一款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单风扇版本,而另一款就是双风扇版,名字起的也很懒——酷魂双扇!

显卡之中我独爱双6Pin接口的卡,不是因为电源问题(自家电源4个6+2Pin接口),双6Pin代表着功耗的控制和技术的表现,而双6Pin接口的HD7950仅靠开核也能够达到6Pin+8Pin供电的HD7970的性能,这也确实是非常具有性价比的一种表现吧。

HD7950的定位是老2,不如老大HD7970,但其性能也算是高端了,在接口上可以看到,讯景HD7950酷魂给我们省去了一个DVI接口!只有一个DVI!不过有一个HDMI和2个mini-DP。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外观
- 第2页:显卡拆解
- 第3页:测试平台介绍
- 第4页:测试游戏及设置部分
- 第5页:《使命召唤10:幽灵》测试
- 第6页:《蝙蝠侠:阿甘起源》游戏测试
- 第7页:《战地4》游戏测试
- 第8页:《刺客信条4:黑旗》游戏测试
- 第9页:总结
显卡拆解:
拿到就拆,一贯风格,既然显卡到手上了,也是把他给拆解一番,简单介绍下内部构造。

自南方群岛开始,GPU上边就没字了,擦了半天GPU才想起来,罪过罪过,赶紧盖住。
参数方面都印在GPU核心旁边的加固模块上了,MADE IN TAIWAN的215-0821056显示核心。

现代海力士的H5G02H24MFR-T2C显存颗粒共计12颗,构成了384bit的位宽以及3GB GDDR5的显存容量。

下方供电系统,7相核心供电,给予了超频极大的空间。

2颗铁素体电感构成了显存的1相,毕竟3GB显存,单独的1相供电可以让显存得到更稳定的发挥,而输出部分除了HDMI和mini-DP增加了屏蔽层,DVI输出接口并没有见到任何屏蔽措施。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外观
- 第2页:显卡拆解
- 第3页:测试平台介绍
- 第4页:测试游戏及设置部分
- 第5页:《使命召唤10:幽灵》测试
- 第6页:《蝙蝠侠:阿甘起源》游戏测试
- 第7页:《战地4》游戏测试
- 第8页:《刺客信条4:黑旗》游戏测试
- 第9页:总结
测试平台介绍:
其实测试平台还是老样子,不过每次评测为了照顾新来的兄弟们,这些还是必不可少,那么就当小编我在凑字吧。

整体测试平台部分。

主要部件,讯景HD7950酷魂显卡。

辅助部件,INTEL 3770K CPU和三星DDR3 1600 8G*2内存。
测试平台信息表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外观
- 第2页:显卡拆解
- 第3页:测试平台介绍
- 第4页:测试游戏及设置部分
- 第5页:《使命召唤10:幽灵》测试
- 第6页:《蝙蝠侠:阿甘起源》游戏测试
- 第7页:《战地4》游戏测试
- 第8页:《刺客信条4:黑旗》游戏测试
- 第9页:总结
测试游戏及设置部分:

《使命召唤10:幽灵》,作为一个曾经推出过10部《使命召唤》作品的动视来说(这里为防止产生歧义,说下,动视还出过一个《使命召唤OL》),第11部作品《使命召唤10:幽灵》自然也是挑战极限的巅峰之作,基于IW4.0引擎的改良版,新一代的引擎不仅在《使命召唤9:黑色行动2》上做出了进一步的变更,其渲染效果也达到了几近真实的地步。

《蝙蝠侠:阿甘起源》,作为《蝙蝠侠》系列的前传,《蝙蝠侠:阿甘起源》在描述其出道到成名的过程中无论是剧情的铺垫和形象的渲染都体现的淋漓尽致,而《蝙蝠侠:阿甘起源》作为新作也是延续了前边几作那爽快的打击快感。

《战地4》使用了寒霜3引擎制作,这是一个非常强悍的引擎,寒霜2的引擎效果在《战地3》中相信大家已经体验过,物体模块的破坏分裂非常的逼真完美,而据说寒霜3引擎在寒霜2的基础上增加了破坏效果,并且建筑在寒霜3引擎中可以完全被摧毁了,也增加了更多的光影系统,人物动作和动画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最后的一点则是动态天气系统——一会晴天一会雨。

《刺客信条4:黑旗》,单机版不用说,育碧单机版给我的2大遗憾1是优化2是Uplay,两个优!剧情方面强悍的没得说,比3代看出来进步了N多,也是育碧用心打造的一个作品,当然在剧情上也名副其实(育碧出品,必属精品)。在画质上面也表现的比较好。不过至于那俩优不提也罢。
以上就是本次参与测试的4款游戏,游戏中的设置仍然是开启到最高,其它特效方面也是能开的就全部打开。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外观
- 第2页:显卡拆解
- 第3页:测试平台介绍
- 第4页:测试游戏及设置部分
- 第5页:《使命召唤10:幽灵》测试
- 第6页:《蝙蝠侠:阿甘起源》游戏测试
- 第7页:《战地4》游戏测试
- 第8页:《刺客信条4:黑旗》游戏测试
- 第9页:总结
《使命召唤10:幽灵》测试:
游戏实际截图1
游戏实际截图2
游戏实际截图3

最后帧数,平均帧46.782帧,最低26帧,最高80帧。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外观
- 第2页:显卡拆解
- 第3页:测试平台介绍
- 第4页:测试游戏及设置部分
- 第5页:《使命召唤10:幽灵》测试
- 第6页:《蝙蝠侠:阿甘起源》游戏测试
- 第7页:《战地4》游戏测试
- 第8页:《刺客信条4:黑旗》游戏测试
- 第9页:总结
《蝙蝠侠:阿甘起源》游戏测试:
游戏实际截图1
游戏实际截图2
游戏实际截图3

最后帧数,平均帧61.678帧,最低53帧,最高64帧。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外观
- 第2页:显卡拆解
- 第3页:测试平台介绍
- 第4页:测试游戏及设置部分
- 第5页:《使命召唤10:幽灵》测试
- 第6页:《蝙蝠侠:阿甘起源》游戏测试
- 第7页:《战地4》游戏测试
- 第8页:《刺客信条4:黑旗》游戏测试
- 第9页:总结
《战地4》游戏测试:
游戏实际截图1
游戏实际截图2
游戏实际截图3

最后帧数,平均帧49.775帧,最低帧31帧,最高帧99帧。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外观
- 第2页:显卡拆解
- 第3页:测试平台介绍
- 第4页:测试游戏及设置部分
- 第5页:《使命召唤10:幽灵》测试
- 第6页:《蝙蝠侠:阿甘起源》游戏测试
- 第7页:《战地4》游戏测试
- 第8页:《刺客信条4:黑旗》游戏测试
- 第9页:总结
《刺客信条4:黑旗》游戏测试:
游戏实际截图1
游戏实际截图2
游戏实际截图3

最后帧数,平均帧59.110帧,最低帧39帧,最高帧63帧。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外观
- 第2页:显卡拆解
- 第3页:测试平台介绍
- 第4页:测试游戏及设置部分
- 第5页:《使命召唤10:幽灵》测试
- 第6页:《蝙蝠侠:阿甘起源》游戏测试
- 第7页:《战地4》游戏测试
- 第8页:《刺客信条4:黑旗》游戏测试
- 第9页:总结
这4款游戏无疑是近期备受瞩目的大作,但相对于其它游戏而言,《蝙蝠侠:阿甘起源》的战网显得较为冷清,很难匹配到对手。
而《战地4》最为火爆,《使命召唤10:幽灵》次之,《刺客信条4:黑旗》人气度排名第三。
其实很多人都知道《蝙蝠侠》的剧情,但是联网模式相比还是很少有人去体验,同样的,《刺客信条》也是一样,相对于单机来说,联网模式对游戏的要求反而变得少了许多,但是联网也是需要对手,因为本身金钱的制约和网速的要求,使得单机游戏向“网游”发展变得越来越有压力了。

最后测试,在联网模式中玩近期的神作,可以看到压力最大的还是《使命召唤10:幽灵》,而《战地4》次之。《蝙蝠侠:阿甘起源》使用讯景HD7950酷魂是没有压力的。而《刺客信条4:黑旗》在联网中的表现也是非常强悍。
总结:
不得不说,这些游戏都是经典中的经典,但其发展到现在人们多数记住的也只是他们的单机部分,就连《战地4》有些朋友在提及的时候也只是说这游戏的剧情,在文章中说过很多遍了,很多朋友因为各种原因并没有接触到很多经典单机游戏的联网版,单机游戏本身因为某种程度的制约,使得他们不可能像网游那般在游戏中收费,而目前单机的普遍政策就是不断的推出DLC卖钱,这种盈利模式相较于“免费”的网游来说固然公平一些,但却因此会损失一大部分的客户。我们希望单机游戏能够更加优秀的走下去,当然也希望能够多一些伙伴来和我们一起玩,毕竟,游戏么,人多一起娱乐才好?不是么?
写在最后:
还有3个事,1是因为一些原因,本次未能给大家上60结尾系列显卡的测评,我会努力的,大家有什么想看到的显卡部分文章我也会努力去找的,欢迎在下方留言。

这里也是找个借口,毕竟显卡质保说重要很重要,说不重要也不算太重要,但若新品借来用,还给人家拆开,不是所有的朋友都那么有大度,所以相对来说会有点麻烦。
在这里听风感谢曾经给予支持的朋友们,另外我可以很真诚的说,从测评到现在没收过厂家和经销商,朋友们的一分钱,写文章主要是在于分享,所以大家如果能看的下去欢迎在下边留言和讨论,看不下去还请轻喷。
2是关于《刺客信条4:黑旗》,这货在联网中表现非常的好,但是在联机中,如果把同样效果和联网一样都是开到最高,还是卡的快要生活不能自理的感觉。

通过对比想必大家能够轻易的分辨出哪个是单机哪个是联网。
第3个关于《失落的星球》,这款以人类和生物争夺热能为主的游戏在一经发售就为人们所接受并且好评如潮,曾经的1代是第一个支持DX10模式的游戏,而后来的2代更是以绚丽的爆炸效果,继承于1代的机甲模式让人们感受到了炫酷的画面和劲爆的游戏效果。
然而到了3代……

《失落的星球3》战网分为2种模式,一种5V5一种3V3。然而小编分别在5V5和3V3中匹配了近半个小时,依然没有发现其它人的身影……
你不知道《失落的星球》?那你就Out了!你不知道《失落的星球3》的联网模式?这不怪你,这是单机游戏界的悲哀……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外观
- 第2页:显卡拆解
- 第3页:测试平台介绍
- 第4页:测试游戏及设置部分
- 第5页:《使命召唤10:幽灵》测试
- 第6页:《蝙蝠侠:阿甘起源》游戏测试
- 第7页:《战地4》游戏测试
- 第8页:《刺客信条4:黑旗》游戏测试
- 第9页: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