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商节操谁买单?请不要拿玩家当傻子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2013年国内游戏市场诸如了许多新鲜的活力,诸多国内外游戏大作纷纷开始亮相,《剑灵》与国产三剑都让国内玩家感受到新的时代就要来临。与之前不同,如今已经不再是核心玩家独大的市场,传统游戏平台正在一点点被移动平台和网游游戏侵蚀。国内外厂商更是借助这艘奔驰的大船一波波的发起进攻。
其实平心而论,想要赚钱我们都能理解,赚钱是一码事,而用什么态度去引导就又是一码事。页游让许多国内土豪看到了金灿灿的摇钱树,但市场没有一个正规的制度,各种“色情”“山寨”“挂羊头卖狗肉”等等问题接踵而至。迅速把这个平台搞臭,什么?你说只有天朝才这样了,其实不然。不要以为国外的大厂商不在这个无辜的网页游戏上加油填火,日本的手游大厂SE正是这样把节操当儿戏,把玩家当傻子的神奇单位。
恶性的环境导致增长过快
大牌的游戏总是喜欢搞个隆重和互动性高的预热活动,近几年国内外比较火热的就是新作倒计时了,给一个非常让玩家熟悉的网页色调或者LOGO,然后每天提示下游戏的信息。例如我大企鹅的《使命召唤》,倒计时后众望所归的公布了游戏的内容,虽然有些意外但的确是个非常重磅的消息。而SE则相反,比如曾经有个非常高大上的倒计时页面,典雅的风格不仅仅让玩家都会往《最终幻想》的消息上想,而且还特别强调10th这个标志。
和当年FF的攻略本是一个色调的
玩家纷纷猜想这个暗藏野心的倒计时公布的十周年游戏是FFHD版还是新作。难不成又是手游?结果是社交游戏《疾走!不良魂》。看到结果后蛋疼的是玩家,而降低自己智商的是厂商本身。由于网页游戏口碑并不是很好,这个平台被搞臭的差不多了,随之手机游戏也有随波逐流的势头。
实际成品的游戏和倒计时宣传的完全不搭调
一款名为《地铁跑酷》的游戏在APP上获得了相当不错的好评,有趣跑步躲闪的游戏非常适合当今手机休闲市场,然而安卓和苹果的商店上的命名并不相同。IOS上所使用的是英文名称《subway surfers》。随之诡异的事情出现了,IOS却出现了个和安卓命名一样的中文名字《地铁跑酷》。结果好奇进入玩了下,很明显是山寨货。游戏不仅仅和原版没啥关系,就连画面也有天壤之别,一个是3D一个是2D。靠这种秀自己产品的下限,来赢得一时的骂名与利益,早晚会被玩家的口水和日益绿化的市场而吞没,优酷的知名播客“砖家”刚刚对此伸张了下正义。
地铁跑酷原本是3D的
这里山寨成2D的
这种叫玩家啼笑皆非的事情还有很多,例如某家网游官网的角落有自家网页游戏的广告,利用长期积累的品牌效应投放到网页游戏,提供短期快速的利润盈利故意欺骗玩家去点击,自己有个庞大的用户群不容易,你将高品质产品的用户强行推给向低品质产品,这种做法实在是作死的节奏,容我说一句:拿玩家当傻子,你们的节操谁买单?
游戏素质是一码事,良好的引导就是一个对消费者的另一码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