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巅峰之作 富勒双翼游神X300旗舰鼠标测评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在当今IT界中,无疑更新最多,品牌最多的便是外设了,而其中尤其键鼠为最,论过去的10年中,有数不清的品牌都相继参与到键鼠的竞争中来,而在键鼠外表变得越来越个性,越来越华丽的时候,可有几个品牌仍在注重那键鼠的本质?
恐怕越来越少了,鼠标的发展趋势越来越贴近于珍贵型电子产品,注重的已经不再是做工用料和技术的革新,这一现象在国产行业里尤其如此,那么,国产,就真的只能去做低端的代名词了么?
答案是否定的,在近期,小编收到了来自富勒的一款旗舰级鼠标X300,该鼠标号称是双模双引擎特性,双模是指有线和无线2种模式,而双引擎则是激光和光电引擎共同存在于鼠标上。
其实当拿到鼠标的一刹那,小编心里也是不屑一顾的,总感觉又是一个多了很多功能确毫无实际意义的东西。
直到,小编把鼠标彻底拆解开来的那一刻……
OK,言归正传,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扯一堆有的没得不如实际上图,那么就开始文章的正文部分吧:
包装概览部分:

富勒X300游戏鼠标,属于富勒新推出的双翼游神系列,该系列主打的一个特点就是双模式,有线模式和无线模式,而系列分为3个版本:
X100(仅有普通光学引擎),X200(有IR光学引擎和红光引擎)以及最高版本的X300(IR光学引擎和激光引擎)。

包装正面采用了绿色为主体色调,爆炸科技的玄幻色彩配合中间X造型的透明展框也是用以衬托出X300的神秘效果。

包装的两侧可以往外拉出一部分,抽拉式的设计能够节省一部分空间,拉开后也利于展示,X300的鼠标在把两边拉开后即可看到全貌。
正面细节部分:
其实包装也是大有学问,有很多特点和功能介绍都有在包装上边提到,不过很多人都一直以来选择性忽略掉了,甚至有的人一直都不知道自己用的鼠标还有这种功能,SO….看一下咯。

展开的富勒X300游戏鼠标。鼠标使用了按键一体式设计,左右键不再是单独的模块,鼠标的上壳采用了其它鼠标中很少出现的鸦青色,也就是沼泽色。

包装左上角,双翼游神的标志,下边则是英文Dual Power Train,双模式动力结构的意思,本鼠标为2种模式,传统有线模式和无线模式。

X300本次鼠标的型号。

鼠标展示框的右边则是双翼游神系列的LOGO,和本鼠标的6个特点介绍:
双翼无线技术,极速神秒技术,智能启动技术,双引擎轻松切换,双模转换以及鼠标定位——游戏定制级。
包装侧面及背面:
除了特点介绍就是包装的参数和附件介绍了,这些东西一般都会在侧边出现,购买产品需谨慎,很多人都不知道里边带了什么东西,等打开之后才发现略感后悔,看商品要慎重。

左侧,鼠标的规格和参数介绍:
追踪性能:
分辨率:90-5040DPI。 图像帧率:11750帧/秒。 最大加速度:30G 最高速度:150英寸/秒。
响应速度:
USB数据格式:16位/轴。 USB速率:1000个报告/秒。 休眠模式:智能人手启动。
移动性能:
动态摩擦系数:0.09四次方。 动态摩擦西数:0.14四次方。
耐用性:
按键(左右):1000万次点击。 脚垫:250公里。

包装右侧则是盒内附件详情:
富勒X300双模动力无线游戏鼠标1个。 富勒X300充电座(含接收器功能)一个。 富勒X300USB数据线一根。 富勒X300礼品脚垫2套。(你没有看错,鼠标自配2套脚垫,大家不必再担心使用磨损问题了) 富勒X300DP logo贴纸一张。(很多产品都带这个,但没实际意义,还不如给个勋章什么的) 富勒X300使用产品手册。(羊毛出在羊身上的东西,不之前也不耐看)
富勒X300快速使用指引。(这个还好,毕竟对我们来说是傻瓜版,但是对所有人来说不一定是,而且鼠标使用方法确实和其它普通鼠标不同)
富勒X300驱动光盘。(小光盘……在市场价500的鼠标里边能发现这个?让我想起了20元的摄像头,一个级别了有木有)
富勒X300保修服务卡套(值得一提的是本次鼠标为1年换新,1年内有问题直接换新的售后方式其实也很不错哦)
下边则是生产厂商及400电话和其它信息了。

而包装背面则是针对鼠标以及充电底座的部位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右侧左下角也是直播时间的提示12个月换新。
内部附件:
啰嗦了一大堆终于进入开箱完毕了,其实包装上边4个角落附近都有一个卡扣,所以开始的时候不是特别好抽,后来找到卡扣位置了,才把里边的东西从外包装里抽出来,真的好难拿……

打开外包装和,可以看到富勒X300鼠标和附件盒安安静静的被固定在里边。

首先是一张全家福,具体附件在包装盒右侧已经提及,这里不多做介绍了。

整个附件最亮的地方就是脚贴了,2套脚贴可以防止以后的使用过程中出现磨损或者被硬物划伤后导致使用下降(如饭渣?)。也是以备无患吧。
数据线部分:

线材方面采用了交错编织的手法,长度为2米,3口式设计,分为2个USB2.0和一个MINI-USB接口。

主USB2.0,同时有贴纸标注:将此接口连接电脑鼠标才能正常使用。

辅助供电USB2.0是从主USB2.0接口上延伸出来的,上边贴纸标注:加速充电!
辅助供电的作用是在线材连接到充电器/鼠标时,可以通过辅助供电接口来增加供电能力,让鼠标快速的充满电,当然值得一提的是,就算没插主USB2.0接口,只差了辅助供电接口的线材依然能起到供电传输作用,只不过鼠标只能充电不能使用罢了。

最后MiNI-USB接口,接口类型为MINI-USB A型接口,与USB2.0接口不一样,MINI-USB A型接口为5针设计,不过其中第4-5针相连都为地线。
充电底座部分:
在富勒X300鼠标中,充电器既可以给作为无线鼠标X300起到充电作用,也同时起到了无线传输作用。

充电器整体采用了整体黑色的设计,与鼠标的接触面上采用了钢琴烤漆的设计,让充电底座多了一次优雅的色彩。

充电底座是通过2个金色触点与鼠标下盘的充电接口进行相连的。为了防止刮伤鼠标,金色触点是采用了类似弹簧式的设计,可以轻易压底。

在充电底座的边缘有一层半透明的塑料,里边则是LED灯,在通电后通电底座背面会亮起一圈蓝色的灯光,非常柔和,不耀眼,但很漂亮。具体效果图我会在后边文章中给大家展示出来。

在充电底座的背面可以看到相关说明,需要注意的是,无线方面和鼠标是一一对应的,也就是说即使有2个鼠标,也不能同时使用一个充电底座。同理,X300游戏鼠标的底座不能给X200使用。
充电底座接口展示:
接口展示分为2个部分,因为底座有2个接口,一是USB数据/供电线的接口,另一个是和鼠标的接口,因此单独拿出来做了一下介绍。

底座后边则是MINI-USB A型接口的母口端,并且可以很轻易的在两边看到隧道式的卡扣,MINI-USB A型接口就是在这个位置插进去的,并且非常稳固。

USB数据/供电线因为要选择耐磨材质,于是并没有采用钢琴烤漆的镜面设计。但至少在颜色方面还是比较匹配的。另外MINI-USB A型接口端的凹槽与充电底座卡槽内凸起部分正好相吻合,所以将线材与充电底座相连接后非常的稳固。

充电底座与鼠标结合后的样子。

后视图,不过在这边还是提个建议,对于这种可无线可有线两种模式的鼠标,富勒是否可以设计一个橡胶垫,能够在用户在使用无线接口的时候,能够把X300游戏鼠标的MINI-USB A型接口给封死呢?
这样可以防止灰尘进入。对鼠标也有好处吧。
鼠标部分:
富勒X300给我们展示了接收器和配件,精致的配件和细致的做工无疑在每一点上都令人感到贴心,特别鼠标与充电底座的结合,无疑在工作/娱乐之后往充电底座上一放,既有冲点的作用,也不失为一个比较完美的艺术品,不是么?

富勒X300游戏鼠标分为三种颜色,丛林版,沙漠版和沼泽版。而本次所给大家打来的鼠标也是主打了沼泽版的色彩,也就是文学中的鸦绿色,这一色彩上给大家带来的不是那种偏青的绿色,而是有种金属质感的颜色。再配合鼠标上独特的线条设计,无疑算是比贴切的搭配。

正面部分,鼠标的正面其实还是比较整洁的,因为使用了左右键和手握端一体化的设计,所以看起来除了一个整体外,就是滚轮和DPI调节以及灯光调节按钮了。
背面则很显眼,2个引擎非常的明显。

鼠标侧边,两侧相比的话,左侧拇指位的4个按键也是大亮的。最多可以设置4个自定义按键,可以满足很多用户的需求了。

前后设计,前边是MINI USB A型接口的母头,后边则是无线接口的发射孔。
鼠标上部介绍:
若真正把鼠标拆分的话,其实鼠标是分为3部分的,上壳,上盖以及底座,其中上盖和侧边相连,在前边简单看了一下鼠标,究竟它的细节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鸦绿色的色调为那种褪色的绿的感觉,鼠标的上壳采取了左右对称的设计方案,而且在手握端可以看到富勒的LOGO。

上边的一道道纹理不是花纹,而是凹槽,一道道的线条增加了X300鼠标的美感(同时也有排汗通风的功能?),另外在鼠标的尾端不是圆弧式设计,而是略微偏向多边形的设计,这样的设计用手握在上边时明显感觉抓握的更加紧凑。

鼠标滚轮部分,滚轮不支持左右移动,仅支持前后滚动和下按,另外滚轮方面的橡胶比较少,可能是要照顾到滚轮灯的感觉吧,个人觉得在滚轮方面的反馈手感一般。

功能按键,功能按键和其它鼠标比多了一个,普通鼠标只有一个DPI调节,而富勒X300把这个调节按钮分成增加DPI和减少DPI2个按键,不过在默认情况下也只有3档DPI可调。
DPI按键下边则是一个灯光转换按钮。
鼠标上盖介绍:
侧面,为鼠标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其实正面与好与坏再怎么样也不会有太大的区别,都是一个左键一个右键的事,而侧面则代表着你的抓握舒适度,这和灵活有关,能否灵活运用,习惯你的鼠标,那么就看这侧面的设计了。


首先是左侧,左侧是拇指的位置,在拇指位置部分有4个按钮,默认左边2个按钮是音量调节按键(上边的是音量增加,下边的是音量减小),而右边2个按钮分和普通鼠标侧键功能一样,默认前进(右上),后退(右下)。最左边3个头向右的三角,代表着电量,以蓝灯显示。
左边采用了凹陷设计,方便拇指的放置。


右侧面并没有按键位,但有一个凸起,方便无名指和小指的摆放,另外这里要说的是,整个鼠标中间部分采用了电镀式的工艺设计,不同于喷漆,电镀不会很轻易的被层区表面的颜色,使鼠标可以长时间不会被褪色。
另外从侧面可以很清晰的看到上壳与上盖之间的方式,类似于裙摆那样,显露出来一点缝隙,且又不会妨碍到鼠标的操作,给人的感觉非常的漂亮——当然缺点就是容易近灰。
鼠标底座介绍:
所谓鼠标底座,就是指鼠标底部的部分,每个鼠标底部都有自己的风格,包含着自己的设计理念,而富勒X300游戏鼠标配备了2个引擎,红光引擎和激光引擎,它的底座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下吧!

因为采用了双引擎的设置,故鼠标最醒目的是中间的2个引擎孔了,另外鼠标是使用4个脚贴来增加其耐磨力的,分别位于鼠标底座的4个角落。

最上部分则是鼠标的有线接口,富勒X300游戏鼠标支持有线,无线2种模式,若直接把数据线插在上边的接口就是优先模式了,左边的小卡扣则是线材的固定卡扣。

中间的2个引擎则主要应用于无线鼠标,左边IR Power Saning引擎则是红光引擎,在下方用绿色叶子表示,而Gaming Laser 5040dpi则是可以高达5040dpi的激光引擎,在引擎的下用一个端枪的人来表示。红光引擎主要针对无线状态下,因为鼠标没有连接数据线,因此电量则只能靠鼠标本身自带的电池来进行供给,若玩家想要正常上网娱乐则使用红光引擎可以达到省电的目的,而激光引擎则是游戏,快速操作办公使用。引擎的切换是通过右上角的开关来控制的,开关有3个档位,分别为关闭/红光引擎/激光引擎。

最下方则是鼠标的充电底座部分了,在这里可以看到明显的凹进去一块,以方便容易的卡在底座上,在凹槽的中间可以看到富勒的条形码,以及右下角显著的4个打字——中国制造。
而凹槽上边的2个金属触电则是充电口了,触电与充电底座相对应,在充电底座连接好数据线后,鼠标直接卡上即可达到充电的目的。
有线接口部分:
鼠标固然支持无线模式,但是富勒同时也支持有线模式,如果用户是比较习惯于有线模式的话,那么富勒X300只需要连接好数据线即可马上完成转变。

首先是接口部分,富勒X300上边的有线接口为梯形口,并且上边有相应的凹槽,可以防止插错。遗憾的是这个接口本身并没有防尘类的措施,用户在使用无线模式下,长时间不管不问这个接口容易积灰。

而在MINI-USB A型接口的旁边可以看到一个小孔,这个小孔就是上文所提到的鼠标的固定卡扣。

鼠标与卡扣的连接还是比较紧密的,细小的缝隙不算太大,所以不必担心进入灰尘的麻烦,而鼠标与数据线进行直接连接后是拔不出来的,需要通过旁边的卡扣才可以把线拔出来。这也是防止鼠标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因为细小的拖拽而导致线材和鼠标松动分开。
上盖,上壳部分:
鼠标外表做的再好,也得打开看一下里边的真容才知道,那么究竟鼠标内部做工是怎样的?那么我们一起来看下吧。

首先是上壳部分,上壳与其它鼠标不同,为了在表现其整体的统一性,富勒X300游戏鼠标采用了左右键一体化的设计,上盖的设计让人摸起来有点像类肤的做工。

而在上壳的内部则是使用3个卡口进行的固定,若相完好无损的取出确实有一点难度。当然上壳的内部并没有进行一些特殊的装饰(装饰了也没用)。

除去上壳之后,才见到鼠标真正的上盖部分,在上盖的只做中,侧裙方面使用了电镀技术,让整个侧裙看起来具有高反光似的亮泽, 不过采用了上盖/上壳分离式的设计,让富勒X300的上盖变得略微容易积灰,这点感觉是一个小小的遗憾。

同样上壳内部做工也是显得比较出众,可以看到密密麻麻的线槽位,
在上图中出现的线材是作为感应线,鼠标自带一个功能,就是当手离开鼠标3秒钟左右,鼠标会自动切换至睡眠状态,此时当手接近鼠标正上方4厘米以内的时候,鼠标会自动被唤醒,因此这些线就是探测感应作用。
底座,其它:
底座方面,因为向外的一面在之前文章中叙述到了,所以这里就不去凑图片了,另外因为之后所给大家展示的都是芯片等产品,所以把其它也是在这里一并说了。

富勒X300底壳一览。

激光引擎(左)和光电引擎(右)的导光罩。

富勒X300游戏鼠标电池,电池的电量为1150mAh,为3.7V,可以从电池上看到生产日期,2012年11月23日生产。
最后,底座上的整体电路板部分。
上壳按键:
上壳是连同侧裙一体式的设计,因此固定在上课的按键除了鼠标最上方的增加DPI/减少DPI/灯光切换按钮外,还有侧面的4个按键,那么按键的做工和水准也体现在了富勒X300在细节处理上的程度。

似乎正面的DPI增加/DPI减少/灯光调节按键采用了人工焊接的方式,可以看到焊锡包面,但是整个PCB板则完全被松香弄的略微惨目忍睹了,不过把图片放大一看的话——焊锡还真足……

机械焊接和人工焊接你无法直接说他好和坏,毕竟若仔细一点的话,人工焊接确实能够比机械焊接做到更尽人意的地步。相比正面的惨目忍睹,侧面则比较单调一些。另外正面按键的连接采用了排线的设计,整个排线比较整齐,无分叉出现。

相比上按键因为焊接时间过热导致的发黄,那么侧键还算比较看的过去,同样放大后可以看到焊接部位非常的饱满,侧键仍然是采用了人工焊接的方式。

侧键的连接方式依旧是排线,另外侧键的PCB板背面和上部按键不同,不再是比较干净了,有明显的白渍。
小节:
若说使用人工焊接的方法,倒不该挑太多的刺,但明显一些小的元器件和PCB板被烫的发黄也实属不应该了。在保持饱满的焊接同时,也应当注意一下对整体元器件的美观和保持。另外侧键的PCB板背面白渍确实不该出现。
鼠标滚轮部分:
滚轮为鼠标比较重要的一个部件,从浏览网页到办公,滚轮的作用性不言而喻,故此滚轮这部分拿出来单独做下介绍。

鼠标的滚轮部分,黑色的滚轮中间则是橡胶,用于增加与手的摩擦力。滚轮仅支持下按和滚动,并不具备左右功能。

自然滚轮部分配备了一个LED灯,其灯光为3色,主要为激光和有线模式下的红灯,红光引擎下的蓝灯和丢失新号时的紫灯。因为属于小部件,所以没用特别细腻的排线。

滚轮微动的字体比较模糊,不太好拍,所以用了个比较另类的方式把字体拍下来了。可以点击放大,微动部分使用的则是Kailh的白点。

编码器部分则同样是使用的Kailh生产的,型号为EN971112RXX。
主微动,引擎:
鼠标最主要的微动是什么?不是侧键上键,也不是滚轮,而是鼠标左右键的微动,这个微动在关系鼠标使用寿命的同时也是最长用到的微动,相信你每天可能会只点一两下DPI调节,但绝对点N下鼠标的左、右键。
而引擎前边有说过,本次鼠标所配的是双激光引擎,双引擎的主要针对就是无线了,之前有说过,红光引擎比激光引擎是要省电的,在平时上网,娱乐的时候可以切换成红光引擎,而在游戏办公时则可以使用激光引擎来增加鼠标的精准度。

在左右键微动方面,富勒X300游戏鼠标使用的是欧姆龙的D2FC-F-7N(10M)白点微动,其标准寿命为1000万次。在国内很多中高端鼠标上都可以见到该微动。

激光引擎A9500,曾经很多旗舰级的鼠标上可以见到该引擎,具体规格为B1212TD 018。
该激光引擎配合鼠标的驱动可以让富勒X300游戏鼠标具备了:
分辨率:90-5040DPI 图像帧率:11750帧/秒 最大加速度:30G 最高速度:150英寸每秒。
另外,使用该引擎的部分鼠标有:
赛睿 sensei 赛睿 Xai 罗技 G9X 罗技 G500
都是专业级鼠标的领域。固然使用A9500激光引擎的富勒X300游戏鼠标在其游戏竞技类可以说是足够满足大家的要求了。

PAW3204DB,作为PAN3204DB的升级版,PAW3204DB具备1600的DPI和3000FPS。

引擎背面,因为红光引擎和光电引擎原理一样,所以同样是需要一个光源,然后利用导光镜进行反射来达到感受鼠标移动的目的。所以红光引擎站位位置就比激光引擎要多。

最后,充电触点。
小节:
鼠标的主板部分并没有采用人工焊接的方式,因此全机械化的工艺制作让鼠标的主板显得非常的干净和整洁。而采用了激光和光学引擎的富勒X300鼠标整体主板做工上还是不错的。包括微动的使用和激光引擎的搭配,都让人感到非常的不错。那么之后将会给大家带来实际应用的测评,也是请大家拭目以待吧。
驱动介绍:
富勒X300游戏鼠标为免驱动设计为了方便用户,可以直接插入USB数据线即可使用(无线,有线都可以)。但是作为一款高端鼠标富勒X300同样也设计了贴心的驱动程序设计,让用户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更加灵活的来使用富勒X300游戏鼠标的功能。

相比其它产品的驱动程序,富勒X300的驱动程序并不大,只有9.17M,同样的,驱动界面来说看起来算是比较简单了。明显的按键有设置转换;办公/娱乐模式进行转换。
设置:灵敏度/灯光设置。 恢复默认:全部恢复到初始设定。 确定/取消以及应用按钮。

顺带一提,富勒X300游戏鼠标驱动装好后会在右下角出现一个电池电量显示图标,把鼠标移上去后会显示剩余电量,这个设定非常的贴心。

首先是宏设定,鼠标有6个按钮可以设定宏,分别是鼠标中间和鼠标左侧的4个按钮。不过进入的方式需要点击驱动程序界面的相应按钮,把鼠标移动到上边会在周围产生绿色的光圈,然后点击即可进入宏设定。

宏设定界面分为基本和高级设置,基本设置就是所设定该按键的普通功能,比如点击中间进入,然后在基本设置里边选择鼠标双击,即可让中键改变成鼠标双击的功能。
而高级设置则是针对宏进行设置,在自定义组合窗口中你可以任意设定自己的组合,如《英雄联盟》中的瑞兹无脑输出连招,则通过该功能设定非常方便。
而基本命令则是让按键在复制、粘贴、剪切、撤销、删除、全选、查找、打印、保存、新建等功能中选择选择。
附加命令则是让鼠标在切换窗口、关闭窗口、资源管理器、桌面、放大、缩小功能中选择。
媒体功能则是播放/暂停、停止、上一首、下一首、音量增加、音量减小、静音中选择。

点击驱动界面中的设置则进入到鼠标的灵敏度设置中,在这里可以针对鼠标的指针速度和滚轮灵敏度以及双击速度进行调整。
右边则是3个档位的设置。可以把鼠标的3个档位设定为自己喜欢的DPI值。
当前的报告率是指激光引擎下的鼠标报告率,其中:
鼠标在无线状态下娱乐模式为250Hz报告率。 鼠标在无线状态下办公模式为500Hz报告率。 鼠标在有线状态下为1000Hz报告率。
最右下角则是设定充电底座的指示灯和滚轮模式。
握姿测试:
说一千道一万,鼠标拿起来不舒服照样是白搭,所以握姿测试也是手感测试,鼠标能否给人以舒适的感觉这一印象很重要。

鼠标正面,鼠标上边的花纹在握起来时并不会感觉到不协调,反而有种防止手滑的作用,因此正面花纹是没有问题的。

鼠标右侧,右侧小指和无名指分别放在凸起的侧裙两边,卡位算是比较合适的,能够有利于抓紧。

鼠标左侧手握方式一,左侧和其它鼠标不同的是有4个按键,并且凸起非常大的一块,因此无名指可以选择放在4个按键的中间缝隙部位。

鼠标左侧手握方式二,另外一种方式就是把无名指放在鼠标的侧裙下凹处的斜坡上。
小结:
鼠标不是走的舒适路线,所以在右手方面并不会给你带来多大享受,但是在鼠标移动的过程中你会发现右边的设计让鼠标可以非常轻巧的抬起或者拖动。这一个设计无疑是非常贴心的。
关于左侧,如果你没有1个月的适应,鼠标的左侧真心会令你感到糟糕才上手的感觉是左侧会出奇的难适应,而上手了以后就感觉正常了。
手写测试:
鼠标最重要的还是实际应用。固然左裙的设计让一开始接触到富勒X300游戏鼠标的用户很难上手,但只是很难而已,而不是不能,那么上手之后又是如何,还需要进一步的进行测试才能知道它的效果。
鼠标分默认分为3档,DPI为1080/2070/4050。那么本次就是针对鼠标的3档来进行相应的测试。

无线模式下1080DPI测试,测试起来感觉还是比较生硬,但至少在直线方面是非常的简单了,圆和弧线的表达还是感觉比较生涩。

有线模式下1080DPI测试,测试起来感觉圆滑了许多,在弧线和圆的方面表达起来感觉舒畅了很多(空字的撇)。同样的支线也不再是那么简单,但感觉起来比较舒适了。

有线模式下2070DPI测试,测试起来感觉非常顺滑了,在弧线和圆的表达起来非常飘逸的感觉(空字的撇和游字的勾)。但是直线画起来显得略微吃力了。不过还好,能瞄的出来。

有线模式下4050DPI测试,各种飘……
测试总结:
这款鼠标确实能够在很多地方看到国产作品的良心,做工,设计都非常的出色,当然,双引擎的理念只是一个开始,鼠标仅仅是游戏鼠标,而定位不是专业竞技鼠标,所以不是为竞技而生,若以竞技的目光去看它,这个鼠标无疑不是最出色的,但论适用程度,这个鼠标的设计,做工,和上手之后的反馈绝对是最佳的答案——当然,这个适应期要比其它鼠标长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