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COD》同行 与A/I处理器一起走过的岁月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本月,经典FPS游戏《使命召唤》的第十部作品正式登录PC及主机平台。自2003年以来,《使命召唤》基本保持着每年一部新作的更新频率,虽然玩家们对于该系列的评价褒贬不一,但屡次打破销售记录的事实,足以证明《使命召唤》是史上最卖座的游戏系列。如今,《使命召唤》已经度过了它的十一岁生日,在过去的十一年里,DIY行业的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本文中,笔者将和玩家们一起,在回顾《使命召唤》系列作品的同时,谈一谈那些伴随《使命召唤》一同成长的经典处理器。

在十部《使命召唤》系列游戏中,存在着数十个规模各异的战役,玩法丰富多样,包括突袭、救援、潜入等,完美的将电影级的剧情融入其中,使玩家们乐在其中。粉碎纳粹、抢滩登陆、核弹爆炸……相信每位玩家心中都有几个终生难忘的场景。
《使命召唤5》经典场景
在《使命召唤》这一游戏系列茁壮成长的同时,处理器这一行业同样也诞生了不少经典的产品。从最初的Athlon 64和奔腾4,到现在的Trinity APU和Haswell,处理器家族完成了由单核到多核、由低频到高频、由独立到整合的完美蜕变。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回到2003年,随着历史的脚步一同来回顾一下我们曾经为之奋斗过的日子。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前言
- 第2页:使命召唤1&2 VS 64位与双核心之争
- 第3页:使命召唤3&4 VS AMD降价应对酷睿2
- 第4页:使命召唤5&6 VS 各自寻求新出路
- 第5页:使命召唤7&8 VS 六核心挑战SNB
- 第6页:使命召唤9&10 VS CPU与GPU间的竞赛
使命召唤1&2 VS 64位与双核心之争
系列开山之作:使命召唤1
经典指数:★★
使命召唤1
2003年,《使命召唤》的第一款作品横空出世。当时不乏一些精品FPS游戏:《Quake III》、《荣誉勋章:联合袭击》、《重返狼穴》等,都是玩家们茶余饭后的交流项目之一。而《使命召唤1》则采用了更为强大的引擎,同时游戏中多处引用了历史著名战役及电影作品中的经典桥段,为玩家们营造了一个真实的战场。这部作品为该系列奠定了重要基础,而Activision旗下的Infinity Ward工作室也因此一炮而红,被世界各地的玩家们所熟知。
显现经典雏形:使命召唤2
经典指数:★★★
使命召唤2
2005年,Infinity Ward为广大玩家们带来了《使命召唤》的第一款续作。这部作品依然以二战为背景,不但延续了一代中的一些经典战役,还在游戏的玩法上取得了重要的突破。如体力自动恢复及手雷提示等独创功能,有效的提升了游戏的连贯性,不仅延续至今,还为一些其他的原创FPS游戏提供了重要参考。同时,《使命召唤2》的自由度也较上一部作品有了不小的提升,玩家们可以根据时间的推进,自由选择战斗地点,不过良好的自由度并没有在后续的作品中得以保存。
2003到2005 64位与双核心之争
2003年,AMD率先发力,推出了Athlon 64等一系列AMD64架构的处理器。而当时Intel的奔腾4处理器还在不断的提升着频率,虽然实力强大的Intel使处理器的频率顺利通过了3GHz大关,并且还在持续的增长,但超高的热量让奔腾4陷入瓶颈,以至于使该系列最终走到了尽头。
Intel 奔腾4
到了2004年,Intel LGA 775接口的处理器逐渐普及,赛扬D系列处理器迅速占领了低端市场,LGA 775平台的奔腾4处理器也随之而来,不过由于新平台采用了触点接触方式,使接口针脚十分容易折断,因此成为了LGA 775的一大诟病。与此同时,AMD也将Athlon 64继续发扬光大,推出了Athlon 64 4000+等经典处理器产品,更高的频率及全新的自动调节功能,使Athlon 64的地位再度提升。
AMD Athlon 64
2005年,AMD及Intel在双核心处理器方面,上演了一场激烈的战斗。在单核处理器的频率、工艺等达到了极致之后,双方都开始推出了双核处理器。多款经典的处理器型号也由此诞生:AMD Sempron 2500+、AMD Athlon64 FX60、Intel Pentium4 630等等都是当时DIY市场中的绝对主角。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前言
- 第2页:使命召唤1&2 VS 64位与双核心之争
- 第3页:使命召唤3&4 VS AMD降价应对酷睿2
- 第4页:使命召唤5&6 VS 各自寻求新出路
- 第5页:使命召唤7&8 VS 六核心挑战SNB
- 第6页:使命召唤9&10 VS CPU与GPU间的竞赛
使命召唤3&4 VS AMD降价应对酷睿2
PC玩家的遗憾:使命召唤3
经典指数:★★★
使命召唤3
2005年年底,TreyarchGray小组推出了《使命召唤》系列的第三部作品。虽然本作在画面上提升明显,但由于没有登录PC平台,成为了PC玩家们的一大遗憾。由于这部作品是由另外一个小组制作,因此在玩法和细节上与之前的两作不同,游戏的历史背景也发生了一些改变。玩家们可以选择美国、英国、波兰和加拿大四国军队之一,总共会经历14场大战役任务。故事从1944年6月6日的诺曼底之战开始,于1944年8月25日结束,游戏总共经历88天。
经典中的经典:使命召唤4:现代战争
经典指数:★★★★★
使命召唤4:现代战争
2007年11月15日,《使命召唤4:现代战争》正式发售,本作依然由玩家们熟知的Infinity Ward小组制作,次世代的高清画面、完美的操作体验、史诗般的战役剧情,众多优秀的游戏元素在这部作品中集结,造就了超过千万的游戏销量。可以说《使命召唤4:现代战争》是该系列真正走向成功的一个起点,因为这部作品超高的品质,为《使命召唤》的续作积累了大量的用户群,也成为了系列玩家心中不可磨灭的经典作品。
2006到2007 AMD降价应对酷睿2
2006年,双核处理器市场已经成为了两大处理器厂商的必争之地。而就是在这一年,AMD在处理器市场受到了来自Intel前所未有的冲击。虽然低端的Sempon 2500+和中端的Athlon64 3000+占据了处理器市场的大量份额,但由于渠道的原因,是这两款处理器的非行货版泛滥。另外,为了进一步加强平台对于高频率内存的支持,AMD推出了全新的Socket AM2接口处理器。
Athlon64处理器
2006年7月,Intel正式发布了酷睿2系列处理器。更为强大的性能,以及相对合理的售价,迫使AMD不得不将之前定位于高端市场的处理器全面降价,个别产品的降价幅度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50%。但由于受到产能不足等原因的限制,降价策略依旧没有达到理想的目标。
Intel酷睿2
2007年,Intel推出了全新的45纳米处理器,并制定了一系列新规则,使旗下的各类产品定位更加明确,参数更加详细。AMD也在同年推出了65纳米系列处理器,首波主打产品为64 X2 3600+,后半年又相机推出了65纳米双核4000+和4800+,占领了一部分市场。年底,AMD再度发力,推出了黑盒产品,一度成为了超频爱好者的最爱。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前言
- 第2页:使命召唤1&2 VS 64位与双核心之争
- 第3页:使命召唤3&4 VS AMD降价应对酷睿2
- 第4页:使命召唤5&6 VS 各自寻求新出路
- 第5页:使命召唤7&8 VS 六核心挑战SNB
- 第6页:使命召唤9&10 VS CPU与GPU间的竞赛
使命召唤5&6 VS 各自寻求新出路
红旗迎风飘扬:使命召唤5:战争世界
经典指数:★★★★
使命召唤5:战争世界
《使命召唤5:战争世界》采用了与《使命召唤4:现代战争》完全不同的故事线,该系列由TreyarchGrey制作,于2008年年底登录PC平台。这部作品再现了二战中残酷的战争场面,游戏的AI较前几作有了十足的进步,团队作战也是游戏的一大亮点。同时,本作的结局也被玩家们津津乐道,也成为了《使命召唤》的系列经典结局之一。
系列完美延续:使命召唤6:现代战争2
经典指数:★★★★★
使命召唤:现代战争2
2009年底,《使命召唤:现代战争》的正统续作上市,故事发生在上一部作品的几年之后,玩家将再次与恐怖组织展开一番激烈的战斗。可以说《使命召唤:现代战争2》是该系列继《使命召唤:现代战争》后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仅XBOX 360单平台的销量就超过了一千万,甚至超过了微软的独占大作《光环3》,足以证明这部作品的成功。
2008到2009 各自寻求新出路
2008年第一季度,AMD正式推出了三核心处理器,这一行为看似有些出其不意,但也算是当前阶段的必然产物。由于种种原因,原本的四核心处理器不能够稳定的工作,而在屏蔽掉一个核心之后,处理器反而会获得一定的性能提升,因此三核心处理器就这样诞生了。而这时,为了迎合市场需求,Intel正在全面迈向移动平台,推出了低功耗的Atom处理器。
Intel Atom处理器
2008年的另外一个重要事件,就是Intel发布了全新的i7系列处理器,这款产品也使Intel在高端处理器市场站稳脚跟。至此,AMD似乎彻底放弃了高端市场,开始转向中低端市场,而包括AMD Phenom X3 8450、AMD Phenom X3 8650黑盒在内的多款处理器,也成为了当时的经典作品。
AMD 速龙II X3 435
到了2009年,AMD将三核处理器再次升级,AMD Phenom X4 965BE得到了超频用户的认可。另外,AMD也推出了多款45纳米原生四核处理器。Intel则再次将工艺升级,推出了32纳米i3及i5系列处理器。虽然此时中低端市场的竞争依然激烈,但两大厂商都在不约而同的寻找新的出路,也为之后的GPU整合埋下了伏笔。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前言
- 第2页:使命召唤1&2 VS 64位与双核心之争
- 第3页:使命召唤3&4 VS AMD降价应对酷睿2
- 第4页:使命召唤5&6 VS 各自寻求新出路
- 第5页:使命召唤7&8 VS 六核心挑战SNB
- 第6页:使命召唤9&10 VS CPU与GPU间的竞赛
使命召唤7&8 VS 六核心挑战SNB
越战的全新演绎:使命召唤7:黑色行动
经典指数:★★★★
使命召唤7:黑色行动
《使命召唤7:黑色行动》是Treyarch小组以越南战争为背景,制作的一款《使命召唤》系列续作。这款游戏发售于2010年11月9日,再次将系列作品的销量记录刷新,首日销量560万,季度销量1300多万。庞大的多人地图、知名的配音团队、丰富的游戏模式等等,也对这部作品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同时,黑色行动也成为《使命召唤》中的一个全新的游戏系列。
三部曲的终结:使命召唤8:现代战争3
经典指数:★★★★
使命召唤:现代战争3
《使命召唤8:现代战争3》是现代战争系列的收官作品,经过多年艰苦卓绝的战斗之后,恐怖分子马卡洛夫终于被击败。全新的引擎表现效果不俗,为玩家们营造了宏大的战争场面,多人游戏模式也得到了玩家们的一致好评。同时本作在销量上也再创佳绩,发售仅16天销售额就达到了10亿美元,打破了电影《阿凡达》17天票房过10亿的记录。
2010到2011 六核心挑战SNB
进入到2010年之后,两大产商都向更尖端的技术发起了冲击。Intel睿频加速、AMD Turbo Core等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旗下产品中。处理器超频方面,Intel推出了“K”系列及“X”系列处理器,不锁倍频的设计使超频发烧友再次有了发挥空间;AMD则延续了之前的黑盒包装设计,同时处理器开核也成为了年度热门词汇之一。
AMD 速龙II X3 440处理器
2011年,是处理器市场竞争非常激烈的一年。年初,AMD就发布了全新的Fusion APU处理器,全面将CPU与GPU整合,这也成为了AMD进军移动市场的关键一步。Intel此时也不甘示弱,推出了带有核心显卡的SNB架构的第二代智能酷睿处理器。至此,AMD与Intel同时开启了整合平台的新篇章。
Intel 酷睿i7-2600K
2011年年底,AMD又推出了FX系列的8核心处理器,但在台式机市场并没有达到应有的预期,最终还是被Intel占据了大量的市场份额。反观Intel,在SNB系列处理器中推出了多款诸如i5-2500K、i7-2600K等精品产品,得到了众多消费者的认可。另外,由于本年度处理器普遍整合了GPU,因此对入门级显卡市场也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前言
- 第2页:使命召唤1&2 VS 64位与双核心之争
- 第3页:使命召唤3&4 VS AMD降价应对酷睿2
- 第4页:使命召唤5&6 VS 各自寻求新出路
- 第5页:使命召唤7&8 VS 六核心挑战SNB
- 第6页:使命召唤9&10 VS CPU与GPU间的竞赛
使命召唤9&10 VS CPU与GPU间的竞赛
游戏销量的奇迹:使命召唤9:黑色行动2
经典指数:★★★★
使命召唤9:黑色行动2
在游戏发售之前,外界对《使命召唤9黑色行动2》的销量不太看好,但在发售当日,这款游戏巨作再次震惊了全世界:首日800万套的销量,再次打破了上一代的销售记录。本作延续了《使命召唤7:黑色行动》的剧情,不过是以2025年这一未来世界为背景,游戏加入了对DX11的支持,因此画面效果取得了明显进步。
开启全新篇章:使命召唤:幽灵
经典指数:★★★★
使命召唤:幽灵
在现代战争及黑色行动的故事完结之后,《使命召唤》系列又开启了一个新的篇章。本作讲述了一个特殊的战斗种族“幽灵部队”的故事,游戏的玩法再次更新,加入了玩家对军犬的控制。已经通关的玩家可以发现,这款游戏采用了悬念式结局,因此该故事背景极有可能会有续作在未来登场。目前游戏发售不久,玩家们的热情一如既往的高涨,虽然有部分玩家反映前几关略显平淡,但游戏中后期的精彩战斗场景足矣让人拍手称赞。
2012到2013 CPU与GPU间的竞赛
在AMD推出了APU,Intel推出了SNB处理器之后,两大厂商都开始走上了CPU与GPU双向比拼的道路。2012和2013这两年,无论是AMD还是Intel,都在不断的提升着各自处理器的频率及GPU性能。Intel处理器的制作工艺由32纳米进一步提升至22纳米,而AMD处理器的依然维持在32纳米。
22纳米3-D三栅极晶体管显微图
在这两年中,Intel完成了从SNB到IVB,再到Haswell的蜕变。AMD也将APU平台逐步完善,在推出了两代APU之后,即将于2014年推出最新的Kaveri APU。其中Intel的i7-3770K,AMD的A10-5800K也成为了众多处理器中的经典型号。

Intel i7-3770K及AMD A10-5800K
两大处理器厂商的巅峰对决到这里就告一段落,经过多年的发展,AMD与Intel之间的较量从起初的针锋对麦芒到现在的着重发展旗下优势项目,可以看出两家厂商的发展策略更加成熟。而这一系列变化带给我们的,是更为完善的处理器产品,这对于消费者来说也算是一个好消息。
全文总结:从一数到十 少年变大叔
在《使命召唤》的十部作品正式发布之后,老玩家们再一次涌入了那片硝烟弥漫的战场中,虽然近几代游戏的画面不断进步,玩法更加丰富,但多年前震撼过玩家心灵的场景却越来越少。而AMD和Intel之间的对决,短时间内似乎难分胜负,不过曾经寸土必争的气势恐怕无法再现。岁月撇去了浮华,留下了经典,带来了未知,曾经的回忆固然美好,但我们更应该满怀希望的去憧憬未来。有些东西不会随着时间流逝而褪色,反而更显珍贵,比如梦想,比如经典,比如DIY……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前言
- 第2页:使命召唤1&2 VS 64位与双核心之争
- 第3页:使命召唤3&4 VS AMD降价应对酷睿2
- 第4页:使命召唤5&6 VS 各自寻求新出路
- 第5页:使命召唤7&8 VS 六核心挑战SNB
- 第6页:使命召唤9&10 VS CPU与GPU间的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