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民星空微星R9 270X HAWK显卡开箱、拆解、简要评测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不可否认,HAWK一直以来都是微星的主打产品,以超高的频率,更佳稳定性著称的HAWK定位是属于中高端的显卡,虽然顶端里边不曾见到他的身影,但位于发烧级的玩家,在把玩DIY之余又想选择一款极具性价比的显卡,那么HAWK一定是不可多得的选择之一了。
寄托对AMD库拉索XT的冲级和对中高端玩家的需求,微星也是第一时间把极功性能与稳定于一身的非公版显卡R9 270X HAWK推出了市场,具体它的性能如何?我们来看一下吧!

从包装的正面可以看到,微星包装的正面也是选取了类似于F117的外形图,也代表着显卡那强劲的爆发力。

在正面的右下角可以看到本次显卡的一些强劲性能:
2G GDDR5显存,PCI-3 3.0规格兼容,以及支持DirectX 11.2模式。

虽然包装可以从下方掀开,但是里边不曾看到显卡的神鹰,不过在掀开的盒盖和包装内侧上方依然是对R9 270X HAWK的特点介绍。

背面是显卡的详细参数,以及R9系列显卡的一些特点介绍。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包装
- 第2页:开箱,附件
- 第3页:显卡外观
- 第4页:显卡散热部分
- 第5页:散热加固模块
- 第6页:核心,显存,供电
- 第7页:PCB其它细节
- 第8页:接口部分
- 第9页:测试平台及简介
- 第10页:基准测试部分一
- 第11页:基准测试部分二
- 第12页:游戏测试部分
开箱,附件

打开外包装,里边则是一个附件盒以及一块R9 270X HAWK显卡。

说明书保修卡,快速安装指南一些必备的产品,再就是驱动光盘和2根6Pin转双4Pin D型口转接线2根,然后就是DVI转VGA转接头一个了。当然,与其它产品不同的是,HAWK的附件中多了2个测量节点延长线,用于在超频时轻松的测量电压。

整体附件一览。

2个测量节点延长线。在超频中的玩家会用到这个东西~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包装
- 第2页:开箱,附件
- 第3页:显卡外观
- 第4页:显卡散热部分
- 第5页:散热加固模块
- 第6页:核心,显存,供电
- 第7页:PCB其它细节
- 第8页:接口部分
- 第9页:测试平台及简介
- 第10页:基准测试部分一
- 第11页:基准测试部分二
- 第12页:游戏测试部分
显卡外观

本次的HAWK和以往不同,摒弃了银色的金属元素,进而改为了和包装一样的黄色。

下方可以看到有4根6mm热管伸出。

背面,HAWK为了保证散热效果,增加了一个防固的散热板,用以保证背面的散热效果。

上边,单独一根8mm热管伸向第二个散热风扇。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包装
- 第2页:开箱,附件
- 第3页:显卡外观
- 第4页:显卡散热部分
- 第5页:散热加固模块
- 第6页:核心,显存,供电
- 第7页:PCB其它细节
- 第8页:接口部分
- 第9页:测试平台及简介
- 第10页:基准测试部分一
- 第11页:基准测试部分二
- 第12页:游戏测试部分
显卡散热部分

散热器篇,首先微星R9 270X HAWK是使用的2个10CM的风扇来进行散热的,风扇大的好处是带来的风量足,同时又保证了静音。

散热器背面图,由53个散热鳍片和5根热管构成。

散热采用了纯铜一体化散热底座的设计,能够把GPU的热量均匀的分布到热管上,而热管采用上1下4的构造,上边的一根热管伸向最右边,为8mm,下边的4根热管为6mm。两边均匀分散。

双10CM的风扇只有贴近显示输出接口的那一个(左边)才是4Pin温控,另外一个为2Pin。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包装
- 第2页:开箱,附件
- 第3页:显卡外观
- 第4页:显卡散热部分
- 第5页:散热加固模块
- 第6页:核心,显存,供电
- 第7页:PCB其它细节
- 第8页:接口部分
- 第9页:测试平台及简介
- 第10页:基准测试部分一
- 第11页:基准测试部分二
- 第12页:游戏测试部分
散热加固模块

同样,PCB版的正面也有一个加固/散热模块,用于给几个发热关键部位(显存和DirectFET封装的Mosfet)进行散热。

PCB正面加固/散热模块的背面,可以看到主要几个发热的关键部位都增加了导热垫。

显卡背部的加固/散热模块,在模块的右下(按着字母的顺序为正)印有HAWK字样。

PCB背部散热/加固模块的背面,没有导热垫,但是有一层塑料膜,用于防止短路。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包装
- 第2页:开箱,附件
- 第3页:显卡外观
- 第4页:显卡散热部分
- 第5页:散热加固模块
- 第6页:核心,显存,供电
- 第7页:PCB其它细节
- 第8页:接口部分
- 第9页:测试平台及简介
- 第10页:基准测试部分一
- 第11页:基准测试部分二
- 第12页:游戏测试部分
核心,显存,供电

GPU,核心代号215。

显存,尔必达的W2032BBBG,由8颗构成GDDR5 2G的显存容量。

GPU核心供电,由8个SFC超铁素体电感构成了8相的GPU核心供电部位。

右边则为显存和其它设备配备了2+1相供电。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包装
- 第2页:开箱,附件
- 第3页:显卡外观
- 第4页:显卡散热部分
- 第5页:散热加固模块
- 第6页:核心,显存,供电
- 第7页:PCB其它细节
- 第8页:接口部分
- 第9页:测试平台及简介
- 第10页:基准测试部分一
- 第11页:基准测试部分二
- 第12页:游戏测试部分
PCB其它细节

BIOS 2个模式,超频和默认频率模式。

4Pin风扇供电接口和电压测量口,之前附件的测量节点延长线就是从这里插入。

在DVI输出的部分,为了保证不被其电子元器件干扰,因此特别做了EMI防护。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包装
- 第2页:开箱,附件
- 第3页:显卡外观
- 第4页:显卡散热部分
- 第5页:散热加固模块
- 第6页:核心,显存,供电
- 第7页:PCB其它细节
- 第8页:接口部分
- 第9页:测试平台及简介
- 第10页:基准测试部分一
- 第11页:基准测试部分二
- 第12页:游戏测试部分
接口部分

R9系列统一支持PCI-E 3.0并向下兼容PCI-E 2.0接口规范,同时在PCB上可以看到PRODUCT OF CHINA的字样,整体有中国制造。

显卡的辅助供电为6+6Ping。

R9系列的无桥技术目前仅限于R9 290X和R9 290,因此在微星R9 270XHAWK上依然还是可以看到交火桥的触点。

输出接口基本该布局可以说是中高端显卡统一的方式了。最上边是DP接口,然后是HDMI接口,2卡槽的显卡一般并列2个DVI接口。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包装
- 第2页:开箱,附件
- 第3页:显卡外观
- 第4页:显卡散热部分
- 第5页:散热加固模块
- 第6页:核心,显存,供电
- 第7页:PCB其它细节
- 第8页:接口部分
- 第9页:测试平台及简介
- 第10页:基准测试部分一
- 第11页:基准测试部分二
- 第12页:游戏测试部分
测试平台:

测试平台详细信息:
CPU I7 3770K 内存 三星DDR3 1600 4G*2 硬盘 80G+2TRAID0 主板 华擎Z68 EXTREME7 GEN3 电源 首席玩家 黑寡妇600W 测试驱动:AMD 13.11(Bate)
CPU-Z信息:CPU

CPU-Z信息:内存

GPU-Z信息:微星R9 270X HAWK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包装
- 第2页:开箱,附件
- 第3页:显卡外观
- 第4页:显卡散热部分
- 第5页:散热加固模块
- 第6页:核心,显存,供电
- 第7页:PCB其它细节
- 第8页:接口部分
- 第9页:测试平台及简介
- 第10页:基准测试部分一
- 第11页:基准测试部分二
- 第12页:游戏测试部分
基准测试部分一:

温度测试,测试时间19分21秒,温度维持在80度,不再增长。

新3DMARK得分。

3MARK 11 Extreme得分:X2601分。

RDMARK Performance得分:8764分。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包装
- 第2页:开箱,附件
- 第3页:显卡外观
- 第4页:显卡散热部分
- 第5页:散热加固模块
- 第6页:核心,显存,供电
- 第7页:PCB其它细节
- 第8页:接口部分
- 第9页:测试平台及简介
- 第10页:基准测试部分一
- 第11页:基准测试部分二
- 第12页:游戏测试部分
基准测试部分二:

Unigine 山丘极限HD跑分:1442分。

Unigine 山丘极限跑分:1867分。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包装
- 第2页:开箱,附件
- 第3页:显卡外观
- 第4页:显卡散热部分
- 第5页:散热加固模块
- 第6页:核心,显存,供电
- 第7页:PCB其它细节
- 第8页:接口部分
- 第9页:测试平台及简介
- 第10页:基准测试部分一
- 第11页:基准测试部分二
- 第12页:游戏测试部分
游戏测试部分:

DX10测试:《生化危机5》游戏测试,1920*1080分辨率下最高画质平均帧128.1帧。

DX11测试:《古墓丽影9》游戏测试,1920*1080分辨率下最高画质平均帧:43.2帧。

DX11测试:《失落的星球2》游戏测试,1920*1080分辨率下最高画质平均帧:58.7帧。

DX11测试:《细胞分裂6:黑名单》游戏测试1920*1080分辨率下最高画质。

测试平均帧:47.448帧。
总结:
微星R9 270X HAWK显卡其实还有很多功能,而本次只做简测试,因此包括第二BIOS和超频,以及风扇控制并没有测试到。
但就普通效果来说,整体水平为中等,毕竟是一款1600价位左右的显卡,能够保持这个程度不错了,但遗憾的是80度的温度,依然是让人觉得有点小郁闷。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包装
- 第2页:开箱,附件
- 第3页:显卡外观
- 第4页:显卡散热部分
- 第5页:散热加固模块
- 第6页:核心,显存,供电
- 第7页:PCB其它细节
- 第8页:接口部分
- 第9页:测试平台及简介
- 第10页:基准测试部分一
- 第11页:基准测试部分二
- 第12页:游戏测试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