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冷至尊CM-Storm Recon雇佣兵游戏鼠标评测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酷冷至尊CM-Storm的Recon雇佣兵这个鼠标出来也有段时间了,不过因为之前内地的投放量少,所以保有率并不高。楼主看到这个鼠标之后也颇感新奇,尤其是被它的外形萌到了,方正厚实,像个面包似的。

雇佣兵的定位属于中高端游戏鼠标,采用安华高A3090光学引擎,支持4档Dpi即时调节、5组配置和36组宏存储,外壳主体部分为类肤涂层材质。不难看出,CM-Storm作为台系外设品牌,每款鼠标的设计思路还是很独特的。以雇佣兵为例,不管是轮廓外形,还是细节工艺,在茫茫多的对称型鼠标中,确实也很难找出一款与之相类似的。CM-Storm官方表示雇佣兵的工程学设计和涂层处理能满足大部分用户的使用习惯,并且大大提高了耐久性、功能性和精准性。
那么雇佣兵的综合素质究竟怎样,希望楼主的评测能给大家一个参考。开始前照例先贴一段官方数据:
官方参数:
Specifications(规格):
AvailableColor:black/white FormFactor:AmbidextrousBody Sensor:AvagoADNS-3090OpticalSensor ProgrammableButton:9 OnboardMemory:32KB PollingRate:1000Hz/1ms Velocity:Upto60ips Acceleration:20g Dimensions(W×H×D):64.4×116.4×42mm/2.53×4.58×1.65inches Weight:139g/0.31lbs
Features(特性):
Avago3090opticalsensorwith800-4000dpi On-The-FlyLift-Off-Distanceadjustments On-The-FlyDPIadjustments On-The-FlyUSBpollingrateadjustments Upto1.5m/sor60”/strackingspeedand20Gofacceleration HighestgradeJapaneseOmronmicroswitches Extrawide16-bitUSBdatapath 1000Hzpollingrate/1msresponsetime SuperGripcoatedambidextrousmousebody Ultraswiftmousefeet Flexible1.8meteror78.6inchlongcable Dimensions(W×H×D):64.4×116.4×42mm/2.53×4.58×1.65inches MulticolorMousewheellighttoidentifyProfile
开箱概览
包装主色调是CMStorm传统的黑色和红色,采用书页式盒装。正面信息比较简洁,鼠标图片没有用普通的实物图,而是加了一些特效,与下方的“Recon”字样相映成辉,总体还是很有味道的。

背面是一些参数介绍、认证标识等信息。没有多余的图片文字,显得大方。

打开封面,可以看到雇佣兵的大致模样,也能通过下方的开孔测试手感。封面内部图文并茂地展示了一些鼠标的特性,其中比较吸引人的是可变色的滚轮背光和四侧键。

包装附件含Recon鼠标及使用手册各一。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简介,开箱
- 第2页:外观设计一
- 第3页:外观设计二
- 第4页:鼠标细节
- 第5页:鼠标垫兼容性
- 第6页:鼠标背光功能测试
- 第7页:鼠标驱动功能测试
- 第8页:使用体会
- 第9页:评测总结
外观设计一
取出鼠标,铿锵有力的线条呼之欲出。

雇佣兵长了个国字脸,按键、滚轮、DPI键都是两个字形容:粗大。非常Man的设计。

左右两侧共四个侧键,完完全全的对称鼠标设计。上壳是常见的类肤材质。侧面是整个鼠标外壳工艺的亮点,类似于罗技的DryGrip,应该是喷砂涂层处理,触感介于塑料磨砂和类肤涂层之间,是一种比较微妙的手感,防滑效果不如磨砂,但是胜在细腻。

鼠标臀部浑圆丰满,带有背光CMStormLOGO,涂层处理得非常好。背部有一层凸起,与侧面形成两条凹槽,便于大拇指和无名指的握持,设计理念还是非常到位的。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简介,开箱
- 第2页:外观设计一
- 第3页:外观设计二
- 第4页:鼠标细节
- 第5页:鼠标垫兼容性
- 第6页:鼠标背光功能测试
- 第7页:鼠标驱动功能测试
- 第8页:使用体会
- 第9页:评测总结
外观设计二
雇佣兵左侧。

雇佣兵鸟瞰图。上壳构成一个曼妙的曲线。鼠标尺寸为64.4×116.4×42mm,看起来心宽体胖,其实并不大。高度42mm也不是一个很夸张的数值,但是由于按键高度较高,臀部比较大,使得握持的平均高度高了,还有点顶手心,所以握感偏大。

底盘设计也很精巧。一片凹字形大前脚贴和两片纺锤形后脚贴,有厚度,而且边缘打磨圆滑。中间是光孔和标签,尾部还有个橡胶塞封住螺丝孔。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简介,开箱
- 第2页:外观设计一
- 第3页:外观设计二
- 第4页:鼠标细节
- 第5页:鼠标垫兼容性
- 第6页:鼠标背光功能测试
- 第7页:鼠标驱动功能测试
- 第8页:使用体会
- 第9页:评测总结
鼠标细节
透光滚轮与DPI键。比较精致,细节做工可见一斑。雇佣兵的DPI键是我见过的最不易误按的设计之一。

雇佣兵的鼠标线采用的是比较细的胶线,非常柔软,移动时阻力很小。配抗屏蔽磁环,镀金USB接口,还附带一个USB安全套,哦不,是保护套。

镀金USB接口。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简介,开箱
- 第2页:外观设计一
- 第3页:外观设计二
- 第4页:鼠标细节
- 第5页:鼠标垫兼容性
- 第6页:鼠标背光功能测试
- 第7页:鼠标驱动功能测试
- 第8页:使用体会
- 第9页:评测总结
兼容性能
雇佣兵采用的是安华高A3090引擎,是游戏级红光引擎。性能无需多言,兼容性应该是没有问题的,随手拿了一些不同种类的垫子测试一下。全部兼容,静默距离楼主放到驱动章节里去说。
SteelQck+:

ZowieGTF:

Aggerssor:

GameMadmanReborn17:

SteelSX:

FirePad极地屠戮: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简介,开箱
- 第2页:外观设计一
- 第3页:外观设计二
- 第4页:鼠标细节
- 第5页:鼠标垫兼容性
- 第6页:鼠标背光功能测试
- 第7页:鼠标驱动功能测试
- 第8页:使用体会
- 第9页:评测总结
功能测试
(一)背光
不多说,上图!雇佣兵没有现在比较流行的炫目灯光,滚轮一圈、DPI键和尾部LOGO点缀一下,跟浑身上下都发光的鼠标比起来,成熟内敛又闷骚,一句话,理念问题,楼主个人比较推崇CMStorm这种的。看过Mech那样子你就知道,有些人他不是不能骚,只是有时候不想太骚。



可对三处背光实现自定义颜色,这种效果还是满……奇葩的。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简介,开箱
- 第2页:外观设计一
- 第3页:外观设计二
- 第4页:鼠标细节
- 第5页:鼠标垫兼容性
- 第6页:鼠标背光功能测试
- 第7页:鼠标驱动功能测试
- 第8页:使用体会
- 第9页:评测总结
(二)驱动
刚安装完驱动的时候还有一个小插曲,系统提示楼主升级软体。楼主作为一个下一步党,也没多想就点了,结果没一会儿提示升级失败,让楼主拔掉鼠标之后重新连接。楼主照做,结果Recon死活没反应,灯也不亮,系统也不识别。楼主这才意识到,刚才可能丫孙子给我自动升级固件了,还给升级失败了,这就是传说中的变砖么。换做其它人可能到这里就要心灰意冷了,但楼主就是楼主,插上Recon之后再次强刷固件,居然还给刷活了。这算是什么设定--所以楼主在此告诫各位,装驱动的时候别去升级软体,所谓软体就是固件,要刷固件最好等没事了单独去刷。
驱动界面。首页是按键设置,功能比较多。最下排是配置选择,可以自定义图标。

感应器设置界面。坑爹的DPI设置是800、1600、3200和4000,无法自由调节。每档可以独立设置工作高度和USB回报率,这一点还是非常虎的。默认配置无法编辑,但可以新建配置来自定义设置。

上个画线测试。然后单独说一下工作高度,也就是一般常说的静默距离。驱动中可设置为1-5,默认是3。楼主每一档都测试了一下,发现1高度很完美,但是在一些浅色垫子上兼容性不好,2适中。3已经有点偏高了,4、5就不用说了,然而仔细测试之后发现只有3以上的工作高度,在各种表面的兼容性才是最好的,即便是2也会偶尔出现假性丢帧。楼主觉得这个是目前业内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喜欢低静默的朋友,就老老实实用黑色垫子吧。


背光选项。三个背光区域——滚轮、DPI键、LOGO可单独调节颜色,还可以更改发光模式,什么“点选按键时闪烁”这种听上去就很叼爆的样子啊。不过新建配置之后发现默认配置那个切换DPI变颜色的技能没有了,比较遗憾。

巨集、设定档和技术支援就不多做介绍了。巨集内地称为宏。雇佣兵的驱动总体来说,UI和功能都不错,DPI设置和背光选项可以再完善下。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简介,开箱
- 第2页:外观设计一
- 第3页:外观设计二
- 第4页:鼠标细节
- 第5页:鼠标垫兼容性
- 第6页:鼠标背光功能测试
- 第7页:鼠标驱动功能测试
- 第8页:使用体会
- 第9页:评测总结
使用体验
(一)手感
按键方面,左右键都是欧姆龙白点,点击清脆,在厚实的按键下仍然有比较清晰的确认感,是一个亮点,这要归功于背壳弯曲部分的设计,缓解了一体按键的材料硬度,增加了弹性,同时也保留了按键扎实的质感,融合进上壳线条的设计,兼顾美观和实用性,楼主认为这些细节就是一个品牌是否拥有成熟设计理念的标志。再说说问题,前面说到雇佣兵的DPI切换键是我见过的最不易误按的DPI键之一,而它的右侧键却是我见过的最容易误按的侧键之一。主要原因在于侧键突起,并且微动比较软,经常移动一下就按到了,虽然默认右侧键没啥用处,但一直按到终归是个问题。
握持方面,标准的对称式设计,饱满的轮廓,可能会让人想到IO1.1,但握过之后相信就不会有人这么想了。原因在于前面说的按键高度,比IO高出不少,背部曲线也相应变高,还有一个丰臀,握感足足大了IO一圈。楼主的手是20cm,正好能完全抓住,手再小点,就只能趴握了。雇佣兵前端内收尾部外扩,内收的幅度也不大,侧面几乎就是直上直下,加之涂层摩擦系数不大,所以提拉鼠标有难度,而雇佣兵默认配置的静默距离又比较高,这一点对于喜欢提鼠标的玩家来说可能不易适应。
重量方面,雇佣兵带线约139g,并不算很重的鼠标,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灵活性。雇佣兵体型厚实,大鼠握感,比较适合趴握,配上这样一个比较适中的重量,既保留了贴合的手感,又最大限度提高了控制性能,定位上来看,更适合FPS游戏的发挥。
(二)游戏
测试了CS1.6、COD9、DotA2等游戏,玩了很多,不一一列举。

良好的外形设计和外壳工艺使得雇佣兵手感相当不错,上壳按键与欧姆龙微动的组合产生了非常微妙的点击感,单点既轻松,又很稳定,不会粘连导致泼水,大鼠手感配上适中的份量,在FPS游戏中发挥比较出色。偏高的鼠身高度、按键高度加上丰硕的尾部,让小手和习惯捏鼠的玩家压力很大,但雇佣兵本身的尺寸数据并不是那么吓人,跟其它鼠标放在一起也不是很显大,只是握感确实大了一点,RTS游戏或DotA2这样的对抗型RPG游戏中操控性就逊色一些,玩多了手会有点累。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简介,开箱
- 第2页:外观设计一
- 第3页:外观设计二
- 第4页:鼠标细节
- 第5页:鼠标垫兼容性
- 第6页:鼠标背光功能测试
- 第7页:鼠标驱动功能测试
- 第8页:使用体会
- 第9页:评测总结
评测总结
酷冷至尊CMStormRecon雇佣兵这只鼠标,作为一款搭载A3090的中高端游戏鼠标来说,综合素质还是不错的。按键和握持的手感都相当扎实;外壳工艺很有特色,触感很棒,尤其是侧面涂层;外形设计、灯光效果、做工用料都是上乘;250的价格,相比其它A3090、同样级别的鼠标,性价比还是有优势的。
不足之处在于握感偏大,鼠身高度偏高,对玩家的握姿和使用习惯会有比较大的限制,小手可能也难以驾驭;Dpi固定4档数值,不能自由调节,这会给很多玩家带来上手的困难;测试中发现驱动中的背光控制也不够完善。

最后说一点,驱动、软体方面需要优化,虽然多数玩家可能都不会注意到这方面,但是一只中高端游戏鼠标,尤其是需要驱动发挥功能性的产品,驱动和板载存储是研发重点,也是现在高端鼠标的标配,重要性甚至不输硬件本身。我觉得CMStorm为了加强客制化,整个支持系统包括软体都做的比较复杂,功能性也很强,但是最基本的Dpi自由调节却没有实现,很是奇怪,如果加上这个功能的话,才算是个基本完善的驱动。另外对于静默距离的调整,始终还是不能实现低静默下的完美兼容性,难以两全。固件版本也不少,可能还需要玩家自己亲手刷了之后才能感受到细微的差异,找到最合适自己的版本。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简介,开箱
- 第2页:外观设计一
- 第3页:外观设计二
- 第4页:鼠标细节
- 第5页:鼠标垫兼容性
- 第6页:鼠标背光功能测试
- 第7页:鼠标驱动功能测试
- 第8页:使用体会
- 第9页:评测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