渲染人间的烟火 赛睿Sensei RAW激光鼠拆解测评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赛睿的Sensei系列鼠标,一直以来都是代表赛睿品牌中的高端系列,我们不可否认每一款高端鼠标都有其高贵的理由,Sensei系列也一向如此,作为Xai的代替品,Sensei虽然故为旗舰,但价格同样是令人感觉那么的遥不可及,诚然,Sensei系列的背后是那扎实的做工和那先进的技术(Sensei普通版依然是那几乎一成不变的外壳造型),但是作为500左右的价格去买一款鼠标,不是很多人能够承受的起的,固而Sensei系列一向是多数发烧友一直向往而又那么遥不可及的梦想。
而也是借着秋日的清风,赛睿似乎如同那偶然间听到了虔诚信徒祈祷的神明一般,给我们带来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Sensei女神,下凡了!

与九月,赛睿推出了一款面向中端市场的鼠标Sensei[RAW]系列,t同样的,在这里解释下RAW的意思,其实RAW原意是指未经加工,也就是说RAW使用的是Sensei原原本本的模组,并没有如同普通版Sensei那样增加了一些诸如LED显示等功能,但不可否认,RAW即为Sensei的同根血统,这是不变的。
其实说是同根血统,但至少包装上固然Sensei的普通版就可以甩掉RAW好几条街,不过近几个月赛睿出品的东西基本都这样,少了点包装的用料,多了点内在的东西,还算喜闻乐见。
包装采用开口式包装,不在以略缩图和豪华来占据包装的主题,而开口中可以看到Sensei RAW鼠标的原本模样,也方便与用户直接伸进手去比较一番手型,和隔着塑料测试下鼠标的点击反馈感。
左上角依然是Senser RAW的标志,右上角则是赛睿的LOGO,左下角橙色的HEAT ORANGE——夏日之橙标志。
左右两侧分别是鼠标的左右个面,但因为鼠标完全为左右手通用设计,不仔细看很难看出来区别。

背面依然是多种语言去介绍它的特点(唯独少了中文),当然右上角也详细的列出了一些鼠标的参数:
鼠标FPS:12000(比6400的KanaV2高了近一倍)。 IPS移动速度:150(参考KanaV2IPS60的2.5倍)。 最大加速:30G(KanaV2为20G)。 加速2mm以内,线材长度2M这个都和KanaV2一样。 再就是按键由KanaV2的6个变成了8个(标准的Sensei按键,与Kana系列的左右侧键为前进后退不同,Sensei系列左右各有2个侧键)。

Sensei系列开始赛睿的附件处理说明书和鼠标之外还多了一个东西——贴纸,用于贴手机上哪里的,其实这贴纸还是蛮有意思的,毕竟赛睿的LOGO并不花哨,但又不会闲的特别低调。
而线材方面依旧是和Kava一样,近1年来赛睿的鼠标点线材装饰似乎这样就定型了。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开箱
- 第2页:鼠标正面部分
- 第3页:鼠标背面部分
- 第4页:鼠标拆解部分一,上壳
- 第5页:鼠标拆解部分二,上层电路
- 第6页:鼠标拆解部分三,主板芯片
- 第7页:鼠标拆解部分四,微动、滚轮及其它
- 第8页:鼠标驱动
- 第9页:测试、总结
鼠标正面部分:

造型方面相信不用刻意去说,依然是左右手通用的对称造型,还是老样子,哪怕是Sensei系列,不仔细看,依然是感觉和低端鼠标没什么两样,不懂赛睿的人经常也会戏称——这鼠标就LOGO值钱。

Sensei一族的标志就是带有LED透光效果的赛睿LOGO,与XAI那种掉漆的LOGO不同,Sensei几乎每个LOGO都改成了这样的透光式效果,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不再掉漆,且透光后特别好看。

与KanaV2不同,SenseiRAW的按键为曲线设计,这使得鼠标的左右按键更大,同时在使用的手感上也会更加的好些(三角的DPI切换按键让用户在使用的时候食指和中指不必太过区分开来)。当然这点上也就和赛睿通用模具显得一模一样了(上至XAI下至Kinzu)。

其实镜面的设计小编真心觉得有点花哨了,除了各种反光之外,一摸一个手印也是不好的地方,要想保持镜面用湿巾擦还不行,必须用纸巾……
而赛睿Sensei RAW的左右侧各有2个侧键,用户可以很轻易的根据这些按键随心所欲的定制“宏”参数。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开箱
- 第2页:鼠标正面部分
- 第3页:鼠标背面部分
- 第4页:鼠标拆解部分一,上壳
- 第5页:鼠标拆解部分二,上层电路
- 第6页:鼠标拆解部分三,主板芯片
- 第7页:鼠标拆解部分四,微动、滚轮及其它
- 第8页:鼠标驱动
- 第9页:测试、总结
鼠标背面部分:

与Sensei普通版不同,RAW版虽然筵席了普通版的设计,但并没有LED显示屏等其它设置,于是乎,很果断的选择了和KanaV2一样的橙色半透明地盘设计,也符合了包装上狂热之橙的英文字母。

参数部分,由于多了2LED灯,于是鼠标的供电为200mA,和普通版一样。

SenseiRAW虽然是Sensei系列的基础版,但在引擎上仍然是采用的激光引擎,以此来增加鼠标的精准度。

脚贴部分,赛睿通用的3脚贴设计,上边一个大的下边2个小的。

线材部分,依旧是尼龙编织,USB接口依然和正常一样。没有镀金,也没有屏蔽磁环。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开箱
- 第2页:鼠标正面部分
- 第3页:鼠标背面部分
- 第4页:鼠标拆解部分一,上壳
- 第5页:鼠标拆解部分二,上层电路
- 第6页:鼠标拆解部分三,主板芯片
- 第7页:鼠标拆解部分四,微动、滚轮及其它
- 第8页:鼠标驱动
- 第9页:测试、总结
鼠标背面部分一,上壳:

赛睿的鼠标一向以“好拆”注明,他并不会把内部的部件太过藏着噎着,掀开脚垫即可看到下边的十字螺丝,一共4个分布在鼠标地盘的4个角落里。

其实外壳是2层做成,第一层为镜面做工,主要是手掌主要握住的位置,包括左右键,而第二层则是累肤设计,主要拇指,为其它按键和和拇指以及无名指和小指放置。
整个模具延续了赛睿一贯的作风,至少Sensei的绝大多数型号都是这样子的。
和中低端的Kinzu相比,少了侧键和DPI按键与滚轴中间的小指示灯。

两层设计的结合使用的是卡扣,4个弹性卡扣和2个固型卡扣,把2个外壳仅仅的结合在一起,老实说小编曾经想还开给大家详细看看,但是奈何太结实,最后只得放弃。

侧键均是通过这种支条来进行固定的,左右两侧各有一对,另外就是图片右上角的位置为赛睿LOGO的透光孔。可以把灯光固定在一个半封闭的环境中,仅通过赛睿LOGO照射出来。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开箱
- 第2页:鼠标正面部分
- 第3页:鼠标背面部分
- 第4页:鼠标拆解部分一,上壳
- 第5页:鼠标拆解部分二,上层电路
- 第6页:鼠标拆解部分三,主板芯片
- 第7页:鼠标拆解部分四,微动、滚轮及其它
- 第8页:鼠标驱动
- 第9页:测试、总结
鼠标背面部分二,上层电路:

拆开后首先来看上层,上层控制按键部分为一个单独的小电路板,电路板通过2个螺丝固定在外壳上,主要用于侧键和DPI切换键的微动控制,因此鼠标内部构成了上下两侧的设计。在这点上SenseiRAW并没有因为价格便宜而缩水,依旧是走原本的路线。

上部一共5个微动,分别为左右侧各2个侧键和滚轮下方的DPI调节按键。

TTC红点,和XAI以及普通版相同,侧键并没有缩水。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开箱
- 第2页:鼠标正面部分
- 第3页:鼠标背面部分
- 第4页:鼠标拆解部分一,上壳
- 第5页:鼠标拆解部分二,上层电路
- 第6页:鼠标拆解部分三,主板芯片
- 第7页:鼠标拆解部分四,微动、滚轮及其它
- 第8页:鼠标驱动
- 第9页:测试、总结
鼠标拆解部分三,主板芯片:

主板部分,这次拆解明显发现主板干净了许多,和KanaV2完全不是一个档次的感觉~,而本次SenseiRAW鼠标使用的主板是30B-10-1为2012年4月5日生产。

主控芯片部分,SenseiRAW使用的是MC9S08JM16 CLD和KanaV2差不多,不过拥有的是16K缓存,嗯,多了一倍。该系列主控经常出现在Kinzu和Kana系列,Sensei系列似乎只有RAW才有,一分钱一分货嘛。

主控不能说缩水,毕竟16K的缓存要比KanaV2高出一倍,而且因为省去了LED和变色功能,所以只能说是一分钱一分货,赛睿把这节省的钱用的恰到好处。而主控的降低不代表鼠标引擎的节省,鼠标引擎使用的依然是安华高,但是型号为A9500,货真价实的高端激光引擎,没有超频,默认频率为5670的DPI和30G的移动加速以及150的IPS,基本的属性就已经足足的把之前KanaV2的A3090甩的远远的了。

激光引擎的导光模块(拔了半天没拔下来,就这样吧)。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开箱
- 第2页:鼠标正面部分
- 第3页:鼠标背面部分
- 第4页:鼠标拆解部分一,上壳
- 第5页:鼠标拆解部分二,上层电路
- 第6页:鼠标拆解部分三,主板芯片
- 第7页:鼠标拆解部分四,微动、滚轮及其它
- 第8页:鼠标驱动
- 第9页:测试、总结
鼠标拆解部分四,微动、滚轮及其它:

微动部分,欧姆龙的国产白点,是否国产很好认,D2FC-F-7N(10M),其中C代表china。
10M,相比KanaV2有了很大的提升,10M完全可以承受100万次的点击寿命(millon的意思)。

鼠标滚轮,和KanaV2不同,滚轮的轮毂采用了半透明式设计,能够吸取LED的灯光,让滚轮更加的明亮。

滚轮与LED主光灯展示,两者离得比较近,但LED灯通过2个卡位牢牢的扣在上边,让两者之间达到最近的距离又不会产生摩擦。

前端/尾部LED灯光都增加了小小的光源,尾部的作用是让灯变的更柔和,前端的的是辅助滚轮增亮,两者都有套上灯罩,让光线不至于太过强烈。

最后,鼠标底盘线路也是留出一道道的线槽,让鼠标的USB线不会变得特别乱。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开箱
- 第2页:鼠标正面部分
- 第3页:鼠标背面部分
- 第4页:鼠标拆解部分一,上壳
- 第5页:鼠标拆解部分二,上层电路
- 第6页:鼠标拆解部分三,主板芯片
- 第7页:鼠标拆解部分四,微动、滚轮及其它
- 第8页:鼠标驱动
- 第9页:测试、总结
鼠标驱动:

Sensei RAW可以直接找到相应的选项,下载下来后也是Engine通用的驱动,多了一个7月23号的固件下载,可下也可不下。

Engine依然识别和之前的KanaV2一样,很简单的页面,不过多了的键位可以设置更加多的自定义“宏”参数,中间偏下仍然是左右手更换设置,一键变更适合左手习惯的人事使用。

基于安华高A3090激光引擎带来的就是90-5670DPI可调,非常恐怖的一个数字,当然鼠标的默认则是1620/3240之间通过DPI切换键进行互换,习惯了800DPI的童鞋可能会觉得有点快,但90DPI作为细微操作的人来说绝对是强悍之极了。而灯光设置基本一样,强度有关闭、低光、中等强度、和最亮4种强弱,而频率有稳定、慢速、中等和最快4种闪动频率。

最后一项仍然是按键统计,用于测试按键完整性和准确点记性,双击也可以通过该项进行检测。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开箱
- 第2页:鼠标正面部分
- 第3页:鼠标背面部分
- 第4页:鼠标拆解部分一,上壳
- 第5页:鼠标拆解部分二,上层电路
- 第6页:鼠标拆解部分三,主板芯片
- 第7页:鼠标拆解部分四,微动、滚轮及其它
- 第8页:鼠标驱动
- 第9页:测试、总结
测试、总结:

5670/4050/2430/810DPI频率下进行的写字测试(不要笑,小编始终认为如何给大家展示最真实的数据?不看屏幕盲着写字)。小编并没有练过,鼠标不会写的一手好字,但是会把4个DPI的真实感觉详细反馈给大家,因为这是不看屏幕写的。

游戏测试方面则使用了CODOL作为测试的目标,以使命召唤4为蓝本改变成OL之后也是受到了大家的关注,加上又是TX公司代理,这种无需注册帐号(多数人现在已经有QQ号了)的方式也是极大的省去了很多人的麻烦。而在三次测试开启之际,小编也是成功的进入到了CODOL中,去厮杀一翻,相比单机,OL可以互动的人更多了,而且Ping值也达到了一个稳定的状态。因为人数和Ping的关系,OL要求的反应速度和射击水准明显的要高于单机(这和心里有关,老外喜欢玩游戏,我们喜欢体验杀人快感,目标不同)。
而不可否认,因为之前一直使用赛睿鼠标的关系SenseiRAW的上手度很快,不过SenserRAW鼠标的DPI值和其它鼠标不同,他默认熄灭灯光时是1620DPI,灯光亮起时是3240DPI,所以对于FPS射击类游戏,小编在使用时将其调至810,其游戏反馈感觉非常棒!
总结:这是一款激光鼠标,而安华高的A9500引擎那超高的FPS让鼠标非常轻易的适应各种地形,同样鼠标采用标准手型设计,因此不会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什么不合适以及上手多难的现象。呼吸式的LOGO灯能够让你在夜晚的时候很轻易的找准位置。作为一款激光鼠标,我相信赛睿在RAW上的用心度是值得肯定的,因此我个人比较推荐有兴趣的同学尝试购买下。
当然这个鼠标也是有缺点的,如镜面的表面特别不耐脏。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开箱
- 第2页:鼠标正面部分
- 第3页:鼠标背面部分
- 第4页:鼠标拆解部分一,上壳
- 第5页:鼠标拆解部分二,上层电路
- 第6页:鼠标拆解部分三,主板芯片
- 第7页:鼠标拆解部分四,微动、滚轮及其它
- 第8页:鼠标驱动
- 第9页:测试、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