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爷也不能随便吃 各国家和地区独特的生物们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每个人有相同的地方,也有自己不同的个性。国家也是如此。每个国家不管面积大还是小,人口多还是少,都有一些只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事物。下面我们就看看世界上几个主要国家都有哪些自己独有的东西。

中国特有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多样,野生动物资源丰富,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占世界种类总数的10%以上。有160多种闻名世界的特产珍稀动物,如:大熊猫、金丝猴(川金丝猴、滇金丝猴、黔金丝猴)、白鳍豚、白唇鹿(这四种为我国四大国宝)、华南虎、麋鹿(四不像)、扬子鳄、鳄蜥、大鲵(娃娃鱼)、中华鲟、白鲟、白头叶猴、岩猴(台湾猴)、藏酋猴、普氏原羚、藏羚、扭角羚、台湾鬣羚、野牦牛、荒漠猫、黑麂、四川山鹧鸪、海南山鹧鸪、黑颈鹤、中华秋沙鸭、白颈长尾雉、黄腹角雉、绿尾虹雉、雉鹑、黑长尾雉、蓝鹇、褐马鸡、白马鸡、藏马鸡、蓝马鸡、斑尾榛鸡、海南虎斑开鸟(读作坚)等。
1.熊猫
大熊猫(学名:Ailuropoda melanoleuca),一般称作“熊猫”,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动物之一,数量十分稀少,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体色为黑白相间,被誉为“中国国宝”。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物种,现存的主要栖息地在中国四川、陕西等周边山区。2004年全世界野生大熊猫数量约为1590只。成年熊猫长约120-190厘米,体重85到125公斤,适应以竹子为食的生活。大熊猫憨态可掬的可爱模样深受全球大众的喜爱,在1961年世界自然基金会成立时就以大熊猫为其标志。




2.金丝猴
金丝猴(jinsihou),脊椎动物,哺乳纲,灵长目,猴科,疣猴亚科,仰鼻猴属。毛质柔软,为中国特有的珍贵动物,群栖高山密林中。中国金丝猴分川金丝猴、黔金丝猴、滇金丝猴,和2012年新近发现的“怒江金丝猴”(暂定名)。此外还有越南金丝猴和缅甸金丝猴两种金丝猴,均已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3.华南虎
华南虎是中国特有的虎亚种,生活在中国中南部,也叫做中国虎。识别特点:头圆,耳短,四肢粗大有力,尾较长,胸腹部杂有较多的乳白色,全身橙黄色并布满黑色横纹。在亚种老虎中体型较小的华南虎,是中国的十大濒危动物之一,目前几乎在野外灭绝,仅在各地动物园、繁殖基地里人工饲养着100余只。



4.白鳍豚
白鳍豚,也称为白暨豚、白鳍,是一种淡水鲸类白鱀豚科动物,仅产于中国长江中下流域,具长吻,身体呈纺锤形,全身皮肤裸露无毛,喜欢群居,性情温顺谨慎,视听器官严重退化,声纳系统特别灵敏。白鳍豚是恒温动物,用肺呼吸,被誉为“水中的大熊猫”。至20世纪由于种种原因使其种群数量减少,2002年估计已不足50头,白鳍豚不仅被列为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也是世界12种最濒危动物之一。2007年8月8日,《皇家协会生物信笺》期刊内发表报告,正式公布白鳍豚功能性灭绝。



5.白唇鹿
白唇鹿又名岩鹿、白鼻鹿、黄鹿、“哈马”(藏语), 为大型鹿类,体型大小与水鹿、马鹿相似。唇的周围和下颌为白色,为中国特产动物。白唇鹿是一种典型的高寒地区的山地动物,已列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一级加以保护,药用价值传遍天下,不仅它的肉可食,皮能制革,而且它的鹿茸、鹿胎、鹿筋、鹿鞭、鹿尾、鹿心和鹿血都是名贵的药材。



6.藏羚羊
藏羚羊(chiru)生活在中国青藏高原(西藏、青海和新疆),有少量分布在印度拉达克地区,被称为“可可西里的骄傲”,我国特有物种,群居。藏羚羊背部呈红褐色,腹部为浅褐色或灰白色。成年雄性藏羚羊脸部呈黑色,腿上有黑色标记,头上长有竖琴形状的角用于御敌。雌性藏羚羊没有角。藏羚羊的底绒非常柔软。成年雌性藏羚羊身高约75厘米,体重约25-30公斤。雄性身高约80-85厘米,体重约35-40公斤。藏羚羊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是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中严禁贸易的濒危动物。




7.中华鲟
中华鲟是一种大型的溯河洄游性鱼类,是我国特有的古老珍稀鱼类,世界现存鱼类中最原始的种类之一。远在公元前1千多年的周代,就把中华鲟称为王鲔鱼。中华鲟属硬骨鱼类鲟形目。鲟类最早出现于距今2亿3千万年前的早三叠世,一直延续至今,生活于我国长江流域,别处未见,真可谓“活化石”。



8.扬子鳄
扬子鳄或称作鼍(tuó),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鳄鱼,也是世界上体型最细小的鳄鱼品种之一。它既是古老的,又是现在生存数量非常稀少、世界上濒临灭绝的爬行动物。在扬子鳄身上,至今还可以找到早先恐龙类爬行动物的许多特征。所以,人们称扬子鳄为“活化石”,扬子鳄对于人们研究古代爬行动物的兴衰和研究古地质学和生物的进化,都有重要意义。我国已经把扬子鳄列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严禁捕杀。为了使这种珍贵动物的种族能够延续下去,我国还在安徽、浙江等地建立了扬子鳄的自然保护区和人工养殖场。

9.娃娃鱼
大鲵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也是最珍贵的两栖动物。它的叫声很像幼儿哭声,因此人们又叫它“娃娃鱼”,是国家二类保护水生野生动物,是农业产业化和特色农业重点开发品种;是野生动物基因保护品种。中国大鲵除新疆、西藏、内蒙、台湾未见报道外,其余省区都有分布,主要产于长江、黄河及珠江中上游支流的山涧溪流中。

澳大利亚特有
世界陆地动物区系可分为6个界,其中澳洲界动物区系是现今所有动物区系中最古老的。其最突出的特点是,缺乏现代地球上其他地区已占绝对优势地位的胎盘类哺乳动物,但保存了现代最原始的哺乳类——原兽亚纲(单孔目:针鼹、鸭嘴兽)和后兽亚纲(有袋目:袋鼠、袋狼、袋鼬、袋熊、袋兔、袋貂)。
鸟类方面也很特殊,鸸鹋(澳洲鸵鸟)、食火鸡和无翼鸟(几维鸟)、营塚鸟、琴鸟、极乐鸟、园丁鸟等均为本界所特有。蛇、蜥蜴以及两栖类均奇缺,特有种有磷脚蜥蜴的种类和极原始的滑跖蟾等。澳洲肺鱼为本区某些淡水河流中的特产。
1.鸭嘴兽
鸭嘴兽是最原始的哺乳动物之一,它的尾巴扁而阔,前、后肢有蹼和爪,适于游泳和掘土。鸭嘴兽穴居在水边,以蠕虫、水生昆虫和蜗牛等为食。繁殖时雌鸭嘴兽每次产两卵,幼兽从母兽腹面濡湿的毛上舐食乳汁。其仅分布于澳大利亚东部约克角至南澳大利亚之间,在塔斯马尼亚岛也有栖息。此外,鸭嘴兽是极少数用毒液自卫的哺乳动物之一,是珍贵的单孔目动物。



2.考拉
树袋熊又叫考拉、无尾熊、可拉熊,学名Phascolarctos cinereus,英文Koala Bear,来源于古代土著文字,意思是“no drink”,因为树袋熊从他们取食的桉树叶中获得所需的90%的水分,而它们只在生病和干旱的时候喝水。树袋熊每天18个小时处于睡眠状态。




3.袋鼠
袋鼠(Kangaroo)原产于澳大利亚大陆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的部分地区。其中,有些种类为澳大利亚独有。所有澳大利亚袋鼠,动物园和野生动物园里的除外,都在野地里生活。不同种类的袋鼠在澳大利亚各种不同的自然环境中生活,从凉性气候的雨林和沙漠平原到热带地区。



4.袋獾
袋獾是一种有袋类的食肉动物,现今只分布于澳洲的塔斯马尼亚州。袋獾是袋獾属中唯一未灭绝的成员,身形与一只小狗差不多,但肌肉发达,十分壮硕。其特征包括,黑色的皮毛、遭遇攻击时发出的臭味、刺耳的叫声,以及进食时的神态。除狩猎外,袋獾也进食腐肉。它们通常单独行动,但有时也与其他袋獾一起进食。



5.针鼹
针鼹,针鼹科(Tachyglossidae)动物的统称。外形似刺猬,尾很短,体长约40-50厘米。体毛有的变成坚硬的刺,刺间和腹面有细毛。吻尖短而直,外包有角质鞘。无齿,舌细长如线,上有粘液,能伸出口外粘捕食物。腿短,前后肢各有5爪,长而锐利,适于挖掘。似鼹鼠,多夜间活动,穴居,以白蚁、蚁类和其他虫类为食。卵生,通常每次仅产1个卵。生殖期雌兽腹面皮肤褶襞成囊状,即临时性的育儿袋。卵在袋中约7-10天孵化。乳区位于育儿袋内。有冬眠现象。仅分布于澳大利亚及新几内亚。



6.鸸鹋
鸸鹋(学名:Dromaius novaehollandia)是鸟纲鸸鹋科唯一物种,以擅长奔跑而著名,是澳洲的特产,是世界上第二大的鸟类,仅次于非洲鸵鸟,因此也被称作澳洲鸵鸟。翅膀比非洲鸵鸟和美洲鸵鸟的更加退化,足三趾,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鸟种之一。栖息于澳洲森林和开阔地带,吃树叶和野果。鸸鶓终生配对。每窝产7-10枚暗绿色卵,卵长13cm。在地面上筑巢。雄鸟孵卵约60天。体上有条纹的幼雏出壳后很快就能跟着成鸟跑。特别的气管结构在繁殖期可发出巨大的隆隆声。鸸鹋是澳大利亚的国鸟。



俄罗斯特有——远东豹
远东豹(Panthera pardus orientalis)又叫东北豹,是豹的一个亚种,是北方寒带地区体型仅次于东北虎的大型猫科动物。


日本特有——雪猴


美国特有
1.白头海雕
白头海雕(学名:Haliaeetus leucocephalus)又名美洲雕,是大型猛禽,成年海雕体长可达1米,翼展2米多长。眼、嘴和脚为淡黄色,头、颈和尾部的羽毛为白色,身体其他部位的羽毛为暗褐色,十分雄壮美丽。主要栖息在海岸、湖沼和河流附近,以大马哈鱼、鳟鱼等大型鱼类和野鸭、海鸥等水鸟以及生活在水边的小型哺乳动物等为食,飞行能力很强。上喙边端具弧形垂突,适于撕裂猎物吞食;基部具蜡膜或须状羽;翅强健,翅宽圆而钝,扇翅及翱翔飞行,扇翅节奏较隼科慢;跗跖部大多相对较长,约等于胫部长度。是北美洲所特有物种。



2.火鸡
火鸡,又名七面鸟或吐绶鸡,是一种原产于北美洲的家禽。火鸡体型比一般鸡大,可达10公斤以上。根据传统,美国人会在感恩节及圣诞节烹调火鸡。和其他鸡形目鸟类相似,雌鸟较雄鸟小,颜色较不鲜艳。火鸡翼展可达1.5-1.8米,是当地开放林地最大的鸟类,很难与其他种类搞混。火鸡有两种,分别是分布于北美的野生火鸡,和分布于中美洲的眼斑火鸡。现代的家火鸡是由墨西哥的原住民驯化当地的野生火鸡而得来。


加拿大特有
1.海港海豹

2.黑鹤
黑颈鹤别名青庄、冲虫(藏语),全身灰白色,颈、腿比较长,头顶皮肤血红色,并布有稀疏发状羽。除眼后和眼下方具一小白色或灰白色斑。
黑鹤头的其余部分和颈的上部约2/3为黑色,故称黑颈鹤。初级飞羽和最内侧延长的次级飞羽呈黑色,后者被覆于尾羽上面。外侧次级飞羽内翈和尾羽黑色,尾上覆羽灰色。虹膜黄色。嘴角橄榄绿到角灰色,端部黄。附跖和趾黑色,雌雄相似。幼鸟棕黄色,颈、背、翅部略深,腹部颜色较淡,其嘴、腿为肉红色。黑鹤颈体重在5.3-5.7公斤之间,体长1.14-1.18米。


3.白翅交嘴雀
白翅交嘴雀,拉丁文学名Loxia leucoptera,英文名称White-winged Crossbill,全长约15.5cm,栖息于山区针叶林,游荡期也见于丘陵和平原阔叶林。


4.河狸
河狸,体型肥壮,头短而钝、眼小、耳小及颈短。门齿锋利,咬肌尤为发达,一棵40cm的树只需2h就能咬断。前肢短宽,无前蹼,后肢粗大,趾间具全蹼,并有搔痒趾。栖息在寒温带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林缘的河边,穴居。河狸肉味鲜美,河狸皮毛十分名贵,从水中一出水面其皮毛滴水不沾,其香腺分泌物为名贵香料——河狸香,是世界上四大动物香料之一,也作为医药中的兴奋剂,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英国特有——知更鸟 知更鸟(英文名称:Robin)又称歌鸲,属鸫科(Turdidae)鸟类。是一种小型鸣禽,约有360多种。


德国特有——德国牧羊犬
德国牧羊犬(German Shepherd Dog),是狗的一个品种,原产德国,具体的血统来源不明。唯一能够确认的就是,于1880年此犬已经在德国各地固定下来,并做为牧羊犬使用。他们敏捷且适合动作式的工作环境,它们经常被部署各种任务。后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被德军募集,做为军犬随军。由德军取长补短培育后,基本定型。因为体型高大,外观威猛,并且具备极强的工作能力,因此在全世界范围以警犬、搜救犬、导盲犬、牧羊犬、观赏犬以及家养宠物犬等身份活跃。



南极特有
1.海狗
海狗,也称海熊、腽肭兽。海狗是生活在海洋里四脚哺乳动物,因其体型像狗,因此得名海狗;由于又有些像 熊,因而又名海熊。其实,海狗与海狮亲缘关系很近,都属于海狮大家族。海狗分为南北两个属,北海狗仅海狗Callorhinus Ursinus一种。海狗肾为名贵的中药材,取于海狗的生殖器官。



2.企鹅
目前已知全世界的企鹅共有十八种。特征为不能飞翔;脚生于身体最下部,故呈直立姿势;趾间有蹼;跖行性(其他鸟类以趾着地);前肢成鳍状;羽毛短,以减少摩擦和湍流;羽毛间存留一层空气,用以绝热。背部黑色,腹部白色。各个种的主要区别在于头部色型和个体大小。



北极特有
1.北极熊
北极熊是世界上最大的陆地食肉动物,又名白熊。按动物学分类属哺乳纲,熊科。雄性北极熊身长大约240-260cm,体重一般为400-750公斤。而雌性北极熊体形约比雄性小一半左右,身长约190-210cm,体重约200-300公斤。到了冬季睡眠时刻到来之前,由于脂肪将大量积累,它们的体重可达1000公斤。北极熊的视力和听力与人类相当,但它们的嗅觉极为灵敏,是犬类的7倍,时速可达60公里,是世界百米冠军的1.5倍。



2.北极驯鹿
与世界其他鹿种最大的不同有两点:一是雌鹿同雄鹿一样都长着树枝般的角;二是驯鹿像候鸟一样,入冬时节,便开始一群群地往南迁移。早春时节,便开始向北进发,它们常常长途跋涉500公里-700公里,甚至上千里。而且通常是成年的雌鹿充当前锋。


3.北极麝牛
麝牛貌似家养的牛,然而奔跑起来不像牛而像羊。它长着大胡子,身上的毛长的可拖到地。动物学家研究表明,麝牛同山羊和绵羊更接近。麝牛的近亲可以在热带地区找到,是四不像的扭角羚。麝牛不会分泌任何麝香。北极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麝牛群,其总数约7000头。

巴西特有
1.食人鲳
食人鲳是公众对一类分部于南美洲亚马逊河鱼类的统称,也译做水虎鱼(Piranha),并非指某一种特定的鱼,而是一个类群,包括近30个种。属脂鲤科中的锯鲑脂鲤亚科,按食性和生活习性不同,可分为植食性、肉食性两种。通常说的食人鲳,指该亚科中的肉食性红腹锯鲑脂鲤(Nattereri)。该鱼体长30厘米(不计尾鳍)。主要分部于安第斯山以东至巴西平原的诸河流中。除亚马逊河外,库亚巴河和奥利诺科河也是其主要产地。


2.巨嘴鸟
鵎鵼(学名:Toucans)又名巨嘴鸟,属巨嘴鸟亚目的鸟类动物,有6属34种。体长约67厘米,嘴巨大,长17-24厘米,宽5-9厘米,形似嘴刀。嘴非常漂亮,上半部黄色,略呈淡绿色,下半部呈蔚蓝色,喙尖点缀着一点殷红。眼睛四周镶嵌着天蓝色羽毛眼圈,胸脯橙黄色,脊部为漆黑色。色彩艳丽和惊人的大喙使其观赏价值极高。主要以果实、种子、昆虫、鸟卵和雏鸡等为食,以树洞营巢。主要分布在南美洲热带森林中,尤以亚马逊河口一带为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