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地3:特工迪马》官方小说 第十四、十五章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游民星空授权试阅
这部小说取材自万众瞩目的射击游戏《战地3》,讲述了2014年,俄罗斯前特工迪马·马雅可夫斯基再次被情报部门忽悠回来,接受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前往发生特大地震的伊朗,从人民解放抵抗组织与政府军的内战炮火中,在美国海军陆战队之前,抢回车臣军火商卡法罗夫,及神秘大杀器——两枚便携式核弹的故事。
在这部小说中,一场核灾难迫在眉睫,最顽强的俄罗斯特工遭遇装备最精良的美国海军陆战队——相互一比高下?还是携手作战?将左右更多人的命运,也包括他们自己——成为英雄,还是炮灰……剧情跌宕起伏、文字简洁干练。
小说作者为安迪·麦克纳布,他曾服役于英军特种空勤团(Special Air Services, SAS),参与过多次特种作战任务。在海湾战争期间,他指挥的“布拉沃2O-猎杀”,“使得团队名留青史”。麦克纳布被誉为英国军队的最优秀的士官之一。
1993年,他将亲身经历经写成纪实作品《布拉沃-2O》,在英国狂销170万册,被翻译成十六种语言。BBC投巨资拍摄同名电影,邀请肖恩·宾(Sean Bean,HBO电视剧《冰与火之歌》男主角)主演。他还继续写了《闪电行动》、《第七队》、《尼克·斯通》等小说,都取得了较好的销售业绩。
本小说的译者为冯蔚骁,《游戏机实用技术》前编委,游戏达人与译者。曾翻译过如《质量效应》、《战争机器》游戏官方小说等作品。
今天为大家送上的是本文序章,关注游民星空,我们将在接下来的20天内每天为大家免费送上一章的小说内容!

第十四章
巴扎尔干附近,伊朗北部
他们准备卸下佩坎牌轿车的时候,发动机用力拍打着空气。迪马、柯罗尔和弗拉迪米尔先下去,兹拉克和格里高林随后。轿车面朝直升机尾舱门,门一打开,坡板放下的时候,迪马划出一个利索的弧线,加速离开。他拉下夜视镜,没有开大灯,直到他们离开着陆地点,上了大路才打开远光灯。他们没有停下来看米式直升机拉起来,但却听得清清楚楚,并且还希望在下一个山谷中关着卡法洛夫的那些人没有听到。
“欢迎来到伊朗,我们希望你在这里过得愉快。”迪马说道。弗拉迪米尔现在醒了,躺在后座上。柯罗尔回到陆地上,显得自在多了。“会非常短暂。我希望能回去吃午饭。”
现在是凌晨三点钟,不过他们分泌出的肾上腺素够他们一个星期不睡觉。迪马熟悉了佩坎轿车的性能后,加快了速度。一辆油罐车从对面开过来的时候,他的眼睛几乎被晃瞎了。那辆油罐车直到最后一刻才能看见他们,大灯一照,里面的人除了眼前突然一片白色和呼啸的发动机声音,感觉不到任何东西。油罐车几乎占据了这条羊肠小道上所有的地方,在离他们只有几公分的地方擦肩而过。迪马发现刹车进行了升级,加装了防抱死系统,这样他们就可以在保持稳定状态的情况下突然转向停住,而且不会翻到下面去。
“非常敏感,”柯罗尔说道,“我希望我老婆也能如此。”
“她本来就敏感,一直这样。”弗拉迪米尔说道。
“是啊,”兹拉克在无线电中插话,“而且和大猩猩不一样,她完事后会送花。”
迪马冲自己笑了笑。虽然这个任务危险重重,他也不相信帕廖夫,而且这个任务本身就足够疯狂,但他总算回到了属于自己的领域:带着最优秀的人,突破自己能力的极限。再没有比知道大家将会死在一块,能开老婆的玩笑更能把一群人团结在一起了。
他们穿过了一个小村庄:一片沉睡的房屋,如果不是晾衣绳上挂着单人用的祈祷跪垫,看不出这里有人居住。看上去这个地方被抛弃了,不过这里看不到地震带来的破坏。只有偶尔传来的一两声狗叫划破寂冷的夜空。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战地3专区
“豺狼。”柯罗尔说道。
“或者还是你老婆。”
他们已经把着陆地点甩在身后,沿小路向上爬上山谷,转过一个发卡弯,又前往下一个山谷。柯罗尔通过夜视仪看着山丘:“明白了,我操,肉眼看上去比夜视镜里要小很多。”
“是啊,就像你的老二。”后座上传来回答。
“旁边还是这么高。好像地震对这儿根本没什么影响。”
路分成三叉,一条快车道弯向大门。他们经过的时候悄悄减速,在黑暗中静静观察。
“真想就这么上去,按门铃——这样就简单多了。”
“是啊,然后你就脑袋搬家。”
迪马在快车道上又开出两百米,等第二辆车跟上来。迪马一看到后面车的灯光,就开始慢慢爬行,直到他看见路右边的那条达维什在地图上标注的小路。那条小路上车辙很深,车子拖底走了一百多米。柏树林把他们藏得严严实实的。迪马打开了车门。
“好了,兄弟们,我们带好家伙。”
柏树散发出一股味道,空气又潮又辣。一只山鸡被这群不速之客惊醒,振翅而起,从他们脚下直冲上天,不过除此之外就再没有其他动静。弗拉迪米尔取出绳索,又拿出一支德拉贡诺夫狙击枪。他在迪马的必备人员名单上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他擅长攀爬。他在九岁的时候就从少年管教中心的四层楼上爬了下来,几年之后他又频频造访女朋友在二楼的卧室,也是从外面的砖墙上爬进去的,这个时候女朋友的老爸还在门口守着呢。“就像德拉古拉伯爵。”他笑道,露出剩下的牙齿。
他们呈一列纵队向迪马选定的墙边走去。他们没有看到什么摄像头,但可能只是被隐藏起来了。迪马找到围墙的照片里凹进去的地方,他推断这里应该是个盲点。
围墙比柯罗尔原来估计的高度高出十米,不过这对弗拉迪米尔并不是问题。他把绳子系在腰带上,下面的人不断从箱子里给他送过去,他开始向上爬,就好像手上有个吸盘。
“漂亮,”柯罗尔说道,“就好像是个有蛋蛋的蜘蛛侠。”
弗拉迪米尔爬到离墙很近的树枝中,在众人的视线中消失了。两分钟后他又下来,已经把绳子固定好,系在一根石柱上,然后用蜗牛结把绳圈扎起来。
“里面有点忙,你们最好看着点。”
迪马拽着绳子爬了上去。他预计自己能看到什么?一片无人的空地,几辆车,没什么动静。他实在错到离谱。
虽然卫星照片仅仅拍摄于四个小时之前,这个地方却已经变成了一个繁忙的蜂房。三辆大卡车面朝大门停着,尾板都垂下来。下面至少有五十个人,都很年轻,好像刚被赶下车,等待吩咐再去做什么。还有其他二十个人穿着准军事组织的制服,端着各种霰弹枪和步枪。这里绝对不是艾尔·巴希尔隐蔽的藏身之所,倒更像是一个匆忙搭建起来的司令部。他所在的墙边已经腐朽了。这儿没有走道,他不太可能被一支巡逻队打扰,也找不到什么监控摄像头。他拽了拽绳子——这是让其他人也跟上来的信号。他手里就这么点人,想要强攻毫无意义。但他也意识到攻击小组进行一次快速的索降也会是一场灾难——除非下面所有带着枪的家伙的注意力都被别的地方吸引了。这儿的地方倒是够核弹小组的米式直升机降下来,可是必须要先把这些人清除掉。
柯罗尔瞄了一眼下面的人群,叹了口气:“为什么生活总是如此作弄人?”
弗拉迪米尔在他身边,伸出手把兹拉克拉上来:“所以生活才有意思。”
这就是为什么迪马希望弗拉迪米尔来这儿。他因不可预知的事情而成长;他为不可预知的事情而生。迪马扫了一眼下面的人群,想要读懂发生了什么。一个穿制服的人在用手里的AK-47突击步枪捅一位老人。如果这些人是被招募过来的新兵,他们可能并没有受到很好的训练。更像是被胁迫的。卡法洛夫在哪里?他们在搜索之前一定要把这些人看好。为申克的直升机清扫现场是另外一个问题。
看不见卫星照片上显示为卡法洛夫所有的奔驰G型厢式车的巨大身影。
他转向柯罗尔:“呼叫弹头。让他们作好准备。”
他脑子里有了一个计划,就是在一个地方保持火力压制,促使下面那群人——还有枪手——去角落里面寻找掩护。但一秒钟过后他就放弃了这个想法。一名戴着头巾的囚犯,半赤裸着身体,被四个人带到另一边的墙脚。他不是自愿走过去的。这个人可能是卡法洛夫吗?他个子不高,从他的躯干看,和这个人的年龄相当。不管迪马对他个人感情如何,这次任务就是把卡法洛夫完好无损地带回去。
他转向柯罗尔:“告诉弹头开始行动,预计会迎来回击火力。告诉他们准备在降落时开火。”然后他又指着那个戴着头巾的人,向其他人下达命令:“如果那就是我认为的情况,我们就必须把行刑者都干掉。”
在那名囚犯被拽过去的地方上面有个升起的台子,台子上面有一根粗大的横梁,下面垂了几根绳子。他的腿脚在拼命挣扎。虽然他头上有头巾,却对即将发生的事情没什么幻想。
迪马对弗拉迪米尔打了个手势:“准备五条绳索——然后我们开始行动,我们一起下去。”他看着兹拉克和格里高林:“你们两个人谁枪法更好?”他们俩都互相指着对方。“好吧,格在弗前面,那就是格里高林了。你们向右移动二十米,干掉那个执行绞刑的家伙。不要打那个囚犯,他可能是卡法洛夫。柯罗尔,攻击小组还有多长时间到?”
“一分钟。”
他听到远处传来的米式直升机的轰鸣声,不过下面也很热闹,他们没人注意到这里的声音。格里高林已经就位,通过夜视仪看着下面的动静,尽可能地拖延打出第一枪的时间。随后很快发生了三件事。下面几个持枪的人抬起头,朝依旧看不见的米式直升机方向张望,格里高林向行刑队打出第一枪。一个人倒下了。其他人慌慌张张地把那个绕着绞索的人的脑袋穿过套索,他以为他会滑下去或者被踢开——直到行刑队中的第二个人脑袋开花。其他人像扔掉一个热炭块一样放下头巾男,去寻找掩护,而头巾男倒在台子上,像一个婴儿那样蜷着身体。迪马的眼角看到一辆卡车驶来,卡车压过那群人和警卫,向门口猛冲过去。“打轮胎!”柯罗尔喊道,“把卡车拦下来!”
但下面的人都很恐慌,涌向卡车。不可能绕开人群直击轮胎。现在他们很多人都抬起头,因为米式直升机已经飞到他们头顶,放下绳索。发动机雷霆般轰鸣,绳子垂到地上,攻击小组第一波随之而下。第一个降下的人释放了催泪瓦斯,但无法有效覆盖到所有的人。迪马看到前两个人都是掉下来的,非死即伤,心中暗暗骂娘。
“自由开火!”他高声喊道,但所有其他人早已开枪,“把枪手们都干掉。”然后他就看见了。离弹头不到一百米的地方,核弹小组的米式直升机也在快速靠近,好像等待降落。他们来得太早了。他们没有雷达干扰,也没有为敌意攻击行为准备好装备。他们为什么这么近?然后他就看到侧门开了。申克的队员也在开火。一些地上的枪手发现了第二架直升机,开始还击。
迪马朝柯罗尔看:“撤回去!让申克撤回去!”
但柯罗尔没听见,正在全神贯注地开火。迪马一回头,看见一道白烟从南边划出一道弧线向他们袭来,弹头是黑色的,在推进器耀眼的尾雾下几乎看不见。
“导弹!”
迪马只能眼睁睁看着一枚火箭弹正中申克米式直升机的驾驶舱,把整个机头干净利索地削了下来。机组人员的尸体从飞机残骸中掉下。申克的飞机机头抬起,尾部下坠,就像一个巨型飞去来器一样朝弹头飞去。弹头的飞行员脸朝着另外一边,对撞上来的东西全然无知。两架直升机的发动机旋翼撞在一起,迪马和他的队员紧紧贴着墙。小一点的直升机正撞上迪马下面的墙,墙被撞得直晃,然后直升机鼻子朝向绞刑架台。被撞的飞机坚持的时间稍长,精密的航电系统尽力补偿受损的旋翼动力,但受到的破坏太大了。机头砸了下去,撞在空地中间的时候,气浪几乎把迪马掀下墙。一个巨大的火球淹没了直升机。
第十五章
斯巴达克斯前线指挥基地,伊拉克库尔德斯坦
淋浴的水很冷,而且软绵绵的没有压力,不过布莱克本依然认为这是他洗过的最舒服的淋浴。安排给他的时间已经过了,他还在那里一直站着,如果有人对此不满的话,那个家伙一定会被收拾得很惨。他往身上抹肥皂的时候,几道伤口和伤疤大喇喇地刺入眼帘。他看着沾满灰尘和烟烬的肥皂水混合着凝固的血块,调成一杯熟悉的战争鸡尾酒,涮洗着腿脚。不过他知道,就算他在这儿洗上一个月,也冲刷不掉昨天的记忆。他在想,这是否就是永远改变一个男人的时刻?
他走下鱼鹰,回到前线指挥基地的时候,每个人都看着他。蒙特斯刚刚得知这个消息,一路奔过来,看到他的时候又放慢脚步。
“哥们,看上去你好像刚被死神打发回来。”
他在车子的后视镜里看到自己的时候,才知道蒙特斯为什么这么说。他的脸和头发都因为沾染了灰尘和烟烬而一团死灰,汗水在阳光的暴晒下把这些东西蒸发成了泥板。在他的防弹服下面,他的T恤沾满自己和那个死去女孩的鲜血,干了之后已经发硬。蒙特斯把胳膊搭在他肩膀上,身上几处伤痕立即一起抗议。
“我们可没有在报告里写你已经挂了,哥们。”
他把布莱克本带到淋浴拖车那里,蒙特斯给他讲了讲他跟着电线进到楼房里面,之后他们就感觉到了第一次地震,立即冲到空地上,那座比较大的建筑轰然倒下,旁边所有的房屋也随之崩塌。他用手比画出一个蘑菇云的形状。
“嘣。你好广岛。那个地方看上去就像是那种你老妈永远不希望看到你在玩的游戏。然后,他们就把我们撤出来了。”
他在做所有的士兵在发生事情之后都会做的勾当——把刚才的遭遇重新加工成一部动作电影,所有的黑暗元素都撇掉。黑暗元素会留给精神分析师或者随军牧师。“找到击中查芬的狙击手了,这丫原来躲在右边的一块大卵石后面,看上去非常惊讶。让他遇到些大麻烦,让他去见天上的黄花大闺女。”
布莱克本看上去好像在听蒙特斯讲话,但脑子里在想其他的事情。他想知道那个被斩首的士兵的身份。蒙特斯停下了话语。“轮到你说话了。”
布莱克本拍了拍自己的脑袋。“乱成一团。”如果仅仅是乱成一团,那多好。
布莱克本走出淋浴,注意到基地里面已经起了变化。前装载机已经用沙子新垒砌出一道艾斯科防爆墙,车载起重机正在把垒好的墙块搬到新的地方,这样基地外墙的高度可以增加一倍。还在修建新的警戒塔,基地本来是用作维持和平和国家建设的,但现在却是战争的立足点。
布莱克本和科尔上尉面对面地坐着,中间隔着一张铺满地图的折叠桌。中间的地图不是他们所熟悉的边境地图,而是充满各种折角,还沾染了咖啡。但是新地图却指向另一个国家——伊朗。科尔打开了笔记本电脑,他弓在电脑前面,双臂交叉,边听布莱克本报告边盯着屏幕快速打字。布莱克本在脑子里重现那个场景,而且会在之后的很多年也不断重复,不论他自己是否愿意,这都是他不愿想起的回忆中打上星号的展示品。
不过科尔似乎打上去的单词比布莱克本说的话还多。“停一下。他们砍头的时候你有多远?”
“要我说的话,大概九十米出头,或者再远点。”
“在一块石板后面。”
“是的,长官。”
“你没有动。”
“我说过的。”
科尔从屏幕前面抬起头。
布莱克本想说,那我他妈的还能怎么样呢。“我没有选择,长官。”
最终科尔停下了敲击。他又读了一遍刚才敲进去的话,关上了文件。
“我们已经得到了一个身份。来自怀俄明州科迪市的大兵詹姆斯·哈克尔,十九岁。”
一个名字。
“想知道我们怎么确定他的身份的么?”
布莱克本只感到内心发重发凉。“让我看看。”
“你受得了吧?”
“我当时就在现场。”
科尔向布莱克本转过笔记本电脑,点击了播放。镜头里哈克尔的脸只有不到一米远,他的表情先是因为被人发现而松了一口气,然后变成了惊慌,又变成了恐惧,当他终于意识到将发生什么事情的时候,脸扭曲成了无助的愤怒。
“声音开大点。”
“最大就这么大了。”
哈克尔在听别人对他喋喋不休地讲些什么,其实更多的只是咆哮,只能听见零星的几个单词或者短语。“美国猪……又没请你们来……自己找死……”在屏幕上更多的是声嘶力竭的宣言,而不是翻译。“胆敢趁国家遇到灾难的时候前来趁火打劫的入侵者一定会遭到正义的审判。警告你们。”科尔关上了笔记本。他看到了自己想要看到的一切。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他再也不需要提示了。布莱克本把他从尸体旁边发现的照片交给了科尔。科尔看了一眼,把它们放到文件夹里,呼出一口气。
接下来的一会儿他俩都没有说话。还是科尔打破了沉默:“你当时什么都做不了,是吧?”
布莱克本瞪着他,胸中涌起愤慨的巨浪,然后科尔点了点头。这个问题不需要答案。科尔把笔记本电脑推到一边,整理了一下地图。他继续移动。他的手在伊朗东北部上比划了一下。基地传来了声音,布莱克本的意识重新集中到现实世界中。一列卡车在外面轰隆隆地经过帐篷。直升机掀起的气浪扇动着空气瑟瑟发抖。
科尔关上地图:“我们在边境那边遇到了一个极为操蛋的情况。”
“有多糟糕?”
“糟透了。巴希尔充分利用了现在地震造成的混乱,巩固了他的地位。南部和东部一些城市已经宣布为人民解放抵抗组织的地盘。不过在德黑兰,依然掌控在政府军手里。”
“你在开玩笑。”
他把手掌按在桌子上:“还没有确定的证据,不过到处都是艾尔·巴希尔已经拥有核能力的传言。如果这是真的,我们就在玩另外一个完全不同的游戏了。”
科尔还是死死盯着布莱克本。布莱克本以前也遇到过这种情况。他尊敬自己的指挥官。不过,在此之外,他并不确定。科尔有一种内在的冷漠,这就是说他或者生性冷漠,或者他一直把内心保护得很好。
科尔点了点头:“你昨天干得很好,拆掉了那个简易爆炸装置。我们从卡特的小队那里撤回了伤员,而且把你的手下都撤回来了。如果炸弹真的爆炸的话,就不会有这种事情发生了。”
“只是完成我的工作,长官。”
“是啊,你做得很好,这就是说你并没有松懈。只是像以往一样做事。”
“我没有指望拿这个向长官邀功。”
布莱克本感觉被刺了一下。他的脑子里根本没有领赏这个概念。科尔才会这么想。一只手用力拍拍别人的背,另一只手打人耳光。科尔站起身,拿起笔记本电脑。
“出去转转。十三点在这儿继续作简报。”
他们坐在两张折叠椅上。这是个临时凑合出来的简报室,有两台大冰柜,不可避免地获得了“冷藏机”的外号,不过这个名字可谈不上酷。科尔站在墙上一张德黑兰地图的旁边,用个棍子指指点点。
“我们得到情报,巴希尔在这座城市的北部。他的人已经占领了内政部,实际上现在就作为其在首都的司令部。先生们,这个人就要由我们搞定了。我们的情报是,地震已经毁坏了他们的雷达站,而且这整个地方都断电了。我们杀进去,然后把这个组织从头斩断,他还来不及挖个坑逃进去的时候就要抓他出来。但是艾尔·巴希尔一定要,我重复一遍,一定要抓活的。这个任务按照以下方案执行。”
科尔用指挥棒重重点了点地图,作战室内的气氛骤然一紧。
“人民解放抵抗组织的部队在北部集结,我们正在准备从空中打击他们。攻击小组呼叫代码搭错桥2-1,将乘坐鱼鹰前往这个地方。他们将会有一个由布莱克本和坎波组成的狙击手小组,呼叫代码搭错桥3-1,并提供掩护射击。指定的着陆地点离内政部有四百米。攻击小队一着陆就立即前往目标大楼。”
科尔转向另外一幅更加详细的银行周围地区的地图:“沿途布莱克本的小队将在这些地方提供掩护射击。乘坐鱼鹰撤出来,明白了吗?”
大家异口同声回答道:“明白了。”
坎波朝布莱克本笑了笑:“这活儿太酷了,哥们。突然之间我们就好像成了海豹突击队。”
科尔拍着地图上内政部的位置:“我觉得这个任务交给我们是上面对我们的优待。那就让我们好好完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