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元价位游戏最佳选择 镭风HD7850毒蜥Twin显卡评测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DotA2推荐装备 镭风HD7850毒蜥Twin袭来
2013年暑期,AMD与完美世界取得合作,拿下了DotA2游戏的合作权,不过因AMD仅为上游芯片供应商,因此还得在终端品牌上挑选合作伙伴,于是DotA2在中国地区的实际合作显卡品牌被分给了旗下两大核心合作伙伴——蓝宝石和镭风。
在DotA2的凶猛攻势下,A卡在7、8月份保持了不错的用户关注度。进入8月,AMD似乎对HD7000系列进行了全线调价,在千元出头这个价位段上,HD 7850上位,凭借本身较为完整的硬件规格进入游戏玩家的视野。

镭风HD7850 毒蜥 Twin-2GD5产品包装
镭风HD7850 毒蜥 Twin-2GD5产品图
今天我们要介绍的这款镭风HD 7850显卡是旗下现在主推的Twin双风扇系列,全名镭风HD7850毒蜥Twin-2GD5,从命名来看即可知道这是一款2GB DDR5显存规格的产品,配合256Bit的显存位宽,它称得上是千元价位(注,此卡媒体报价1399元,实际京东、淘宝的销售价格为1099-1199元)规格最为完整的独立显卡。从镭风官方给出的数据来看,这款产品核心频率高达980MHz,显存频率也预设至5000MHz,而与之价位对应的微星R7850 Hawk显存频率只有4800MHz、蓝宝HD7850白金核心频率更是仅为860MHz,足以见得镭风HD7850毒蜥Twin-2GD5的硬件规格在同类产品中竞争力十足。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镭风HD7850毒蜥Twin袭来
- 第2页:镭风HD7850毒蜥Twin拆解
- 第3页:镭风HD7850毒蜥Twin PCB详解
- 第4页:测试平台及相关设定
- 第5页:测试结果及总结
升级双风扇散热 镭风HD7850毒蜥Twin拆解
镭风HD7850 毒蜥 Twin-2GD5基于28nm制程工艺,GCN架构设计的Pitcairn图形核心打造。该显卡拥有1024个流处理器、32个ROPs单元和64个纹理单元,完美支持DirectX 11游戏特效、CrossFire双卡互联等技术。
镭风HD7850 毒蜥 Twin-2GD5正面
镭风HD7850 毒蜥 Twin-2GD5背面


镭风HD7850 毒蜥 Twin-2GD5散热器拆解:双9CM风机、双热管直触、金属外壳
讲完其电气规格,我们再来看看他的散热器设计。这款产品因为品名带有Twin字样,故而是升级了双风扇之后的新品。从拆解图可以看到其搭载2个9CM风扇,并采用2根热管,底部直触式散热的解决方案,难怪镭风显卡在近半年的宣传中一直强调:大红圈进化,战斗力+1,相比之前的单风扇产品,它的散热效果在实际测试中确实有不错的效能提升。当然这点从它的Twin系列相比之前同型号产品在频率上的大幅度提升就能看出来。

镭风HD7850 毒蜥 Twin-2GD5个性把手
在评测之前,按照惯例还是要对这款显卡进行拆解分析。毒蜥系列属于镭风显卡的高端型号,从高到低,镭风显卡分为Xstorm、毒蜥、悍甲蜥,因Xstorm定位太高,故而高端形象产品主要落在毒蜥系列上。从这款产品的外观来看,照片实拍图并不能让人产生多兴奋的感觉,但实际上产品的质感是要好过图片本身的,因为其外壳采用了金属材质。此外,追加的“菜刀把手”也能让显卡在安装后看起来更为霸气,不过笔者不禁吐槽一下这个没有太多实用性的把手,把浪费在这里的成本放到其他地方会不会更好一些?

镭风HD7850 毒蜥 Twin-2GD5金属背板
显卡带金属背板,其好处有二:第一,防止PCB在不同温度下因为热胀冷缩变形;第二,防止显卡背部的元器件在拆装或者搬运过程中脱落。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镭风HD7850毒蜥Twin袭来
- 第2页:镭风HD7850毒蜥Twin拆解
- 第3页:镭风HD7850毒蜥Twin PCB详解
- 第4页:测试平台及相关设定
- 第5页:测试结果及总结
独有画质分割线 镭风HD7850毒蜥Twin PCB详解
拆掉散热器后,整个PCB板还是较为工整的,5+2相供电设计处于行业中等偏上水准,虽说没有AMD公版卡那样的大量贴片元器件,但就电容、电感、MOSFET这些传统供电卖相的用料来看,处于主流水准。





镭风HD7850 毒蜥 Twin-2GD5 PCB设计
比较值得一提的是在PCB板的左侧靠近输出的部分,镭风设计了一条“画质分割线”,官方宣传说这条线周围使用了大量磁珠电容和MLCC陶瓷贴片电容,确保显卡在长时间工作的情况下,稳定RGB三原色的输出质量,提升输出信号的稳定性,来达到增强画质的目的。实话实说在如今显卡缩水严重的年代,单独针对提升画质进行设计的品牌确实也不多了,这种设计值得赞赏。

镭风HD7850 毒蜥 Twin-2GD5显存和核心
显存方面搭载了来自海力士的GDDR5颗粒,容量2GB,能够满足高分辨率下的需求,杜绝爆显存情况发生。官方为显存定义了2组工作频率:4800MHz和5000MHz,当然这两组工作频率都在质保范围之内。核心则搭配了GCN架构设计的Pitcairn,拥有1024个流处理器、32个ROPs单元和64个纹理单元,完美支持DirectX 11游戏特效。

镭风HD7850 毒蜥 Twin-2GD5接口规格及一键超频开关
镭风HD7850 毒蜥 Twin-2GD5采用双DVI+HDMI+DisplayPort输出组合,支持市面上绝大多数显示器的接口需要。同时该显卡支持单卡多屏技术,满足了不同用户对显卡的不同使用需要。,需要指出的是在I/O接口部分镭风设计了一个“一键超频”按钮,为这款显卡提供了BIOS切换功能,在默认情况下,这款显卡的工作频率我们刚刚有介绍过为核心980MHz显存5000MHz,如果按下这个一键超频的按钮,则工作频率降低为核心860MHz显存4800MHz,故笔者认为这个按钮或许改名为“一键节能”似乎更为贴切。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镭风HD7850毒蜥Twin袭来
- 第2页:镭风HD7850毒蜥Twin拆解
- 第3页:镭风HD7850毒蜥Twin PCB详解
- 第4页:测试平台及相关设定
- 第5页:测试结果及总结
配顶级装备 测试平台及相关设定
在对显卡全面介绍过后,我们照例要对其性能进行测试。前面有提到该卡的频率因为散热器的升级而被预设为980MHz/5000MHz,在同类产品中达到了最高,那么,在1080p这个高端主流分辨率下,它是否能再高画质下流畅运行热门的3D游戏,将成为我们对其进行考核的重要标准。
先介绍一下测试平台。为了防止瓶颈,我们选用了intel Core i7-3970X、搭配华硕X79主板以及金士顿16GB四通道DDR3-1600内存,画面分辨率的选择上,考虑到这是一款千元高端主流显卡,搭配1920*1200分辨率较为普遍,因此我们选择了在这个分辨率下进行测试。详细的配置及驱动选择请见下表:

测试项目分为理论性测试和实际的游戏测试环节。分别包含:3DMark FireStrike、3DMark 11,游戏方面则选择了《古墓丽影9》、《地铁2033》、《战地3》、《杀手5》等4款热门游戏。同时为了让数据更具参考性,我们挑选了一张HD 7850 2GB公版显卡,与镭风HD7850 毒蜥 Twin-2GD5进行测试数据上的对比。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镭风HD7850毒蜥Twin袭来
- 第2页:镭风HD7850毒蜥Twin拆解
- 第3页:镭风HD7850毒蜥Twin PCB详解
- 第4页:测试平台及相关设定
- 第5页:测试结果及总结
千元最佳游戏显卡 测试结果及总结
从测试结果来看是十分喜人的,得益于较高的核心、显存频率,镭风HD7850 毒蜥 Twin-2GD5显卡相对于同规格的公版产品,性能幅度提升明显,普遍达到了7.8%-11%。从绝对数值来看,面对当前最为BT的游戏,镭风HD7850 毒蜥 Twin-2GD5都能够获得较为流畅的运行速度,当然,笔者个人建议,如果要保证更好的游戏操控性,可以适当对画质进行小小优化,这样既能大幅度提升游戏帧数,同时又不至于明显降低画质。不过,有了这几款游戏作参考,几乎当前所有大型3D游戏在这款超高规格的HD7850显卡面前都能够游刃有余的运行。

镭风HD7850 毒蜥 Twin-2GD5相对于单风扇散热提升
除了实际的游戏性能测试,对散热性能这块,镭风官方给给出了一组数据,相对于单风扇的同款产品,镭风HD7850 毒蜥 Twin-2GD5的双风扇进风量提升100%,而满载的温度也相对于单风扇产品下降了约15%,值得一提的是这是建立在显卡核心和显存频率相对于上代产品大幅度提升的前提下完成的,因此这组双风扇的设计是非常成功的一次升级。
千元出头价位上性能、价格双重优势的镭风HD7850 毒蜥 Twin-2GD5显卡
从价格上来看,目前镭风HD7850 毒蜥 Twin-2GD5的官方报价1399元,仍然处在较高水位,但淘宝、京东的报价已经低至1099-1199元,这也是市场实际的成交价格,以这个价格来看,镭风HD7850 毒蜥 Twin-2GD5的确是1000元出头这个价位上A卡的首选,因为它不仅在价格上保证了优势,在规格和性能上也保证了对竞争品牌的优势,双重优势结合在一起,正如其双风扇Twin所要突出的,大红圈升级,战斗力+1!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镭风HD7850毒蜥Twin袭来
- 第2页:镭风HD7850毒蜥Twin拆解
- 第3页:镭风HD7850毒蜥Twin PCB详解
- 第4页:测试平台及相关设定
- 第5页:测试结果及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