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甘正传》都要被呵呵?网友评被国人高估的十大电影 小编表示不服!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网友给出了“国内被高估的十部影片”榜单,其中大多数都是大家口口相传的经典之作,小编看后觉得虽然作者说的不无道理,但还是有些许不服气,不知道各位读者怎么看?(以下“小编语”只代表编辑个人观点)
在国内的口碑界,总有一种与本身质量严重不符,被过度高估,吹捧到神级境界的电影。可以归类为国人的审美水平,亦可以总结为过度的跟风,以至于这些作品被莫名的吹捧到神作的地步。品味这个东西是一种虚无的东西,国内的电影在起步阶段,在审美和口味上还有待提高,这些几乎都是清一色在国内受到强烈追捧的作品,在世界范围内却波澜不惊,有的是过度的解析,将影片升华到连导演都想象不到的地步,有的则是人云亦云,认为不说好则是跟不上大众,或者被人嘲笑,下面归类总结了十部电影,亦算是十种典型的代表。
10.放牛班的春天
片子本身是中规中矩的唯美诗歌,是一部成长史也是纯真年代的孩子们真实的呼声,但在国内却俨然得到了巨大翻身,成为同类题材的翘楚,以至于盲目跟风者无数,完全提升了一个档次,很多人纷纷以不明觉厉为说辞,并且还是那种神片已出,翻案无效的态度,让人着实有些“不明觉厉”。




9.三傻大闹宝莱坞
把喜剧做到三个小时无异于自寻死路,这片子真的做到了,也兑现了从头笑到尾,可是不知是国内喜剧看得少还是片子本身的笑点低,这部影片竟然成了很多内地榜单最伟大喜剧,最搞笑喜剧之流,笔者绝非歧视阿三,可这片子甚至连吹点都没有啊,国产脑残粉们,此刻的冯小刚吹、周星驰吹都去了哪里?
小编语:《三傻》的概念已经不单单限制于喜剧的范畴,更多是对社会教育,对人生追求的一次剖析,电影中许多经典台词,比如“为什么一生下来父母就帮我们决定我们长大要做什么,从来没人问我们想做什么”还有“死记硬背也许能让你通过大学4年,但会毁掉你接下来的40年”。这些都是当下年轻一代人需要考虑的问题。说的针对些,这部电影就是给学生看的,如何去面对自己的人生,思考应当追求什么,这才是这部电影的内涵点,单用喜剧来说未免有些片面吧?




8.海上钢琴师
笔者怀疑托纳多雷这些年的不作为完全是被“回家三部曲”捧杀的,尤其这部《海上钢琴师》,如果说《天堂电影院》还带着史诗的情怀和人性的震撼,那么这部确实是严重过誉。还是那句话,电影是好电影,但国内吹成这样了就有些反感,中间的斗琴名垂青史,然后,就真的没有什么然后了。
小编语:本片用“史诗”来形容可能确实欠妥,但“人性的震撼”是的的确确存在的,1900完美的诠释出人生追求升华为信仰的过程,这种至死不渝的忠贞正是能够震撼观众的力量,一个人可以用任何一种可能的方式活着,而本片就告诉了我们这样一种形态——纯粹。




7.当幸福来敲门
父子档的催泪大作确实是不错的剧情片,但要说什么伟大、神作,完全有些捧杀的意思了,对这部作品捧到如此境界着实难以理解,以至于威尔.史密斯这个金子招牌被透支严重,今年的父子档漏出了破绽。推荐同类题材《偷自行车的人》,差了三个还是四个档次不重要,重要的是吹捧者别再傲骄了。
小编语:不说威叔的父子档今天效果如何,《幸福来敲门》感动大家的原因,个人觉得因为两个字,真实。虽然是典型的美国式成功,但为了生活不辞辛苦努力奋斗的事迹,足以感动每一个人。因为真实,所以伟大。




6.盗梦空间
笔者作为多年诺兰粉,不得不说他的很多作品在严重过誉,黄花大闺女作《追随》的惊艳和《记忆碎片》的趣味完全没有了,在《黑暗骑士》这种宇宙第一神片的笼罩下,尔等只能心悦诚服,当然内地吹的最厉害的当属《盗梦空间》,这类题材也非常符合内地影迷的吹捧,连笔者这个脑残诺粉都开始心虚,开始望而兴叹了。
小编语:个人同为诺兰的脑残粉,《盗梦空间》的成功之处在于它把导演的能力完全展现了出来,不论是故事的条理性,节奏,以及特效和剧情的合理搭配,能够让大多数观众把一个看似深不可测的故事看明白。这些都是进年来所谓的科幻片所欠缺的,当然,还有更重要的是诺兰从未放弃他的“人性内核”这才是最重要的吧?




5.搏击俱乐部
大卫芬奇高端上档次精分题材影片,也是内地影迷必吹影片,如果痴男怨女是被两大帅哥所迷倒,那么所谓的理性粉怎么也开吹了?搏击会是精分的入门影片,也是笔者非常喜欢的作品,可这种莫名被封为神作的作为只能给大卫芬奇摸黑。或许芬奇粉是在内地是仅次于我诺的,可这种誓要吹破天的行为还是冷静点好。
小编语:或许是生活环境所致,导致类似《搏击俱乐部》或《V字仇杀队》这类电影会得到一部分观众的强烈追捧,电影中极端的还有明显的无(zheng fu)主义意味让不少“姿势青年”喝彩。电影最珍贵的在于唤醒人们在复杂现实的物质社会中重拾对自由的渴望,记得一位网友这样说到本片的内涵:“并不是要毁灭一切,而是不要忘记对自由的追求。”作为20世纪最具社会意义的电影之一,高评价有什么错?




4.这个杀手不太冷
电影是吕克贝松在筹备《第五元素》时闲着没事赶出来的,谁知却成了经典,甚至成了老吕的代表作,尤其在内地备受推崇,已经具备秒杀一切的实力,这部片子硬是被众人强推到神作的层次,如果不说是神作,就会被唾弃被讽没有品味,不能持有怀疑反对的态度,必须无条件认可它的神作地位,于是乎就严重过誉到老吕躺枪的地步了。
小编语:几十年的经典还有必要再拿出来推翻么?就算是现在的关众看了本片多遍也不一定就能记住吕克贝松的名字,经典的诞生需要在某个年代某种社会阶段才可促成,价值观是在变化这点无需赘言。单论一点,作为娜塔莉·波特曼的黄花大闺女作,可以说这部电影是今日的影后诞生的契机,这样的价值难道不该授予嘉奖么?




3.阿甘正传
说到94年北美三杰,当初个个都是神级中的神作,如今经历了时间的考量,除了《低俗小说》,其他还真打回了原型,可即便如此,也不妨碍内地影迷依然把《阿甘正传》当神作供着。一个堂堂的美国主旋律电影,如今北美都不吹了,内地反而集体高潮了,诚然,影片里经典的CGI特效和老汤的演技都是不错的。
小编语:原来这样的电影今天就剩下点特效可看……电影用142分钟诠释了一个乐观积极打破困难前进的男人的一生!发散出的正能量感动了几代人!比几十部所谓的什么“励志剧”加起来的正能量都多。美国主旋律?坚持不懈勇往直前是全世界人的主旋律!




2.霸王别姬
几乎所有的赞誉都是可以用到这部影片上的,但要说什么最优秀、最伟大之类的完全就是无脑黑表现了。在效仿致敬《悲情城市》的同时,远未达到后者的高度,可是莫名的捧到华语最牛的尴尬地位。随着时间的鉴证,《霸王别姬》终究未得到世界上的肯定,但这绝非偶然,“时代、题材”的局限导致了它注定是优秀的,远非伟大。
小编语:因本片涉及到历史问题,所以难免引起风波,但如果非要提起《悲情城市》,那小编只想说,这是两回事,不管致敬不致敬,没有把两段历史放在一起比较高低的,谁能说清?




1.肖申克的救赎
这部伟大的作品之所以躺枪,与它的各种霸榜不无关系,抛开榜单来看,其史诗的剧情和震撼的故事不失为一佳作。可是不论任何的尺度,第一名都是一种极具幽默和讽刺的噱头,黑一部片子最高的手段就是把它刷到第一名,看它名不副实的尴尬,可这片子在内地不论是被吹还是被黑,都是一种缺乏理智的行为,肖申克的神话抑或笑话就这么出现了。
小编语:小编无语了……喜欢本片的人看一张海报都会振奋。





这些片子基本都符合一个特质:国人狂赞,但其他地方都是波澜不惊。倒不是说这些作品本身的质量,而是在内地有些过誉到无法理解,或者符合内地的审美标准,或者跟风集体打满分造就了这种局面,总之这种中国式神片还有很多,以上基本代表了当下国人的口味。当一部片子已经被打上了神片的标签,再有任何的吐槽都会被吐槽,可把片子往天上吹只会带来负面的影响,正像如今的内地市场,票房与口碑的不匹配一样,如何在影院不受影响选择一部好电影,如何理性地看待一部片子,是当下国人急需加强的重要环节。
小编语:其实到最后不难看出,作者其实是想强调我们要理智看待作品质量,但作为观众也没必要把榜单看的太重,每个人心中都有神作,单凭榜单也证明不了国民的欣赏能力,评分低也不代表老外就一定比我们欣赏水平高,中国的观众比较感性,小编不认为这是缺点,本身艺术就包含着情感的抒发,如果都像做数学题那样看电影岂不是要累死?有时间还是多看一些好电影准没错,你们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