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3 2013:十年关键词 带你走进E3游戏展的历年焦点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再过几个小时万众瞩目的E3游戏盛会就要开启了,在这时刻,小编先带大家回顾一下这十年来的E3游戏展,每年一个关键词,相信作为游戏铁粉的你,会深有体会。
2004年E3关键词:
400家公司,5000款游戏,65,000观众
宫本茂在发布会末尾手持林克的剑盾最后亮相
2004年的E3原本应该成为次世代掌机大战的揭幕仪式,但却遗憾地由于索尼PSP的缺席而推迟。在这一年的E3上,平井一夫首次公开演示了PSP的实机运行效果,但在整个会场内你却找不到一台能实际试玩的PSP,发布会上的DEMO有多少干货令人质疑。
与之相对的是,任天堂全副武装地带着他们的NDS来到了E3,这台双屏幕触控操作的掌机引起了观众的极大兴趣,但彼时还没有人知道双屏幕玩起来是什么样的感觉。
2004年最激动人心的新游戏,莫过于任天堂发布会现场首次亮相的塞尔达新作,首次以接近真人比例造型登场的林克,跃马挥剑的镜头令全场一片沸腾。
除了破纪录的观众人数外,2004年的E3还留下了许多史上之最,包括来自全球87个国家和地区的183家参展厂商,1000款全新的电脑和电视游戏产品,且72%在现场展示的游戏都在当年年末上市与玩家们见面等等。
2005年E3关键词:
Xbox 360,PS3,任天堂“革命”
神乎其神的技术演示加上广告战,令PS3成为焦点
2005年的E3是整个E3历史上最令人难忘的一次游戏大爆发,大量新公布的和可试玩的游戏令观众们近乎疯狂,这一年的E3也成了名副其实的玩家狂欢。
在这一年的E3发布会上,电视游戏传统三强,微软、索尼和任天堂,公布了他们各自的新主机,微软带来了Xbox 360,索尼首次展示了PS3实机,任天堂也公开了代号为“革命”的全新概念产品。
为了能在2005年的E3上一鸣惊人,索尼在公关和广告上下足了功夫,也因此获得了比另外几家更好的反响和曝光度。在刻意保持沉默几个月后,索尼在E3期间突然爆炸式地发布了大量有关PS3的信息,整个洛杉矶随处可见PS3的广告和巨幅海报,就连任天堂发布会所在地的好莱坞附近也不例外,索尼的声势毫无疑问盖过了另外两家。
更令人激动的是,索尼在这一年的E3上公开了许多惊人的游戏DEMO,尽管这些技术演示在后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被玩家们视为“骗局”,比如著名的《杀戮地带》演示,但当时还是给所有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更多游戏资讯请访问:E3 2013会展专题
2006年E3关键词:
Wii试玩火爆,4小时排队,打破记录
在与剑走偏锋主打全新游戏方式的Wii的第一轮较量中,推崇技术和性能至上的PS3败下阵来
E3 2006同样是一次精彩纷呈的游戏盛会,任天堂和索尼在这次E3上首次以各自的新主机同台较量,分别展示了各自在未来游戏发展战略上截然不同的认识,一个试图用全新的视角开辟新天地,另一个则继续将技术和收听体验推向极致,然而最后的结果,却出乎许多人的意料。
任天堂在2006年的E3上首次公开了“革命”的正式名称——Wii。尽管这个名字令许多人感到莫名其妙,但实实在在的游戏却牢牢抓住了观众的眼球,Wii Sports、《马里奥银河》、《塞尔达传说:黄昏公主》等大作,通过体感这个全新的互动方式,以全新面貌展现给了人们一个不同于以往的游戏世界。E3现场任天堂的展台被围的水泄不通,试玩的排队时间创纪录地超过4个小时,至今依然未曾被打破。
与之相对的,索尼在本次E3上也提供了许多PS3初期游戏的体验,包括《天剑》和《战鹰》,希望能用高清视听体验吸引观众的视线,但最后只能无可奈何地看着Wii的另类手柄抢走大部分光芒。
相比之下,微软凭借早发售一年的巨大优势,已经开始不慌不忙地公开Xbox 360上的第二代游戏作品,《生化奇兵》、《质量效应》、《刺客信条》等众多优秀的第三方大作令人大开眼界。
2007年E3关键词:
逼宫,缩水,观众锐减

2007年的E3被从洛杉矶会展中心搬到了一处私人停机坪内,参展厂商数量和观众人数之低都创了历史记录。
2007年,由于以索尼为首的一大批厂商向E3主办方美国娱乐软件协会(ESA)逼宫,这一年的E3离开洛杉矶会展中心,来到了加利福尼亚的圣塔莫妮卡。没有了往年热闹非凡的盛会,取而代之的是荒郊野外一处停机坪。由于展出规模大幅缩减,许多厂商的发布会都是在附近的宾馆中召开,仅有33家公司参加了这一届E3,是历史上最少的一届。
2007年E3的空前缩水,起因是以索尼为首的厂商对逐年增加的巨额展出成本和并未与投入成正比增长的展示效果,ESA在审核和管理上的不作为,被认为是导致E3观众暴增,以至大量非业内人士入场影响展示效果的主要原因。
面对赞助方的不满,ESA并没有采取合理的手段,比如扩大展出规模包下整个洛杉矶会展中心,而是干脆直接缩小规模把场地搬到了另外一个城市。受此影响,这一年的E3观众人数随之锐减,由去年的超过60,000人,减少到不足10,000人。然而,噩梦并没有结束。
2008年E3关键词:
FF13,拍肩,5000观众,历史最低
和田洋一
2008年E3上,和田洋一与唐·马特里克合演了一出令人哭笑不得的劈腿闹剧,“拍肩”成为了当年游戏圈最火的词。
2008年的E3是大规模缩水后的第二届展会,地点依然是圣塔莫妮卡。虽然参展厂商数比起上一届略有恢复,但门可罗雀的场面却没有丝毫的改变。这一年的观众人数据估计只有不到5,000人,是E3创办以来最低的一届。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一年的E3上,有一个词红遍了大江南北,这个词就是“拍肩”,同时成为焦点的还有从原本被宣称为PS3独占开发,却戏剧性地成了跨平台游戏的《最终幻想13》。
微软的E3发布会末尾,Sqaure Enix社长和田洋一突然走上前台,拍了假装对一切浑然不知的时任微软互娱副总的唐·马特里克的肩膀,带来了《最终幻想13》将放弃独占改为PS3和X360双平台推出的惊人消息,全场顿时一片哗然,坐在电视电脑前观看直播的玩家们更是吓了一跳。
从当时的状况来看,投入巨资研发的《最终幻想13》迟迟无法交工,自首发起就一直霉运不断的PS3始终无法进入状态,普及率远远落后于同时期的X360,SE放弃独占追求游戏销量最大化的做法可算是情理之中,但这样的结果显然是大批PS3玩家难以忍受的,而承诺独占在先偷偷劈腿在后的做法本身也说不上光彩。此后,“拍肩”一度成为独占游戏跨平台的代名词,被与各种无节操无诚信的行为联系起来,也就不难理解了。
2009年E3关键词:
Project Natal,小岛秀夫,PSPgo
这一年洛杉矶最大的户外广告被Square Enix包下,为当年在北美发售的《最终幻想13》造势。
在经历2年的搬迁和缩水后,2009年的E3重新回归诞生地洛杉矶会展中心,展出规模和观众人数也都有了明显回升。
这一年的E3,因微软率先投下的重磅炸弹而再起波澜。微软在E3前的例行发布会上,正式揭开了全新的人机互动界面“Project Natal”的真身,现场演示了为X360设计的体感摄像头以及一系列新应用,包括好莱坞大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在内的一群名人跑来助阵,也为整场发布会锦上添花。
与此同时,任天堂则打出了回归老玩家的期号,强调作为传统游戏大厂自己并未忘记核心消费者的价值,发布会上任天堂展示了新的《银河战士》,宫本茂甚至还透露了Wii上下一款《塞尔达传说》的情报。在本届E3上亮相的还有《马里奥银河》的续作以及NDS上的《塞尔达传说》新作,游戏阵容可算是相当丰富,但传统用户阵营长期积累的不满情绪此时已难以平复。
索尼在本届E3上不负众望地公布了一批大作,包括令人耳目一新的《神秘海域2》和作为PS系游戏招牌的《战神3》,时隔四年才终于成真的PSP版《GT赛车》也在此E3上被再次公开。由于E3召开之前已经有大量信息被泄露,PSPgo的公布波澜不惊,倒是SE的《最终幻想14》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2010年E3关键词:
Kinect,300家公司,日厂衰退
2010年E3 Kinect
任天堂的3DS在NDS上下双屏独特玩法基础上,又融合了新的互动元素,但本质上却没有太多进化。
2010年,E3已经从历史上的低谷时期逐渐恢复过来,展会规模虽然无法重现2006年以前的辉煌,但依旧参展游戏产品的数量和观众人数都在不断增加。
2010年E3上呈现出的一个明显的新趋势是日系厂商开始呈现出的空前颓势,不仅展出游戏产品的数量远不如前,质量方面也在明显地被同时期的欧美公司越甩越远。E3开始前后,不断有日本知名游戏制作人或从业者公开批评日本游戏业固步自封,已经脱离世界先进水平太远。
任天堂在这一年的E3发布会上公布了新的Wii版《塞尔达传说》,同时还公布了即将接替DS系列掌机的接班人3DS,确定了在双屏触控基础上的裸眼3D新特性,并将这一特性作为3DS的主要卖点进行宣传推广。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个决定成了任天堂的又一次重大失误。
索尼在发布会上演示了《杀戮地带3》的新DEMO,公布了酝酿已久的PS会员制度——PlayStation Plus,宣布将为付费用户提供包括低价甚至免费购买游戏在内的各类优惠,并开始为新一代移动设备,代号“NGP”的掌机预热。
微软在本届E3上的重头戏是全新的体感摄像头Kinect,也就是之前公布的“Project Natal”。通过这套设备,微软为X360用户设计了全新的互动体验方式,并公开了一系列以新设备为依托的服务和软件。
2011年E3关键词:
Wii U,PS Vita,,光环4
2011年E3 PSV
在新硬件接连公布的繁荣景象背后,是对同质化日趋严重的游戏业界的担忧。
2011年E3游戏展上,有两台全新的主机在本届展会上首次亮相,分别是任天堂的Wii U和索尼的PS Vita。微软的招牌射击游戏《光环》系列,也在本次展会上公开了正统续作。
任天堂在发布会上公开了之前流传已久的新主机,接替疲态尽露的Wii的次世代主机Wii U,在体感操作基础上,通过附带液晶屏的特制控制器来进一步延伸用户的娱乐体验,让Wii U成为客厅里的平板电脑,试图拓展电视机以外的第二屏。与5年前相同,这一次任天堂依旧试图通过另辟蹊径的操作方式来吸引用户,但结果却反响平平,没能重现06年Wii的神话。
索尼的PS Vita是本届E3的最大亮点,索尼在发布会上公布了发售时间和售价,并在E3现场提供了多款游戏的实机体验,包括《神秘海域》在内的几款定制游戏吸引了全场的目光。
本届E3上虽然有新硬件公布,但在软件方面却少有亮点,不仅仅是各家的看家大作都没有亮相,原本被寄予厚望的使命召唤和战地也极尽雷同。另外一个显著的变化是日系大厂的全面溃退,这一点从三大硬件厂各自的发布会上就可见一斑,除了最早着手向欧美市场拓展的卡普空以外,三家的发布会上几乎没有任何其他日系第三方厂商的作品亮相。在E3现场,日本厂商的产品线缩水现象同样严重,许多日厂的传统游戏产品在欧美失去了主要阵地,曾经风靡的品牌也有不少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没落,即便《最终幻想》也不例外。
2012年E3关键词:
Watch Dogs,最后生还者,超凡双生

本届展会上的新作匮乏程度达到了空前程度,以至于仅有短暂演示的Watch Dogs成了媒体争相报道的对象。
由于缺少真正意义上的次世代硬件,加之现役主机已经临近生命周期末尾,2012年的E3虽说不上沉闷,但也算不上精彩。
这一年的展会几乎没有像样的新作登场,大量的游戏甚至已经或临近上市,而最后育碧之所以能“赢得”本届E3上最多的关注和喝彩,则完全归功于一款此前从未被提及的次世代新作Watch Dogs。这款以高科技网络犯罪加火爆动作场面为卖点的游戏,兼具GTA式的庞大开放世界和骇客帝国式的独特世界观设定,一经展出就牢牢抓住了观众的视线。
索尼在本届E3上为PS3玩家带来了2款值得期待的大作,来自Quantic Dream的《超凡双生》和出自Naughty Dog之手的末日题材动作游戏《最后生还者》,2款游戏以惊人的视觉表现力和演出效果,富有深度的剧情和冒险体验,征服了所有参加发布会的观众。
值得一提的是,注明的商业引擎开发商Epic Games,在本届E3上公开了他们的次世代游戏引擎Unreal Engine 4,而Square Enix的次世代引擎Luminous Studio技术演示DEMOAgni’s Philosophy也给观众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13年E3关键词:
PS4,Xbox One,次世代
2013年E3 XboxOne
微软在E3召开前夕公布了下一代主机Xbox One,至此三台次世代主机都已亮相,大战一触即发。
2013年的E3将拉开时隔7年之后的新一轮主机大战的序幕,毫无疑问,这将是一次充满悬念和激情,足以令所有玩家心潮澎湃的盛会。
就现阶段而言,索尼的PS4和微软的Xbox One,在硬件性能方面旗鼓相当,设计上也是旗鼓相当,双方都采用了高性能的8核CPU以及显卡,配备了更先进的摄像头型动作捕捉和体感操作设备。值得一提的是,两台主机都采用了接近PC游戏开发环境的x86架构,但索尼声称PS4将首先是一台游戏机,而微软则把家庭娱乐大一统定位为Xbox One的首要目标,二者的理念将在本次展会上如何碰撞令人期待。
游戏方面,PS4和Xbox One各自都握有一批第一方大作,其中不乏在前几代主机大战中曾经发挥过重要作用的大制作游戏,只不过眼下能够被证实的寥寥无几,反倒是不少早已提前亮相的第三方游戏目前更受外界瞩目。无论如何,游戏依然将是玩家们对一台主机打分的主要评定依据,微软或索尼想要占领用户的客厅,首先还是要征服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