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启示录 《地铁:最后的曙光》画面点评及最高效果通关截图欣赏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自从07年的《孤岛危机》以跨时代的游戏画面惊艳四座以来,其“照片级”的画面效果成了业界标杆。似乎真的被CryEngine引擎的强大吓破了胆,很长一段时间内,原本蠢蠢欲动的各大游戏厂商都相当低调,于是乎也就没一款游戏的画面能够超越《孤岛危机》,玩家们也愿意相信,能够超越这种游戏画面的游戏也就只有《孤岛危机》本身了。然而,玩家们并没有等到《孤岛危机2》打破这一神话,2010年发售的一款游戏率先完成了这一壮举,没错,这款游戏的名字叫——《地铁2033》。

《地铁2033》
《地铁2033》根据俄罗斯作家德米特里•格鲁克夫斯基的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了以阿尔乔姆为代表的“地铁人”在核战后的莫斯科地铁站艰难求生的故事。感谢4A引擎的强大表现力以及制作组的惊心刻画,游戏为玩家们塑造出了一个核战后触目惊心的末日世界。无论是灰色天空下沦为废墟的城市,还是被冰雪覆盖的莫斯科地铁站;无论是地下昏暗潮湿的地铁隧道,还是地铁站中六神无主的人们,都无声的向玩家们透漏出这样一个信息:巨大灾难带来的不仅仅是满目疮痍,还有心灵与精神上的创伤。《地铁2033》官方给出了三种配置:分别为最低配置、推荐配置、最佳配置。想要追求极限效果的玩家当然是要使用最佳配置了,但如果没有一台顶级配置的电脑是无法开启16倍的抗锯齿、超大的分辨率等诸多高级选项的,而关于这个最佳配置,则需单独提一下:
《地铁2033》发烧级配置:
CPU:Core i7 显卡:NVIDIA DirectX 11显卡(GeForce GTX 480 或 470) 内存:尽可能的高,比如8G+ 硬盘:高速的HDD 或 SSD
这个配置放到现在来说也许算不了什么,但是在2010年来说已经是史上最高配置需求了,远远超过了《孤岛危机》。《地铁2033》的光影效果是阿甘近些年看到过得最好效果了,《孤岛危机》的光影效果虽然出色,但是过于死板,光影不会随画面流动,而《地铁2033》的光影是可以随画面流动的,这个也许是借助游戏特有的暗色调表现出来的。相信玩过《地铁2033》的朋友都不会忘记第三章“黑站”关卡,在这一关中黑暗中摇曳不定的灯影、敌人忽明忽暗的篝火,以及浑浊的空气,无不让玩家感受到游戏光影效果的强悍。如今,《地铁2033》的正统续作《地铁:最后的曙光》已同各位玩家见面,先前官方公布支持的SSAA(超级采样抗锯齿)技术已让阿甘的GTX580颤抖不已,而游戏的发烧级配置更是让人有种当机的冲动!
《地铁:最后的曙光》发烧级配置:
系统:Windows Vista,7 或8 CPU:3.4GHz的多核处理器或Intel Core i7 内存:8GB 显卡:NVIDIA GTX 690 / NVIDIA Titan
那么究竟这款连Beta版都没有公布的游戏最终素质如何呢?能否不负众望成为新一代硬件杀手呢?莫急,少年们,在阿甘为大家带来的画面点评中一探究竟吧!
实战游戏截图欣赏: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地铁:最后的曙光专区
从《地铁:最后的曙光》的发烧级配置来看就知道这款游戏对硬件的要求有多么的离谱,想要全特效玩转这款素有“硬件杀手”之称的游戏要有一台配置足够给力的机器才行,先看下阿甘运行游戏的硬件配置:双GTX 580 SLI+i7 3.4 GHZ+英特尔160 G固态硬盘+4 G海盗船DDR3内存,在1920×1080分辨率,不开启SSAA其他特效全开的的情况下,游戏帧数稳定在60帧,遇到战斗、室外全局光照帧数会下降,但基本在50帧以上,接下来咱们就看看再开启SSAA的情况。
开启4倍抗锯齿后,游戏帧数将至25帧左右,遇到战斗、室外全局光照的情况下帧数则将至15~20帧,卡顿严重,影响战斗;升级为最新的显卡驱动(官方表示性能提升10%)后,将抗锯齿调成3倍后,帧数提升至30帧,遇到战斗、室外全局光照的情况下帧数则稳定在22帧,显卡温度基本维持在99左右,显存则是一块占满另一块占用一半左右,与《孤岛危机3》相比,显存占用率明显低了很多!


下面附上一组对比图,分别是未开启SSAA(上图)与开始SSAA(3倍,下图):




从这四组对比图可以清晰的看出,是否开启SSAA,对于画面的影响并不很大,开始SSAA只不过将色调调节成更接近现实罢了,由此可见,如果并不是发烧级玩家,只是单纯的想体验下剧情或游戏流程的话,中低配置也是无压力的,画面效果也足以让人满意!




《地铁:最后的曙光》依旧是由4A Games原创的4A引擎打造,当然这是经过改进、升级、优化之后引擎,在《地铁2033》中无法做到的物理破坏效果在《地铁:最后的曙光》中有了很大改进,玩家在战斗中经常可以看到墙壁被流弹打的火花四溅,直到表皮脱落露出里面的钢筋结构来!
火光四射的闪射效果
爆炸物理破坏效果,烟尘与粒子效果非常赞
《地铁2033》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无疑就是游戏中那强悍的光影效果了,并且,它也完美的延续到了《地铁:最后的曙光》。游戏中的光影效果是阿甘见过的最为极致的一款了。提到这光影效果,就不得不提到另一款显卡杀手级游戏——《孤岛危机3》。其实《地铁:最后的曙光》发售以来,无论是论坛还是贴吧都有玩家发帖讨论《地铁:最后的曙光》与《孤岛危机3》究竟谁才是画面王者,这个真的很难说,毕竟《孤岛危机3》主打的是科幻风,而《地铁:最后的曙光》则主打写实风,两种不同风格的游戏是在难分高下,就好像《笑傲江湖》中的冲虚道长与方证大师一样。所以阿甘只能做出这样的评价:如果说《孤岛危机3》是阳光照耀下的极致画面效果,那么《地铁:最后的曙光》无疑就是阴暗室内下的极致画面效果了。


《地铁:最后的曙光》的光影效果极具写实风,完美的为玩家塑造出一个核战后死寂的末日世界:苍白的阳光透过房间的缝隙斜斜的照在斑驳的墙壁上,空气中的灰尘粒子在光线的照射下上下浮动,偶尔传来一两声变异体低沉的吼声,随即周围又再次陷入令人不安的沉寂之中,仿佛整个世界只剩下防毒面具后阿尔乔姆轻微的呼吸声…
惨白的月光与废弃的车站,绝对的向《潜行者》致敬
习惯了在暗无天日的地铁下摸爬滚打,离开地铁来到地面时那种惨白的阳光会让每一个玩家同游戏中的阿尔乔姆做同样的动作,那就是用手挡住眼睛…
苍凉的废土
不同于《孤岛危机3》的战斗时的不动光效果,也不同于《战地3》瞎狗眼的光影效果,《地铁:最后的曙光》的战斗场面的光影效果给人的感觉非常柔和,光影与场景交相呼应,看起非常自然不像有些游戏那么突兀。摇曳的火光与弹壳落地的声音相互呼应,非常具有代入感。尤其是同游骑兵们守卫D6基地的最后一战,激烈的战斗场面让每一个玩家都会感到热血沸腾,也让阿甘想起来《地铁2033》中的一句话:“为手足同胞,将战无不胜”!
最后一战绝对可以入主游戏史上十大最难忘场面
绿色的红外线,有种《细胞分裂6》的既视感
静态光影效果实际截图:




说完了光影效果,接下来咱们就谈谈《地铁:最后的曙光》中的细节与材质。之前阿甘也说了,游戏采用的是写实手法,所以游戏中物品的材质都非常贴近现实,并且存在感爆表,甚至能让玩家感觉的它的灵魂所在,细节表现也很到位,如下图所示的电梯,可以清晰的看到经常使用过的抛光感;在生活区则随处可见书桌,上面的细节也都有被人使用过的痕迹,并且游戏中的彩蛋也埋藏于此,小说《地铁2035》将于年内发售,不出意外的话相关游戏的讯息也会很快公布!

游戏彩蛋《地铁2035》
《地铁:最后的曙光》人物建模中规中矩,表情细节更为丰富,《地铁2033》中饱受玩家病垢的“死鱼眼”也终于在本作中得到了改善,人物的眼睛变得了有神不少,尤其是女主安娜那双大眼睛,真是想想都来感啊,阿甘在前瞻里果然没有猜错,游戏中果然有香艳的剧情,并且各种十八禁啊!


整个游戏唯一让阿甘觉得有吐槽点的就是这个立邦漆质感的血液效果了,说真的,这血液效果做的实在是太假了,此外枪械的建模效果还可以,毕竟没了重工业,在地铁下造出枪械有这样的效果已经很不错了!
《地铁:最后的曙光》是一款诚意十足的游戏,毕竟4A Games经历了THQ的破产风波,游戏是在“食堂”这样的环境中开发出的,加之发行商Deep Silver也不像EA、育碧那样土豪,所以玩家能玩上一款素质如此之高的游戏已实属不易,有兴趣的玩家可以加入粉丝向的讨论群(地铁骑兵团:292758164)一起研究更深层次的地铁文化,为了守护最后的避难所,全世界的游骑兵们勇往直前!
血液效果:


游戏截图欣赏(3倍抗锯齿,特效全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