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蛇推出“剑齿虎”手柄与“噬人鲨”耳机支援XBOX360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电竞产业日渐受瞩目的现在,除了PC上加入电竞的众多作品之外,去年内发表的许多XBox360游戏也显现出重视电竞的倾向。在推出电竞周边产品上不遗余力的Razer,过去曾为XBox360打造PC与主机两用的专属游戏手把“昂萨凌豹”。在旧有XBox360官方手把设计上进行了许多独特的变化,让昂萨凌豹本身作为XBox360手把的同时,使用感觉也相当不同。经过数年的意见反馈,Razer再次推出改良多处设计的XBox360手把“剑齿虎Sabertooth”,同时也在经典款耳机“噬人鲨Carcharias”上进行了支援XBox360的改款。

由于剑齿虎是热腾腾刚发表的全新品,当然先来看这边!
照开箱惯例~先从产品的外包装看起。因为手边的昂萨凌豹已经使用很久,盒子早就不知道丢哪去了,没办法拿出来拍照比较…
昂萨凌豹的产品包装是从外面可以看到手把的塑胶透明外壳,剑齿虎的外盒没有沿用这个透明设计,原因打开以后就明白了。

把内容物拿出来,除了惯例会有的产品说明卡外…是一个大大的收纳盒,手把本体和配件都直接放在收纳盒中。这样就算做了透明壳也没有意义,难怪没有啊。

这个收纳盒的内里材质是软壳塑胶,表面是尼龙编织,外观是简单的黑色搭上Razer Logo。这个收纳盒的机能性目的是用来携带手把,虽然稍嫌大了点…不过对于有相关需求(如选手)的使用者来说也算是方便吧。

打开收纳盒。手把本体以海绵固定在一边,另一边的网状收纳袋中放了线材与细部配件。能把这些东西全部都收进去,其实这个收纳盒大小就可以接受了。小编常常会把手把在家里公司带来带去,对这收纳盒相当有兴趣。

把盒子内的东西放出来排排站,虽然只是一只手把,东西也还算满多的。手把本体与线材之外,一个塑胶袋中装了一些橡胶制的配件,另外还有一只一字起子。

把剑齿虎和昂萨凌豹并排放着,毕竟都是XBox360的手把,基本形状差异不到哪去,不过细节上就变化不少了。接下来就以新旧两代手把的比较,来让大家了解一下剑齿虎有着哪些进步吧。
昂萨凌豹的控制器主体是光滑的塑料,剑齿虎在表面上多覆上一层Razer滑鼠常见的防滑涂层,整体握起来的手感很舒服,也不容易滑动。

不过这种涂层也不完全都是优点…长时间使用后可能会“掉漆”就是一个隐忧所在。我个人很喜欢这种手感,但或许就得有当消耗品的觉悟了。
接着直接来看最重要的手把按键部份。剑齿虎的改良中非提不可的绝对是这个十字键,它终于变成像是人用的东西了。
游戏手把的十字键,大体上有着一体成型与四键分离两大种设计,顺手程度根据个人喜好和使用需求会有不同。我个人是偏向喜欢四键分离的,昂萨凌豹也是四键分离…但是凭良心说…那个十字键…真的不知道在难按什么…这也是我听过昂萨凌豹使用心得中普遍诟病的点。

新推出的剑齿虎十字键设计依旧是四键分离式,不过按键的形状与按压需求力道调整到比过去顺手太多太多,绝对是长足的进步。
十字键明明不好用,但是我还是相当喜欢昂萨凌豹的一个理由就在于它采用“Hyperesponse动作按键”设计的ABXY按钮。这个名称听起来很酷炫,总之就是让这四个按钮按起来的手感变成类似滑鼠左右键点击的那种力道反馈。这种按钮手感也是比较见仁见智的部份,小编就有同事认为这种按压感完全不来劲,喜欢官方手把的传统按钮感觉。

Hyperesponse动作按键的技术也沿用到剑齿虎上,我相当喜欢这个按键设计的原因在它非常适合“连打”,在进行快速连续输入时能省下大拇指不少力气。另外有个无用的小变化是昂萨凌豹按钮上的字样是“AbXY”,剑齿虎变成“abXY”了。

LB、RB两个上方按钮的设计改变也是剑齿虎改良的重点之一,原本和LB、RB并排的LMFB、RMFB额外巨集按钮的位置和大小都进行了调整。
两个额外追加的巨集按钮是昂萨凌豹的一个独特之处,能按下背后的设定钮后,把任何一个手把上的其他按键指定到巨集按钮上。虽然在很多状况下很方便,但是却出现一个结构上的问题…就是非常容易和LB、RB误按造成操作失误。

剑齿虎把两个追加按钮缩小,更名为M1、M2,并向内移远到需要伸长手指才能按到的地方,需要使用时依旧方便,也减少了误操作的状况。终于不会打FPS时明明要换枪却把芭乐丢出去了…
左右两个类比的部份,剑齿虎并没有昂萨凌豹赛事版旋转调整松紧的设计,或许未来也有机会推出赛事版?剑齿虎的类比和昂萨凌豹并没有很大的差异。而在昂萨凌豹中被调整到手把下缘的Select与Start功能键,剑齿虎则是放回原本官方手把的位置,XBox键的左右。

我推测这当中有两个理由…其一是他们终于发现把这两个钮放到下面去一点都不好按,要让拇指大幅离开原本的活动区域。另一个容后再谈。
原本昂萨背面放置巨集设定钮的地方,剑齿虎加上了两个月牙状的奇特设计,这是什么东西?

答案是…剩下四个巨集钮!握持手把时,这两个弧形刚好可以让中指放置在上面,之后往上或下拨动都分别是一个巨集钮。

也就是说剑齿虎把昂萨的巨集钮设定直接扩充上6个之多。

手把下缘,昂萨放置Start/Select钮的位置,剑齿虎增加了一个切换设定组的按钮与显示萤幕,用以设定巨集按钮,以及在各种设定组合间切换,这大概也是两个钮被放回预设位置的理由。
显示萤幕在接上电源时会显示“Razer”字样。

当按下左边的钮时,会在两个Profile间切换,萤幕会随着切换显示“Profile 1”或“Profile 2”。

而按下右边的按钮则会进入“Program Mode”,此时先按下要设定的M钮,再按下要对应的按钮,就可以把按钮机能对应到M钮上。

成功时手把会振动一下,小萤幕上会显示“M1 set to X”这样的字样(如果在M1上设定了X钮)。

让我们先把目光移开手把本体,来看一下收纳盒中的一些小配件。橡胶材质的配件中,萤光绿的两个从形状就能简单辨识出是用来套在类比上的止滑套。但是另外三样东西说真的我研究了一小段时间才明白功用。

这个橡胶套的止滑效果非常好,增加了不少摩擦力,能更稳定的进行类比操作,但是典雅的黑色造型被套了两个萤光绿香菇头实在是有点…好吧,至少绿色的香菇会加命。反正不喜欢可以不要装,不是那么绝对必要的东西。

而一字起子与剩下的两个橡胶垫功能则是相关的,与后面的巨集扳机有关。

如果巨集功能你用不到,那两个扳机悬在那又很累赘、影响手感,用一字起子就能把扳机给卸下来。

卸下来之后就换剩下两块橡胶垫上场了,这两块橡胶就是用来填住卸下扳机后的缺口,防止入尘同时也让手把形状及手感更完整。

最后一个剑齿虎改良的重点,在于线材。剑齿虎和昂萨凌豹一样都是有线设计的手把,没办法无线使用,而剑齿虎在线材方面做了不少强化。首先为了方便放进收纳盒中携带,剑齿虎的线材是拆卸式的,在接上手把后旋转螺帽就能完全固定住连接线,不用担心意外松脱。

而原本橡胶材质的线材也被更换为极度耐用的尼龙编织包覆的线材,更不容易打结、整理方便,也不易折弯破损。对很喜欢这种线材的我来说这无疑也是一个进步点!

拿到手把后的这几天,正好同时在进行XBox360版《真.北斗无双》的评测,不用说当然是直接上阵。在具体的使用感受上,加上防滑涂层、改良十字钮以及附上橡胶类比套这三点,感受是最直接而且明显的,使用手感很顺畅。

昂萨凌豹与XBox360官方手把比较时,因为致命的十字钮问题,最后往往是回到官方手把,让我的昂萨最终变成在PC玩游戏专用…但是经过多处改良剑齿虎对我个人来说完全可以取代掉官方手把。

看完新产品的剑齿虎,接着也来看看老产品新生命的“噬人鲨”耳机!

噬人鲨是Razer已经推出有一段时日的耳机产品,原本是PC专用的耳机麦克风,在最近终于加入了对应XBox360使用的设计。也因为如此…线材量也大幅上升。

和后来许多充满科技风的Razer耳机产品风格不同,噬人鲨和之前介绍过的旋风黑鲨类似,走相对典型老派的耳机设计。耳罩外的金属网格设计带来跟高科技风截然不同的风情。

头部软垫是缝入海绵的设计,比起后来耳机的感觉比较软,同样很舒服,不过这种材质会让人担心在长期使用后渐渐失去弹性扁掉。

耳罩则是绒布内缝入海绵,实际戴起来很舒适,完全不会压迫耳朵,不过试用感想是隔音效果并不理想,戴着耳机时周遭的声音还是清晰可闻,在意这点的人可能会不太喜欢。

麦克风相当长,而且是可以自由弯曲,固定在适当位置的设计。

可以弯曲的幅度相当大,决定弯度与位置后也很稳定,不会回弹,能调整并固定在适合个人使用的位置。

戴起来的侧面样子,和Razer几只著名的耳机如Starcraft Banshee、Tiamat 7.1等相比,噬人鲨是非常轻便的一只耳机,戴着几乎感受不到重量与压迫感。全黑带着金属感的外观也很简单素雅。

噬人鲨只支援有线使用,线材部份因为对应了XBox360也有所改变,不过很可惜没有换用尼龙编织包覆的线材。不算粗的橡胶线材在开箱和拍照过程时,就因为扭曲和打结的问题花了我不少时间。

原本PC专用的噬人鲨在线材中段只有一个音量调节的装置,本次改款对应XBox360后,最大的变化点就在这里。

新的控制介面,其中一面的转盘可以调整音量与音质。

另一面则是重低音的调整、麦克风开关,以及连接XBox360时的麦克风接孔。

新款的噬人鲨依旧可以单纯对应PC使用,把耳机、Mic和供电的USB接上PC就行。不过以PC的USB供电时仍然有电波杂音的老问题…测试用行动供电供电就完全不会。

连接XBox360使用的线材接续就比较啰唆一点了,不过在盒装背后有清楚的说明,可以很简单的辨识出各线材的连接方式。

由于XBox360上有不少需要和队友远端语音互通的游戏作品,Razer这款耳机麦克风噬人鲨对XBox360的支援,也成为一个可以考虑的新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