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2012僵尸游戏进化论 又爱又恨的星路历程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早在游戏出现之前,“僵尸”就已经成为了恐怖的一大代名词,在欧美,大家根据1978年的电影《活死人黎明》而建立起的关于僵尸的基本法则基本上有这么几点:1、原因不明的因素让僵尸起死回生,僵尸本身没有任何的意识力和思考能力,完全是靠本能在活动;2、僵尸喜欢啃食人肉;3、僵尸会感染;4、僵尸不会死亡,如果要让僵尸停止活动的话,只要把脑袋打烂,或是放火让他们燃烧。
当电子游戏出现之后,僵尸几乎立刻就成为了游戏中最没有争议的反派形象,它们恐怖,它们没有思想没有感情,玩家可以毫不犹豫的杀掉它们而不用遭受良心的谴责,无论是游戏制作人还是玩家都深深被这些元素所吸引,乐此不疲。不论是从阴暗角落里悄悄袭来的嗜血僵尸,还是成群向我们冲过来的僵尸集团,一枪打爆它们总会让玩家充满成就感。
僵尸,让我们又爱又恨
也许你还没有发现,不过在我们所熟知的游戏中,“僵尸”这一物种也已经经历了很长时间的发展和演变,现在就让我们仔细看看这些让我们又爱又恨的怪物们是如何一步一步变成今天这副样子吧。
1976年:僵尸开始出现在游戏当中
- 《死亡飞车(Death Race)》
僵尸特征:就是个棍棍,首部僵尸作品
如果我不说,你认得出来画面上这哪个是僵尸,哪个是飞车吗?那时候的僵尸毫无AI可言,有时候你甚至不用刻意去撞他们,他们就会自己游荡到你的车轮下面。

1985:能被认出来的僵尸形象出现
- 《魔界村(Ghosts‘n Goblins)》
僵尸特征:经典僵尸形象、笨重、略带威胁
这可以说是最早能让我们认出来的经典僵尸形象之一了,他们不仅会来回游荡,从地底下钻出来,更能用这双毫无血色的手来攻击我们。

1986年:游戏中的僵尸该是什么样?没人知道
- 《恐怖电影(Chiller)》
僵尸特征:被动攻击、有自残倾向
《Chiller》这个游戏可以算上FC上最早的恐怖血腥游戏之一,事实上这款游戏中僵尸的戏份不算很多,甚至勉强才能算得上是个僵尸,一个是画面中这个身穿t恤的“少女”,从她的墓穴中一步一步爬出来,一个是画面下方那个头,它正在将自己的头一点一点扯下来扔远。

- 《超能力战士(Psycho Soldier)》
僵尸特征:衣着整齐
看来当时游戏界对“僵尸”的界定还不是很明显,因为这部游戏中我们根本分不太清楚这些是不是僵尸,看他们衣冠楚楚,好像一副人畜无害的样子,可是又伸着双手动作笨拙,跟僵尸没什么两样。

1987年:仍在探索中
- 《恶魔城(Castlevania)》
僵尸特征:滑着走
在《恶魔城》中的僵尸一点都不恐怖,我们也可以杀死它们或是简单的从它们头顶跳过去,它们根本不会管你,它们似乎着急去什么地方,只知道一个劲向前走。

- 《恶魔城堡(Haunted Castle)》
僵尸特征:恶心、冷淡
这是《恶魔城》系列首次出现以这种恶心形象示人的僵尸,它们还胆敢到城外面来晃悠,而且这种高度也让我们难以直接跳过去,没办法,杀了吧。

1989年:
- 《生人回避(Zombi)》
僵尸特征:不穿衣服,令人费解
那个时候,育碧公司还不想现在这么有名,他们做出的冒险游戏也显然是受到了电影《活死人黎明》的启发,而且还是像画面中这样令人费解。

- 《13号星期五(Friday the 13th)》
僵尸特征:烦人
这些僵尸每隔几秒钟就会从地底下钻出来直直冲向我们的主人公,我们可以朝他们扔石头,或者直接避开他们也不难。不过如果能把这些烦人的东西从游戏中去除掉,也许游戏性能够大大提升。

- 《野兽梦宴(Beast Busters)》
僵尸特征:有武器、带着枪
我们可以看到从80年代后期,僵尸游戏就开始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出来,游戏的开发者们已经开始发现了玩家们对僵尸的这种古怪感情。不过似乎能跟你面对面开火的僵尸…不是我们想要的。

1990年:僵尸、外星人
- 《异形(Aliens)》
僵尸特征:臃肿、外星生物寄居
严格来讲《异形》里面的怪物应该属于外星生物,而不是僵尸,不过似乎开发商们觉得外星生物还不够吓人,于是他们决定让外星生物与僵尸“合体”,画面中这种残缺不全的异种僵尸就诞生了。

1991年:仍在摸索
- 《超魔界村(Super Ghouls‘N Ghosts)》
僵尸特征:我行我素
如果说之前原作《魔界村》那些僵尸们只是有一点威胁性的话,《超魔界村》中的僵尸压根就都是摆设,看看他们,甚至连手都懒得举起来,脸上的表情似乎也在说:“随便吧哥们,老子不稀罕这份工作。”

- 《僵尸国度(Zombie Nation)》
僵尸特征:防御性、让人怀疑
你以为屏幕中间这个是僵尸,右上角那个是我们的主角吗?额,其实游戏剧情是这样的:由于外星人的缘故,所有美国居民都被变成了僵尸,而仅存的人类抵抗力量就是屏幕中间这个不知道怎么回事变成了大脑袋的灵魂武士,我们要控制这个“武士”发射粘液来攻击右上角这种僵尸,最终拯救美国。毁三观对吗?

1992年:首只3D僵尸诞生
- 《德军司令部(Wolfenstein 3D)》
僵尸特征:胸口射子弹
这部游戏又称作《刺杀希特勒》,纳粹集团暗中制作了一批秘密武器,就是这种超级士兵,本来应该是心脏的地方现在却成了一个类似枪一样的武器。不过他这个动作怎么看怎么喜感。

- 《鬼屋魔影(Alone in the Dark)》
僵尸特征:3D
这部游戏是僵尸游戏史上真正意义的里程碑,《鬼屋魔影》这里出现的第一支僵尸明确的向僵尸同行宣告:“不进化就等死吧”。虽然这个僵尸看起来有点像异形和青蛙的结合体,不过,毕竟这是游戏史上第一支3D僵尸。

1993年:又一个会使枪的僵尸
- 《毁灭战士(Doom)》
僵尸特征:拿着枪的大兵
显然3D僵尸并没有立刻席卷整个游戏产业,1993年的《毁灭战士》中依旧采用2D效果,不过这次他们拿起了来复枪,虽然他们瞄准技术实在是差劲。

1994年:2D、3D混杂,外星人加入
- 《鬼屋魔影2(Alone in the Dark 2)》
僵尸特征:阴森、流氓气质
不像前作的3D僵尸那样看起来莫名其妙的,这部游戏中的僵尸看起来更像是人类,而且他们也会使用枪支,只不过他们的皮肤是绿色的。

- 《恶魔战士(Darkstalkers)》
僵尸特征:武术家
这里的僵尸出现在了格斗游戏中,僵尸的一条腿也变成了电锯,不过这个僵尸似乎不像其他的一样行动呆滞而且缺乏大脑。

- 《异形大战铁血战士(Aliens vs Predator)》
僵尸特征:同样是异形寄居,这些长了腿
这是《异形大战铁血战士》的街机版,这里面的僵尸跟之前一样的是都被异形侵占,不一样的是这些僵尸却长出了长腿。

1996年:《生化危机》塑造经典僵尸形象
- 《生化危机(Resident Evil)》
僵尸特征:病毒、经典形象
说到这里,僵尸游戏的代表作品《生化危机》系列终于出现了。而且游戏产业发展到这个时期,2D的僵尸似乎已经再也找不到容身之地,纷纷像3D转型。
《生化危机》系列又是游戏僵尸史上的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它开始真正遵循僵尸的4大法则,而且也让“正统”的僵尸形象深入人心:步履蹒跚、发出恐怖的呻吟、撕咬猎物。从这里开始,僵尸的游戏形象开始确立起来,开始由杂七杂八的各种“坏蛋”风格向着我们现在所熟悉的僵尸风格所发展。

- 《雷神之锤(Quake)》
僵尸特征:自残、满身疮痍
又是一部经典游戏,如果说《生化危机》将新一代僵尸带入了冒险游戏,那么就可以说《雷神之锤》将它们带进了射击游戏。

1998年:《半条命》猎头蟹经典形象诞生
- 《Flesh Feast》
僵尸特征:迷迷糊糊、俯视视角
游戏的这个场景也是借鉴于电影《活死人黎明》里购物中心涌出僵尸的一幕。《Flesh Feast》玩起来类似《暗黑破坏神》或者《地牢围攻》,不过游戏中充满了僵尸,而且玩家是从这种俯视视角看到僵尸的。

- 《半条命(Half-Life)》
僵尸特征:猎头蟹
这个头顶猎头蟹的僵尸形象十分经典,也是被许多玩家喜爱的形象之一。这些被外形猎头蟹俘获了的可怜人类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的身体,最终落得这样一副扭曲下场。
遇到这种僵尸,我们必须一枪爆头,否则打爆身体的话我们就还需要额外应付那只猎头蟹。

1998年:僵尸外表种类激增,五花八门
- 《塞尔达传说:时光之笛(The Legend of Zelda: Ocarina of Time)》
僵尸特征:暴躁、攻击性强
经典的《塞尔达传说》系列最终也没能抵住诱惑,而在游戏中加入了僵尸的形象。不过这里的僵尸,Redead,会发出刺耳的尖叫声来让你眩晕,然后冲过来袭击你。

- 《死亡之屋2(The House of the Dead)》
僵尸特征:多种多样
游戏中的僵尸发展到这个时候,虽然在各类游戏中出现过许许多多的僵尸形象,不过单独的每部游戏中,僵尸的样子基本上都是只有一两种而已。而《死亡之屋2》打破了这一僵局,从这里开始,哪怕是单部游戏中的僵尸也开始变得五花八门。穿着衣服的、只剩半张脸的、大的、小的、拿着电锯的大boss,等等等等。

1999年:僵尸不再局限于反派角色
- 《僵尸复仇(Zombie Revenge)》
僵尸特征:好斗、僵尸会武术
在我们的潜意识里,看到僵尸似乎还是远远的射击比较好,千万不要让他们走进自己。不过这里的僵尸却学会了格斗,还会使用各种兵器,真伤脑筋。

- 《纵情跳跃(Bust A Groove)》
僵尸特征:跳舞
据僵尸自己讲,他并不是个僵尸,只不过头上挨了一斧头而已。在这部游戏中,僵尸不再是反面形象,而变成了一个很特别的舞者。

2000年:进入21世纪,僵尸开始“有特点”
- 《鬼武者(Onimusha: Warlords)》
僵尸特征:武士
到这里为止,僵尸已经发展到了21世纪,不同游戏的僵尸也都开始寻找自己的特点。比如《鬼武者》中的这些家伙,一身武士服,很显眼,也很容易被玩家记住。

2001年:《寂静岭2》女护士经典形象诞生
- 《松鼠库克倒霉的一天(Conker’s Bad Fur Day)》
僵尸特征:松鼠僵尸,爱吃东西
这又是一个很奇葩的僵尸形象,也是僵尸系列发展到此第一个不是以人类形象出现的僵尸,当可怕的僵尸和可爱的松鼠结合到一起,你还下得去狠手吗?

- 《寂静岭2(Silent Hill 2)》
僵尸特征:性感护士
说起僵尸,怎么能不提到《寂静岭2》里面这些性感的护士呢?相信没有人会不知道他们吧。尤其当《寂静岭》电影推出之后,这些长腿爆乳的护士更是让我们浮想联翩。不过如果你了解游戏的背景故事,你会知道这些护士其实是主角因为妻子患病而产生的性幻想的映射。

- 《光环(Halo)》
僵尸特征:恶心难打
有人说这种僵尸出现的时候就是《光环》游戏最难玩的时候,他们是被一种能够自主思考的孢子生物侵入大脑而形成的。这些家伙又恶心又难打,却也成为了很经典的僵尸形象之一。

2002年:距今10年之前,僵尸的形象已经慢慢清晰起来
- 《生化危机(Resident Evil)》
僵尸特征:更加恐怖
《生化危机》推出了GameCube游戏机的独占重制版,对其中的僵尸形象也重新设计了一番,也使得游戏中的僵尸显得更加恐怖、强壮、迅猛,令人头痛不已。

- 《永恒的黑暗(Eternal Darkness)》
僵尸特征:偷偷摸摸
这款游戏因为独特的风格而著名,因为游戏会经常搞些小把戏来调戏一下它的玩家。游戏中有四种僵尸,红色的物理攻击力高、蓝色的具有魔法伤害,绿色的可以搞乱角色的思想,而黑色的就是普普通通了。

2003年:僵尸不再限于某种生物
- 《波斯王子:时之沙(Prince of Persia: The Sands of Time)》
僵尸特征:沙子
在这部游戏中,僵尸成了因魔法而由沙子聚合成人型的某种东西。他们比我们之前看到的僵尸要聪明很多,还能成群结队的进行攻击。

2004年:再次拿起武器
- 《死魂曲(Siren)》
僵尸特征:村民身,僵尸心
《死魂曲》又名《尸人》,里面的僵尸都是被上古恶魔从小镇村民变成的。虽然跟其他僵尸游戏相比,这些僵尸看起来更加“人性化”,可是这些脸仍然让我们不寒而栗。

- 《毁灭战士3(Doom 3)》
僵尸特征:高科技僵尸
上面我们说过,第一部《毁灭战士》就开始让僵尸背起了武器,《毁灭战士3》也延续了这个传统,并给他们的僵尸装备了更加精良的枪支。而且这部游戏中也还保留着那种会冲过来想要吃你脸的经典僵尸作风。

2005年:僵尸成主角
- 《僵尸斯塔布斯(Stubbs the Zombie)》
僵尸特征:讽刺味十足
游戏将我们的主角设定成了一个僵尸,他吃大脑,象投掷樱桃炸弹一样扔他自己的内脏,同时还能抽空与女人调情。

- 《生化危机4(Resident Evil 4)》
僵尸特征:烦人
在游戏发售之前,Capcom就一再强调这些西班牙农民不是僵尸,只是被寄生虫寄居了的人类。谁知道呢,反正看起来都一样。干掉就是了

2006年:
- 《上古卷轴4:湮没(The Elder Scrolls 4: Oblivion)》
僵尸特征:没有头
这些看起来好像是僵尸的东西守护者某个死灵法师的秘密,在暗无天日的地牢里面一呆就是好久,怪不得他们那么愤怒,见人就打。而且跟其他僵尸不同的是,这些僵尸没有头。而我们都知道看到僵尸只要冲头猛打就完事了,这让我们如何是好?

- 《丧尸围城(Dead Rising)》
僵尸特征:满城都是
这里的僵尸又是我们都非常熟悉的这种形象,无脑、嗜血、成群结队。而且本来单独一只僵尸对我们构不成任何威胁,可当他们如此大群的出现的时候,我们就必须小心行事了。

2007年:距今不到五年,经过近30年的发展,僵尸形象已基本确定
- 《质量效应(Mass Effect)》
僵尸特征:尸傀
行动敏捷、成群出现的尸傀成为了《质量效应》系列中为数不多的恐怖元素之一。这些物种严格意义上讲应该不是僵尸,而是一种无机生命体,不过就看这副样子,不是僵尸也是僵尸投胎转世。

- 《死人头弗瑞德(Dead Head Fred)》
僵尸特征:给自己换个脑袋
游戏的背景是一个充满核辐射的小镇上。我们的主角则是一颗由科学家复活的死人头,然后在诡异的小镇上展开他的复仇。既然提到了核辐射,那毫无疑问的就会出现僵尸、诡异的老妇、乱七八糟的类似科学怪人的敌人。主角会打败敌人并收集不同的头装在身上,切换不同的头以获得不同的能力。

2008年:僵尸形象可以用来赚钱
- 《家(Home)》
僵尸特征:价值5美元
虽然《家》这款游戏听说过的玩家可能不会很多,但我们既然要讨论僵尸的进化史,当然要囊括所有有特点的僵尸形象。在这部游戏中,这套行头价值5美元,对,美元,玩家可以花费5美元来购买这样一个僵尸职业套装,这是开发商特别为万圣节所推出的。

- 《辐射3(Fallout 3)》
僵尸特征:脾气暴躁或精神异常,看你遇见的是哪种了
《辐射3》独特的一点是这里面的僵尸仅仅是遭受了大量辐射而变异,或者是被辐射逼疯了。游戏中有的僵尸虽然一副可怕形象,但还保持着自己的理性,只想过自己的安稳日子,还有的僵尸却看到人就发了疯一般想要吃掉你。

2008年:玩家死亡,僵尸获胜
- 《使命召唤5:战争世界(Call of Duty: World at War)》
僵尸特征:纳粹僵尸
不同于以往的《使命召唤》游戏风格,《使命召唤5》中可以解锁的僵尸模式给玩家带来一种《活死人之夜》似的游戏体验。破门而入的僵尸越来越多越来越多,最终你会招架不住而丧命。也是少有的会以玩家丧命而告终的僵尸游戏。

- 《死魂曲:血之诅咒(SIREN: Blood Curse)》
僵尸特征:可怕
《死魂曲》中的这种僵尸叫做Shibito,在初代游戏中就是一种很让人不安的敌人,在这部游戏的PS3版本中,Shibito更加突出了它吓人的本领。

2008年:艰难求生
- 《生存之旅(Left 4 Dead)》
僵尸特征:末日僵尸
《生存之旅》又名《求生之路》,这又是一部不得不提的僵尸游戏,游戏的全部主题只有一个:僵尸,很多很多的僵尸。而且这部游戏中的另一经典僵尸形象相信提起来许多玩家都心有余悸:The Witch。

2009年:萌系僵尸出现
- 《我的模拟人生:警探(MySims Agents)》
僵尸特征:萌、友好
这个僵尸是一个诚实、友好,还是个男管家。好吧,这个风格在僵尸中实在是不多见。

- 《虐杀原型(Prototype)》
僵尸特征:瘟疫
在《虐杀原型》的故事中,瘟疫席卷了城市,许多居民也因此变成了僵尸,甚至许多还趴在裂了缝的建筑上,最终变成更加恶心的怪物。

2009年:僵尸不止适合男生
- 《御姐玫瑰X(Onechanbara: Bikini Samurai Squad)》
僵尸特征:移动靶子
说实话这部游戏没有值得称赞的地方,而且里面的僵尸也无非站在那里等着我们去收割而已,不过奇妙的是当僵尸的胳膊、腿、甚至脑袋被砍掉之后,他们还能继续张牙舞爪。

- 《植物大战僵尸(Plants vs Zombies)》
僵尸特征:老少皆宜
好吧,说起僵尸游戏谁能忘了这个《植物大战僵尸》呢?也许这是众多僵尸游戏中唯一能被美眉们欣然接受并乐此不疲的游戏吧。

2009年:僵尸游戏开始大行其道,从游戏数量上就看得出来
- 《生存之旅2(Left 4 Dead 2)》
僵尸特征:更具攻击性
《生存之旅》的续作,仍是一部突出僵尸和生存的游戏,在第二部游戏中,僵尸更加具有攻击性也经常成群结队的向玩家袭来。

- 《生化危机5(Resident Evil 5)》
僵尸特征:再次进化
《生化危机》系列发展到这里,已经成为了僵尸游戏的一大招牌,第五部游戏中的僵尸更是进化出了更多能力,比如他们的头会一下子炸开,冒出更恶心的血肉组织。

2010年:总结完毕
大家一路追随我们的脚步,看着游戏中的僵尸从1976年发展到了这里,到了2010年之后,相信后面的游戏不用小编细数,大家也都能够想的起来。像《死亡空间》系列、《电锯糖心》、《使命召唤9》,还有众多的生存恐怖游戏,甚至《鬼泣》系列也可以勉强算在里面,再加上近年来兴起的大批手机游戏,僵尸已经成为了游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总之,僵尸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在游戏中出现,一直发展到21世纪,无论是从形象还是行动,都已经得到了极大的进步。
那么,你最喜欢的僵尸是什么样的呢?给我们留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