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似水年华 细数自己追过的那些游戏办公鼠标_3DM单机
3dmgame
小编最近在入了RAT5之后,突发奇想试图总结下这些年来用过的各式品牌鼠标,其中有偏游戏的,也有偏办公向的,不一而足。回顾这一路走来,虽然零零散散,钱也折腾进去一些,但是感觉摆弄鼠标,研究设置和微动,体验新鲜的握感还是很棒的。相信很多喜欢折腾鼠标的朋友都会有和我类似的经历……(这里本人坦白算是半个罗技粉……)
入鼠标坑是在07年大三的时候,入了人生第一款上档次的鼠标——Razer Krait金环蛇。

krait: 整体鼠标高度很低(当时还没明白自己原来如此喜欢低底盘鼠标),早期的razer风很浓,样子不错,轻便,适合打rts等快节奏多要多点击的游戏。
缺点:自定义按键少(对于办公,wow游戏都是硬伤),质量极差(3个月就双击,平时用的很仔细)
后来买了个工包的白io1.1(其实之前很少玩cs类游戏,并不是很了解其在cs界的地位)

io1.1: 算是中大型微软形状代表鼠(本人手长20.5cm,比较瘦,也算是大手了……)。手感很贴合,适合fps,很稳,白色+红色尾灯样子赞的不行。
缺点:400dpi(看似低,其实也够用,其实我平时用鼠属于反映慢的类型,现在的新鼠 5600dpi我也调成1200-1300在用……)质量中等,滚轮生涩,质量不如罗技。
之后还用了2个月的微软sidewinder x3(都是些专业游戏鼠中的低端鼠,勿拍……)

sidewinder x3:微软创新sidewinder系游戏鼠中的小弟。外形尚可,体积也是中大,两边各有一个侧键可供使用,硬件可调dpi。
缺点:名气不大(微软系的光辉一直是在ie3和io上面……),右边的侧键不是一般的难按到(后来才知道,对称型鼠的右边侧键应该是给左手握鼠的人用的……),左右键微动为松下微动,很多人表示不太习惯。
这时又短时间暂投了大红大紫的Razer阵营,入了当时风靡全球的Deathadder(炼狱蝰蛇)

Deathadder: 一代游戏鼠常青树,Razer到目前已经出了个无数个版本,算是中大型鼠,对应FPS游戏非常适用,重量也是中等,手型极其贴合手掌,适合趴握,标志性性的呼吸灯,很骚,价格适中,当时几乎人手一只。有两个非贴片微动侧键,手感极佳。
缺点:拇指平时会放在侧键位置,容易误按。另外Razer的质量还是略微堪忧。
后来在国外上学时,看到罗技G5 2007版促销,入手用了几个月。

G5 2007版:样子和Mx518差不多,但是各方面参数均高出不少,具有四项滚轮和更多的快捷功能键,还可以附加配重,并应用了激光引擎。典型罗技早期旗舰游戏鼠。
缺点:相比mx518过高的价格。当时的激光引擎安捷伦S6006兼容性还有一定问题,与G3相同。
直到后来邂逅了G9,一用就是3年。


G9/G9x:和现在的鼠标里程碑G9x样子一模一样,只是引擎是较老的S6090(后来G9x更换了新引擎A9500,兼容性得到很大提升),所以兼容性还是一定问题。但是该鼠标也算是开创了一个新时代,可换壳(大壳手感很棒,但适用的游戏不多,小壳很灵活,适合打多数游戏) ,极速四项滚轮(办公利器,看长篇文档谁用谁知道),极其优秀的左键和耐用的右键。较低的鼠标高度和风骚的外形(当然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很多人也不感冒G9/G9X这种极客型鼠标),适中的体型和自定义配重,绝对的梦想配置。
缺点:当然一代王者并不是没有缺点的,首先
1. 尽管做工不错,但是小壳还有有一定几率安装之后发生松动,需要内垫胶布来解决一下。
2. 这一代的金属急速滚轮手感问题很欠佳,特别中键,硬的发指,需要常按中键的工作和游戏会感觉极其痛苦,另外两个模式切换键在下面。
3. 一部分人觉得套了壳子之后鼠标过宽,手感感觉不适应。
4. 早期过高的价格,当然现在不到400块我会随便说吗?
5. G9x和g500的芯片导致部分产品在放置静止时具有高频噪音,特别是安静的时候。令人难以忍受,本人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两入两出,最终放弃了g9x作为长期用鼠。
之前用了3年不到的g9彻底灰头土脸后(当时国外买的,所以国内没法去客服换g9x..金属滚轮上的胶皮圈已经全腐蚀烂了)
一度又用了几个罗技鼠标。

G300: 相当不错的小鼠,价格很便宜,附带了6个极易按到的快捷键,比较适合打mmo,虽然是光学引擎,但是dpi其实足够用了(现在这些动辄5600dpi的鼠标真有意义吗?),还有罗技轻易不愿意上的侧灯。
缺点:全大红的底盘有些山寨,另外就是宽度略窄,握感欠佳,没有金属四向疾速滚轮,当然没有疾速滚轮换来的是中键的舒适感。

M705: 现在仍在服役的无线鼠,电池寿命超长,虽然达不到宣传的3年口号。但是两节电池只装一节,用上大半年毫无问题。在对付大多数要求不高的游戏上毫无问题,其实打打非竞技fps也是没问题的,新版金属四向疾速滚轮(切换键在上面)+3个侧键(2个侧键一个拇指按压键)打wow也是如鱼得水。体型适中,重量放一节电池刚好。绝对被低估的好鼠之一。
缺点:光头位置太奇葩了,太靠右边,导致实际上需要花至少几个星期来适应。另外就是样子太普通,价格略高一些。另外疾速滚轮在用了一段时间之后可能发现回滚现象(本人已中招。)

M545:罗技新一代无线小办公鼠,当然打打游戏也不成问题。体积小,可安装一节电池,采用新滚轮棘齿滚轮,极低的滚动阻尼,适用于文档操作,游戏的话差强人意,太容易失误了。
缺点:体积太小,让一个20.5cm手长的人用1天都会食指抽筋……。棘齿滚轮适合办公,但不适合游戏。170大洋的价格略高。
随着wow技能和经常做翻译/编辑文档之类的操作,入一个多快捷键的鼠标还是不错的,这时候入了港行g700,不到500的价格还是很有魅力的。

G700:新一代罗技无线旗舰,13个自定义键真不是盖的,可有线可无线也是十分不错。手感偏向MX950这种大鼠,确实是个体积重量都很无敌的鼠标。
缺点:让我很快就出了该鼠也是有原因的
1. 重量真的是很无敌,170g+实在是有些吃力。当然一般fps游戏还是ok的,但是经常文档办公和rts游戏就会感觉右手太疼
2. 四个侧键突出太高,除非完全趴握,否则本人这种半抓的人,拇指一定会蹭到G5快捷键而天天磨的发红……
3. 电池用的好快,除非你开节能模式,当时仍有可能打雷神的时候突然就没电了……,如果插线的话,那根连接线好像粗壮的可以用来上吊,插上之后还是很影响手感的。
最后本人目前使用的是用了2周左右的RAT5(鉴于RAT7/9和mmo7过高的价格和增加过多的重量,最后选择RAT5)

RAT5: 之前购买之前也做了很多的功课,外设天下,CHH,nga都看了很多的帖子,大家的结论似乎导向cyborg这个系列的鼠标是样子货,握感不加,质量堪忧,价格高昂。但实在是对外形青睐有加,加之需要几个顺手的快捷键,就以400露头的价格入了个RAT5雪妖版。
可以说样子外形真的很棒,很Geek的感觉(为什么笔者老是喜欢这种样子的鼠标……),应该说设计者在设计时确实参考了不少G9的想法,较低的鼠标高度,较宽的鼠标握度。鼠标屁股不大。当然这些点使我觉得这个鼠标在调整过鼠标尾部长度之后,觉得捏握起来还是很舒适的(笔者是半捏鼠,无论什么鼠标都是……),侧键和侧滚轮也是非常方便(侧滚轮可以配合设计软件改成pageup pagedown 看长文档和疾速滚轮有的一比)。配重大概+1个砝码左右正好,毕竟本身还是要比RAT7/9要轻不少的。也可以灵活切换模式和dpi。
缺点:用了两周,现在还无法知其质量如何,假如真如风评一样,那真是太悲剧了,有同学表示入了两个,两个滚轮短期内皆坏。
价格略高。虽然是该系列中端产品,还是要400+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