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学霸分布与电竞排行有关?惊人数据不是巧合!_3DM单机
3dmgame
近日,网络上流传一张“高校女神与学霸分布图”,从图中我们能看出学校的招生质量确实会影响到学校的风气。但一直被人们所诟病的“网游”也有着自己的分布图,而且并非像人们想象的那样,越是成绩好的学校排名越低。恰恰相反的是,排名高的学校大多数与女神和学霸分布的学校重合。这到底是为什么?
高校女神与学霸分布图(点击大图看更清楚)

在这个指数分布图学霸一列,台湾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夺得学霸前三名,南京大学在榜单上表现不俗,位于第九,这也是江苏唯一入围学霸前十名的高校;“女神”排名也很靠前,跻身前20名。此外,东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苏州大学也甩开大多数高校,远远地位居“学渣”与“学霸”的全国平均线之上。而在女神一列,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北京舞蹈学院三所艺术类院校,遥遥领先,学霸生产率也靠近南大的排名。此外,外国语大学、民族大学、师范大学、传媒类高校紧随其后。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江南大学、河海大学、扬州大学等文科类院校也挤进平均线上。
女神与学霸指数分布图,这是继不知道多少稀奇古怪的排名表之后出现的一个“奇葩”。从最初的“高校100强”,到“高校美女排行榜”,到“高校帅哥排行榜”,再到如今的“高校女神与学霸排行”,不知道“整理”这些信息的网友为何要热衷排名?说白了还是我们教育的一种功利心在作祟,目前的教育所教授给学生的不是知识,而是一种通过教育这个平台来达到宣传炫耀自己的平台。很显然,这使得教育已经脱离了本质,而是被人们当做一种社会生存工具了,而且仅仅只是当做一种工具。高校女神与学霸分布图的发布,很显然是极其不合理的,因此必然遭到不同高校的吐槽。仅仅凭借自己的见闻和网民的评说就绘制出这么一个“分布图”,实则给人一种哗众取宠的感觉。
中国高校DOTA排行榜

这个榜单是实实在在的“成绩”。
去年底,某游戏对战平台推出了一份“中国高校DOTA排行榜”,排在榜首的全部都是国内知名高校。该榜单是通过收集玩家个体天梯积分来预估该玩家所在高校的总体积分,进而对中国高等院校的DOTA实力进行排名。日前这个榜单名次发生了不小的变化。截至今日,虽然前三名武汉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的名次没有发生变化。但是4-15名的排名变化不小,去年清华大学仅排名第16位,而到现在已提升了9个位次,位列至第7位。
“DOTA”这个词语在中国的大学生中可以说是不可替代的第一词汇,即使英语成绩连三级都没过的学生也会把这个词天天挂在嘴边。一个寝室里通宵达旦的鏖战是常见的场景,为了积分为了好友,大学生们不眠不休不上课、不吃不睡不挪窝,他们爆发出极度认真的态度和忍耐力另世人惊叹。而且DOTA文化的流行并非一两个学校,而是普遍存在所有学校之内的。这是为什么?这切实是中国的年轻人孤独、寂寞,集体寻找精神寄托的一种外在表现。无论你的学校是好是坏,都逃不过这一劫。
中国高校英雄联盟排名

为了让全国各地的学子们一比高低,近期英雄联盟国服开通了一个官方高校排行榜,在这里玩家可以代表所在的学校来注册,战斗力会与学校的排名息息相关,母校每一次排名的上升都离不开学生们的奋战。

从全国入驻高校分布图中可以看出,沿海地区广州、江苏等地密度最高,北京天津等地也是人气爆棚的状态,而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则略显稀落。
该图也从侧面反映了《英雄联盟》在各省份高校的受欢迎程度。


在榜单中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分别只有12和22的人气值。
英雄联盟不失时机的展开了高校对战,于是一场真正意义的全国性打团战开始了。腾讯巧妙地运用了“团队”的概念和“团战”的性质,另玩家们找到了在网络游戏中很难得一见的现实归属感。正式这种归属感让玩家们趋之若鹜,纷纷自发为了学校的“荣誉”而战,虽然学校不会给“英雄们”一丝的奖励,也没以此为荣。归属感是让人暂时忘却孤独和寂寞的一个好方法,也是走入社会的年轻人们找回大学时代感情的方式。我们不得不为这个创意而鼓掌,因为从很多层面上来说,这种排名已经超脱了游戏本身的意义。
横比排名的结果
我们把三个排名连起来看,会发现一些有意思的现象。
首先,在学霸榜上愤愤不平的南京大学本身也是一所全国顶尖的院校。其考研究生率在全国也是一流水准,但是由于学霸榜的制作学生没有太重视这所高校,因此南大的师生会意见颇多。但是,可以看到,在DOTA榜和英雄联盟榜上,南大的排名都不是很低。同样,学霸榜上名列前茅的北大清华在游戏榜上也是排名靠前。难道这些名校中有人负责学习,有人负责游戏吗?
其次,我们可以看到,三个榜单上能够看到名次的都是各地的知名学校。所谓的专科院校和高职院校同样没有怎么出现,偶尔在游戏榜排名较低的位置上会有一些这样的院校,但是排名也难以上升。难道是这些院校的在校生和毕业生都不玩这两款游戏吗?
因此,我们从中也不难发现一点点规律,那就是学习成绩越好的学校在游戏竞技榜上的排名也不会低。往往在我们的认识中,游戏都是玩物丧志的代言词,但是在很多专业学科领域中,游戏的地位却非常高。比如人类的文学和艺术都是源自古人的游戏;再比如体育竞技最早的源头也是人类的竞技游戏。所以,一个真正会学习的人也才会在游戏中思考,同样一个具有高水准的游戏人才在其他方面的学习能力也不会低下。我国的小学中一直流传着一句不被家长重视的话:“会玩的孩子才会学习”。事实结果也是如此,那些能考上重点名校的孩子往往不是死读书的那些学习狂人,而是身兼多种才艺的学生。这些都是有心态、专注度、耐心和思考能力等多种因素造就的结果。
虽然我们不能在这里就肯定的说,游戏玩的好的人学习肯定好,或者说游戏玩的好的学生学习肯定很棒。但是,普遍规律下我们不难发现,领会多变的竞技游戏环境能够造就一个处变不惊,善于思维的社会人,这些技能是一个人在社会立足的关键能力。善用学习和游戏之间的平衡才是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应当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