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不惊人死不休!看轩辕剑系列如何颠覆历史桥段_3DM单机
3dmgame
《轩辕剑:天之痕》电视剧热播后,“轩辕剑”这个品牌迅速获得了玩家群体外的广泛关注。通过电视剧首次触电“轩辕剑”的朋友,也许能欣赏到一段荡气回肠的少年游以及凄美的爱情故事,但这个系列的游戏玩家却都非常清楚:“轩辕剑”相比较其他中文RPG,最重要的特质在于丰富的历史内涵与独特的世界观。成熟后的“轩辕剑”系列,只有第5代正传。

一方面,DOMO制作组成员的历史功底比较扎实 -- 至少在细节上很谨慎。在他们的脚本中,绝不会像大陆某些影视剧一样,出现活着的隋炀帝或是“前秦帝国”的自称,《轩辕剑3——云和山的彼端》的结尾波澜壮阔、引人唏嘘,也与DOMO将角色命运与史上著名的怛罗斯之战绑定分不开关系。
而另一方面,自《天之痕》之后,DOMO在历史人物形象的刻画上,似乎开始走起了“颠覆”路线,其中尤以2007年底发行的《轩辕剑5外传——汉之云》(大陆简体中文版发行于2009年初)为甚 -- 诸多玩家至今仍无法理解DOMO为什么要刻画出这样一个顽固而专横的诸葛亮形象。

《山海经》的故事曾被许多游戏作为典故引用
历史人物的真实形象应当如何认识?当我们抛开脑中因民间传说、演义小说而根深蒂固的面具形象,实际翻一翻丰富的史料时,我们或许会对“轩辕剑”系列的“历史颠覆”产生一些新的认识。
历史人物篇:苻坚——《轩辕剑外传:苍之涛》
历史对苻坚有着诸多记载 。 例如 《 晋书?苻坚载记 》:“ 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森皆类人形,顾谓融曰:‘此亦劲敌也,何谓少乎?’怃然有惧色。”宋代大儒王安石也曾评价苻坚说:“苻坚好功而不能忍,智大而不见机。”胆怯又浮躁——这样看来,《苍之涛》中那个办事稳重、目光远大的苻坚是DOMO独家创作出来的咯?

前秦宣昭帝苻坚
历史并不是平面的,将诸多史料综合考辩才能最大限度地接近真实,而断章取义更是要不得。其实就在那句广为流传的“好功而不能忍,智大而不见机”之后,王安石紧接着说了一句:“(王)猛知其不能除(慕容)垂,故劝以勿伐晋耳。不然,以(苻)坚之强,而欲取晋,夫又何难之有!”而形象:“性至孝,博学多才艺,有经济大志,要结英豪,以图纬世之宜。王猛、吕婆楼、强汪、梁平老等并有王佐之才,为其羽翼。太原薛赞、略阳权翼见而惊曰:‘非常人也!’”
推行教化劝课农桑,重视民生是他,俘虏前燕皇室慕容冲姐弟,淫乱宫闱也是他,推贤良励精图治是他,绝对优势兵力淝水惨败也是他。苻坚一生大起大落,不能用固定眼光去套。

有趣的是,近现代不少史学家对苻坚的评价很正面,例如历史学家陈登原说苻坚有有四大善事:文学优良,内政修明,大度容人,武功赫赫。历观中国古代君王,真正能做到这四点的寥寥无几。台湾学者柏杨甚至把苻坚列为中国历史上的五大帝王之一,称其为“苻坚大帝”,赞誉之高,颇为罕见。
由此看来,《苍之涛》中那个待人和蔼、行事稳健的苻坚,倒也很接近其重贤能励精图治的历史形象。
历史人物篇:诸葛篇 -- 《轩辕剑外传:汉之云》
历史人物脸谱化是流行文化中常见的现象,查阅史料经常是件枯燥乏味的事情,大众也无暇去探究那些历史人物的本来面目,而当相关的演义小说、影视剧传播甚广,影响力极大的时候,去脸谱化就成了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三国演义》就是绕不过去的案例,宽身弯刃造型的长柄刀至早也要到五代辽宋时期才出现,但你且看看有哪个导演敢不让关云长在屏幕上使青龙偃月刀?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几乎是无所不能,既能未卜先知又能布八卦阵,也无怪乎鲁迅先生认为《三国演义》“状诸葛亮之多智而近妖”,是“亦颇有失的”(《中国小说史略》)。我国似乎自古就有一种造神运动的惯例,诸葛亮的形象正是历代士大夫追求的“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境界的代表,脸谱化可能比关云长还严重。

如果说DOMO将《苍之涛》中的苻坚从暴君“颠覆”成一个明君形象的话,那么《汉之云》中的诸葛亮则是从圣人变回了凡人。游戏中的诸葛亮并没有表现出多少睿智的地方,只是一位一心想光复大汉天下的忠臣而已,甚至为了能够光复大汉而不择手段,因此主角一行人的最终任务竟然就是刺杀诸葛亮,这种做法引来很多玩家的批评,他们认为DOMO的做法是颠倒黑白,污蔑诸葛亮的形象。
自古以来赞誉诸葛亮的言论和诗词相当多,但绝非没有不同的声音。裴松之注《三国志》中有较多篇幅的“袁子问对”,问者直言:“诸葛亮始出陇右,南安、天水、安定三郡人反应之,若亮速进,则三郡非中国之有也,而亮徐行不进;既而官兵上陇,三郡复,亮无尺寸之功,失此机,何也?”

袁子以“持本”说对应:“亮,持本者也,其於应变,则非所长也,故不敢用其短……此固贤者之远矣,安可以备体责也。夫能知所短而不用,此贤者之大也;知所短则知所长矣。夫前识与言而不中,亮之所不用也,此吾之所谓可也。”
虽然最终基调都是袁准为诸葛亮“辩护”,但反复品读其反映出的史实,却能咂摸出一些不同的味道。“持本”或许便是诸葛亮的“羁绊”了,本者大道也,诸葛孔明穷心力于诸多琐事细节,不善于灵活变通,反昧于大道。在第一次出祁山时,诸葛亮否决了魏延的“子午谷奇谋”(见裴松之注《三国志蜀书刘彭廖李刘魏杨传》中“魏略”),正是其步步为营拒绝变通的具体体现。

历史不能假设,但考虑到数十年后魏国大将邓艾正是用类似奇险战略一举灭亡蜀国,难免不让今人遐想,并进而质疑诸葛亮的决策。蜀国年年北伐,六出祁山无寸功,早已为时人所诟病,无论其目标是光复汉室,还是以攻为守的战略需要,客观上称之为“穷兵黩武”并不过分。
现在回过头来看《汉之云》中的诸葛亮,那个顽固却又为国殚精竭虑的老人,是否真的让人无法接受呢?
历史人物篇:纣王 -- 《轩辕剑6》
《天之痕》电视剧热播的同时,轩辕剑之父蔡明宏也趁热打铁,高调宣布《轩辕剑6》的制作与代理信息,游戏官方网站也同步上线。

现在可以知道的是,《轩辕剑6》的故事发生在商周交替时期
“公元前1046年,牧野之战爆发。西方周人领袖──周武王姬发,趁天下共主──商纣王子受派出朝廷大军去远征东南方淮夷之际,率领西方诸侯,在孟津联盟会师,闪电袭击防卫空虚的商都──朝歌。”“年老的纣王在鹿台上自焚而死,立国六百年的商朝至此灭亡──历史名义上似乎进入了周朝时代。然而紧张的气氛始终在商、周二族之间弥漫,东方与西岐之间的战争,隐然已箭在弦上……”
这是游戏公布后,官网上首次透露的具体年代设定资料。历史上西周建立之后,又发生过“三监”及武庚叛乱(武庚正是纣王之子),最终周公东征三年才将之平定。此次DOMO寻找到了这个历史交替点,他们又将重点刻画甚至“颠覆”哪个历史人物呢?
官网的介绍文字中首次使用了“年老”而不是“残暴无道”作为形容词,这不禁让人浮想联翩。抛开《封神演义》小说的深入人心不谈,无论是《史记》还是《尚书》或是《竹书纪年》,类似“大蒐于黎,作炮烙之刑”“今商王受无道,暴殄天物,害虐丞民”的文字比比皆是,若要“颠覆”,看来难度不小。

《封神榜》电视剧中的纣王形象
然而我们要记住,历史从来不是平面的,作为亡国之君,承受名不副实的骂名是很常见的事情,早在周朝尚存时,孔子的弟子子贡就提出质疑:“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论语·子罕十九》)”近代著名学者顾颉刚经过考证后发现,纣王的罪恶在周人的《尚书》中只有六点,战国书中增加了二十七事,西汉书中增加了二十三事,东汉时增加了一事,东晋时增加了十三事,于是商纣就变成了自古未有的残忍暴君了。
好人,还是坏人?有句话说得好:“做一件坏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都做坏事。”人终归是矛盾的产物,作为一国君主,国富兵强是其利益出发点,片面强调其骄奢荒淫的一面当然不准确。强调群众路线的开国领袖毛泽东曾经这样评价:“把纣王、秦始皇、曹操看作坏人是错误的。其实纣王是个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经营东南,把东夷和中原的统一巩固起来,在历史上是很有功劳的。

马景涛饰演的纣王
纣王伐东夷,打了胜仗,但损失也很大。俘虏太多,消化不了。周武王乘虚进攻,大批俘虏倒戈,结果使商朝亡了国。纣王那个时候很有名声。商朝老百姓很拥护他。纣王自杀了,他宁死不投降。”(《毛泽东读书笔记解析》,P1157,转引自高水然《对纣王的评语》淇园文萃)联系到周王朝刚建立没多久就发生的商遗民叛乱,这个末代商王是否真的对平民实行了如今人印象中的残暴恐怖统治呢?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下士时”,即使曾被视为“伪君子”典型代表的王莽,如今也得到了更客观的评价,这是史料获取的进展及史学研究手法进步的结果,无论是苻坚、诸葛亮还是纣王,历史人物终将走下神坛或“魔坛”,从一个个符号变成立体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