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竞技专业帝必收藏的神器 SteelSeries赛睿Sensei MLG鼠标游民星空评测_更多开箱图赏4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前言
还记得当年赛睿推出新一代旗舰产品Sensei的时候,是在2011年的夏天。一年之后的2012夏季,赛睿又推出了同系列的“回归本源”产品,也可以说是老产品的“精简版”,Sensei RAW。

不得不说,从入门级的Kinzu V2、KANA,到专业级电竞鼠标Ikari Laser、Sensei和RAW,赛睿的每一款鼠标中都蕴含着丹麦人对于电子竞技的理解和诠释。可以说,离开了电竞,赛睿就不再是我们所熟知的赛睿了。
我们见过了不少以游戏大作、著名战队作为主题的鼠标,例如《使命召唤》系列、《战地》系列、《魔兽世界》,SK战队、Fnatic战队、天禄战队等等。但以某个赛事作为主题的外设可以说非常的少,因此也具有相当大的收藏价值。

MLG联赛全称Major League Gaming(职业游戏大联盟),在北美电子竞技界享有巨大声望的顶级电子竞技联赛,一年转战美国好几个州,是欧美比较大的线下比赛。同时也是全球规模最大的专业视频游戏联盟。

满含着对于电子竞技的爱,小编近日入手了赛睿的旗舰级鼠标收藏版——赛睿Sensei MLG及配套的Qck+ MLG,不敢独享,与各位一起欣赏一番。
包装
与之前Sensei和Sensei RAW的黑、橙主色调完全不同,赛睿Sensei MLG的包装为白色主打,辅以MLG的红蓝色调修饰。样式依旧是赛睿常规的书页式包装。正面和侧面印有产品展示,在Sensei的名称旁边有大大的MLG LOGO。翻开则是Winning is everything的座右铭。

早先Sensei RAW包装
翻开正面书页可以看到Sensei MLG的真面目,玩家可以隔着透明保护罩感受鼠标的握感。包装盒背面印有鼠标的特点和各项参数。

(这个用了无数次的模具,真的还有必要感受握感么……?)
打开包装,内含物还是老几样,用户手册、贴纸、产品宣传册及鼠标本体。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前言及包装
- 第2页:外观及细节
- 第3页:技术与驱动
- 第4页:Qck+MLG鼠标垫
- 第5页:试用及总评
- 第6页:更多开箱图赏1
- 第7页:更多开箱图赏2
- 第8页:更多开箱图赏3
- 第9页:更多开箱图赏4
外观及细节
前一部分小编已经说过,赛睿Sensei MLG沿用了经典的Sensei设计,好吧,其实和其前辈Xai也基本相同。这无疑体现了赛睿设计师对这种经典外观的强大自信。
当然,从Xai、Sensei、Sensei RAW到Sensei MLG,这一系列旗舰级产品也从来没让赛睿失望过,可见这一设计强大的生命力和合理性。
前辈XAI和Sensei
对于鼠标外型,我想无需过分赘述,Sensei MLG作为一款主题收藏版鼠标,自然是沿用了经典的Sensei对称设计,一体式按键、左右各2侧键、扁平刻度滚轮,一切都是那么熟悉,那么经典。
由于一体式按键使用杠杆原理触发微动,因此在按键力度方面,根据每个人的手掌大小不同而各有区别。根据赛睿给出的官方数据,Sensei MLG可以算得上是大鼠了。由于本产品的微动位置位于前端的靠两侧,因此手掌大、中、小的玩家使用起来手感可能会略有不同。

经过细微对比,左右键的键程比Sensei RAW略微短一点点,因此侧边的开口也小一点,漏光情况不像以前那么严重了。而且据目测,左右侧键的厚度也比RAW稍微薄了一些,能够进一步避免误按的情况。看来模具也是有所改进的。
滚轮下方的按键用于切换两档CPI,而两者之间的小白灯的明灭用于区分一档二档。

鼠标上壳的涂层与Sensei相同都是金属效果,但整体色调偏向哑光灰,且图案上的颗粒感更加明显一些,极为炫目。
与前面几款Sensei不同的是,MLG的主题LOGO代替了赛睿的官方LOGO。默认情况下滚轮灯是蓝色,尾部LOGO是红色,是基本的MLG官方配色。但通过驱动可以调节1680万色背光。

鼠标底部有一个液晶显示屏,默认显示MLG LOGO,但可以通过驱动设置为其他图片,比如用户名字、ID之类的,非常有趣。纯白色的超大特氟龙脚贴完全可以应对各种布垫、硬垫、橡胶垫,手感均有不同。

线材使用的是常规的单层编织线,在保证了耐用性的同时也非常柔软,Sensei RAW双层编织线可以摆造型的惨剧没有再次上演。线材以红蓝白三色修饰,依旧是MLG配色。线端有防干扰线圈,USB接口是镀金材料,可见用料十足。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前言及包装
- 第2页:外观及细节
- 第3页:技术与驱动
- 第4页:Qck+MLG鼠标垫
- 第5页:试用及总评
- 第6页:更多开箱图赏1
- 第7页:更多开箱图赏2
- 第8页:更多开箱图赏3
- 第9页:更多开箱图赏4
技术与驱动
赛睿Sensei MLG采用了先进的32位ARM处理器,保证了速度和精确度。
与前辈Xai、Sensei、RAW不同,MLG采用了全新的Avago9800激光传感器,使该鼠标成为目前市场上最快的鼠标,真正硬件层面上可从1调至8200CPI以及双倍CPI模式下允许用户获得高达16400的CPI。其传感器拥有12000帧每秒下1080万像素的识别和可处理最高150英寸每秒的高速移动。
不再用老A9500
不过采用新核心也是有利有弊的。9500相对来说表现更稳定,9800相对来说技术更高端,此前有小部分人反应9800会出现“溜冰”bug,但据笔者长达近一个月的实测,只要在主板供电充足的情况下,9800的表现非常完美,无溜冰、无丢帧、无直线修正(当然是在关闭的情况下)。
响应高度方面,9800在调整到最低响应高度的情况下,基本上1.5mm到2mm左右就无响应了,可以说表现非常出色。像笔者这样低CPI经常抬鼠标的选手可以放心使用。
再来看看驱动方面,第一页是按键,无需赘述,自然是修改7个按键对应效果与左右手使用习惯的切换。对于很多用户来说,也许第一件事就是先禁用右侧的6、7两个侧键吧。

按键宏的编辑也简单明了,人人都懂,记录延迟的功能很重要,也可以点选编辑,直接写入延迟数值。个人感觉,比Razer和罗技的更加简洁。

第二页是设置板载配置文件,Sensei MLG主板可以储存5个配置文件,充分满足了用户的各项需求。

第三页是设置,可以调节大量细节参数。例如两档CPI的数值、响应高度、加速度、直线修正等等。不愧是旗舰级产品。

别急,往下翻一翻,发现还有大量自定义设置。例如LCD灯光亮度、滚轮和LOGO等颜色、底版液晶屏显示等等,简直细化到家了。

第四页是属性,这里可以将配置文件与游戏直接关联,设置当某个exe或者某个文件夹里任意exe启动时,鼠标自动切换为特定的Profile配置文件。

第五页是赛睿很有趣的统计功能,当开启以后可以统计用户在一段时间内每个按钮的点击次数。方便玩家利用统计出的APM数字来最优化键位设置。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前言及包装
- 第2页:外观及细节
- 第3页:技术与驱动
- 第4页:Qck+MLG鼠标垫
- 第5页:试用及总评
- 第6页:更多开箱图赏1
- 第7页:更多开箱图赏2
- 第8页:更多开箱图赏3
- 第9页:更多开箱图赏4
Qck+MLG鼠标垫
在前面笔者就曾谈到,赛睿与许多世界顶尖战队都有合作,包括SK GAMING、FNATIC、Evil Geniuses以及中国的TYLOO天禄,为其生产的限量版鼠标垫也是各有特色,均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今天评测的Qck+ MLG也采用了非常有特点的外观,半透明的包装让玩家可以第一时间领略到产品的魅力。

垫子表面的图案是一个硕大无朋的Sensei鼠标,采用了蓝白红的MLG标准配色。虽然艺术性比不上上面几款战队版,但作为收藏来讲,要的不就是这个范儿么?

Qck+ MLG限量版依旧采用了450mm x 400mm的超大尺寸,厚度还是我们熟悉的4mm。大垫子需要大桌子,这个真理大家都懂,但爽滑的在大垫子上尽情操作的体会,没有感受过的玩家是永远都无法理解的。较厚的厚度也保证了出色的平坦度和手感,长时间在上面使用鼠标手不会感觉到疲惫。

垫子正面的布料纹理是按照“X”型编织而成,使鼠标垫无论是横放还是竖放都能表现出相同的滑动手感。这种纹理非常细腻,光滑,提供给用户无比柔顺的手感,对于喜欢细腻及快速操控的玩家来说最适合不过了。

背面的防滑措施也很到位,“V”型波浪防滑纹能使鼠标垫紧紧的吸附于桌面上,任你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前言及包装
- 第2页:外观及细节
- 第3页:技术与驱动
- 第4页:Qck+MLG鼠标垫
- 第5页:试用及总评
- 第6页:更多开箱图赏1
- 第7页:更多开箱图赏2
- 第8页:更多开箱图赏3
- 第9页:更多开箱图赏4
对于一套以“收藏”为初衷的主题外设,Sensei MLG并没有像Fnatic版那样仅仅换一个马甲就开卖,而是对模具有所修正,更换上了最新的9800激光引擎,可以说是收藏、实用兼顾,非常不俗。
在长达一个月的试用中,笔者认为这款旗舰级鼠标毫无疑问达到了设计目标。无论是FPS、RTS还是MMO游戏,均可完美应对,当然,这也要得益于Sensei系列成熟的技术和设计。
古代帝王都有随身佩戴的名剑、神器,那么作为电竞专业帝的你,自然也要收藏一款赛睿Sensei MLG及配套的Qck+ MLG啦。

优点:
-各项技术成熟,产品质量有保证。-全新Avago9800激光引擎,挑战更高极限。-电竞选手收藏价值高。
缺点:
-非电竞选手收藏价值低。-不如Sensei RAW性价比高。
总分:9/10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前言及包装
- 第2页:外观及细节
- 第3页:技术与驱动
- 第4页:Qck+MLG鼠标垫
- 第5页:试用及总评
- 第6页:更多开箱图赏1
- 第7页:更多开箱图赏2
- 第8页:更多开箱图赏3
- 第9页:更多开箱图赏4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前言及包装
- 第2页:外观及细节
- 第3页:技术与驱动
- 第4页:Qck+MLG鼠标垫
- 第5页:试用及总评
- 第6页:更多开箱图赏1
- 第7页:更多开箱图赏2
- 第8页:更多开箱图赏3
- 第9页:更多开箱图赏4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前言及包装
- 第2页:外观及细节
- 第3页:技术与驱动
- 第4页:Qck+MLG鼠标垫
- 第5页:试用及总评
- 第6页:更多开箱图赏1
- 第7页:更多开箱图赏2
- 第8页:更多开箱图赏3
- 第9页:更多开箱图赏4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前言及包装
- 第2页:外观及细节
- 第3页:技术与驱动
- 第4页:Qck+MLG鼠标垫
- 第5页:试用及总评
- 第6页:更多开箱图赏1
- 第7页:更多开箱图赏2
- 第8页:更多开箱图赏3
- 第9页:更多开箱图赏4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前言及包装
- 第2页:外观及细节
- 第3页:技术与驱动
- 第4页:Qck+MLG鼠标垫
- 第5页:试用及总评
- 第6页:更多开箱图赏1
- 第7页:更多开箱图赏2
- 第8页:更多开箱图赏3
- 第9页:更多开箱图赏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