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吋IPS萤幕华为MediaPad 7 Lite 入门平板介绍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平板电脑目前大致上就是分为7吋与10.1吋两条线发展,也有7.7吋或是8.9吋的,想要随身好携带就用7吋,想要大萤幕就用10.1吋,而iPad则是9.7吋。以前厂商都会把7吋当成低阶的,好的规格都放在10.1吋萤幕的平版,直到四核心平板Nexus 7的推出,以CP值相当高的价格上市,让大家觉得好像有一台7吋的高阶平板也不错,以后应该会打破以尺寸来切分产品线规格的方式,7吋会有高阶、10吋也会有低阶的。以往只有iPad只有9.7吋,为了让iPad能够轻薄,传说中的iPad mini也要发表了,到底有没有这回事,今天深夜就见分晓啰。

华为与远传合作推出这款7吋的平板电脑MediaPad 7 Lite,前一代叫做IDEOS S7 Slim,今年随着华为主打品牌形象,产品名称也有了调整。 MediaPad 7 Lite各方面的规格都比前一代进步,而且重量轻了许多,还提升了电池的容量,下面我有做一张规格比较表。这个系列还是属于低阶的7吋平板电脑,是远传的客制机,因此推出的是可以插SIM卡的3G WiFi版本,可以透过蓝牙耳机进行语音通话。但华为其实去年底曾推出一台7吋双核心的MediaPad,因此这一台就加上了Lite来区别。

另外,其实我一直都很期待华为的四核心平板MediaPad 10 FHD,其实在2月发表的时候,有四核心处理器、1080P萤幕、2GB RAM是相当高阶的,现在看起来优势好像又没这么明显了,所以还是希望早日上市吧
MediaPad 7 Lite说实在规格没有很惊艳,只能满足一般影音需求不大的人(1GB RAM 1.2GHz单核心CPU),所以可能就要在价格上做一些让步了,不然大家都会想说,再贴一点钱去买Nexus 7就好了,还是四核心的…即使如此,我觉得还是有人会喜欢买7吋的平版,毕竟携带在身上比较方便,买一台萤幕材质还不错的,用来看看电子书、上上网、看看漫画,是个不错的选择,要玩游戏或是观赏高画质影片的话,还是建议考虑高阶一点的啰

跟iPad比较大小
平常是Android跟iOS两个系统都有用的关系(未来还要使用Windows 8系统),手机是用Android比较多,而平板是用iPad。我觉得第三代iPad的视网膜萤幕的确爽度很高,但是重量也增加携带时不少负担,还有Facetime的时候走来走去就会觉得重,或许7吋的平版优势就在这边,轻一点、小一点,也比较好带出门。
把MediaPad 7 Lite跟New iPad摆在一起,就会发现体积真的小很多,当然萤幕也是小了一些啰,这是要取舍的部份。 New iPad的萤幕是9.7吋2048x1536,比例为4:3;把MediaPad 7 Lite则是7吋1024x600,比例接近16:9,Android系的平板萤幕大多往16:9这个比例靠拢就是。

把左边对齐比较一下,到底要不要为了这样的体积差距,而牺牲了萤幕的尺寸差异,就看自己的考量啰~

两台的背面都是金属的质感,但是我觉得iPad的一体成型组装会更美一些。

侧面的厚度,MediaPad 7 Lite为11mm,而New iPad则是略薄只有9.4mm。

之前测过华为的7吋MediaPad,就对于其漂亮的IPS面板印象深刻。这台Lite版虽然解析度从1280x800缩水为1024x600,但是亮度跟对比也是还不错的,但缺点就是耗电的情况比较明显,而且测试时发现都是萤幕占用耗电的比例最高。


随身阅读与上网
经常有很多朋友会问说,买平板电脑到底要干嘛 真的有必要买吗 我都会告诉他们,就私人的需求来说,可以看电子书、看漫画、随时上网、玩游戏、听音乐、看影片、还有玩Apps…,如果这些都用不到,或是觉得智慧型手机就够的话,实在是没有必要花钱跟流行去买平板,所以先想清楚自己的需求吧。
我平常是有付费看电子书的习惯,之前要搭长程飞机的时候,都是预先下载好几本电子书或是杂志,可以打发长途飞行的无聊时光。与其带5本重重的书去登机,不如数位化把书放在平板里面可以节省重量,而且电子书一般都还比实体书便宜,看完了又不用担心资源回收,何乐而不为 这套电子书软体是城邦集团的,好处是该集团的杂志很多,但是书就比较偏少一点了。我们鼓励大家多买合法的电子书,除了我用的这套之外,各大电信业者都有合法的途径,大家喜欢的话可以多支持正版。

我通常会下载一些流行资讯、新闻英文、旅游类的电子书,在日常生活当中比较实用。

一个帐号可以给最多3台装置使用,也就是说,我之前在iPad下载过的档案,透过云端书库,也能下载在其它的Android装置或是PC版,但最多就是3台,超过的话会要求删除其中一个。

里面一本一本的书,只是我曾经购买过的清单,还得再重新下载一次,才会出现在不同的装置里面,有需要再下载,这样比较不会浪费记忆体的空间。可以对照一下左边已下载的清单,观察下载的进度。一本杂志大约是60~180MB大小都有,下载时要确保网路是畅通。

横向浏览的时候就发现问题了,因为萤幕比例较接近16:9,但是杂志的比例是4:3,不会像在iPad阅读时是全萤幕的,一次浏览两个页面,左右两边会留一些黑边,而且横向浏览的话字体比较小。

前面这张是有开启目录切换模式,在萤幕上轻按一下就可以把目录关掉,阅读起来就清爽多了,但是左右两边的黑边还是很难无视它

用直式浏览的话,一次只会浏览一页,虽然上下还是会留下黑边,但至少字体比横向阅读时更大了。在阅读的时候可以善用预览与目录功能,快速切换想要翻到的页数去。

不管是直向还是横向浏览,经常会觉得字体很小,也是可以用双指拨弄的方式放大,大部份的书字型都还不会糊得太夸张。

如果要切换多工的话,就跟其它的Android平板一样按下多工键。

如果是要看漫画的话,其实也是OK的,我觉得漫画真的是打发时间的好东西,尤其是长途的飞机时很方便。想想虽然还是喜欢用手翻实体单行本的感觉,但是未来可能有一天真的会被数位化给全面取代。

接下来试用看看01的App,用直式浏览的话,因为长度到1024的关系,所以首页开启时下方会留白边,是不会对阅读有什么困扰,只是会觉得想要把萤幕填满。

接下来点到内文里面,预设的字体是13pt为最小的,手机上看起来还好,但在平板上看起来就有点吃力,而且App又不像网页一样可以zoom in放大。

还好01的App有字体放大的功能,我一次调到最大的22pt来试试看~

调到22pt看起来顺眼多了,虽然图片尺寸被缩得比较小,但文字的字体大小阅读时舒适度大增,图文阅读很轻松

实际翻拍的22pt字体大小是这样子,排版起来比较符合阅读习惯。

我改用横式浏览,图片被放大很多,因为宽度只有600的关系,图片占了很大的面积,所以一页内可以看到的资讯就比较少,要花比较多的次数在手指滑动这件事情上面。我比较建议这种1024x600的比例,在阅读01的App时用直式浏览会比较好。

再来试看看开启网页浏览器,先用横式浏览来试试看,一般网页长度大部分都是1024的,所以左右两边刚好可以填满,不过上下的宽度只有600的关系,可以看到的资讯就比较少,也是比较需要频繁的滑动往下翻找内容。

实际在平板上呈现的样子翻拍,也会觉得字体略小了一些~

放到这么大就清楚了,但我平常浏览是不需要放到这么大。

虽然说只有单核心1.2GHz的处理器,但是上网的速度还OK,开启几个分页也不会卡卡的,我想1GB的RAM是足以应付这些需求才是。

将网页转为直式浏览试试看,是可以完整呈现整个页面的内容,不过看起来字体就比较小了些。

直式浏览时的字体远比横式还要小,在缩放的时候流畅感还可以,不会觉得卡卡的。如果不爱Android原生的浏览器,其实还可以下载Chrome或是其它第三方浏览器就是。

最近爱用的App
Yahoo天气
以前我一直比较喜欢用HTC Sense首页小工具的3D气象动画,即使Google Play商店里面很多第三方软体,像是Go桌面之类的,但我都觉得在视觉、GPS准度、天气实用度上跟Sense差很多。直到最近看到了yahoo推出了官方的天气资讯小工具,原本就经常会上Yahoo查天气,加上这个小工具会导入Flickr相簿的照片当成背景,看起来就很华丽。

第一次设定的时候,我会把这些功能都打勾起来,尤其推荐的是显示Flickr相片这个功能,Flickr是Yahoo旗下的服务之一,导入的照片品质也都很不错。动画的话,因为小工具的尺寸较小,在手机上看比较有感觉,相较在平板上感觉就还好而已。

这App还有个方便的功能,就是云端同步的功能。只要之前在其它的装置登入过,只要再登入Yahoo帐号,就能把之前订阅过的天气资讯找回来,不用一个一个去新增。

像是之前我在手机里面订阅了这些都市的气象资讯,在平板登入帐号后,就直接可以看到啰,相当方便

这App会根据所处地方,最短每两个小时自动更新资讯,显示当时的天气,当然可以手动更新。可以看到Flickr照片实景的天气资讯,我觉得会比很多用卡通动画呈现的更亲切一些。

转为横向之后,会看到更详细的天气资讯内容,像是日出日落时间、气压、露点、能见度、风向与风速、体感温度、湿度…最实用的就是体感温度啰。

这个Flickr背景照片是随机更换的,有时候再滑动回来不见得是这张照片,也是使用这个App随时带来惊喜的地方。

不知道有没有人会跟我一样无聊,对于去过的都市,就会把天气资讯订阅下来。虽然人不在那边,但是因为曾经去旅行过那个都市,就会偶尔想要知道当地是怎样的温度,像是纽约下雪是怎样的感觉 或是峇里岛的海边现在是否适合日晒


Manga Ganerator
Google Play里面越来越多的影像处理与特效软体,其实我前一阵子已经玩腻了,几乎很难引起我的兴趣,玩个一两次就不会再玩,不过最近这个Manga Ganerator又引起我的兴趣。这App主要是可以把任何照片或是拍照,套入漫画模式,看起来就会变得像漫画人物一样,而且可以一边预览一边套用。

套用的时候还可以自己调颜色的深浅,如果照片的深色就比较多,套用之后黑色的范围会比较广,可以试着将颜色调淡,这过程还蛮有趣的,以下是几张的套用图~



基本影音功能还OK
虽然我一直强调MediaPad 7 Lite的规格没有很高,蛮适合用来上网、阅读电子书等静态的活动,但其实如果是要听音乐或是用PPS看偶像剧也是OK的,并且支援播放1080P的HD影片。
看电子书的时候也是可以一边听音乐,在背景执行,只是这个音乐介面就是Gooele Music原生的,没什么特色就是。


当然也可以调整EQ、加强低音与3D效果

在通知区当中,可以操作音乐的播放,或是把小工具放在桌上也行。

看影片的时候,因为萤幕是接近16:9的比例,但不是16:9,所以在播放的时候左右还是会留下一点点黑边。 MediaPad 7 Lite是一台入门的平板,支援到1080P的影片播放,在入门机中还算不错。实际播放时会觉得,虽然萤幕只有7吋,但IPS萤幕亮度很高,如果解析度再提升就更好了。

用PPS看戏剧,其实画质也都OK,但是网路连线要够稳定,不然断断续续的也是很恼人。

介面与内建功能
讲了这么多,回到MediaPad 7 Lite的基本操作面来看看吧~
解锁画面跟华为的手机一样,四个方向各有快捷键,上是电话、下是简讯、左是相机、右是解锁,而且是没有办法自行更改的。

主选单则是分为三页,应用程式、小工具、我的应用程式(下载清单),把程式拖曳到桌上可以设定捷径,桌面上也可以放置资料夹。

目前测试到的版本是Android 4.0.3,不确定未来是否升级为Jellybean。

开机约经过一分钟之后,大约还有500多MB的记忆体可自由运用,主要也是桌面上没有太多常驻的应用程式,都留给使用者了,想想去年测试旧款时RAM只有512MB,经常有不够用的挫折。

内建的ROM是8GB,扣除系统占用的空间后,约还剩下5.89GB可用,全都可以用来安装应用程式,以及储存多媒体档案。

如果有需要存放大量音乐或是影片的,还是买张记忆卡比较好,测试期间都是用32GB的。

Android 4.0内建的调整字体大小功能,当然也是有支援~

最小的字体,看起来有点吃力,不建议使用。

调到最大原本以为会过大,没想到看起来反而刚刚好。

支援语音通话的功能,但是由于没有听筒的关系,得另外接蓝牙耳机来通话。在内建的功能当中,仅支援语音通话而不支援视讯通话,得透过Skype或是其它的软体。

通话的时候是将近全萤幕的大头贴,但因为图片解析度没这么高,反而看起来会觉得糊糊的。

相机的部份就比较低阶了,功能也比较简化一些,最高只有300万画素,而前镜头则是30万画素,跟其它的平板比也都算是入门的规格。

场景模式只有自动跟夜景而已

录影的规格也比较低,只能录制480P的影片而已。

有用后侧的主相机镜头拍一些照片,但是我发现在室外的颜色泛紫,而且画质油画化也好明显,相机画质不算好





前侧镜头反而还比较好一点,至少颜色是准的,视讯通话的时候比较不会色偏。

相簿的介面是公版的,大家都很熟就不再多提,但我觉得图片档案一多跑起来有点钝,不够流畅。

华为的手机与平板电脑中,都有内建这个档案管理资料夹,可以在内存记忆体与记忆卡中复制和移动档案,

因为MediaPad 7 Lite是远传客制机的关系,打开后会看到这些客制化的加值服务软体,无法解除安装,得Root过才行。

这些客制化软体,像是行动电视预设有背景提醒的功能,如果非远传用户的话,可以进去App的通知设定当中关掉。

这几个服务都是远传的加值软体,所以如果是远传用户的话,会有比较多付费的功能可以用。其它的用户可能会觉得没有用又占空间,只能想办法自行Root删掉这些软体,但不删掉也还好,5.89GB的空间还是很够安装应用程式的。

效能测试
依照惯例还是要跑一下效能分数,Quadrant Standard的分数是1186分,分数不高。

测不出CPU的型号,只测出时脉是408~1200MHz。

安兔兔的分数是2670分,其中是GPU分数较高,其它都蛮低的。

在排行榜在大约跟2010年的GALAXY S i9000分数差不多

这边测出来CPU是瑞芯微的Rockchip RK29方案,这是大陆福州的一家半导体公司,有些大陆推出的平板都用这一颗CPU。

透过GeekBench 2测试的分数为335分,也算是后段班的分数。

GeekBench 2测试的时脉为1.2GHz

浏览器Vellamo Score的HTML测试的分数为1041分,其实不会比高阶机种低,所以在上网的时候会感觉还蛮流畅的。

Metal的分数略低为200分

硬体测试跟安兔兔一样,结果为瑞芯微的Rockchip RK29方案,时脉为408~1200MHz。

测试GPU效能的Nenamark1为43.2fps

测试GPU效能的Nenamark2为20.8fps

外型细部
官方公布的规格重量为370g,我在测试的时候里面有放SIM卡与microSD记忆卡,所以多了9g是正常的,这个重量也不算特别轻,最近在日本有出现低于300g的7吋平板,华为下次再接再厉吧~

背面的部份主要是金属材质,上下两块有白色的塑料搭配,那两块都蛮容易弄脏的,更担心的是日子一久会变黄。

相机旁边是喇叭孔

前侧的30万画素镜头

如果是直立使用操作时,按键锁与音量键是在机身的右侧。

右侧还有SIM卡槽与microSD卡槽


采用标准尺寸的SIM卡

比较特别的是耳机孔跟microUSB、麦克风并列于机身底部

测试心得 就像前面提过的,因为四核心的Nexus 7价格开得漂亮的关系,MediaPad 7 Lite势必就要在价格上区隔。其实机子还不错,只是价格真的略高了一些,调降一点应该会比较热门。原本我以为这台的硬体,应该很多东西都跑不动(跑分也蛮低的),但实际测试过后发现浏览器是顺的,支援1080P影片播放,玩九局职业棒球这种较复杂的游戏也不至于完全跑不动,超乎我对它的期待。
优点
7吋的IPS萤幕,亮度高,阅读或是看影片的时候比较舒适。
在单核入门机里面,是少数支援Full HD 1080P影片播放的机子。
支援语音通话,有前镜头也可以用来进行Skype或是Gtalk视讯。
缺点
1024x600的萤幕解析度,在上网的时候会觉得宽度太窄,要不断的往下滑动网页。有些App可能要横向与直向都要试试看,找出怎样浏览比较舒适。
实际开启3G上网后,发现电力消耗很快,IPS萤幕也是快速消耗电力的原因之一。
主相机的画质不太好,室外拍摄时会泛紫,而且画质油画化不够细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