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80后对《幽浮(XCOM)》系列的怀念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一个80后老玩家对于《幽浮》系列的怀念。。。
《XCOM:EnemyUnknown》(1993,第一代)
偶遇:
我是80年生的老男孩。第一次接触到《XCOM》还是我上初中,486-66横行的年代(那会谁家要有个486-100都得羡慕死)。当时和家里软磨硬泡,用“智力投资”的理由给家里的486-66装了个光驱和声卡(那会要10000大元·····),然后花了30元买了张盗版的光盘游戏合集。就是这次偶遇,就是盘海中那么偶然的一眼,让我深深爱上了《XCOM》。
当时光盘中的游戏名字不叫《XCOM》,叫的是

UFO。因为我从小就对外星人题材的书、电影、游戏非常着迷,所以100多个游戏里直接点进了进去。
摸索:
那会的我英语非常不好,而且那个年代还没有像3DM这种论坛,没有汉化组。面对着全英文的界面,复杂的系统,一切全都得靠你自己去查,去琢磨(现在想想这个商业快餐时代还有几个游戏能让我们找回当初的感觉)。当时就是冲着对UFO题材的喜爱,我拿着纸和笔,把每一个按钮都按了一个一个试。包括每一个武器的效果,每个飞船的特点,每个科技,每个外星人等等,自己编了个攻略+百科。现在想想都佩服自己当时的毅力。

特点:
《XCOM》最吸引人的特点有几个:
一、紧张的战斗
虽然是个DOS时代的游戏,但是战术层次做的非常好。先要在地球界面发现UFO的踪迹,然后派出自己的飞机(从普通航空炮、导弹到后面的激光、粒子武器等等)去追击UFO。可以击落,也可以迫降。将UFO击落后,需要派出自己的地面部队去坠落地点进行扫荡。胜利后把缴获的物品带回基地。
同时,还会有外星人入侵人类城市、进攻己方基地(我第一次被敌人打的时候都傻了,当时我的兵都是伤病状态·····——)、进攻敌方火星基地等等。同时,战斗的时候还会分白天和黑夜效果,黑夜对于发现敌人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虽然采用的是回合制的游戏方式,但是《XCOM》并不像普通回合制游戏那样战斗那么轻松。游戏在士兵探索的过程中,会经常遭到地方的即时打击(后面很多其他类似的游戏都采用了这种方式),可以说步步都是危险。所以战斗的时候需要动各种脑筋,士兵的阵型、武器、行动力、视野等等都要通盘考虑(当时,S/L大法也是经常要用的)。有时候打一场巷战可能要花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
老鸟们应该经常遇到的状况就是两个士兵分战被击落的UFO大门左右,然后派一个兵跑进去扔手雷再出来,等待回合结束里面炸开花。不过往往会碰到你刚开门,就被冷枪给击毙的状况。

二、科技发展
科技发展用现在的眼光来看已经不算是什么创新了。但是在当时真的是想也没想过,见也没见过(归功于《文明》)。和《文明》不同,你自己研发科技到了一定程度就没有新的科技可以开发了。需要在不断的与外星人的战斗中缴获各种外星器材,包括武器、飞船、外星人活体、尸体等等进行研发。这样可以开发出新的外星科技和自有科技。而且每次研发出新的科技后,都可以生产,用于装备自己的部队(外星人的武器战场上可以直接从对方尸体上拾取使用,但是前提是你已经研发出了这个科技)。试想,一开始是普通的机关枪、手枪等地球人武器。初步开发出了激光枪、重型激光枪、气垫坦克、超级战机等等,从无到有,从落后到先进的快感,无出其右。
除了武器,基地的建设也会随着科技的发展出现很多新的设施。同时你可以建好几个基地,只要你有足够的银子和足够的防卫(没有人的基地如果外星人打过来可不是闹着玩的)。
三、造型各异的外星人
《XCOM》里面不同类型的外星人也是一个很大的卖点。从最初级的小灰人儿,蛇形怪,到怎么打都死不了还能复制的分身怪(那个黑色的····无情的把你的士兵变成他)。每个外星人都经过精心的设计,而且攻击特点都不一样。你要用心的琢磨才能顺利干掉。
遗憾:
说起遗憾,其实并不是游戏本身的系统或者玩法。第一个遗憾是93年那个版本当你进攻到敌人的火星基地后,会出现非常严重的BUG·····多重残影,根本就打不下去。后来98年发行的黄金版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是当时真的是让人非常抓狂。

第二个遗憾,是关于正版。话说当时的第三波在N年后宣布要引进《XCOM》的1和2合集(还有4。三代启示录先出过了)。当时那叫一个兴奋,攒了好久的钱。结果等了有一年没有了下文。多方渠道打听才知道好像是因为当时地图上的中国只有大陆,台湾没有算到中国里面,所以被毙了······实在是龌龊至极。
《X-COM 2:Terror From The Deep》(1996,第二代)
关于第二代,我是在玩过了三代一段时间后才找到的。这个还是要“归功于”当时不发达的网络,根本无从知晓关于《XCOM》后续的资料。渠道依然是来自于盗版光盘····

提升:
首先,画面的提升是根本木有啦。不像现在的游戏,基本上第二代你要是画面不去有个质的提升,你都不好意思出来混。
因为二代是发生在海中的战斗(这个应该不是叫UFO,叫USO了吧),所以整体色调非常的阴暗,我自己不是很喜欢·····阴暗的画面直接导致的就是更难发现躲藏在阴影中的敌人。我记得有一次我的兵被一个角落里的外星人打的就剩一个了,才在一个海底金字塔的角落里发现这厮······
所以第一个提升应该是整体难度的提升。当然AI也有了一些调整,总之就是一个“难”字。

变化:
由于二代的设定全部是在海中,所以不论从武器、载具,还是外星人的形象、地形等等都进行了全新的设计。比如飞机全部换成了潜艇,防护衣也都变成了潜水衣。相当于科技树全部重新制作。而且海中的设定在当时也非常的少见,玩起来让人感觉很是特别。

遗憾:
二代虽然变化很多,但是从严格意义上更像是一部资料片,没有特别革新的东西。包括建设界面、研究界面等等基本都是将一代改了个颜色······这个不得不汗颜一下。
另外,对于颜色的整体调暗实在是让人觉得有些压抑。
当然,从稳定性和成熟度上来看,还是有了很好的进步。(PS,当时有个秘籍,是用PCTOOLS修改士兵的行动点,变成无限~)
《X-COM 3: Apocalypse》(1997,第三代)
正版:说到3,不得不先说的是我终于买到了正版。记得是第三波引进的,价格是139元。那会也真是攒了一段时间才入手的。基于对1代的热爱,毫不犹豫的第一时间拿下。印象非常清楚,火红的包装外壳,光盘版。入手以后那叫一个兴奋。不过当时3对电脑配置的要求已经有点偏高,家中电脑实在带不动。无奈进入了网吧游戏(当时好像是奔腾刚兴起)。每次玩完后都要把进度COPY走。当时网吧的人每一个看得懂的~

革新:既然出到了3代,那么一定要有很大变革。
首先,画面相比前两代有了明显的提升(在那个年代)。差别就好比C&C一代和红警的视觉区别。看到以后真的是泪流满面。而且进行了3D转2D的处理。

其次,战斗系统的革新。由原来的纯回合制系统,变更成了可选择回合或者即时系统。我在玩的时候选择即时系统比较多,坦白说比之前的纯回合制系统难度降低了非常多。那种一步一个脚印的感觉荡然无存。基本上只要把士兵全部排开在空地(UFO坠落地点排在UFO的大门口)即可。然后就是等着外星人自己上钩。唯一的难度就是地方在打你的时候你需要时不时的点选个别兵种躲避或者扔炸弹或者逃跑(自爆外星人是最难·····)。这种系统虽然降低了游戏的准入门槛,但是也让老玩家们比较失望。

其他革新,包括界面(没有了大地球······第一次还真不适应),载具的攻击方式,更多的装备和设施(这个应该算扩充),战士的分类(机械、人类、精神)、各机构被外星人侵占的程度等等。总得来说,还是非常的用心。
遗憾:
恐怕最遗憾的还是战斗系统的变更导致对整体难度的下降。且没有了战斗阴影,完全没有了前两代那种紧张的气氛。大部分时间你选择即时等待,就可以一边喝着茶一边看战斗结果。当年那种一场战斗要到很久的紧张感觉彻底消失。

《X-COM 4:Interceptor》(1998,第四代)
打飞机
没错,大家没看错。到了4代,一款回合制的神作,因为种种原因,变成一款飞机射击游戏。题材用的还是反击外星人,依然保留了科技发展(需要击毁敌人的飞机后手机残骸),但是我心里的声音告诉我,这已经不是XCOM了。

诚然,我是很喜欢飞机模拟类游戏的,比如银河飞将(哎,哀哉)。所以对于4代的XCOM上手来说并不是很困难。问题在于,就算我可以接受XCOM的类型转变,4代的游戏引擎与同期的飞行模拟类游戏相比,完全不在一个水平上。不夸张的说,画面表现力上就好像XCOM一代和三代的区别。

此外,游戏本身的操作感觉也非常的差。战斗的时候很难锁定敌人,躲避起来又满屏飞的感觉,没有一点飞船的厚重感。

遗憾
这一代我也买了第三波引进的正版。但是仅仅是因为对于XCOM本身品牌的喜爱,才作为收藏。要说遗憾,最最遗憾的就是游戏转型的失败。也许是为了迎合市场,也许是想让玩家尝试更加新鲜的玩法。但是结局是既没有赢得老玩家的好评,又没有拓展更多的新用户。只能用完败来形容。

《X-COM5:Enforcer》(2001,第五代)
打完飞机打手枪
经历了4代的失败后,东家更换了,游戏类型又再次进行了大幅度调整。由一个打飞机的游戏,彻底颠覆成了一个第三人称射击的打手枪游戏。游戏采用的是虚幻的引擎,从第一观感上来说,确实比以往进步了不少。题材依然延续抗击外星人的题材,而且外星人的形象设计上参考了一些前几代的造型。

但是
对,但是,但是这个画面提升,是和自己来做比较,和同期的其他TPS或者FPS来对比,并没有达到惊艳的程度,最多只能算是中规中矩。
游戏中基本没有什么难度可言。敌人的AI实在是弱智到了极点。你只需要无脑版的轻点鼠标,就能轻松过关。而且每个关卡设计的基本类似,到后面感觉重复度非常高。
关于科技树,本作依然有科技的概念。但是从类型,数量,形式等等,都远没有前几代的博大精深,只能算是一个入门级或者简化级的水平。

遗憾
本作虽然再次进行了全面的革新,但是褪去华丽的外表,内涵显得是那么的苍白。如果不是借助XCOM的金字招牌,又会有多少人愿意去尝试。而且本座与上一代的间隔时间非常长,真的是对不起玩家们的等待。
另,本作是XCOM的最后一作(不算上即将出的啦)。自本作推出后,XCOM就此销声匿迹。我等忠诚粉丝只能用DOS模拟器一年又一年的玩1-3代这三部作品。真的是让人等到花儿也谢了。

不是题外的题外话
关于UFO系列的三部曲,我不认为他是XCOM的续作。两者虽然在题材和其他一些表现形式上有类似的地方,但是核心完全是两个游戏。所以还是希望大家分清楚XCOM和UFO系列的区别(当然,UFO在上市推广的时候是借助了一些XCOM的名气做宣传)。
此外,还有两个游戏,一个叫《UFO:Extraterrestrials》(外星碟影,2007),这个感觉比较像1代的复刻版。具体谁做的不是很清楚了,电驴上有下的。
还有一个叫《Laser Squad Nemesis》,据说是参与过《XCOM》开发的人自己的公司开发的游戏,支持网络对战。

《XCOM》辉煌过,也没落过。我曾经以为这个金字招牌到了5代就是绝唱,没想到今年还能够华丽转生,真的是让我这个半老不老鸟深感欣慰。期待本作正式发售后能有不错的成绩(我会买个正版的啦),也希望《XCOM》能走的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