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经典但不太出名的悬疑电影 你看过几部?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本文来自于时光社区小组“荒淫无度的影像生活”帖子:推荐十部经典但不太出名的悬疑电影。
注:原帖作者未知
1、妖夜慌踪(Lost Highway)
年代:1997年
导演:大卫·林奇
这被认为是大卫·林奇拍得最混乱的一部电影,是大卫·林奇的另一个起点。
林奇以华丽、阴郁、诡异的风格和对类型片元素的解析重构著称,此片延续了以前一贯的林奇式主义,将诸如凶杀、梦境、精神分裂、公路、迷幻、性等等边缘元素提炼整合成一部超现实的影像,将充满恐怖的梦魇转换为怪癖荒谬的超现实场景。
但与以往不同,大卫·林奇创造了一个循环结构,影片的结果恰好是影片起始的原因。这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循环封闭的结构与世界。这部高深莫测的悬念惊悚片也是迄今为止最值得玩味的大卫林奇作品:看似杂乱无章,毫无逻辑,可一旦理顺情节,就发现每个镜头都意味深长,几乎可说是结构严谨、无懈可击。




2、如月疑云(Kisaragi)
年代:2007年
导演:佐藤佑市
环环相扣的逻辑推理+诙谐幽默的情景对白+最终显露端倪的珍贵感情 = 《如月疑云》
这真的是一部很精致的悬疑剧:看起来是一件小事接一件小事,一个偶然连着另一个偶然,但看到后面就会发现前面的每一个细节都是后面真相大白的关键,只有将这些细节串联起来才能看到“真相”慢慢浮出,但这到底是不是真相,却又是个永远的谜。
《如月》不是一部普通的悬疑片,而是蕴藏着温情和感动的好电影。它很好的诠释了普通fans和偶像之间那看似遥远却密不可分的情感关联。





3、隐秘(The Unknown /The Unknown Woman)
年代:2006年
导演:Giuseppe Tornatore
电影讲述的是一个沉重的故事,然而演员没有夸张的肢体语言,没有痛不欲生的表情和歇斯底里的叫喊;而且,画面是阴冷的,音乐是含蓄的,导演是克制的,他举重若轻层层设疑,他不动声色冷静跟踪人物的行动直至她的内心,现实的不断发展伴随着回忆的逐步深入,渐渐地,事态露出其狰狞,命运愈加显得悲惨,人们才看到深藏海底冰山下的百分之九十。
沉重和深刻,是故事本身赋予的,并不需要夸张的表演和刻意的煽情。就像这部电影,表面是悬疑和惊悚,然而透过悬念,透过惊悚,通过漂亮的摄影画面,到达的是柔软坚韧而伤痕累累的心房,是即使受尽折磨依然愿意付出渴望温情的女人心。


4、电话谋杀案(Dial ‘M’ for Murder)
年代:1954年
导演:希区柯克
一对貌合神离的夫妻,生活寂寥的妻子不可避免的与一作家擦出了爱之火花。丈夫为了一雪耻辱,加之图谋等到妻子的丰厚财产,于是暗生毒计,向旧时同学开出价码,让其参与他布下的一整套严密杀人计划。这套计划有设计精妙的凶手不在场证据,电话、钥匙,窗帘,统统成为这个阴谋的道具设置。然而计划终究赶不上变化……
此片是不大有名的希区柯克经典,而且当是名不见经传的女一号,就是后来成为摩纳哥王妃的格蕾丝·凯莉。
悬念丛生,布局巧妙,情节完整周密,跌宕起伏,一环扣一环,在意料之外突然峰回路转,不由你不随同剧中人同呼吸,共命运。 法国人甚至将这部影片命名为《天衣无缝的罪行》。在情节的设置上,又很有些日本推理小说的味道。




5、不朽的园丁(The Constant Gardener)
年代:2005年
导演:费尔南多·梅里尔斯
原著作者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贾斯汀(拉尔夫·费因斯)恰巧娶了一个是他的灵魂的人” 。男主角贾斯汀热爱园艺,生活平淡,然而晴天霹雳,他的“灵魂”妻子被发现陈尸郊外,调查结果为被其情人杀害。贾斯汀愤怒过后的仔细考虑,觉得官方的说法漏洞百出,于是他誓要找出妻子身亡的真相。他穿越三大洲,巧妙避过对手的监视追踪。迷一般的真相一层层被揭开了,他一步步体验着妻子的心路历程,要追寻的真相,要保护的人……这个过程痛苦与甜蜜交替袭来,在最可怕的压迫下坚定而深沉的爱情总是在美丽的非洲寻求隽永,拉尔夫·费因斯把它表现得是那么淋漓尽致。
请一定听听主题曲,听那暗哑哼唱里的哀婉与辛酸,听那起伏跌宕间的向往与憧憬。
也请一定体会一下,拉尔夫·费因斯英国绅士典型的优雅,严肃到近乎忧郁,偶尔绽放的格外真挚动的微笑,哈哈。




6、暗流(Rivières pourpres, Les)
年代:2000年
导演:马修卡索维茨
没有闪光的凶械,没有毛骨悚然的尖叫,也没有好莱坞式的激烈打斗,一切都隐忍着,潜伏着,气氛神秘而诡异,真相如同埋藏在地下的水流,不为人察觉地压抑着,流淌着,优雅地蠕动着。 冰封的秘密,等待他们去层层揭破。细心地去捕捉每一个镜头吧,这样可能还会有些地方不明白哦,至于结局会更感意外。
摄影的技巧和导演寻找美丽景色的功底是必须要赞赏的:自上铺泻而下,一派绿意盎然的景象,令人心旷神怡。阳光像明晃耀眼的光瀑,洒向延绵起伏的阿尔卑斯山脉,远处山峰上覆盖着白雪。高速路蜿蜒向前,贯穿在山间……美啊!



7、失控的陪审团(Runaway Jury)
年代:2003年
导演:加里·弗莱德
故事源于一场众人瞩目的案件:原告是在一场枪击案中痛失爱人、独自抚养幼子的遗孀;而被告是只手遮天的军火制造商,尽管民意人心都无不偏向这对苦命母子,但实力悬殊之大不言而喻,更毋庸提此类案例并无胜诉的先例。军火商也不惜重金聘请了向来无往不胜的律师团队,为的不仅是免于一千万的巨额赔偿,更是担心一旦败诉,海洋法系的案例援引原则将把美国枪械业卷入一个深不见底的黑洞当中,引来一个又一个不必要的麻烦。而判决的关键在于陪审团的意见:一名陪审团成员从中制造混乱,一名蛇蝎美人从旁挑拨离间,事态会何去何从?
当局者在圈套中互相角逐,陪审团里的普通草根阶层被精密地分析……随着悬念的一个个抛出,镜头的快速切换和让你感到既兴奋又新鲜的无数专业的词汇,紧紧的引导着你的注意力向导演期望的方向移动,直到最后真相大白。此种经典的电影常常引发我们的思考:当你看到正义战胜邪恶,大快人心之时,禁不住会想真的是所有东西都没失控,都hold住了么?




8、白丝带(The White Ribbon)
年代:2009年
导演:迈克尔·哈内克
白丝带就像一本泛黄的文学名著,黑白色的画面,简洁干净,平静缓慢的叙述背后,仿佛静水流深,却蕴藏着骇人的波澜。待到影片的高潮处,戛然而止,毫不拖泥带水。所以,估计很多人看完《白丝带》的第一反应就是马上重看一遍,哈哈。
哈内克就是这样一位固执的导演,他绝不会让投机取巧者看懂他的影片,所以哈内克精心布置了一个迷宫。他只是把一个又一个悬念像气泡一般吹出,间或会给你提供蛛丝马迹,用画外音旁敲侧击,但却不告诉你出口在哪,要想找到出口就需要你自己在电影里慢慢摸索,慢慢猜测啦。



9、黄海(The Yellow Sea)
年代:罗宏镇
导演:2011年
《黄海》是第一个认真把社会犯罪问题和朝鲜族群体相结合的电影。它绝对是电影界的一朵奇葩,兼有美式暴力和东方的人文关怀,还有日式的那种压抑感觉。将暴力、悬疑、犯罪、人文关怀等等各种元素结合在了一起,暴烈之处火花迸现,温柔之时情意不减。且凌厉的剪辑、晃动的镜头,纪录片式的摄影,毫不掩饰的杀戮场面、凌乱复杂的线索,人性欲望及困兽犹斗的挣扎始终贯穿其中,充满张力,声效和音乐方面也有很多亮点。河政宇也凭借此片获得了第47届百想艺术大赏颁奖礼最佳男演员奖。




10、巴顿.芬克(Barton Fink)
年代:1991年
导演:科恩兄弟
科恩兄弟正式走上国际影坛的代表作品,一举拿下当年戛纳三项大奖。
很少有影片能如《巴顿.芬克》一般,让我们看得津津有味而又云里雾里。科恩兄弟的剧作风格向来怪诞,这部片子更是让人看得一头雾水。但好在,由于黑色幽默、魔幻主义手法的纯熟应用,绚烂得近乎夸张的视觉效果,艳俗背景下精彩的对白,从平铺直叙到急转直下的鲜明节奏,在此基础上对人物性格近乎残酷的描写,角度奇特的摄影,醉汉一样为寻找生活真谛而蹒跚的叙述……所以看起来也不会觉得乏味。
放心去欣赏,但也别急着一遍能全部看明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