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身笔记本5吋4:3萤幕四核心LG Optimus Vu试玩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连续测试两台5吋萤幕的手机,这代表5吋萤幕从此开始变成主流了吗?说实话我不知道。 5吋萤幕的手机,最近是先从Dell开始的,但是Streak 5显然没有受到太多消费者的注意,很快就消失在市场上了。要说到带动5吋萤幕风潮的,非5.3吋萤幕的三星GALAXY Note莫属了,除了有大萤幕之外,更有丰富的笔记与手绘功能,比平板容易携带、阅读起来又比4吋的萤幕更过瘾,因而开创了新的产品线。或许5吋萤幕朝着笔记或手绘的功能精进,是一个对的策略,同样来自韩系的LG也跟上了。上周测5吋萤幕Sharp SH530U,其实卖点不是手绘,就纯粹是大萤幕而已。接着无预期收到这台LG Optimus Vu,还得知了9~10月要在台湾上市(极有可能跟三星GALAXY Note II对打),因此迫不及待抢先来试玩一下,看看有什么有趣的地方。
Optimus Vu是今年2月在MWC展前几天发表的,当时是双核心的规格,在日本与韩国卖的版本也都是采用Qualcomm APQ8060 1.5GHz双核心的CPU。不过国际版的部份,现在确定将改为采用NVIDIA Tegra 3的四核心CPU。我测的这台Optimus Vu还是工程机,距离上市算是比较接近的版本了,虽然我测试期间没有发生严重的当机,顶多有些功能钝一点,但还是有可能跟实际上市的版本不同,所以这篇只能算是短期试用报告。如果有测试到某些功能与上市版不同的地方,请以实际市售版为主。
之前在测试Optimus 4X HD的时候,就已经发现里面有QuickMemo的功能了,可以撷取任何一个应用程式当中的萤幕画面,在上面手写或是涂鸦。而Optimus Vu则是再增加了一个「笔记本」的功能,可以进行比较进阶的图文并茂编辑,有点像是三星S Note的功能。笔记本可以新增资料,也可以把QuickMemo先处理好的图片,汇进去笔记本里面交互使用。所以,Optimus Vu的重点,就是在「QuickMemo」与「笔记本」的搭配,明显就是要来跟三星Note系列抗衡的。看来,5吋以上大萤幕的竞争,接下来就是延烧到手写与绘图的应用上面了。
LG Optimus Vu的重点规格如下~系统:Android 4.0.4CPU:Nvidia Tegra 3 四核心 1.5GHzRAM:1GBROM:32GB(实际可用约26.51GB,不支援记忆卡扩充)萤幕:5吋1024x768 IPS相机:800万画素/230万画素录影:1080P尺寸:139.6x90.4x8.5mm重量:168g电池:2080mAh

本篇分享文将透过以下的段落重点:
5吋萤幕正夯QuickMemo 快速笔记笔记本 图文并茂DIY视讯Wiz音效 将照片或影片串成影音4:3萤幕播放多媒体是如何?硬体与效能测试800万画素相机测试介面与试玩App
5吋萤幕正夯 前一阵子的高阶机萤幕主流是480x800,比例是5:3;今年以来的高阶机萤幕为1280x720,比例是16:9,至于iPhone则是640x960,比例是3:2。整体比例上来说,都是偏向长条型为主,而且比例上有越来越拉长的趋势。 Optimus Vu出乎意料采用5吋、1024x768的萤幕,也就是4:3的比例,跟传统PC或NB萤幕的比例比较接近,因为现在的PC与NB萤幕也都朝向16:9发展了。
我第一眼看到Optimus Vu的时候,会有萤幕好大的惊叹感,但是回头看规格却只有5吋,心里面的OS是:应该不只5吋吧?!说到5吋以上萤幕的手机,知名度最高的就是GALAXY Note,所以我去跟同事借一支来比较一下外型(纯比外型而已,因为这台Note有贴萤幕贴,不好意思撕掉)。 Note的萤幕解析度是1280x800,比例上是16:10而不是16:9,跟Optimus Vu摆在一起萤幕的比例差异就很明显。但是,因为比例不一样的关系,Vu显得比较宽,目测起来真的不觉得Optimus Vu只有5吋而已。

机身的长宽比,Note跟一般手机比较接近,只是长宽比例等比放大。但Optimus Vu宽度就跟一般智慧型手机不同了,有点像是缩小的平板。

两台的厚度上倒是差不多,Note是9.65mm,Optimus Vu略薄一点是8.5mm。

比例如此宽的手机,考验的就是手掌的握力了,我通常只有讲电话时会以单手操作,一般使用时大多是左手握着,用右手来操作。如果要用单手操作手机的话,是比较有难度的。

硬体功能键主要集中于手机上方,microUSB槽跟之前LG部份手机一样有门帘式开关设计可以保护。有两个键在我测试的几天倒是很容易搞混,那就是~QuickMemo键与萤幕锁,机身正面朝向自己的话,右边的是萤幕锁,左边的是QuickMemo键,但我常常误按,结果就打开了QuickMemo功能,但还好按一下Home键或是再按一下QuickMemo键,就可以回到首页里面。

现在很多Andorid手机,进入4.0时代后都只剩下3个主要操作键,不过Optimus Vu又恢复为4个(反正空间很大不放白不放),由左到右是返回,Home 、多工切换、Menu键。

Optimus Vu是没有办法拆开背盖式的设计,这就跟今年以来LG的手机有很大的不同了,所以就无法自行更换电池,也不提供记忆卡扩充。如果要更换SIM卡的话,侧面有个保护盖打开就可以看到了,是小张的microSIM卡。我在试用的期间有几次太暴力了,没有关机就直接取出来,萤幕上就会显示SIM卡异常拔取而强制关机。

设计上很低调的800万画素相机镜头,旁边有LED闪光灯。

喇叭也是在机身的背面

使用手机前可以先注意一下,在操作App的时候,如果显示上怪怪的话,可以长按Home键改变比例,或是去设定->显示,找到长宽比修正功能,将App勾选起来,操作的时候就会自动调整比例。我目前玩了几天,还没有遇到排版变形的App,比预期的情况好。


QuickMemo 快速笔记 QuickMemo的功能,我上次测试Optimus 4X HD时就大概分享过了,主要就是无论在什么功能当中,进入QuickMemo模式的话,就能撷取当下的画面,在上面手写或是涂鸦,即使是看影片也OK,只不过影片会停留在那一瞬间,如果不是你要的话就就得多试几次。之前Optimus 4X HD的设计是同时按住两个音量调整键进入QuickMemo,而Optimus Vu则是多了一个硬体切换键,单键按下去就能切换,再按一下就结束QuickMemo模式。

初次使用时就像这样,记得左边是QuickMemo键,不要像我一开始老是按错啰~

在手绘的笔触方面,总共有4种笔与16种颜色可以选,但是这边没有办法选择笔触的粗细或是透明度,在笔记本里面的版本才有。

像是这几天双台风袭围绕台湾,我用浏览器逛网页时在看台风路径,因为上面没有画路径出来,我按照新闻预测的路径自行画上去。如果画错的话,可以用橡皮擦涂掉或全部清除,也可以返回前一个步骤的操作。

左上角是切换到纯Memo页的功能,按一下就会跑过去,虽然说背景图片不见了,但是刚才画的图都还在。不过,再按一次就可以切换回原画面。


画完的图片可以分享出去

储存的话,可以汇到笔记本里面,或是存在相簿里面变成一张图档。

左边这张是把QuickMemo汇到笔记本里面,右边这张是存成图档放在相簿里面。


其实生活当中想到什么就QuickMemo一下,像是我在IKEA的App电子型录看到一个置物柜,就可以把它标记起来,或是传到FB上给朋友看一下。也许有人买过可以给评价,或是有人买过类似的东西也可以推荐。

如果懒得打字,发送出差的航班时间告诉另外一半的话,直接框起来用Line传给对方就简单多了。

在浏览器或是新闻平台阅读新闻的时候,也可以进入QuickMemo模式,加注自己的即时心情。

甚至啊~现在的网路神人很多,如果是偶像剧里面,男女主角身上穿的衣服或是配件,你也想要一副的话,把它框起来传到网路上去问别人,搞不好会找到喔。说到这里,其实Optimus Vu也有出现在韩剧里面,是最近很红的「绅士的品格」,女主角还有拿起来讲电话,有兴趣的人可以自己去找看看。

笔记本 图文并茂DIY
QuickMemo是之前就看过的功能,笔记本功能则是第一次玩到,跟S Note一样属于进阶的笔记功能,可以在笔记里面插入比较多的附件,看起来就像是自己DIY电子书一样。因为萤幕比较大的关系,可以在笔记内用手指或是电容式的笔,直接涂鸦或是写字。我在日本与韩国版的官网当中,都看到Optimus Vu有附赠手写笔,但是我借来的时候是没有的,在不知道上市时会不会有笔的情况下~我假设是没有,所以我大部份都是用手指来直接完成的。

在笔记本里面,每一本笔记都可以自订封面,上面会标明增加的日期还有页数,依照新增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去,比较旧的就会往下挤,没有办法自定排列分类,但是可以透过搜寻来找。

在首页按下新备注(即新增笔记)后,要先设定封面、标题、桌面图案、纸张色彩。封面一共有10款,其中第10款可以自订图片。桌面图案就有点像是笔记的格式,一共有10种款式,不能自己增加新的。而纸张的色彩一共有9个颜色,主要以淡粉色系为主,如果颜色太浓了在写笔记时,眼睛也很吃力吧~


<自订封面> 要自订封面的话,就在封面的最后一张图上面按下去。

接着就可以从相簿当中,找到想要当成封面的照片,利用缩放的方式将想要的范围放在蓝色框里面,放好之在封面列表就会看到了。如果每次都要用自己的封面是可以的,就用最后一张封面来替换即可。


<插入附件> 可以插入的附件有图片、影片、声音、位置、标签(一些可爱的图片符号)、日期及时间,当可以当成附件放在笔记本里面。

<编辑笔记本> 比起QuickMemo,笔记本里面多了输入文字的功能,可以用打字的方式将文字输入进去,而不是只用画的。输入文字时,有3种字体、18种颜色,可将文字置左/中/右,也可以视需求自订字体大小。


绘图的这功能跟QuickMemo一样,但是多了两种跟QuickMemo不一样的笔触,也可以设定笔触的厚度(粗细)与透明度,这几个功能在QuickMemo里面找不到。

插入图片为附件的时候,图片可以缩放与90度旋转,不能任意旋转或是以斜的角度,把图放在笔记本里面。

可以插入时间与日期,但在插入后是显示为当下的日期与时间,如果是其它的日期就得手动输入修改。

里面有一些可爱的标签(表情符号与可爱图片),虽然蛮多的,但是种类还不够多元,应该要像Line那样可以自由扩充会更好玩。


插入可爱小图片时,也可以调整大小与旋转。

插入位置的部分,预设是插入当时定位的GPS位置,可以透过输入地址的方式,用Google Mapos找到其它的位置。


在笔记里面插入影片,于编辑模式或是唯读模式中都能播放,但若是要汇出的话就不行了,只会撷取缩图。


在编辑笔记的时候,如果很多页要切换,不想要一页一页翻,可以叫出预览bar,直接跳到你想要去的那一页。

有时候如果是用橡皮擦涂掉画错的地方,还是觉得范围有点小,不是很好处理时,可以开启下方的放大预览窗,这样就比较清楚了。透过左右移动位置,enter则是移动到下一行。


预览的倍数也可以放大或是缩小,看个人习惯而定。

档案可以存成PNG图档,或是另存为PDF档。

<上锁与首页捷径> 在笔记本的首页当中,将档案长按下去,会出现这样的讯息,可以进行分享、删除、锁定、新增到主萤幕的功能。

密码是可以自订的,上锁以后就像右图,封面的右上角会出现上锁的符号。但觉得每次都要输入密码很麻烦,最后还是把锁定解除了。


任一篇笔记都可以放到桌面上都快捷的路径

<切换阅读与编辑模式> 笔记本的左上角,可以切换编辑模式与唯读模式,在唯读模式里面就把编辑的功能全都藏起来,避免触控的时候误按到。


<汇出备份> 除了透过线上的分享之外,笔记的档案也可以备份,汇出到储存空间里面,档案有.note与PDF两种,但是.note就只有笔记本可以开启,用电脑无法浏览。


备份完之后,会标示存放在哪一个路径当中。

<即时订正> 如果发现同事或是朋友寄来的文件,有错字或是图片排版顺序不正确的话,也能再转回QuickMemo,马上传过去提醒他们。


<试做分享> 将档案汇出成PNG图档的话,档案是768x821。如果是存成PDF档,因为是解析度由低转高,所以100%浏览的话看起来会比较糊一点,缩小为50%的比例浏览是比较刚好的,我也提供两份自己做的档案,汇出成PDF给大家下载…献丑一下
第一个我假设是要出去旅行前的行前规划,可以把住宿的饭店,要去玩的地方都编写进去,利用手机就能编辑旅程计画的感觉蛮不错的。在旅行的时候,也能拿出来当成行程表浏览,而且这功能在使用的时候是不用连上网路的,出国时就不用担心昂贵的漫游网路费。
下载完整PDF档:点击下载
第二个是我实际去旅行后,把照片串连成一份游记,将旅途中的精华都集中在一份档案里面。因为我没有很多时间的关系,所以主要是插入图片还有简单的文字,其实应该可以打更多文字的。
下载完整PDF档:点击下载
第三份假设我是蔡依林的粉丝,如果要在网路上搜集照片与新闻的话,可以透过编辑的方式整合为一份档案,有点像是以前简报进化为数位版。如前面提到的,MV可以插入整首播放,1080P的也OK,但是汇出成PDF或图档时就仅以缩图呈现。

其实应该还有更多生活或是工作上的应用,只是还没有想到,下次有新梗的话,再来分享更多笔记的使用方式。
视讯Wiz音效 将照片或影片串成影音 「视讯Wiz音效」,在功能选单里面的确是这个名称,我也觉得很怪,后来才发现这是一个很好用的影音DIY功能,可以把照片、影音、音乐串起来,自动依照顺序变成一部影片,不用复杂的设定。左边是特效、上面是加入照片与影片、右边是选择音乐。

选照片的时候,限制是不能超过800万画素,影片则是不能超过1280x720。

我随便选了一堆照片,结果发现怎么就达到最大限制了,结果才20张照片而已…影片的话,我不清楚限制是多少。

接着来选音乐,这介面做得还不错,有专辑封面的预览。

选定要播放的音乐后,可以自己剪裁音乐,但还是要依照所有档案串起来的长度而定。

选好之后就像这样~

接着就按分析功能,可以预览套出来是怎样的效果,不过这边要花比较多的时间等待,大约2~3分钟吧。

然后就可以预览不同的效果,可以全萤幕预览,看是不是自己喜欢的。


如果喜欢的话,就是把档案转存成影片档,有三种解析度,我来试试看转成1280x720。

结果花了好久时间在转档,应该是工程机的关系吧,大约等了5分多钟才转档完成。

转档完成后,附上近2分钟的影片,其实以手机来说,我觉得这软体做出来的合成影片已经算不错了,在手机上浏览或是跟朋友分享都很OK,而且整个过程也很简单,比较不方便的就是花比较多时间等存档了。
4:3萤幕播放多媒体是如何? LG手机上的IPS萤幕,最近受到很多好评,我自己也是蛮喜欢的,因为呈现的颜色真的很接近真实色彩,不太需要担心会色偏,而且亮度也很高,从Optimus 4X HD测试到Vu都是一样的体验。解析度方面,萤幕放大成5吋、解析度是1024x768,换算PPI的话是266ppi,跟4X HD的312ppi、GALAXY Note的285ppi比起来就有段差距。不过对于一般消费者而言,也不是这么容易能看得出来就是了。


如果是播放一般的720P或是1080P这种16:9的影片呢?我一拿到手机时就很好奇的试试看,结果就是会长度自动缩成1024,但是宽度因为跟萤幕比例不同,所以留了上下两条黑边。

接着我从设定功能当中,找到萤幕比例的设定,预设是原始大小,我调成最适合结果是跟原始大小相同。接着试试看全萤幕,结果请看下一张。

结果就是比例被拉长,变得很奇怪,没办法啰,萤幕的比例跟影片就是不同。

至于影片的功能特色,就跟Optimus 4X HD一样的,都有缩图清单播放、影片速度控制、影片搜寻、即时缩放这几个功能。
在看影片的时候拉出副选单,萤幕分为左边持续播放的影片、右边的影片清单,把右边想要播放的影片拖曳到左边播放器上,就可以快速切换影片,不用回到上一层的影片列表中。

影片的速度可以自己控制,从0.5倍到2倍,很适合用来学习舞蹈动作的慢动作分解。

即时预览就是透过子视窗的搜寻,找到想要看的片段,找到的时候再按一下子视窗就可以切换过去。

即时缩放功能是再其它品牌手机上比较少见的,可以直接用手指触控缩放影片,局部放大某些部位。

听音乐的话,受到萤幕比例的影响就没这么大。不过,我用手机听音乐的习惯都是在通勤时,尤其是搭捷运时,将手机放在口袋中,而Optimus Vu的宽度很大的关系,放在口袋中有点卡卡的,这个对男生的话确实是有点使用上的困扰。我觉得这种大萤幕手机似乎更受到女生喜欢,因为她们都把手机用保护套包好放在包包里,手机体积再大也没差,相较于男生比较不会有收纳上的困扰。

因为播放有支援数位杜比音效,但是要接上耳机才会有音效。另外也有自动睡眠时间的设定,其它的介面就跟LG之前的手机大同小异。

媒体主页是专门为了接上HD TV或是多媒体底座所设计的,专门为了播放多媒体档案而用,所以里面就只有影片、相片、音乐三个功能。可以设定自动侦测透过MHL接上HD TV等装置后,就自动切到媒体主页里面,而且切换的速度很快。我觉得媒体主页的音乐介面,还比LG原来的音乐播放器介面美观,真的很希望LG把这个版本的音乐播放器取代为原来的版本。

浏览器的部份,4:3的比例跟16:9在显示上会有什么差异呢?我拿了720P萤幕的One X来比较一下,网页宽度的部份,One X是720而Optimus Vu是768,所以宽度上是Optimus Vu看起来比较舒适一点的,不会有这么窄的感觉。如果是长度的话,当然就是One X一页内可以显示比较多资讯了,相对的Optimus Vu就比较需要用滑多一点的次数来看相同的网页。不过,用浏览器来看01都不是太方便,请记得下载App版来使用。

浏览器当中有体感功能,可以按住萤幕下方的这个图示,然后手机往前或是往后倾斜,单手操作就可以缩放网页,记得设定自己比较容易接受的灵敏度,不然操作起来会无法驾驭。

最多可以开启16个分页,跟Optimus 4X HD相同。


硬体与效能测试 目前的Android版本是4.0.4,还不是4.1,未来会不会升级LG也没有挂保证。而Optimus Vu还有另外一个型号是P895,Optimus 4X HD则是P880。

开机时跑完常驻程式后,可用的记忆体还蛮多的,有大约500多MB,因为首页上实在是没有什么占空间的软体。右图可以看到,一边玩游戏、看电子书、看01 APP后,还有剩下大约113MB的记忆体可以用,在Android 4.0 + 1GB RAM规格的记忆体手机当中,记忆体管理算是很不错的了。


Optimus Vu不支援记忆卡扩充,只能使用约26.51GB的空间来储存所有东西,而这个空间也跟安装App的空间共用,没有另外切出一个空间专门来安装App。


接下来测试效能的分数~
Quadrant Standard的分数是4650分,是还蛮高的,但是要跟同颗CPU的One X比的话,还是比较低一点,One X升级到Android 4.0.4之后可以跑到5800分。

安兔兔测试的分数是12074分,跟另外几台四核机分数是差不多的,达到12000分都算高了。


看一下硬体资讯,萤幕的解析度不同,多少还是会影响到效能的分数。


安兔兔测试多点触控至少有10点以上

测试CF-Bench的部份,LG跑这软体的分数一向都比较低,先前测试Optimus 4X HD的Overall Score只有6000多分,而Optimus Vu也只有7000多分而已,仅供参考。

CF-Bench测试的硬体资讯


测试浏览器效能的Vallamo Score为1351分,跟市面上大多数手机来比算很高分,但是跟四核机来比的话算是低的了,但因为是工程机的关系也仅供参考。


测试GPU效能的Nenamark1结果为60.2fps,我是第一次测试超过60fps的。

Nenamark2表现也不错是54.3fps,其实Tegra 3在不同手机上跑出来的分数都是蛮接近的。

800万画素相机测试 Optimus Vu的800万画素相机规格,是跟Optimus 4X HD相同的,因为萤幕解析度不同的关系,Optimus Vu的相机介面跟之前的LG手机不太一样,并且加入Cheese拍照(声控拍照)跟时间捕捉拍摄模式(类似零延迟快门)的功能,不过这两个功能我还没有玩透,下次再来好好分享。由于机身较宽大的关系,单手拍照会不太好控制,最好用一支手握住、另外一支手按快门。另外,我觉得Optimus Vu在对焦跟拍照后的储存速度上,都有比Optimus 4X HD刚推出时,操作感觉顺畅多了。

拍照的模式有标准、HDR、全景、连拍,连拍的部份跟Optimus 4X HD一样是六连拍,而且只能拍30万画素的照片,跟One X与GALAXY SIII比的话就有点弱。

主要的设定功能都集中在左侧


左侧的功能顺序还可以透过触控的方式,以拖曳来移动先后顺序排列。

对焦有自动跟脸部对焦,没有自动侦测近拍,但是可以透过手动触控的方式来近拍。

拍照的解析度都是4:3,没有3:2甚至是16:9的解析度可以选择。因为萤幕也是4:3的关系,预览拍照时就刚好是全萤幕的。

场景模式有标准、人像、风景、风景、夜间,我一般都是用标准,只有在拍夜景的时候会打开夜间模式设定。

不需要像三星手机还得Root,直接就可以关闭快门的拍照声音。

自动检视的时间为2秒或是5秒,也可以关闭。

可以录制1080P的影片

录制影片时也有Android 4.0公版的特效

前镜头录影解析度也有720P

前镜头自拍的话,可以拍摄1280x960的130万画素照片。

以四核机来看,LG这两台双核机除了连拍上输给HTC与三星,还有对焦的速度比较慢之外,其实相机的画质是值得信赖的,在各种场景下都表现得不错,画质很清晰锐利,颜色也不会太偏,唯夜拍时杂讯有点多。未来如果可以透过升级,改善连拍与对焦的速度,其实就是一台很棒的四核心随身拍照手机。 (也许实际市售版就改善了)












Optimus Vu的HDR合成速度蛮快的,大约是1.5秒左右,但拍完的时候还是注意手不要晃到,不然合成的照片会有瑕疵。合成后的照片,的确会补亮在暗处的颜色,加料后的颜色也不会像HTC这么浓。
<HDR测试1> 未开启HDR

开启HDR

<HDR测试2> 未开启HDR

开启HDR

<HDR测试3> 未开启HDR

开启HDR

<全景测试> 虽然接缝处理得还不错,在拍照的过程中也很顺利,但可惜的就是拍照出来解析度只有2176x432,比较低了一点。

介面与试玩App Optimus Vu采用的是跟4X HD一样的Optimus 3.0介面,虽然萤幕是4:3的,但是桌面上的小工具尺寸并没有改变,一样是最大为4x4,其它的像是2x1或是4x1等,只不过比例上会被拉宽。
在首页按Menu可以设定手机的主题,还有介面上的动画,只有内建4个主题,虽然比没得换好,但是看久了还是会腻的。也许LG可以考虑发展在LG World里面推出下载,像是GO桌面那样可以更换各式各样的桌面主题。


应用程式分为全部、下载、小工具三个分类,预设是5x5,一页共显示25个应用程式。

可以更改为更小的图示,变成6x6,一页显示36个应用程式,但是我觉得看起来就有点太挤的感觉。


右上角的工具,可以快速将应用程式给解除安装。

最后来看看测试常用App的状况是如何~
01的App可以正常安装且相容,不用特别去设定自动调整长宽比例,显示的比例也都是正常的。

聊Line的时候,像左图要输入注音时,用单手握住就不是很好输入,如果是双手握住用双手拇指输入的话还蛮顺手的,有点像是在操作黑莓机的感觉。右图看到表情符号,一页可显示的表情符号没有变多,但是间隔变宽了比较不会误按。


浏览Youtube影片的话,就要看该影片是怎样的比例,如果是16:9的话就没办法显示全萤幕,4:3就可以。

最近很多人在玩的Temple Run,比例上玩起来也是OK,但是因为是游戏比较激烈的关系,要常常跳来跳去、蹲下或是躲过烈火,手机握在手上又比较重,小心不要玩到一半飞出去

附上几张Temple Run的游戏截图

其实Birzzle这款游戏已经退流行一阵子,但是因为最近有了Line Birzzle,可以增加新的表情符号贴图,又吸引了不少人去下载游戏,我也下载来玩,4:3的萤幕玩这款游戏也是OK。

最近非常夯的9局职业棒球2013游戏,因为有各种丰富的游戏模式,又能根据大联盟最新的战绩为依据,游戏玩起来也是很流畅。

以前都在玩NDS的日本实况野球,一直以来,有提供中文显示的棒球游戏的确很少,这也是游戏受欢迎的原因之一吧。

因为我只喜欢进攻打全垒打、不喜欢防守,所以都设定游戏为只攻不守,让游戏自动防守,结果竟然在最后半局被红袜大逆转…

试玩心得 因为是工程机而非最终版本的关系,直接下结论为优缺点我想是不太客观的,所以针对试玩的几天,来说出我的心得,还有觉得可以改进的地方。
1.萤幕的部份,LG自家IPS真的很漂亮,而且5吋4:3的萤幕目测下比想像中的还要大,比例变宽了之后,在某些功能里面浏览起来的确比较舒适,尤其是浏览器与电子书、漫画这些需要长时间阅读的应用程式。但在看影片的时候,HD的16:9影片就无法全萤幕观赏,有一没有二好,是Optimus Vu必须被牺牲的地方。另外,IPS萤幕还耗电的,测试到后来都要把萤幕亮度调低,或是调整为自动亮度。
2.硬体的部份,采用Tegra 3这颗四核心CPU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使用起来的经验也跟其它Tegra 3的机种差不多。虽然RAM是1GB没有升级到2GB,但是因为LG并没有在首页上放太多软体,所以实际上可用记忆体超过500MB。
3.关于手写笔,已经上市的地方,像是日本与韩国都有附赠,台湾还不确定。我借来时候也没有,但希望上市时会有手写笔,这样会比手指写方便。不过,机身里面其实也没有可以安置手写笔的地方,要收纳手写笔又是另外一个问题…
4.关于笔记的部份,QuickMemo可以在任何应用程式当中,把画面撷取下来,并且在上面涂鸦或是写字,把当下想要表达的心情都呈现出来,还蛮方便的。在进阶的笔记本功能当中,好用的功能前面都提到了,但是要跟三星GALAXY Note比较的话,似乎还少了一些方便性,像是Note可以将照片去背,Note 10.1还有图片辨识,可以直接把要画的图变成整齐的图表,或是方程式与公式,还有多重视窗功能可以一边开浏览器一边整理笔记。虽然说Note II还没发表,但Note 10.1的功能预估都会被移植过去,如果Optimus Vu要跟Note系列抗衡的话,LG可能还得要再增加更厉害、更方便的笔记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