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苹果制造商富士康 赚40%成本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作为一个终端硬件公司,管理好其产品链条上的各大供应商一直是苹果的一大挑战。拿iPhone为例,它的每一个部件,苹果都必须精挑细选,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有可能砸了苹果的牌子。
幸运的是,苹果新的CEO蒂姆·库克很擅长管理供应商,现在的苹果,在供应链管理水平上,可以说领先竞争对手好几年。
以上是那些在幕后“制造”苹果产品的供应商详情。
在苹果所有产品的总成本中,富士康赚走了其中的40%。
三星为苹果供应芯片,赚走了苹果产品总成本的16.68%。

和硕联合科技为像iPhone这样的电子产品制造零部件的台湾代工商,它赚走了苹果产品总成本的5.27%
英特尔同样是苹果的芯片供应商,苹果产品总成本中的2.79%归属英特尔。

台湾广达是一家笔记本电脑和电子零部件制造商,它赚走了苹果产品总成本中的2.39%。
谷歌也从苹果的预算中分了一杯羹,它赚走了苹果产品总成本的2.16%。

美国电子科技工业公司(Electro Scientific Industries)为苹果光电子和激光系统,赚走了苹果总成本的1.93%。
史蒂夫·沃兹尼亚克(Steve Wozniak,苹果三大创始人之一,著名的“另一个史蒂夫”)创建的闪存技术开发公司Fusion-io,赚走了苹果产品总成本的1.4%。

索尼制造各种电子设备,包括电视机和处理器等,苹果产品总成本的中的1.4%流向了索尼。
SK海力士制造闪存和RAM内存芯片,赚走苹果产品总成本的1.39%。

无线芯片供应商博通,赚走苹果产品总成本的1.31%。
苹果的另一家芯片供应商是德州仪器,它分到了苹果产品总成本的1.25%。

高通在苹果供应链中扮演的角色是设计将手机接入无线网络的芯片,它赚取了苹果产品总成本的1.13%。
日本住友化学(Sumitomo Chemicals)依靠为苹果开发化学和光学材料,分到苹果产品总成本的1.07%。

导体厂商瑞萨电子的许多元件也卖给了苹果,它赚走了苹果产品总成本的0.95%。

最后是为苹果供应硬盘的日立,它赚走苹果总成本的0.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