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干年后的忆起或遗忘 那些离我们远去的杂志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游民星空独家专稿 文/二等兵甘】
偶然间听到了一首名为《End Of May》的歌曲,女生略带颓废的清淡语调一直贯穿于小夜曲般的旋律之中,在这梦幻般的和声里,笔者回忆起了许多年前的那个夏天:还是一枚高三生的我,每个星期必做的一件事就是拿着几个好朋友凑的钱利用星期日下午仅有的两个小时跑到离学校很远的一个报刊亭,去买《电脑游戏乐园攻略》、《软件与光盘》、《游戏机实用技术》、《大众网络报》等杂志。在我们被几个“发烧友”先睹为快后这些杂志会流传于班内每个喜欢玩游戏的男生之手,有些也会辗转兄弟班级之中,再被这些“饥渴”的家伙们轮过一遍后,原本崭新的杂志变的毛毛烂烂,惨不忍睹,有些更是会消失不见。神奇的是在你去办公室“做客”时会在班主任或其他任课老师的办公桌上发现这些神秘失踪的杂志…相信每一个游戏玩家在学生时代都有过笔者这样的经历:上自习课的时候书桌上放着的是习题册或教科书,看似在埋头学习,然而书本地下放置的却是一本游戏杂志,而且还要躲避来回巡视的“精英怪”——班主任,一旦被抓到就只有找家长的份了!但即使是在气氛最为紧张压抑的高三我们这一群人依然像这样乐此不疲,虽然不被家长和老师理解,但有我们知道,这只是我们排遣压力的一种方式罢了。经历了六月那两天“离婚大战”后,我们终于可以和令人挠头的三角函数说拜拜了,可以说是这些杂志伴我们度过了最黑暗的时代…然而时间是却把杀猪刀,在黑了木耳,紫了葡萄,软了香蕉的同时也带走了一批曾经被我们所喜欢的杂志,随着网络普及程度的提高,具有实效性的消息会第一时间在网络上出现,玩家们有了更方便获取资讯的方式,没有这种优势的纸质杂志位置显得尴尬起来,再加上国内数量庞大的网游党,导致伴随我们一路成长起来的杂志销量却没有随着时间的增长而增加,相反,选择购买杂志的玩家却越来越少,于是一批曾在广大玩家心中留下不可磨灭印记的游戏刊物,也渐渐没落,最终迎来了生命的终点。
电子游戏软件

2012年2月27日中午,中国大陆第一本正式游戏刊物《电子游戏软件》(以下简称“电软”)的官方微博突然发布一条消息,称这本杂志将停刊,自此1994年创刊至今已经走过18个年头的《电子游戏软件》寿终正寝。由于是无任何预告的突然停刊,所以319期中并没有关于停刊的任何消息。此后不久,官方微博删除了这条消息。另一方面,前《游戏机实用技术》著名编辑多边形在得知电软停刊的消息后,发表了一篇博文表达一些关于整个行业和平媒的惆怅思绪,并在文中透露由于经营情况不够理想,电软的所有者刘文雨层多次想出售这本杂志,但最终没能实现。《电子游戏软件》创刊自1994年6月,其前身为《GMAE集中营》,是国内较早创办的,第一家大规模发行的电视游戏杂志,内容包括有电视视频游戏软件、硬件信息。2000年起收归次时代传媒旗下。作为国内第一本正式的游戏杂志,《电软》所开创的轻松、幽默,适合青少年审美取向的办刊风格,吸引和培育了一代玩家。可以说国内几乎所有游戏杂志的编辑都是看着《电软》长大的。笔者于2009年初次接触《电软》,在三年时间陆陆续续也买了许多本,但是现在,《电软》离开了,关于这本杂志的回忆,相信大家有比我更多的故事,我们只能在这里说一句:“电软,一路走好!”

软件与光盘
《软件与光盘》杂志为中国发行量最大的电脑游戏杂志。杂志在2003年12月之前全名叫《软体世界-软件与光盘》。从2004年一月号开始,软体世界四个字从标题Logo上去掉了。这个软体世界是什么东西呢。百度一下就知道,这是一个台湾的知名游戏杂志。这个软体世界杂志是有后台的,就是是曾经大名鼎鼎的台湾游戏界老大智冠科技。在2002年之前电脑游戏以单机为主的时代,智冠科技有点类似于美国的EA,是一个非常高产的单机游戏厂商,每月都有众多新游戏上市。为了更好的为自己旗下众多游戏品牌做宣传,智冠出资在台湾办起了以报道自家游戏为主的游戏杂志《软体世界》(智冠当年所有的游戏在包装上都有软体世界字样)。1995年智冠进军大陆游戏市场,依葫芦画瓢在大陆出资办起了杂志《软件与光盘》。这个杂志开始并没有几个编辑,内容以直接照搬台湾的《软体世界》为主,所以很多文章充满浓厚的“台湾味”。这样的软光虽然有些不明不白的但由于内容直接照搬台湾,信息速度快,内容丰富,在单机时代国内玩家以玩台湾产的RPG为主,所以整个杂志颇有看头,倒也取得了不小影响。但是事物的变化往往是难以预料的,2004年网游大行其道,单机严重委缩,智冠已经没有能力再养活杂志了,于是决定撤资。 软光立刻成了没人要的孩子,文章的来源也断掉了。仅有的几个编辑只好从头开始,把杂志来了个改头换面。 之后的2006年,台湾软体世界也停刊了。软光的“台资”背景也彻底宣告倒台。软件与光盘(软体世界)的兴衰,见证了国产单机游戏的兴衰,可悲可叹。 笔者于2009年初次接触《软光》,说起来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在那茫茫的大草原上有着可爱的生病的小鹿,天空中飘着白色的云彩,一会变成牛,一会变成羊,好吧,直接说重点,在“软光”有着一群无厘头的可爱小编,男人婆般的“擎擎车”、自恋到不行的“舞姿哭西”、神秘莫测从未露出过真面目的“小伊”、娇小可人的“小乔”,喜欢他们犀利的吐槽与搞笑的文章…但是,由于资金问题,《软光》终于在2010年9月出版完第144期后宣布无限期停刊,真心希望他们还能够复刊!

游戏城寨
记得从前填写个人资料每次都在最喜欢的杂志这一栏写上《游戏城寨》。
这本杂志,是自从知道了后就期期都买的。杂志的硬质量非常棒,很好的纸张,全彩页,附送一张音乐CD,这一切用个透明的塑胶带子封装好,总共只要9.8元,杂志店的老板也不怎么斤斤计较,9.5元就卖了。在高中的时候,我还没有一台属于自己的家用机,那是包机室已经凤毛麟角的时候,第三代家用游戏主机已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玩不到游戏就买游戏杂志看,这对我们这些没家用机的孩子来说叫做过干瘾。说起优秀的游戏杂志,第一个想到的可能是《游戏机实用技术》,这本杂志对业界的分析和游戏的攻略深度,是任何一本国内的游戏杂志都无法企及的。这本杂志显然就是打游戏机的人的工具书。然而,这样的杂志对当时没有主机的我来说显然有些多余了。但那本和《游戏机实用技术》放在一起的《游戏城寨》显然很适合我,里面不仅介绍游戏的方方面面,还顺带介绍动漫、电影、音乐,而且有许多互动环节,这显然不是一本单纯的游戏杂志,更是一本多元的极富创意的现代娱乐杂志。如果你懂游戏,不管有没有主机,这个干瘾还是很过瘾的。因为这本杂志,我知道了levelup的网站,我觉得,在网上找到了一个懂游戏的人的家。游戏机,这是一个每个人都知道的词,但他们从来都不理解,他们不懂你为什么说自己曾今在FC上是个热血儿,不明白你为什么曾今在MD上做音速小子;更不相信你在PS上孤身一人,以蛇的代号把世界从核威胁中解救出来;他们更无法理解你为什么老是在回忆里要计较自己额头上伤痕的方向,这样一幻想就是八次。如今,我有了一台自己的主机,而《游戏城寨》的杂志没有了,levelup的网站也没有了,我拥有了物质却失去了文化。我想,无论怎样,一个游戏人,一个追梦者,应该有一颗UP的心,要永远levelup下去,天下玩友是一家。《游戏城寨》杂志存在的时间很短,短到流传于世的仅有47期,而现在一套vol1到vol47 全套的《游戏城寨》杂志在网上报价已达到了900元,但是,我们却永远等不到《游戏城寨》第48期了。想想为什么我会这么爱这本杂志,因为它是真真正正在探讨游戏文化,而且是绕着中国玩家的切身体验在谈,每次看到杂志后面密密麻麻的参与ID,听到放入CD机中光盘里的第一句“大家好,这里是Leve up音乐台,我是无双”,看着玩家们自己写下的话,听着玩家们选出的年度歌曲,无比美好。,然而,这也仅仅是回忆了。

游小说
《游小说》是国内首创的游戏剧情小说专门志,每月一辑。另外杂志社不定期推出各种游戏小说单行本,如《怪物猎人》、《生化危机》、《宿命传说》、《寂静岭》、《火焰之纹章》、《潜龙谍影》等。我相信看过《生化危机》、《寂静岭》系列官方小说的朋友没有不知道鼎鼎大名的编辑——“夜蓝”,作为《游小说》创刊时便存在的元老级编辑,夜蓝大大为我们翻译了太多太多的游戏剧情小说,当然还有暗星、YULA、清雨等编辑,后来UCG的玛娜MM也加入了游小说,还记得第37期《游小说》(2010年5月8日)玛娜妹子写的以《使命召唤6现代战争2》莫斯科机场大屠杀为背景的“名场面”,重磅出击里的“分裂细胞:断罪剧情小说”,搞笑幽默同人馆里面的“无双学院异闻录”,当大家还在期待着《游小说》能为我们带来《心灵杀手》、《黑手党2》等剧情小说时,却突然传来了杂志停刊的消息,虽然网上有《游小说》会复刊的消息,但直到现在我们始终也没有读到第38期…


数字化用户·游戏日
《数字化用户·游戏日》前身为创刊于1999年的《数字化用户》杂志,2002年转型为电子游戏杂志《数字化用户·游戏日》,创刊号为2002年6月号,虽然杂志总经常晚出甚至不出,一直处于奄奄一息的状态在发售,但是当我看到游戏日停刊解散了还是很难过…这本杂志在国内不是很有名,但是内容却很不错。记得我高中时并没有任何一款游戏机——无论掌机还是家用机,但是我还是会每个月坚持购入一本游戏日(高中时零花很拮据)。还记得那几个编辑:FEI 、DRAGON 、梵天 aice ….可以说我买游戏日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看攻略,而是想欣赏他们幽默犀利的笔锋……唉 你们这些混蛋真的再起不能了吗?

数码时代DIGITAL ERA
《数码时代DIGITAL ERA》创刊于1999年6月,是一本立足于华南地区,面向全国发行的32开便携式数码娱乐多媒体月刊。 以广州、北京、上海等主要城市为发行基地,重点针对各省会城市及一、二级人口稠密的发达区域;发行网络遍布全国各省市书亭、报亭(摊)、连锁书店、机尝地铁、超市及数码网站会员,每月总发行量超过20万册,是华南地区发行量最大的IT杂志之一。但数码时代在2010年的3月份跟我们开了个玩笑,数码时代跟我们撒了个善意的谎言。2010年3月刊内标明“数码时代大改版,32开激变16开”,但,数码时代于2010年5月在市面上已经买不到了,陪伴多年的杂志,如今突然没了下落,后来经过多方面的证实,数码时代已经停刊了。

游戏基地
2011年12月5日消息,国内老牌平面游戏媒体《游戏基地》停刊,原团队或解散。据知情人透漏是因为《游戏基地》刊号合同到期导致,同时游戏基地目公司CBSi也不看好该刊物盈利水平,原有的创作团队已于上周吃了散伙饭,一个近十年的老牌杂志或与行业永远告别。从某原《游戏基地》工作人员qq签名所显示,更加确定了《游戏基地》刊物的倒闭。据了解《游戏基地》引进美国GameSpot版权创刊于2002年,是国内游戏行业老牌的游戏杂志之一,截止2011年该公司拥有包括《游戏基地》月刊、《游戏机实用技术》半月刊、《网友世界》半月刊、《游戏出版产权动态》(内参)等在内的行品牌杂志,建立了GAMESPOT.COM.CN网站,凭借日访问量近百万一直影响着众多游戏行业人士、玩家的生活。而此次的停刊,游戏城认为或许是因为平面媒体整个大趋势下滑的原因所致。随着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平面媒体成为昔日的怀念,《软件与光盘》、《互动软件》等等行业杂志之后《游戏基地》今日又成为行业美丽的邂逅。俗话称:一代新人换旧颜,《游戏基地》去了,带走的不仅仅是美好的回忆,更多的是近十年内给行业付出的价值。10年前游戏行业的从记忆市场规模到如今的349亿,留下的更多的是感叹与感谢,衷声的说声谢谢《游戏基地》一路走好!

番外篇:XYZ视频工作室
笔者第一次接触XYZ视频工作室的作品是在大一那年的冬天!那些天我很想玩《半条命2》,可那时还没买电脑,网吧里也没有这个游戏,我又不可能回家去玩,左思右想,不如下载一些《半条命2》的视频来看,虽然看别人玩很羡慕嫉妒恨,可是自己也没什么办法,只能用这种方法解解闷!那天下了好大的雪,我醒来的时候地上已经没有一块异色了。和同学一起到学校的机房里上网,学校机房里面的网速慢到令人匪夷所思的程度,下载了五个视频居然用了近两个小时,实在是让人崩溃! 晚上躺在被窝里慢慢欣赏下载好的视频,心里无比高兴!这时一段很好听很震撼的音乐传入我的耳朵,开始的是一段很精致的MV,我看清了屏幕右下方的小字“XYZ视频工作室”,接下来就是精彩的战斗过程,而且还有解说,提醒你注意战斗过程中不容易注意的细节,真是很好很强大!可是我发现这不是《半条命2》而是《半条命2 EP1+2》是《半条命2》的资料片,是我的机器所不能运行的游戏,我很早就想玩,可是由于机器的问题,不得不放弃!现在看到这个视频攻略心中很是激动!这就是我第一次接触XYZ视频工作室的作品!

接下来的几天我反复看这个视频攻略,而且对前面的歌曲很感兴趣,于是又去网上查找(其实在片头MV中有那首歌曲的名字,只是因为手机屏幕太小,我没有看到)。找了很久终于知道这首歌的名字“Teenage Recoil”,于是下载到手机里面反复的听!后来又陆续去了几次网吧,把《半条命2 EP1+2》的视频攻略下载全了,以后的晚上我都是躲在温暖的被窝里看这些视频度过寒冷的冬天。时间到了大一上学期的寒假前一天,我在网吧里下载了XYZ视频工作室的“《鬼泣4》DMD难度全程无伤视频攻略”和“《使命召唤4现代战争》HD视频全攻略”,晚上躺在床上看,没想到这次的解说是一位叫Roziar的女主持人,她的声音很好听,解说的相相当棒,于是便慢慢喜欢上了XYZ视频工作室!
放假回家后,想继续看XYZ视频工作室的作品,可是他们的网站www.rufu.cn却怎么也登录不了,我很纳闷,在百度一查才知道原来XYZ视频工作室已经因为资金问题倒闭多时了。以下是我在百度知道中看到的一段对话: 一个名为“ sglizixuan”的网友问:“很喜欢他们解说的游戏 我一年在学校里什么不知道 在家开始玩COD6(使命召唤6现代战争2) 可是想看看视频攻略 哎 居然倒闭了 是真的么! 还会出来么!! ”回答的是一个叫“iamcan123 ”的网友:“是啊,我就在他们的官方群里,他们都转行做网游去了,做游戏解说赚不到钱哦,没饭吃了”这就是中国游戏业的现状,,网游才是王道,单机游戏根本站不住脚,而且每天上网时都会被网页上突然涌出的大量网游广告弄得晕头转向,我本身一直拒绝玩网游,对所有网络游戏毫无兴趣。今年年初时看到魔兽玩家制作的电影《网瘾战争》却感动了我,我虽然不玩魔兽,但是却因为这部电影我开始支持魔兽玩家!因为我看到他们能够站在一起为喜爱的游戏振臂高呼,让我明白他们是如此喜爱这部游戏!就想电影中的插曲《忘不了开》唱的那样:对世界来说你是个残缺,对于我你是整个世界。而对于我们单机游戏玩家来说,同样是这个道理,因为单机,所以坚持,可是因为高价的“正版游戏”,我们只能选择玩盗版,不能联机,不能组队,这里面的痛苦只有我们单机玩家才会明白!这么多年来CS一直在网吧长盛不衰,就是因为它能让你和你的朋友一起拿起武器并肩作战!或许喜欢XYZ视频工作室的作品是因为它给了我一种归属感,让我知道曾经有一群志同道合的玩家苦苦支撑起家用游戏机和PC单机的游戏平台,而现在却是迟到了一年的羁绊…我真正了解XYZ视频工作室,却是在它倒闭之后…
曾在论坛看到一篇讨论XYZ视频工作室倒闭的帖子,大家对XYZ视频工作室褒贬不一,有的很怀念希望他们还能回来,有的则认为靠卖视频攻略赚钱在国内根本不现实,有的不管则说很喜欢他们做的视频攻略…XYZ视频工作室究竟是因为什么原因倒闭的到现在来看已经不再重要了,我只是欣慰的看到它曾为我们带来了如此强大的游戏与荣誉的解说。《生化奇兵》推出了续作(生化奇兵2)、《失落的星球》推出了续作(失落的星球2)、《使命召唤4现代战争》推出了续作(使命召唤6现代战争2)、《细胞分裂4:双重间谍》推出了续作(细胞分裂5:断罪)…网上依然可以搜索到很对视频攻略,只是XYZ视频工作室再也回不来了… 那天在优酷上看到一段视频,是玩家为了纪念XYZ视频工作室而做的视频,我不知道他用的是什么游戏,画面很是粗糙,不过背景配乐却XYZ视频工作《半条命2 EP1+2》联合视频攻略的主题曲“Teenage Recoil”,视频很短,不过这让我知道还有一些像我一样怀念XYZ视频工作室的玩家存在…打开电脑,看着硬盘里自己收集的XYZ视频工作室的攻略,默默回想自己曾经玩过的《命令与征服:泰伯利亚之战》、《鬼泣4》、《使命召唤4现代战争》、《光环3》、《半条命2ep1+2》、《生化奇兵》…当我把这些游戏的名字写下来的时候,发现自己正在按照XYZ视频工作室的作品玩游戏,与其说是一种巧合,不如说是一种不舍吧,更是一种纪念!正如网友“bb294527703 ”说的那样:“他们的视频,是经典中的经典…他们的精神,是忘我的牺牲…XYZ已成为过去….”
后记:关于在文章的题目我曾经想过长时间,最终决定用《游戏山寨》第21期中一篇名为“若干年后的忆起或遗忘”为题,以纪念那些不应被我们遗忘的杂志。曾看到过看到过一篇叫《独自一人的后来》的文章,是怪物猎人的玩家写的,文章写的很热血,但也有一种淡淡的忧伤,当昔日的荣耀成为过去,已是暮年的老兵们都是只是默默地看着夕阳,回想那些古老的战役,与那些再也没能回来的战士,到最后,一切的一切终究是独自一人的后来…我想那些已经停刊的杂志就如同老兵一样,老兵永远不死,只是离开了,并且,他们的后来,并不是一个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