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国与日本战国名人名事之五大配对第一章 孔明配石田三成兄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战国比三国,这是历史模拟类游戏玩家们永远热衷的题材,不论他们嘴上和键盘上有多么地仇视或者不在乎,一旦比较出现他们总希望在这些讨论中不让自己所青睐的一方逊色。 可谓又爱又恨!

不过想想,其实日本战国有些智将名帅跟我们三国的文武将帅还是有很多共同之处的,不比来比去的话何不来配配对?那么,让我们看看日本战国那些名人干的五大“名事”在咱们三国时代究竟会花落谁家。
一、谁是三国最表里比兴之人?
表里比兴是一个日文词组,指的是为人行事的内外不一,从而形容日本战国之时那些经常反复投靠的人,这个词首先是丰臣秀吉拿来形容真田昌幸(幸村他爹)的,但因为日本排举人愿意使用三这个数字,:所有后来又加上了藤堂高虎和细川藤孝二人,后世形容日本战国之时也有了表里彼兴之三人的说法。
在这三人当中又以细川藤孝最为著名,比起高虎的是官就投和昌幸的眼前之利。从4次著名的投靠大将军(足利义辉——足利义昭——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里面显示出了幽斋(藤孝法号)老爷爷他极其敏锐的政治嗅觉和思维上的高瞻远瞩。
信长野望的幽斋老爷爷
那么我们的三国时代中谁最符合呢?答案当然是让我们曹操同学又爱又恨的贾诩贾文和大人了。
贾诩早年就不提,然则在董卓最兴盛的时候,贾诩投靠到了董卓女婿牛辅之下,等192年董卓被吕布杀死后,又能劝住要卷铺盖回家的李傕(当时势在吕布,就和日本战国时势在足利义昭一样,幽斋老爷爷那时候毅然选择信长,要跟拳头最有劲的不跟拳头最大的,这才是明智)。
后又促成其与郭汜,樊稠联合攻打长安赶跑吕布(虽然这个事情导致的后果被后世唾骂),在看到李傕郭汜二人对自己已经戒心满满之后又辗转到了张绣手下,后面就是著名的宛城之战了。
接下来贾诩跟随张绣投靠到曹操手下,以及最后在继承权之战上果断跟了曹丕。我们的文和兄步步皆惊险,但是计计皆无错啊。
三国12的贾诩大人
最后,对于表里比兴这个词,我个人认为其其引申义指的是反复投靠这个行为,而不涉及是反复投靠的动机,事实上不论是幽斋还是贾诩,只要诸位玩家对其中任何一方有深入的研究就知道,良禽择木,明哲保身,顾全自己顾全家族,你们可能会说这样的人是墙头草,但事实证明人家二人就是笑道最后了,他们才是这乱世之中真正的聪明人。

看看两个人的游戏数据,低统御和武力是智将的通病,贾诩大人因为出计策的后果过于可怕,所以魅力被砍也在情理之中,不过我反而很喜欢贾诩。
二、谁是三国极恶之人?
极恶,这个词和咱们中国的就差不多了。
因为日本的文化思想的原因,所以他们做得事情在咱们看来总是那么不着调(比如反复叛主,又比如德川家康的奶奶先后有四个老公等等。。。)。就算如此日本战国时期也是有下限的,所以他们就评出了日本战国的三大恶人:松永久秀,斋藤道三,宇喜多直家。
这三位又以松永久秀坏得最为冒烟。连续投靠或联盟了3家(三好长庆——三好三人众——织田信长),最后也反叛了这3家;日本征夷(指北海道的夷人)大将军第一次被人杀死在家中也是他出的主意,火烧奈良东大寺(在日本杀佛烧寺庙是极大的不敬,遭到当时社会的谴责,干这事的还有织田信长),反复反叛和投靠织田信长等等等等。
坏成这样的松永久秀竟然能活60多,最后还是自杀的。。。
信长野望的松永久秀
那么我们的三国时代中谁最符合呢?答案当然是我们人中赤兔马中。。。吕布。
吕布投靠丁原,董卓诱惑吕布,吕布杀了丁原;投靠董卓,王允又劝吕布(不一定有貂蝉啥事。。)了杀董卓;投靠袁术,又打袁术;投靠刘备,最后刘备反而当了小弟;最后死前要投靠曹操。。。被当机立断了。
我想各位对于吕布大大的印象不是高大威猛就是英武帅气,可就算历史上的吕布大大真的力敌万钧,可为人实在是恶到极致了。不过也正因为对吕布的武力超群的塑造,结果在这个前提所影响下的各路三国游戏,吕布的真实形象已经被掩埋了。
三国12的奉先大人,掩埋就掩埋把,对大家反而是个好事。
不过我对吕布和久秀二人感到惋惜,他们的坏是在表面的。在三国和战国之中,“那方面”比肩甚至超越之人不在少数,可是他们藏匿的太好了,结果那些需要我们思酌才能发现的坏人都在偷笑。。。有人帮他们背了黑锅。比如吕布临死前说“大耳儿最叵信。”这是不无道理的。
因为恶人看恶人是不会有错的。
低魅力高统御,一个斯文败类,一个恶行莽夫,他俩真应该凑一块
三、谁是三国文理颠倒的文将?
文将,内能治国安邦,外能决策千里。可不论三国还是战国,能够两者皆有的神人并不多,所以在后世的演变下总有那么几个错位的,当然了有很大的原因就是他们自己就不信邪导致的。
日本战国最不信邪的就是被夸上天的石田三成。
信野13的石田三成兄
石田三成的政治嗅觉很敏锐,而且也很机敏,以三杯茶笼络了秀吉,在秀吉得天下的短暂日子里很快爬到五丰行之首。为了在那个时代生存,三成当然不是一个纯政客(纯政客的今川义元就是例子),治理辖内也是很有一手的。
打仗?不咋地,但就像我前文说的,他很不信邪。虽然忍城之役有人愿意把责任推给秀吉,不过关原的失败可就把三成同学的缺点暴露无遗了。
那么我们的三国时代中谁最符合呢?恩,请诸位冷静地看这个名字:诸葛亮。
诸葛先生的三分天下,好;治理蜀内,好。不过诸葛先生和石田三成一样,是一个治理国家,掌握权势的高手,军事上并没有他们内政上高超,《三国演义》中将很多获胜的战役都塞给了诸葛亮,这本来是要将诸葛亮的人物丰满起来,华丽一些。结果后世却将孔明先生捧上了军事的神坛。
三国12的孔明
其实诸葛亮比三成还是有点不同的,三成军事有想法,但是缺乏经验和战术;而诸葛亮其实军事才能和政治才能都有,但是根据史料的记载,政治优于军事是不争的事实。正因为我们一直把诸葛先生放在了极左的方面。
导致物极必反,因为博望和赤壁的火不是诸葛亮放的,所以这两个事情被无限夸大,所以出现很多论调说诸葛亮的军事实际上狗屁不通——又把诸葛亮推到另一头——要么是军神,要么是不识兵,泉下有知的孔明先生估计会被你们气的泪流满面的。
毕竟是日本人做的游戏,所以石田统帅不行还是表现出来了,不过孔明先生的数据顶得着实有点高了。
四、谁是三国文理颠倒的武将?
若要问日本战国哪位武将可冲杀敌阵勇冠三军,那肯定是西国无双立花宗茂和东国无双本多忠胜(还有前田庆次?)。如果问除了他俩,相信很多日本战国游戏玩家会将这票投给六文钱的真田幸繁(幸村)。
少年,你们真的游戏玩多了。
太阁立志传5的幸村,偶尔换个口味。
幸村40岁之前的故事都是日本史学家和小说家挖空心思找出来的,其真正成名之时就是日本战国最后一场战役(有争议)——大阪之战。在这场堪比赤壁之战人数(近三十万人)的战役中(其实是两场),幸村在这里绽放的他最后也是最辉煌的光辉。
但是我们要知道,尽管幸村最后一冲让久经沙场的德川家康都煞是苦恼,但是幸村真正的才能则在于在这场战役中的防御工事的修筑以及计略的实施。
那么我们的三国时代中谁最符合呢?不出意外,自然是演义中在长板桥前用“狮子吼”杀人的三爷张飞了。
大家也都知道了,虽然人高马大,勇猛无比,可历史上的三爷可能是白面帅哥,而且三爷会写字,会画画,亲近士大夫,轻士卒(这是经常鞭挞士兵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这点和关二爷正好相反,二爷是亲士卒而骄士大夫)。然后你们再看大哥给三爷封的官,左一个太守右一个太守,排除家族企业性质,如果让一个只会冲锋外加毛毛躁躁的人当了太守那能有好么?
三国12的张飞,看来二爷要在各影视作品和游戏里面胡子拉碴一辈子了。
在定蜀之后的大败张颌之中我们也看出来了张飞懂得利用地利人和,并且善使计策。另外,当初被吕布攻破城池之后,张飞并没有跟吕布拼死拼活而是果断撤退。可能诸位觉得这撤退是很正常的事情,但若是演义中所描绘的中二青年张翼德,我觉得他战死以表忠心的可能性会更大一些。
也就是这么一位文武错位的将军才会把反复鞭挞的两个士兵放到自己身边,才酿成了这般惨剧。(所以诸位玩家喷游戏时候要多多留情,以免你们在下载这个游戏破解版回复的时候被某些有心之人看见。)

一个政务不应该这么低,一个智商更不应该这么低,另外我这里之所以使用太阁5的数据,是因为信长13的数据上限是120,偏高。
五、谁是三国晚节不保之人?
日本晚节不保的人其实一抓一把。。。本身这个民族的人就擅长不择手段,一辈子跟1~2个主公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当然当然,日本是有下限的,一开始的三个表里比兴者从某种意义上讲实在是太不要脸了),越老自然也越精明,不过像石川数正公这样从小跟随德川家从未有过二心的人,老了老了竟然投靠了丰臣秀吉,别说现在,当时的德川家康都没想到。
石川靠三寸不烂之舌从今川处说回了元康(家康当时的名字)的亲儿子,并且在家康参加的数次战役中都有很关键的帮助,可就是这样一个人,在相对太平的日子来临前竟然投靠了。
诚然石川他有自己的苦衷,不过后世的史学家和游戏公司们肯定不能放过他了。
石川数正,你们猜猜这个是什么游戏
那么我们的三国时代中谁最符合呢?我想只有五子良将中唯一一位抑郁而死的于禁于文则了。
从于禁跟随鲍信加入曹操后,一直忠心不二,破徐州,攻濮阳,灭黄巾余党,守土山,平叛军,比起五虎将,五子良将可是更具威名。
于禁,于老爷子这次沧桑感十足
可就是这么一位大将,竟然因为在樊城的投降而被人使绊子抑郁而死。张颌投降过来的,张辽投降过来的,就连那个被斩首的庞德都是投降过来的,况且,前头能义释关羽,这里连跟随自己南征北战的于禁都要损上一句(于禁跟从我三十年,何意临危处难,反不如庞德!)。
这不由得让我们浮想联翩,于禁之降必有隐情。可是历史的尘埃已经掩埋了这一切。于禁和石川一样,只落得个被后世任意下笔的悲剧结局尔。

他俩都不是乱世中的佼佼者,但却同病相怜。数据也是阴阳互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