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游戏人生的主角 一个国内普通玩家的呐喊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前语:小花刚刚参加了表姐的订婚宴,席中表姐的某个父辈亲戚在提到自己孙子的教育问题时,明确表示绝对不能让小孩接触到电子游戏,并认定游戏就是电子海洛因,席间得到在场父母们的一致声援。小花我本来还想辩驳几句,后看到几个老爷子和老太太说的是群情激昂,一副深恶痛绝苦大仇深的阶级斗争模样,只能跟表姐和准姐夫在一边苦笑。回到宿舍后,感慨良多,有些话不吐不快。
“看那天地日月,恒静无言;青山长河,世代绵延;就像你在我心中,从未离去,也从未改变。”作为“玩大的”80末一代,电子游戏对于个人来讲代表着一种文化符号和深深的精神寄托。回想起来最早是在红白机上陪老爸一起玩《坦克大战》,《魂斗罗》(老爸游戏技术相当威武),后来家里购置了第一台PC,从此就一发不可收拾的爱上了游戏,《红警95》,《雷神之锤》,《仙剑奇侠传》……初中时开始接触到了网络游戏,《石器时代》,《魔力宝贝》,《传奇》等,当然还有悄悄的用省下的零花钱换上几个代币去烟雾缭绕的街机厅里玩《KOF97》,《恐龙快打》,《吞食天地》,上课时在课桌上堆起一大摞书躲在后面,边偷偷玩GBA上的火纹边暗叹果然书到用时方恨少。为此家里的老爸老妈生气过,无奈过,放之不理听之任之过,直到现在才勉强认同了小花解释多年的玩游戏等于正常娱乐休闲的说法。
目前国内游戏业的现状,就像趴在玻璃的上蜜蜂,前途看似一片光明实际上却难寻出路
究其所在,还是国内“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思想在作祟,父母理所当然认为玩游戏等于不学无术。而且青春叛逆期的学生们学习压力过大,同时自制力较差,约束不了自己,面对五彩缤纷令人眼花缭乱的游戏很容易沉迷其中迷失自我(特指网络游戏)。最后国内更有真正无节操下限的专家教授们恶意中伤诋毁,故意扭曲丑化事实,并把一切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全部归结为沉迷于游戏。所以并不能怪家长如此误会电子游戏,可以这么说,国内游戏市场缺失的是一种文化氛围,一种正确认识电子游戏的大环境,不论是游戏分级还是游戏筛选,我们都缺乏一个正确的开创者和引导者,这就需要我们这一代人的努力。如果你有了孩子,你会是正确引导孩子进行游戏还是极力避免孩子去接触这一电子毒品呢?
天朝两只无下限的叫兽sama,幸好二位还没把魔爪伸向单机游戏这一行
XX庄园倒是国内为数不多能让00后小盆宇开心和年轻父母放心的儿童向游戏
一.缸中之脑(rain in a Vat)——现实和虚拟的交汇
电子游戏为世人描绘出了一个崭新的美妙世界,其本质就是“虚拟的真实”。 鲁迅先生曾说过:“非有天马行空似的大精神,即无大艺术的产生!”从这个意义上说,电子游戏都是虚幻的,都是谎言;可是就另一个意义上说,它们又代表着一定程度的真实。他可以将一段或美好或悲伤或壮烈或宏大的故事透过显示器这一媒介传达给玩家,玩家带入了身份,投入了感情,最终在游戏结局的一瞬间感悟到了什么,这也就是游戏这种虚拟艺术想传递给玩家的体验。所以不能怪年轻人沉迷于此,一个身体和心智俱十分成熟的成年人都会被世界上的各种花花绿绿迷惑住双眼更何况一个没有健全世界观的青少年就更无从挣脱电子游戏这张华丽的大网了。所以我们强烈呼吁一个成熟理智的游戏氛围而不是从源头上去遏制他的发展,这样做只能适得其反。
有这么一个著名的思想实验,这个实验涵盖了从认知学到哲学到流行文化等各个领域。这个实验的大体内容是:想象有一个疯狂科学家把你的大脑从你的体内取出,放在某种生命维持液体中。大脑上插着电极,电极连到一台能产生图像和感官信号的电脑上。因为你获取的所有关于这个世界的信息都是通过你的大脑来处理的,这台电脑就有能力模拟你的日常体验。如果这确实可能的话,你要如何来证明你周围的世界是真实的,而不是由一台电脑产生的某种模拟环境呢?
电影《黑客帝国》以及其他一些科幻作品,都是在这个思想实验的影响下创作出来的。这个实验的核心思想是让人们质疑自身经历的本质,并思考作为一个人的真正意义是什么。这个实验的最初原型可以一直追溯至笛卡尔。在他的《Meditations on the First Philosophy》一书中,笛卡尔提出了能否证明他所有的感官体验都是他自己的,而不是由某个“邪恶的魔鬼”产生的这样的疑问。笛卡尔用他的经典名言 “我思故我在”来回答这个问题。不幸的是,“缸中的大脑”实验更为复杂,因为连接着电极的大脑仍然可以思考。这个实验被广泛的讨论着,有许多对于此实验前提的反驳,但仍没有人能有力的回应其核心问题:你究竟如何才能知道什么是真实?你所接触到的世界是真实的吗?想想一个看上去极度蛋疼的假设:宇宙是不是刚刚诞生于几分钟前,而你之前所有接触到的包括你的记忆都是虚假的呢。
认为自己正在划船的缸中之脑和关于脑后插管的幻想
现在话题重新回到我们的游戏,电子游戏为包括青少年在内的广大玩家所塑造的美丽世界是真实的吗?答案基本可以否定,但为何如此虚拟的世界会让怎么多人心甘情愿的沉迷其中而不可自拔呢?想必大家都听说过古代“庄周梦蝶”的故事。《庄子·齐物论》载:“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戚戚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就是说,过去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很生动逼真的一只蝴蝶,感到多么愉快和惬意啊!不知道自己原本是庄周。突然间醒过来,惊惶不定之间方知原来是我庄周。不知是庄周梦中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梦见自己变成庄周呢?庄周与蝴蝶那必定是有区别的。这就可称为物、我的交合与变化。这个看似荒谬的故事却显示了庄子不同凡俗的思维方式,以及其不同于儒释两家的超越精神与生命的浪漫主义思想境界。庄子提出了一个观点就是人不可能确切的区分真实与虚幻和生死物化。真实和虚幻在庄子的梦境中完美共存,到底是真实成就了虚幻还是虚幻充实了真实,不但当时的庄子分不清,我们后人也迷失在这一美妙的故事中。所以玩家心甘情愿的沉浸在游戏制作者为我们呈现的奇妙幻境中不愿醒来,生怕一旦醒来后却发现现实是如此的残酷,奇幻游戏中漂亮的精灵妹子永远在现实中找不到原型,而更多游戏中外貌和性格皆为完美的妹子们也只能活在宅们那YY过度的大脑中,所以很多宅男哪怕是天天对着二次元漫动漫强撸灰飞烟灭也不愿去接触三次元的拜金女。
左为温柔,体贴,纯真,可爱,漂亮,还会做菜的晴子,右边的马氏妹纸大家都懂的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断章》这首诗只有四句,精巧短小、明白如话,乍一看并不难懂,细思量却觉得意味无穷。卞之琳老师通过简单的几个对象:人、明月、窗子、梦,表达了世间万物相互关联、平衡相对、彼此依存的哲理。你站在桥上似乎是存在的事实,但又怎么去证明你不是点缀于别人梦中的风景呢?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实生活和虚拟游戏之间的界限开始慢慢被稀释。起点上的很多网游小说就为读者描绘了一种类似头盔和生物仓的可以自由切换现实和虚拟的游戏载体。通过这些,主人公的身体留在现实世界中,精神却可以全部投入到游戏中去感受虚拟世界的美妙,一些更高级的载体甚至会通过补充诸如营养液的方式来维持主人公的正常生理需求,供给使其持续作战,让主人公在游戏中升级PK泡妹子三不误同时还不会产生饥饿和疲惫的感觉。虽然就目前的科技水平来讲,这一切只是看上去很美而已。然而或许在今后某一天,我们真能体验到网络小说中所描绘的那种生物仓。到了那个时候,什么是真实的世界,什么又是虚拟的世界,真实世界和虚构世界的交点到底在哪里?(只是一个布满奇怪白色斑点的显示屏?)真实和虚拟的界限又是否会被真正打破呢?试想一下,玩家在游戏中扮演的角色所感受的一切,幸福,快乐,感动,悲伤,痛苦,不是作为一个第三者去触摸到(哪怕某个游戏代入感再强,玩家还是玩家,游戏人物还是游戏人物),而是把这些感受完美的传递给玩家本身,那么玩家会对虚拟的游戏世界产生更大的渴望还是莫名的恐惧呢?

任天堂的wii就为今后游戏主机的发展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方向,就是积极调动玩家去参与游戏,强调游戏机和玩者之间崭新的互动方式。
二.别向这个操蛋的世界投降
那么游戏玩家开始思索,我们的人生是不是一场被提前安排好的程序,我们生活中的所作所为是不是都是被精密的数学公式所提前计算出的结果?茫茫宇宙中又存不存在更上一级的世界,就像我们在显微镜下观察微生物,各方神佛是不是又在像观察微生物一样注视着我们?等到我们死后,我们的灵魂是不是又可以重新体验人生这场游戏?透过庄周梦蝶我们是不是可以这么认为,人生本身就是一场游戏或者游戏本身就是人生呢?假如真如小花所胡思乱想的那些,那么你在这一局漫长的游戏中又扮演了什么角色或者换句话说你又想扮演什么角色?
你到底是主角还是别人眼中的NPC?
在人生这场操蛋的游戏中,普通的主人公必须遵循着一个被所谓法律和道德所约束的准则。而办了各种VIP各种会员的主人公则可以去下载诸如作弊器外挂之流的去随心所欲的秒小号。你一定想问,怎样成为VIP玩家呢,那先看看自己姓不姓李或者票子能不能堆满你家的房子。无法满足上述条件的玩家就老老实实打怪升级吧,当然偶尔还会有那么几个头上顶着称号为高富帅的玩家抢你的经验或妹纸,这个时候,奋起反抗的后果可能会是被追杀至掉经验降级甚至删号,那么忍气吞声就是唯一的出路吗?也有那么几个普通玩家会通宵熬夜挂机升级,为的是有朝一日哪怕是能亲吻上VIP玩家的屁股或者是也能挂着高富帅的称号四处张扬炫耀。他们中有人成功了,也有人辛苦练级却依然跟高富帅差上那么一点,更有人直接删号退服了。因为在人生游戏中没有主角光环的眷顾,没有小花虎躯一震,妹纸们娇躯一颤的实例发生,更不可能去开拓疆土征服世界,座驾依然为苦逼的二轮驱动,传说中的另一半就像《男人帮》中一句话,爱情这东西我以前相信,今后也相信,但不相信会降临在我头上。所以作为人生游戏中暂时的路人NPC,小花达到了完美衬托主角存在的条件。当然以上胡言乱语全部为作者蛋疼所打,谢绝一切高富帅跨省追捕。请保持一颗平淡的心,做到心有猛虎,细嗅蔷薇。盛宴之后,泪流满面。
一则短篇漫画大家共勉
如今的电子游戏就其本身来讲有无非这么几种类型,其中数量最为庞大的就是先构建一个虚无缥缈的大环境,然后使玩家将自身幻想为其中的某些人物(一般优先为主人公),通过努力希望最终成为什么,达到了什么目的,拯救了谁之类去获得一种在现实世界中体验不到的快感。譬如伸张正义惩奸除恶、获得民众的认可、寻找所谓的“羁绊(爱情友情亲情基情)”稍微沉重点的就是自我救赎、解脱和复仇、开拓疆土征服世界,或者就是纯粹为了金钱和女人。契合于玩家对自身的平庸感和所期望的一种与众不同的感觉从而满足大众在现实中永远获得不了的完美事物。此类游戏常见于众多RPG中,更大点说一般带有明显男性向剧情的游戏中都带有上述的影子。这类游戏从一开始就为玩家决定了一条道路(主线任务),最终的结局可能是一个或几个,但都是由程序预先所设定好,只等着玩家达成某一目标就会呈现出来。
还有一种游戏试图构建出一个开放世界,设定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世界观,玩家扮演的角色并不会被强加上某个诸如使命之类的奇怪任务,你所做的就是尽情的探索和发掘,善与恶的界限被模糊,玩家可以按照自己内心的欲望去为所欲为,是当劫富济贫的英雄好汉还是杀人越货的山贼土匪,或者当英明神武的开国皇帝(女王)抑或是浑浑噩噩的平民百姓,一切由你自己做主。此类游戏我们一般称之为高自由度游戏,其中最令人惊艳的当属《GTA》系列和《上古卷轴》系列。此类游戏的最大特点就是让玩家自己寻找快乐,或者说定制属于自己的独特虚拟世界。因为对现实的不满通常只有用两种办法驱散:消极者遁世,朝向自己内心探索,积极者去改变现实以寻求一个更好的世界。所以这类游戏为玩家在在不满足于现实世界和寄希望于改变虚拟世界之间架起一座连通的桥梁。
上古卷轴众多令人浮想联翩的MOD无疑大大增强了游戏的可玩度
可能现实中你会承受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上司,亲友,子女,种种的压抑如果不能妥善释放很可能会导致精神崩溃,那么为何不试着在游戏中解放一下呢。你在现实中梦想着香车美人,但很可能你就是一YY过度的矮丑穷挫撸,那么亲爱的,到虚拟游戏的怀抱中吧,这里有着黄金屋和颜如玉。在这里你可以充分体验到钞票就是无用的数据堆砌和大把妹纸们倒追的性福人生。当然在高自由度游戏中,你更可以选择成为令人羡慕的吾♂王。总之一句话,不管是现实还是虚拟,面对着这操蛋的世界,老子一定要拒绝路人拍案而起!
三.谁应了谁的劫谁又变成了谁的执念——人生若只如初见,当时只道是寻常
你见 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你念 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来不去
你爱 或者不爱我 爱就在那里 不增不减
你跟 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里 不舍不弃
来我的怀里 或者 让我住进你的心里
默然 相爱
寂静 欢喜
谨以此诗缅怀我那已经逝去的国产单机游戏梦,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你爱得深沉。自古以来,中国普通劳苦大众就是世界上最善良,最容易满足的群体。万事和为贵,得过且过的思想使得中国老百姓们在面对各种操蛋事实时敢怒不敢言忍气吞声,默默当着游戏中出现最多的老实本分的NPC接受着主角的剥削和压迫,面对主角们的破门而入翻箱倒柜还得强打欢颜笑脸相迎,似乎是要把路人做到死的感觉。这一点也可以从国人的游戏人生中得到深刻体会。国内玩家就是世界上最苦逼的受众——没有之一,更是世界上被误会最大的玩家群体。国外游戏展上我们永远是观众,主角们永远都是那几家外国列强。而曾几何时,国内玩家被老外们冠以低素质,没文化,曾几何时,国内的游戏则被老外扣上山寨,抄袭的大帽子。又是曾几何时,《傲世三国》在E3展出并受到国内外玩家交口称赞时,《暗黑破坏神2》才刚刚发售……
《傲世三国》和《秦殇》在国际和国内获得的奖项和荣誉可以说是傲视国产游戏诸雄了
所以国人对单机游戏的特殊感情是世界上其他玩家都不能理解的。就如同信教的人不理解为什么会有中国人这种不信教的民族,认为这样的人没有信仰没有寄托,心理一定是极度空虚的一样,其实老外根本不懂国人那份对游戏特殊的爱。就像韩少永远不懂四娘是怎样以一米七五的官方高度无比自信的250°仰望天空的那份寂寞。
面对着这么美好的事实,突然间我又相信爱情和国产游戏了
“带之以为服,动必行德,行德则兴,倍德则崩。”这是国产游戏仁德为武的信仰。“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是国产游戏的侠义信仰。“挥泪别痴心,只怨情长天未怜。 真爱永不悔,盼君忆我千百世。”这是国产游戏的爱情信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国产游戏传递给玩家的基本人伦道德情感信仰,国产游戏在那个游戏缺失的蛮荒年代依然时刻坚持着传达给玩家以仁德礼义为先的思想内涵,所以说国内玩家有着比宗教信仰更为深厚的心理寄托,而这份厚重的历经几千年历史沉淀的结晶是永远不会被老外所理解的。只要中国游戏人能够沿着正确的路走下去,认真的反思和传承传统游戏文化精髓,在剧情和系统上走出不思进取的怪圈,国产游戏何愁不大出于世界?国产游戏何愁不独秀于宇内?

国产游戏中笔者印象最深的非主角人物,就是《轩辕剑云和山的彼端》当中的慧彦大师。他的存在,甚至超越了主角。是他宁用武力,舍身挽救大食和唐朝之间的兵祸之后,独自面对必死的结局!在沉吟出“漫漫红尘佛天远,悠悠白云西山垂;孤岭深沙埋壮志,宿梦未酬我心悲。”这首诗的时刻,他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心中惟一羁绊的是没办法去天竺求佛。对于玩家而言,慧彦大师的存在,更像是一名精神导师。是他教会主角赛特何为中国的“仁”与“义”。而在对赛特进行言传身教的时候,何尝不是对咱们玩家进行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我个人一直认为中国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国家,我们有悠久的历史,绚丽的文化,这期间有多少动人的传说可以改编为游戏,这一点足以让世界上其他国家叹为观止。而汉语则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由汉语编织而成的诗词歌赋是如此的美妙,而我们拥有的这一切却白白让给了周边岛国,我们自己的游戏人却造就不出比肩世界的神作。为什么基于经典欧美奇幻背景的上古卷轴系列能被玩家热捧为神作而我们除了国产几把剑外再也不敢往外拿出可以见人的优秀作品?是政策的限制?还是文化背景的缺失?是开发技术上的不足亦或是浮躁的背景造成了游戏人本身的心不在焉?或者说是综上所述的一切呢?将来某一天国产游戏是变成像过街老鼠一样的国足被人人喊打还是在国际上扬眉吐气,我们在期待这一天的尽快到来。

姚仙从抗拒世俗功利的文人成功转型为满身铜臭的商人,《仙剑奇侠传5》上市后在玩家中的反响值得我们深思,对游戏不满的玩家明显不占少数,国产游戏,是时候反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