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游戏就是在传承历史 解析游戏与文化的艳遇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文化这个名词已不再是单纯的四书五经了,各行各业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种文化。时下很多游戏都打着传承文化的幌子,那么,游戏文化就应该是一个能被玩家感受的主体,而不是凭借一张嘴来说,就如同我们感觉到疼的时候,就应该用一种自然感性的反射。实际上,当游戏文化无处不在的时候,玩家的思维也是一种工具,而游戏这时候更像是一块实验地,用不同的方式来传承所谓的文化,虽然有时候很不靠谱。
1.历史文化
历史这个字眼我们都不陌生,所谓的历史文化就是根据历史改编而成,典型的例子有西游、三国、水浒,什么赤壁啊,秦始皇啊,而战国类被改变的更多,一个英雄草寇都牛B的年代,我们最熟悉的征途就应该是根据战国时期的历史所改变的。不过历史是无数在游戏里还原一切,最多让玩家知道个大概,但是,个人觉的好歹比穿越剧靠谱一些。

2.江湖文化
江湖题材游戏之所以能拥有如此之多的用户群还是出于玩家对于本土文化的一种熟悉和热爱,自小我们这辈就看着电视里的各类江湖武侠作品长大,有电视剧、有电影。金庸、古龙两位武侠大师的作品纷纷拍成了电视拍了众多版本。许多男孩都梦想着自己也能像此等侠客一般飞檐走壁,斩奸除恶,但这仅仅是一种想,到了如今,各类武侠题材网游跃出,玩家们终于能在游戏中过把瘾。
相比欧美游戏的魔幻题材,许多玩家没有概念和文化上的积累以及沉淀,类如魔兽世界这样拥有优秀剧情以及庞大世界观的游戏虽然也属精品之作,但文化上的差异让许多玩家无法接受,相比“魔法”这样的概念,国人玩家更喜欢“功夫”。其实在早期的中国网游市场《金庸群侠传OL》,以及06年大获成功的《征途》这样的作品就已经吸引了众多的玩家,而如今武侠题材网游也在一代代的作品中被发扬光大,成为了中国玩家最爱的网游题材之一。

3.修真文化
修真这个词不太好明白,据多人的理解修真文化也是最近兴起的。修真游戏在国内也有卖点,一般这种游戏雏形都是以仙侠为起点,但走的却是武侠的路子,甚至于很多纯修真的游戏也摆脱不了武侠的影子,很多人把这种武侠称之为‘伪武侠’,追其原因还是武侠文化在国人心目中有非常高的地位,只要带了‘武侠’二字就如电影宣传中的‘床戏’,总能引发卖点。

4.战略文化
战略文化这里所指的是即时战略,人类几千年历史,80%在打仗,有取之不尽的战争题材和背景,而且战争游戏自有它残酷的魅力,带入感强,可以扮演生活中永不可实现的角色,还能享受高对抗性带来的快感,这也是为什么FPS游戏一直有巨大的市场和人群。而更让我们不能否认的是,时代再变,孩子们最喜欢的玩的仍是打仗,虽然有时候我们对战争也有所厌恶,可以又忍不住如此这般地去热爱它,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很矛盾情结。

5.鬼文化
外国的鬼都是丑陋还吸血的,中国的鬼都是漂亮多情的。鬼文化在我们国家有很长的历史,盘天开地的时候BOSS们跟鬼斗,聊斋中多才的书生与美丽的女鬼上演人鬼情未了,几乎所有我们能记住的神话段子多多少少都有鬼影子的寸在,所以说,有人有仙有鬼有妖,这才叫社会形成不是。鬼文化是这两年流行恐怖小说所引起的,从鬼吹灯到盗墓笔记,鬼以深入浅出的姿态开始在游戏中占领一席之地。
好吧,我们必须要承认,鬼也有尊严的。。。。。。。。。

6.异域文化
这个层面很广,广的是我所把握不了的,从最早的热血传奇进驻中国被盛大网络代理,确实让盛大赚够了本,到魔兽世界所引发的两大网络公司血拼,又让我们承认了一个现实,异域文化的强大。特别是魔兽世界,引发了一系列所谓的学习魔兽好榜样,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说出‘崇媚洋外’明显底气不足,因为我们都明白一个事实,若是没有这种异域文化的冲击,或者国产游戏真就能够唱响‘月亮之上’,但如今却多了太多画虎不成反类犬的例子,无数游戏在借鉴异域文化的时候快、狠、准一点都不带脸红的,久而久之,中国游戏反到没有了文化。不管是在之前还是在以后,有学习态度固然是好,但因此没落了自己的文化,我觉的这就是一种悲剧了。

7.影视文化
根据流行的影视剧所改编制的网游,都想趁热打铁捞一票,不管是影视,还是游戏都走到了一个所谓与艺术同步蓬勃发展的高潮期,导演、策划把原本不错的东西改的惨不忍睹,而我们期望的接轨变成了与他们一厢情愿与奥斯卡、暴雪的幻想,利益的驱使下处处都是快餐产品,当然也不能一概而论,单从游戏这一块来说,至少比影视有可圈可点之处。就战略题材与武侠题材来说,游戏在这方面的成绩要比影视成功。游戏的模式注定会把更多的心思用在战略开发上,而不是在男女奸情上徘徊,当然,在宣传上是有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