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剑飞仙只为情!从还珠楼主到《仙剑奇侠传》_3DM单机
3dmgame
御剑飞仙只为情!从还珠楼主到《仙剑奇侠传》
——值此“还珠楼主”110年诞辰之际,唏嘘短叹
文 冬月飞
楼主为情
“我知道你心中有座楼,那里面藏着一颗珠子,就用‘还珠楼主’作笔名吧!”¬

还珠楼主,真名为李寿民,解放后又更名为李红,是民国时期的武侠小说大师。说起还珠楼主写小说的动机,却是为了让新婚之妻过上好日子。还珠楼主的妻子原本是商户之女,在家中排行老二,是富贵人家的二小姐。还珠楼主本是她的私人教师,后日久生情,成就了一段姻缘。

还珠楼主曾经在信中这样赞美心仪的女子:“兰草,素心蕴藉,华采风发,既质朴,又光耀照人,我以为你就是这等‘文质彬彬’的女子!兰草,叶丰泽,花明润,神貌泰然,却绝无骄矜之气,我以为你就是这样‘泰而不骄’的女子!兰草,不拒简陋,任凭水淡石荒,只要一株卓立,便能峻影高洁,清芬悠远,足以令石水生香,我以为你就是这种坚贞不渝的女子!”
然则两人的婚事并不顺利,大富之家的女方十分反对这门亲事,以还珠楼主贫困而嫌弃,以师生之恋而反对,导致二小姐离家出走。女家为此闹上法庭,控诉还珠楼主所谓“拐带良家妇女”。
不料在案件审理过程中,二小姐忽然现身,并理直气壮地质问父亲:“我今年二十四岁,早已长大成人,完全可以自主;我和李寿民也是情投意合,自愿结合,怎么能说‘拐带’?”这场风波过后,二小姐冲破种种障碍,终于与还珠楼主有情人成就眷属。

为了让妻子过上舒服的日子,还珠楼主不仅开始学习厨艺,以合二小姐的胃口,更为了增加收入,开始了小说创作之路。第一本以还珠楼主署名的小说,便是日后成为中国奇幻最高峰的《蜀山剑侠传》。
写完前几回后,本想换点柴米油盐就作罢,却不料小说大为成功,使得连载它的报纸一时洛阳纸贵。为了不让读者失望,便一气写了下去,断断续续写就了洋洋洒洒五百万字之多的瑰丽文字,成就了其不朽的奇幻文学地位。
然而所谓“心中有楼,楼中有珠”,却指代了另外一位女子。这位女子名叫文珠,是还珠楼主的初恋,两人两小无猜,青梅竹马,却因为世事不得已而分开,以至再未相见。后来还珠楼主听说她坠入烟花柳巷,在其心头留下沉重的创伤。
当他为起笔名发愁的时候,妻子孙二小姐,却说:“我知道你心中有座楼,那里面藏着一颗珠子,就用‘还珠楼主’作笔名吧!”¬还珠楼主默然相对,无语泪噎。得妇如此,夫复何求!
成就蜀山
还珠楼主幼年喜好登山游历,雄伟高大的泰山,奇拔险峻的华山,绵延千里的祁连山,横列如屏的点苍山,都留下过他的足迹。而对他来说,印象最深、影响最大的山,则莫过于峨眉、青城了。
这两座名山,早在他七岁那年,就曾就游览过,并在之后多次登上,有”三上峨眉,四登青城“的记录。

在两座山上,奇峰祥云、洞穴幽谷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自然之绝妙,为他后来的小说描写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两座山上,还珠楼主还结交了很多道士、和尚,与之交往的过程中,听了很多宗教传说,这些都为他日后写作仙侠小说打下了基础。
当《蜀山剑侠传》一经问世,就立即博得了众多读者的喜爱。书中情节之奥妙曲折,场景之生动灵异,法宝之丰富诡异,都大大超出了当时小说的格局,成一派大家风范,有如深无尽精华。《蜀山剑侠传》被称赞为:春秋魔笔出入青冥玄天地府,山河日月空绝古今当世奇幻第一书。
洋洋500万言,给后来的梁羽生、金庸、古龙等武侠小说,中国后现代神怪,仙侠等类型的小说、游戏(如仙剑奇侠传等)以及诸多作品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亚洲周刊》评出的《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位列55,尤在古龙的《楚留香传奇》(84)及梁羽生《白发魔女传》(87)之上!
也因为这本书,使得“蜀山”这一模糊的地理概念清晰起来、立体起来,大有直追名山“昆仑”的势头。可以说,没有还珠楼主,就不会有之后的“蜀山剑侠”及其相关衍生作品,没有《蜀山剑侠传》,是否会出现金庸、古龙的武侠传奇,也是值得商榷的。
对于多数80后,知道《仙剑奇侠传》的不少,知道《蜀山剑侠传》的却不多。究其原因,只能说是沧桑巨变,换了世界。晚年的还珠楼主,放弃自己喜爱的仙侠小说,转而创作别的题材。可是历史包袱难以解脱,使得这位旷世奇才,也不得不忍气吞声,郁郁而终,于五十九岁时死于脑溢血。

当去世之时,楼主对他夫人孙二小姐说:“二小姐,我也要走了。你多保重!”二日后即溘然长逝。其晚间光景,引人唏嘘,对比金庸的晚年,可谓地下天上,慨然叹息,唯时代耳。
仙剑奇侠

多年后的另外一位青年,因情所困,郁郁不欢,用另外一种表现形式,创造了仙侠故事的新起点。这个为广大80后津津乐道的故事,就是日后红遍华语文化圈的《仙剑奇侠传》。

不论姚壮宪承认与否,在仙剑中,处处都深深打着《蜀山剑侠传》的烙印,其游戏中的核心角色酒剑仙,就有着《蜀山剑侠传》中醉道人的影子。
其游戏中的核心场景,便是因为还珠楼主而名声大噪的“蜀山”。蜀山这个名字,逐渐成为仙侠故事中,绕不开的一个地方。

在《仙剑》中,李逍遥成为蜀山弟子,所学亦是蜀山派的剑术,游戏中关于炼剑、御剑的概念,也与《蜀山剑侠传》有着很大的关系。主干情节驱鬼王、斩蛇妖、除拜月魔教等等都可在《蜀山剑侠传》中找到原型。
在此,笔者绝非是在考证两者渊源,只是一面感慨,一面叹息。感慨我国奇幻故事毕竟一脉相承,有所发展;叹息还珠楼主不幸,未逢妙时。而《仙剑》一路顺风顺水,不能不说是前世注定,蜀山情怀早已经写在华人内心最深处了。
蜀山情怀
从《蜀山剑侠传》到《仙剑》,从《神雕侠侣》再到后来的网络化文学《诛仙》,中国人骨子里,总是有一份来自道家的逍遥向往。对于人格独立和个人自由,有着深层次的思考。

成为这最大障碍的,不是权利,也不是财富,而是轮回难断、梳理仍乱的刻骨爱情,这份难舍难分的情意,通过一个个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再到仙侠小说,逐渐渗透进“仙侠文化”之中了。无论是对于侠客,还是神仙,最避之不及的恐怕就是爱情,最求之不得的仍旧是爱情。
因为情愫至深,还珠楼主以“还珠”为名,又因为夫妻深情,而开始撰写仙侠小说,想之在小说的字里行间,都是对情愫的倾诉,对爱恋的追忆。无论写战写休,无论写正写邪,无论真情还是假意,触动华语文化内核的,到底还是这个民族对情愫的,最隐晦的赞美和渴望。
后来的《仙剑》也是如此,为情而生,为情而做,因情而勾动了千万少男少女的心,因为情,而恒久弥香。因为情而执着不息的小凡,正是《诛仙》成功之处。
所谓“蜀山情怀”,是由还珠楼主提起,由后来文人不断完善的,一个中国人心中的情愫种子,一个有别于现实世界,自由浪漫的爱情传说。因为这爱情,蜀山情怀的格局注定不大,若要谈谈更大的格局,创作者往往就去选择“昆仑”体系了(例如《轩辕剑》)。

最是这一山灵秀,一派瑰丽,最是这精致可堪玩味,才是蜀山的最大魅力。这就如江南的水乡,精巧而灵动,那深处,定有一位丁香一样的姑娘,撑着油纸伞,在等待你我心底对爱情最唯美、婉约的想像。
图文:3DM文学组——冬月飞 文学指导:半神巫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