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特辑——国内外那些坑爹的游戏厂商大名单_3DM单机
3dmgame
3.15消费者权益日到了,各大媒体纷纷曝光各行业内那些不被消费者信任的品牌名单,今天我们就来评选一下游戏行业内坑爹大名单!
大多数时候,我们只把目光放在那些游戏大作上,对制造它们的厂商关注并不多。殊不知很多大作在手,表面上光鲜亮丽的厂商在背后干了不少龌龊勾当,无论是游戏本身亦或是公司趣闻——有时候这些东西比他们的游戏更有意思。
在这方面上,无论是国外厂商还是我们的本土游戏运营商都不能免俗。
国外
SE(square enix):
话说当年SQUARE凭借FF系列笑傲日本游戏界,每一次新作都会横扫游戏销量榜,帮助骚尼牢牢压住任地狱一头,钞票自然也是滚滚而来。这钱一来得容易,人就容易冲昏头脑。于是SQUARE做了让自己在日后无比后悔的一个决定:制作FF电影版。
这可是十年前的画面。那个时候,大部分3d游戏都还停留在满屏幕锯齿上。
当时有FF之父之称的坂口博信是画面党的狂热粉丝,FF7,FF8精美的CG也确实为FF拉拢了一大批的玩家。而与此同时,这位小胡子大叔还是电影的憧憬者,游戏成功之后他的脑筋就转到了电影制作上。
在坂口博信的大力推动下,2001年电影版FF《最终幻想 灵魂深处》横空出世,无比精美的全CG画面让当时的众多美国电影厂商倒抽了一口冷气,CG技术入主电影业的时代似乎已经来临。
然而事实却给了SE重重的一击,耗资超过1.5亿美元,历时四年的电影版FF最终票房却只有不到3200万美元。FF电影版的惨败加上网络版FF11的推广不利直接导致了后来SQUARE被迫与ENIX合并。而坂口博信也在后期的秋后算账中被一脚踢出SE。
电影版的FF画面的确精美,然而电影情节却被众多媒体炮轰老套而莫名其妙。我高中时代曾抱着对FF的憧憬搞到了一套枪版碟,然而一个多小时过去以我当时的智商愣是没搞明白这电影到底在说什么。
虽然说恶劣的翻译也是功不可没,不过这电影既然套上了FF的名头,不说有历代的主角出来跑龙套,至少魔法体系,召唤兽,陆行鸟什么的这些标志性的FF元素总应该有吧?可惜的是,啥都没一个。FF电影版为了刻意迎合老美的口味,把自己做成了一个空套着FF名头的三流恶俗科幻片,结果两头不讨好,老美不买账,游戏玩家更是失望至极。
从众多玩家腰包里掏出来的1.5亿美金化成了《灵魂深处》坟头上的一缕青烟,呜呼哀哉。
另一件和FF有关的事件则出现在2008E3,随着那精心策划的戏剧性一幕,PS3独占的FF13被和田洋一‘拍’给了微软,SE正式更名为拍肩社!果然有奶就是娘,SE再高傲也顶不住微软的钞票攻势,劈腿都劈的这么有创意,只是可怜了骚尼,众多绿帽上又加一顶……
这销魂的小手,闷骚的笑容,基情满满啊!
既然有了FF,DQ当然也不甘人后。SE两家合并之后,节操这种东西好像被公司高层当成零食吃掉了。那一年NDS高歌猛进,那一年任地狱志得意满,那一年骚尼被打的苦不堪言,那一年DQ9宣布登陆NDS平台。那一年游戏界舆论一片哗然——任谁也没料到DQ的正统续作居然会登陆掌机平台。虽然说ENIX表态过DQ系列只会出在主机王者上,但话说回来,NDS算主机么?谁都知道你们是看中了nds的装机量和开发低成本好吧……
SE另一个让人不得不吐槽的是这家公司向来喜欢摆出一副公主范儿,无论是对媒体,还是对玩家都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最直接的就是每次游戏展中SE都严禁拍照,无论是试玩游戏,还是展台SHOWGIRL都不行。而杂志方面更是没有授权的图片一律严禁使用,哪怕只有报道也不行——一副牛逼哄哄的嘴脸。
要是只对玩家也就算了,搞笑的是SE还把这态度放到了和他一样的厂商身上。08年TECMO经历了制作人出走,社长辞职,股价大跌一系列动荡,经营岌岌可危。SE早对脱裤魔的技术和海外发行渠道垂涎已久,趁势提出以130%每股的价格收购TECMO,实际等同于吞并TECMO.狂妄的SE高层甚至要求对方在5天之内作出答复,否则将放弃收购案。在SE看来,他们出手相助是TECMO的唯一一根救命稻草,然而结局却大出众人意料之外,半路杀出来的KOEI用更有诚意的合并案打动了TECMO,最终抱得美人归。
CAPCOM:
如果说SE还只是毫无节操的话,CAPCOM则是完全配得上它在玩家中流传的美名。卡婊在玩家心中可以说是让人又爱又恨,一方面C社出产的游戏大多数质量上乘不乏大作,另一方面它有奶便是娘的婊子习性又让大家痛恨不已。和卡普空比起来,SE甚至可以算的上是良家妇女了。
一代经典,骗钱之王
把一个大卖的游戏加上点新元素就堂堂发卖是许多游戏公司的骗钱好戏,比如FF的日版美版国际版,星之海洋的导演剪辑版等等,不过要说起骗钱的功夫,卡普空足以给所有厂商上一课——当年大火的街霸2曾经推出了5个版本,这还仅仅只是最少的算法,如果算上测试版,不同主机以及各种改版模拟器上你能玩到的街霸2是23个版本。在卡婊的好基友SNK奋起直追前,卡普空用街霸2赚来的钞票给自己建了新的办公大楼,还顺利上了市,炒冷饭的功夫可见一斑。
当然要和后来的无节操比起来,94年的卡普空还只是婊性初显而已。让C社婊子之名名闻遐迩的乃是大名鼎鼎的生化跳槽事件——生化危机:代号维罗妮卡和生化危机4的劈腿。

维罗妮卡成就了威斯克的经典形象。
当年DC还没有没落时卡普空曾经把宝压在这款梦幻般的主机上,除了发售一系列新作之外,还不惜斥资15亿日元为其量身定做了一款生化新作:生化危机:代号维罗尼卡。为了增强fans们买单的信心,卡普空信心满满地表示这款游戏是dc独占,不会在其他任何主机上发售。
然而最后的结果让卡普空高层大跌眼镜,最终销量仅仅只有40万。为了挽回损失,2001年,所谓的‘维罗妮卡’完全版在dc和ps2上同时发售,在玩家中引起了轩然大波,无数DC死忠包括生化死忠纷纷痛骂卡普空唯利是图。也就是从这一刻开始,卡普空的婊子嘴脸才完全暴露出来。
同样是在这一年,为了支持式微的NGC,由生化之父三上真司率领卡普空的第四开发部公布了NGC‘独占’新作五连发的消息,其中就包括了生化4和后来大放异彩的红侠乔伊系列(同样被移植)。然而悲剧重演,NGC的低装机量让大成本的生化四最终销量勉强破百万,于是维罗妮卡的独占闹剧再度上演,生化四移植ps2,卡普空的独占宣言成了游戏史上有名的笑话,卡妹子的劈腿美名深入人心。
游戏界跨入次时代,卡普空的‘劈腿’技能也运用的更加出神入化。向来是ps系列独占的鬼泣四在发售前宣布跨平台,ps3,xbox360人人有份,看上去似乎是对骚尼和微软不偏不倚,实际上是在流年不利的骚尼伤口上狠狠撒了把盐。无独有偶,在psp平台上火的炙手可热的怪物猎人系列同样劈腿跳到了任地狱的主机上,怪物猎人3登陆wii,怪物猎人3G和正统续作怪物猎人4直接登录3ds,正所谓风水轮流转,这次轮到骚尼被任地狱挖墙脚。
怪物猎人可以说一手推动了psp的销量
虽然游戏劈腿的习性一直被人诟病,然而卡普空却似乎活的很滋润,日系的主机厂商中实际上也只有卡普空在次时代中能值得欧美厂商尊敬。如果说当年生化劈腿是因为业绩不佳的无奈举动,后来的一系列无节操事件则是卡普空尝到了甜头之后的有意为之。
然而无论风评如何不堪,卡普空在对自家出产的游戏品质上却是一向的严格要求,同时又不乏大胆创新,无论是大神,神之手,还是后来的丧尸围城,失落的星球都绝对当得起大作水准。道理其实简单,只要你的游戏好玩,玩家就会买账。
下一个劈腿的目标是谁?我们且拭目以待。
滚烫的热咖啡
好黄好暴力,妈妈再也不用担心的性教育学习~~~
说完了日本,让我们来看看欧美。
侠盗猎车系列是典型的沙盘游戏,广阔的世界里厂商加入了无数彩蛋,除了对经典的恶搞和致意之外,自然也离不开挑逗玩家神经的色情和暴力,这也是很多欧美厂商一贯的伎俩。不过ROCKSTAR显然在《圣安地列斯》里玩过了火。这些淫荡的程序猿们在游戏里加入了一个OOXX的小游戏,和战神什么的镜头转换不同,这可是能让玩家对人物动作一览无余的超级福利。
然后审查的时候这一段剧情理所当然的被要求删掉。不知道是因为懒还是其他什么心理,这帮程序猿们居然没有把它删除,而是简单的隐藏起来,结果发售没多久就被伟大的玩家们抓了个现行。
热咖啡事件在当时传的沸沸扬扬,这场风波不仅仅让美国的游戏分级机构ESRB丢尽了脸面,也让ROCKSTAR大为狼狈,毕竟游戏一直在打擦边球,越了界后果还是很严重的。所谓的游戏是第九艺术不过是游戏界众厂商自行YY的结果,在媒体眼中看来,主机游戏中有很多就是纯粹的色情暴力,‘热咖啡’的出现更坐实了这一点,一时之间口诛笔伐不绝于耳。
被抛弃的波斯猴子
啥也不说了,满满的全是泪~~~
在笔者最痛恨的欧美厂商名单里,育碧一直稳居第二,无它,唯波斯王子尔。
当年的‘时之沙’造就了一大批猴子粉丝,笔者也是其中之一。波斯王子最让人难忘的就是攀援在各种悬崖峭壁之上的那种刺激感,只要走错一步就会跌落深渊,那种真实的危机感让人至今难忘。游戏开头进入古堡之前的那一段攀援甚至让我产生了轻微的眩晕(本人有恐高症),其真实性可见一斑。

育碧一手捧起了波斯王子系列,又将其亲手打落深渊。2003年的时之沙大放异彩,狂卖近三百万份,虽然根据小道消息传闻时之沙并没有赚多少钱,然而之后的三部曲武者之心和王者无双却赚了个盆满钵满。
转折出现在了波斯王子4。三部曲结束后,育碧为了迎合休闲玩家的口味,把波斯王子四做成了一个纯粹看风景的游戏。四代甚至连时之沙的系统都抛弃掉了,直接给王子开了锁血挂,无论怎么样都不会死。这样的改动让整个游戏都变得索然无味,对于动作游戏来说,难度的掌控是至关重要的,一个低幼化的动作游戏目标玩家却是20岁以上的游戏宅男,这不是坑爹么。

四代的转型失败没有动摇育碧坑爹的决心。2010年,波斯王子5横空出世,超低的难度,超扯的剧情,超乏味的动作让无数玩家大失所望,最终销量不到四十万,是历代波斯王子销量和口碑最差的一作。惨败之下是否育碧能再推出波斯王子6已经成为了未知数,但无论如何,如果续作仍然是这样的素质,那么再一次的失败依旧不可避免。

波斯王子是典型的游戏被过度榨取商业值的牺牲品。从时之沙的风格定型开始,波斯王子就在循环的怪圈里不得寸进,每一作的创新都是浅藏辄止小心翼翼,导致续作几乎都是前作的dlc。
对于厂商来说,保持大卖的游戏风格不变,其续作就必然会令老玩家买账,然而这一套玩得多了,必然会招致玩家的反弹。波斯王子不是没有创新过,画面越来越绚丽的背后,是游戏性的苍白无力,尤其是4和5,乏味的游戏推进方式几乎让人难以忍受。实际上,但凡波斯王子的制作组有那么一点责任心,这个系列也不会没落到现在这个样子。
波斯王子几乎成为了一个经典,直至它被育碧的短视亲手毁掉。同样沦为牺牲品的还有英雄无敌系列,无论是5或是6都像是英雄无敌3的画面进化版,论可玩性甚至还不如3。在创新和守成之间,育碧选择的总是后者。而到了剩余价值被吃干抹净之后,它又会寻找下一个目标。而继承波斯王子精髓的刺客信条,还能再出多少作呢?
作为游戏公司,创造出好玩的游戏,比坑粉丝的钱更重要。在这一点上,育碧的无耻在游戏界中可谓典范。
其实说起坑爹这种事,国外的厂商和国内厂商相比只能算是小儿科。下面的这些就是国内,不,世界坑爹厂商的典范。
国内:
远古大坑——尚洋信息
这家公司的名字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不过说起它制作的游戏那可是大名鼎鼎:血狮。

这部国产rts的坑爹指数想必不用笔者在过多介绍了,血狮已经成为国产游戏史上一个抹不掉的污点。毫不客气的说,这就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垃圾作,即使入选世界垃圾游戏大全也是绝对的实至名归。尚阳信息或许是第一家进行游戏发售前炒作的公司,现在看来血狮唯一的亮点就是市场策划了,和游戏的素质相比,最终的1.8w销量完全就是个奇迹,其市场运作功不可没。
当时的玩家是如此淳朴,即使被坑了很多人也没有退货,而是把它当做对国产游戏的一种支持。遗憾的是几乎所有的国内游戏厂商都在这条骗钱的路上越走越远,直至和玩家分道扬镳。
时间转到现在,当今国内厂商之坑爹足以编一本现代版的三国传奇,让我们来看看其中的翘楚:
坑爹三国传奇之张角——九城

典型的暴发户,九城你死的真是大快人心。
很久很久以前,那些坑爹诸侯还在百家混战的时代,那年的淫兽QB还没有传销广大的魔法少年,那年的三石哥还在靠着大话西游逍遥度日,那年的盛大依旧在吃传奇的老本,谁也没有想到,一款足以震撼世界的游戏正在悄悄酝酿。
而九城则搭上了这班顺风船。笔者不想在这里再次赘述wow的成就,只想指出一点:在wow之前,从没有一款游戏能如此深刻的影响到现实世界,它的玩家群下至不到十岁的孩子,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甚至还促发了一系例社会事件。也许在中国的网游史上,wow并不是最赚钱的,然而却绝对是影响最大的。
魔兽世界到底给九城赚了多少钱?2005年九城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净营收为人民币5570万元(约合670万美元)比上一季度的人民币1230万元(约合150万美元)增长了352.8%!魔兽世界》的运营就贡献了人民币5230万元(约合630万美元),占九城所有营收的近94%,而要知道,《魔兽世界》是从6月7日才正式进入商业化收费运营的,也就是说,这个数目只是《魔兽世界》从6月7日到6月30日二十几天带来的收入。
粗估计,wow当时已经达到了25w人同时在线。大家不要觉得25w和现在动辄以百万计的同时在线人数来比较显的太少,要知道中国第一个依法网络狂潮的网游‘传奇’最高同时在线人数也不过是62w而已,而且这个数字还有相当大的水分。在2005年,能同时有10w人在线的网游就绝对当得起巨作的头衔了。
而在此之后,wow的在线人数不断增加,第一个资料片TBC刚开时九城曾宣布已经达到了60w人同时在线。Wow给九城带来了巨额的财富,与此同时,我们的猪菌同志开始飘飘然了。
俗话说男人有钱就变坏,这句话在网游界格外适用。天桥兄有了钱就野心勃勃的想搞娱乐帝国,猪菌有了钱也不能闲着,他玩的更高端:足球,还是中国足球。一个靠游戏吸敛了无数金钱的商人,放着恶劣的游戏环境不管,反倒把钱投到了臭名昭著的中国足球事业上,这是一种什么精神?除了坑爹,还有什么词可以形容朱老板么?
当时的wow服务器是三步一小卡,五步一大卡,晚间高峰期日经性回档卡死,bug满天飞,骗子遍地走。无数玩家在游戏里咒骂着朱老板,有名的‘三轮车拉走服务器’以及‘小霸王游戏机代替二区服务器’都是当时被玩家恶搞出来的。当然最让人难以忍受的还是资料片的迟迟不开,无数玩家在60年代熬白了头,游戏进度上我们整整比国外落后了一年半的时间。很多人离开去了台服或者美服,但更多人还是留在国内苦苦守候。
关于TBC不开的原因,一部分人说是当年方正起诉暴雪的案件影响,但实际上我更偏向于9c与暴雪之间的利益纠纷,毕竟那场官司是07年的事,而tbc是07年9月份开放的。当年wow的利润分成是七三开,9c七,暴雪三。后来暴雪看到wow在中国热的一塌糊涂,资料片就要求提高分成,然而同样贪婪的9c却不肯答应。资料片不开放wow一样有人气可以敛财,只是苦了广大的玩家。Tbc的纠纷同样为之后wow的跳槽埋下了伏笔。
除了满足自己的足球瘾,猪菌同学还把眼光放到了房地产业上。当然,这并不是说他不关注网游事业,恰恰相反,他可以说是过分的关注了——不仅挖了久游《劲舞团》的墙角,还和EA眉来眼去,拿到了《fifaol》的国内代理权。
死的无声无息的fifa ol 很多人都不知道这款游戏曾经出过。
笔者始终认为这是猪菌干的最蠢的一件事。墙头草不是那么好当的,尤其你想要动视和ea两个不死不休的仇敌间左右逢源两边讨好,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如果说资料片的分成还只是分裂的开始,那么2007年5月22日EA出资1.67亿美元收购九城约15%的股份,九城获得《EA Sports FIFA Online》大陆独家代理权则是暴雪下定决心要甩掉9c的关键,虽然这个决定拖到了tbc合约到期之后。
朱老板是标准的投机商人,贪婪,大胆,高调,这种性格让他的决策充满了功利性和高风险,成则权倾天下,败则一文不名。朱老板不乏高明的决策,无论是《奇迹》,还是《魔兽世界》都帮助他迅速的积累起财富,wow的成功甚至让九城在纳斯达克上了市,单纯依靠游戏事业在纳斯达克上市,九城是第一家。
然而之后的一系列决策却让九城一蹶不振。强抢《劲舞团2》与众多网游厂商交恶,无论是引进的《fifa》,《奇迹世界》还是自主研发的《神仙传》,《名将三国》都无一例外的失败,漠视wow造成代理权易主等等,将这家曾经与盛大,网易并列的游戏巨头打落万劫不复的深渊。
对于九城的没落,除了快意,没有什么可说。正所谓自作孽,不可活。为了利益,九城坑害了无数wow玩家,tbc末期笔者也失去了耐心转战了台服。无论网易强夺wow的手段是否公正,至少wow国服不卡了,版本更新甚至和世界同步了,仅就这一点,三石哥就完爆猪菌九条街。
Wow转手关服之前,九城封锁消息还拼命卖点卡,关服之后又背后捅刀子,所作所为充满了铜臭味。同样的一幕还发生在卓越之剑关服之前,早在四月份就有消息传出卓越之剑要关服,然而4月到9月这五个月之间九城却拼命做活动卖点卡,甚至在关服前两天活动才结束!如此代理商,让玩家们如何能不寒心?
昔日张角借太平道起家,起义军甚至席卷半个中国。然而缺乏全局布置和长远眼光的黄巾军却如同昙花一现,不到一年时间就被官府和豪强的联合势力绞杀,所谓的‘黄天之道’也只不过是痴人说梦而已。对比黄巾军与九城,朱骏配张角,真是再合适不过。
最后再说个小道消息吧:**笔者的高中同学,曾经在9c做过策划。10年回来喝酒的时候,他说其实在代理权易主之前wow的巫妖王版本已经被审批下来了,然而网易横刀夺爱之后,朱老板果断决定新版本不上市,全力拉三石哥的后腿。**至于之后网易,文化部,版署之间的3p中有没有朱老板的阴影,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坑爹三国传奇之董卓——久游
我爱美女,更爱一夜情——董肥
除了wow之外,当年还有另一款游戏同样引发了社会问题,那就是伟大的一夜情速配基地——劲舞团。自从久游代理的劲舞团上市之后就一直恶闻缠身,光是有名点的就有‘堕胎门’汶川地震辽宁女粗口,网友轮奸等等。
和魔兽世界不同,前者是因为名气过大,又是希望国出产被当成了出头鸟,而《AU》则是完全因为游戏环境乌烟瘴气所导致,其代理商久游功不可没。古有传奇陪睡女,今有AU招妓男,据说有失足妇女把生意都做到了劲舞团上,而且还十分红火,这么奇葩的游戏实在是旷古绝今。

而且网络游戏的一大恶习,也是代理商赚钱的手段之一,所谓的刷喇叭就是劲舞团发扬光大的。手指一动,大把大把的钞票就随着刷屏的喇叭飞进了久游的腰包,何其轻松。
网络游戏声名狼藉很大一部分就是因为《劲舞团》的存在,低俗,色情,却正迎合了众多非主流的口味,劲舞团仅07年半年就创下了3300万美元的净利润。而且直到现在,这款游戏还在运营中,源源不断的创造着利润。
酒池肉林的品味,来自坑爹久游——你值得拥有。
坑爹三国传奇之刘备——网易
左手梦幻,右手魔兽,双雄在手,天下我有!
其实把网易拉下水有点不够公平,但是为了凑个整,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而且三石哥的经营此略和大耳贼也确实相似,在国内厂商力是最有良心的一位了,当然这并不是表示他不坑玩家钱,而是相对来说坑的更有节操一些。比如我一个玩梦幻的朋友轻描淡写的和我说梦幻你不投入个几十万都不算高端玩家,当时我就吓尿了,不过接着他又说你只是体验一下的话,甚至可以不花钱,虽然这是个点卡收费的游戏。
在此之前我从来没想到梦幻这种低成本的游戏也能如此敛财,而且还这么低调,三石哥的口碑可比某些暴发户好多了。对国内运营商来说,旗下的游戏就是坑钱的工具,一款网游粗制滥造出来,三个月就能回本,之后就是纯赚钱,他们的心思自然就转到了怎么才能尽可能的掏空玩家的腰包上。这可谓是邪道。而与此对立,网易走的则是踏踏实实运营游戏的王道,无论是wow,梦幻,还是sc2,天下三,都很少做低俗炒作,基本是靠品质在赚钱,游戏环境也很不错。
背靠大树好乘凉。在攀上了动视暴雪这棵大树之后,虽然利润还不如TX,但网易走得很稳。尽管从产品线看来网易确实有很大危机,主要利润都来自梦幻,大话,wow三款老游戏,游戏部门的利润在总体利润比例里甚至占到了83%,比盛大,tx要高得多,但网易自身与暴雪的同盟良好,wow的最高在线人数达到了惊人的150w,后续还有至少两个资料片,山口山还能再战三年。而即将发售的大菠萝三有很大潜力接替wow的吸金美名,前景可谓一片良好。
但是依靠外力只能守成,很难开拓。相比TX和盛大,网易还是太保守了,自主研发的游戏品质也一直达不到巨作的水准。和暴雪的同盟也是个隐忧,商场上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指不定哪一天九城被挖墙脚的旧事就会重演。除了养猪,三石哥你还是要把心思多往老本行放放啊。
坑爹三国传奇之孙权——盛大
后宫开太多,可惜一个能生的都没有。
之所以把盛大比作孙权,除了迎合国内当前三巨头鼎立的现状之外,仔细想想天桥兄和孙权其实挺相似的。都是家大业大,但本人却没什么存在感的货色。(大雾)
其实在三巨头里,陈天桥是最有野心,也是最有梦想的人。早在04年,桥哥就提出了‘娱乐帝国’这个大的吓死人的构想,在他老人家的梦想中,盛大要变成一个汇集游戏,文学,在线,视频,影视制作,版权分销等等的巨无霸,做东方的‘网络迪斯尼’。高屋建瓴,桥哥的战略计划做的无懈可击,然而市场却完全不买账。当年的娱乐帝国计划几乎招致了所有投资商甚至是自家高管的反对,然而桥哥却一意孤行。
一晃八年过去,所谓的娱乐帝国还是漂浮在空中的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赚钱的还是老而弥坚的传奇,或许以起点为首的盛大文学也分担了一部分压力,但其他的构想都成了笑话。在盛大的收购列表里,有一系列的辉煌名字,浩方,边锋,起点,榕树下,华友世纪,乃至酷6等等,然而这些公司大部分收购之后就此悄无声息,有的甚至成了要钱的无底洞。而在自己的老本行——网络游戏上,盛大却很少投入关心。
传奇,传奇世界,传奇三,最近又传出盛大要做传奇世界2的消息。一款传奇在04年就为盛大赚取了150亿的天文数字财富,可谓是中国游戏史上最大的传奇。然而传奇还能在持续多少年?

对于自己的玩家,盛大从来没有什么感恩之心,相反坑爹骗钱活动倒是一个接着一个。仓库密码要花98元买,特定地图要花RMB买钥匙进,等级可以花钱开箱子一天冲到一百多级,猖獗的外挂却视而不见。
传奇系列的玩家可谓是中国最忠诚的一批玩家了,当年笔者打wow打的如火如荼的时候,同寝室的几个哥们还沉浸在传世里,拉都拉不过来,最后不玩了也只有几个转战魔兽。他们给盛大贡献了十多年的钞票,然而是人总有厌倦的时候,再死忠的玩家也有放弃的一天。到那个时候,盛大拿什么留住他们?
盛大不是没有过扶植其他游戏的机会,比如当年号称完爆wow的永恒之塔,正宗的欧美dnd网游龙与地下城,龙之谷,DOA ol,甚至是FF14,结果则是全军覆没。这其中有流年不利的关系,也有本土化不够玩家不买账,但更多玩家都是被盛大的圈钱策略吓跑的。年复一年,盛大财政报表的数字越来越难看,总收入没变,净利润却在不断下滑,昔日网游老大的地位早被腾讯抢走,就连网易都能稳压它一头。
娱乐帝国这座空中巴比伦,骚尼盖过,微软盖过,任天堂甚至在fc时代就有过卫星传输数据的天才设想,然而无论是那一家巨鳄最终都落得个惨败收场。就连盛大模仿的对象迪斯尼都有过差点破产的时候,更何况是资历金钱都远远比不上他们的盛大。
当年的盛大的战略做的很美,然而即使是我这个大学生都把他当成笑话来看,那些投资者的态度自不必多说。贪多嚼不烂,涉足自己完全不懂的领域,还试图外行指导内行,也就只能落得个纸上谈兵的下场。
昔日吴国在最后的三国争霸中沦为打酱油的角色,不是孙权太无能,而是吴国上下整体的迷茫。明明有资本,有机会壮大,却在不思进取中走向灭亡。而盛大此时就正陷入在迷茫之中,私有化不是拯救盛大的木头,倒很有可能变成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盛大很有钱,至少暂时还没有倒毙的可能,但是再这样迷茫下去,被吞并也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坑爹三国传奇之曹操——腾讯
和我签订契约,成为魔法骚年吧,亲!送红黄蓝绿黑粉紫七彩钻哦!
中国的游戏界是一个很奇葩的地方。老老实实做游戏的通常会饿死,而投机取巧的却活得很滋润。
当某只企鹅第一次出现在广大淫民群众的视线里时,没有人会想到它最后会成长为怎样的一只巨鳄。更没人想象得到,在这个过程中它是多么的无节操。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这只腹黑的企鹅已经冲到了全球企业排行榜中52名的位置,在它的下面是一连串辉煌的名字,包括任天堂,索尼,中国石油和中国电信。无论你唾弃也好,厌恶也好,腾讯都凭借着它自己的方式越过越好。
一面是众多玩家和游戏公司的口诛笔伐,一面是利润越来越高。无论身上的负面新闻有多少,却丝毫阻止不了它赚钱的脚步。前一段时间,由于被某款大作伤透了心,本人曾一度断了上3dm找单机游戏,而wow又早已AFK,无聊之下重新下载了毒奶粉打发时间,谁知却沉迷在其中接近两月时间。
在此期间,我算是领略到了腾讯营销策略的厉害——它并不是强迫你去使用它的产品,而是潜移默化之间用一些完全没有成本的噱头来换取使用量。我被逼着用了腾讯微博,旋风下载和qqtalk,贡献了无数网页点击量,每天就是刷刷刷,沉迷程度几乎和当时打wow时有一拼。直到某一天刷完了疲劳无所事事的时候突然醒悟,果断变卖装备摆脱毒奶粉。
和其他运营商不同,腾讯最大的资本就是拥有qq这个巨大的用户流量入口。依靠qq为骨架,众多其他产品为血肉造就的巨人,其本身结构只会越来越坚固,这也正是腾讯众多山寨产品能够轻松击垮本尊的原因。也正是因为这个,当时qq360大战的时候,马化腾才会宣称危及腾讯生死存亡,不惜摆出决裂的态度。
免费游戏一直是运营商坑钱的手段,但是要持续的,可发展式的坑钱则十分有难度。在这一点上,腾讯其实做的还算厚道,虽然众多屌丝们是在辛苦陪着高帅富们玩游戏,但是至少可以做到自给自足,只要肯花时间,再有点技术,很多时候还可以虐一虐高帅富,比RMB专用游戏《征途》来说有良心多了。活动什么的也不仅仅只是变相骗钱,时不时还会拿出点蝇头小利来给幸运者尝尝甜头。

如果只是这样,那么企鹅也不过是一家骗钱骗的比较成功的公司罢了。企鹅真正牛逼的地方在于它有着长远的发展计划,而且这计划比起娱乐帝国什么的要靠谱的多。在靠山寨赚足了钱之后,腾讯已经开始着手自己的洗白事业,不仅春节期间在ccav大打亲情牌提升品牌形象,自主研发也做得如火如荼。新开发的斗战神,炫斗之王都很有韵味,尤其是炫斗之王,虽然还是免不了山寨kof13的人物和系统,但是在现在传统的FTG类游戏市场大幅萎缩的情况下,敢做这样一款游戏本身就值得称道(虽然我还是不会去玩。)
仅以画面来说,炫斗之王是成功的
在雅达利时代,日本的众多名厂也有过山寨美国厂商游戏的历史,而雀巢,宝洁,可口可乐这些跨国巨头成名之前龌龊事也有不少。作为玩家,我们关心的不是厂商的过去,而是你的游戏好不好玩,运营环境公不公平。
在国内的厂商中,真正有心思把网络游戏做大做强,做成品牌的还真只有腾讯一家,仅在这一点上,笔者是全力支持麻花藤的。
有野心,有策略,正道邪道都能掌控自如,曹贼之名当之无愧。
特别赏——动视暴雪
特别的奖献给特别的你,伟大的动视,牛逼的暴雪。
星际争霸,魔兽争霸,魔兽世界,一个个名字如雷贯耳。曾经的暴雪被尊称为神,正所谓暴雪出品,必属精品。只要挂上暴雪这两个字,无论坑多久,我们都坚信它值得等待。
然而,从什么时候开始,你发现暴雪的游戏不那么好玩了呢?

Wow从诞生到现在,已经有7个年头。曾经它占据了我的全部空白时间,从塔伦米尔到阿拉希高地,从熔火之心到死亡之巢。一遍遍刷Klz直到毕业,不断推倒一粒蛋摸蛋刀。
现在想起wow仍然有许多有趣的事情可爱的朋友,然而我已经不在那个世界之中。
厌倦了。厌倦了一成不变的游戏方式,厌倦了换汤不换药的副本流程,厌倦了越来越同质化的职业差异,厌倦了对菜鸟一点都不友好的竞技场模式。从wow诞生起,整整七年暴雪都在吃60年代的老本,竞技场算是个改动,但是意义不大,对很多普通玩家来说那是高玩的后花园,和我们没有关系。
编一段漏洞百出的故事,改几个技能,加几个副本,就是一个新资料片。暴雪在商业化的路上越走越远,听不到后面玩家的呼喊。曾经我们那么热切的期望sc2的出现,然后又无比失望的发现等来的是一个sc的画面加强版,而且还分成了三部分来骗钱。

那个锐意进取,每一次都超越自身极限的暴雪哪儿去了?那个意气风发,制定业界标准的暴雪哪儿去了?都被biubiubiu的冰枪射出去了吗?D3还没发售,心虚的暴雪甚至提前给玩家打好了预防针:亲,别太期待哦,人家做的东西其实也没那么好。暴雪还公开宣称要学习企鹅的经营手段,不排斥免费游戏,然后D3就宣布要加入现金拍卖行。
节操啊节操。
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与此对应的,动视两大王牌,cod和吉他英雄也骗钱无数。最让人无法忍受的就是cod8,逼走了iw,从小三提升到正房地位的t组做出来的现代战争三部曲的最后一作让我伤透了心。不失为别的,就是因为soap的死。
在整个cod mw系列里,作为一个剧情党,cod8的剧情是我最关注的地方。场景重复我忍了,光源昏暗我忍了,操作毫无新意我忍了,可是唯独对现代战争系列的剧情亵渎是我无法容忍的!没错,就是亵渎。现代战争系列最大的特色就是游戏的电影风格,每一部游戏就像是一部好莱坞大片,玩家所做的则是欣赏它。
正由于cod剧情的优秀,对于它自由度上的缺失玩家才没有做过多的责难。好莱坞大片虽然俗套,却依然卖座,就因为它表现的是每一个人都喜闻乐见的元素:个人英雄主义情结,以及正义必胜。
从cod4开始,无数的玩家伴随着这个名字有些滑稽的主人公成长起来,一步一步走到今天,他是现代战争中最特别的人物,几乎可以说是众多玩家的化身,是整个现代战争系列的灵魂,代表了新老军人之间的传承,141部队理念的传承。所以幽灵可以死,小强可以死,甚至普莱斯队长也可以死,唯独soap不能死。
这一幕真的让我泪崩了,不是悲伤,而是愤怒
如果牺牲换不来收获,如果一路走来的英雄必须为了煽情而死掉,如果只剩下老兵没有新兵来传承‘THE DUTY’,那我们之前所做的一切又有什么意义?
以前曾经看到过有极端的玩家因为某款游戏而从粉丝转变成坚定不移的喷子,那时我还不信,直到我膝盖中了一箭。Cod8之后,本人最痛恨的厂商排行榜上动视荣升第一,彻底断绝了我的cod美梦。平心而论,cod8的品质绝算不上坑爹,但是它对剧情的颠覆却动摇了整个系列的基调。Cod mw系列本有可能成为永恒的经典,却在最后虎头蛇尾,实在令人难以接受。
尾声
其实国内还有许多可以写的素材,比如开创新一代骗钱模式的脑白金游戏征途,比如世纪天成的《洛奇英雄传》点卡门事件,对于中国游戏界来说,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们做不出。又比如bandai的大量劣质动漫改编游戏,光荣的割草无双,脱裤魔的疯狂卖肉等等,然而限于篇幅,只能到此为止了。笔者的本意是想写成大家来吐槽的娱乐模式,无奈最后又变成了严肃版,果然我还是不适合搞笑么。
图文:3DM文学组——星空的王冠 文学指导:半神巫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