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可定天下,棋可破万军—20年国产战棋之旅大回顾_3DM单机
3dmgame
2012年已经悄然来袭,伴着越来越浓厚的年味,我们似乎都开始放下了手中的工作和学习,开始热火朝天的准备休闲与度假的美好时光。而这万家灯火的时刻,对我们玩家来说,似乎也是一个不大不小的节日,至少我们在收拾家居,采购年货的闲暇,还有心思去温习一下电脑中的老滚5,H6之类的年度盛宴。
然而此时此刻,笔者却想起了被人无情丢在一角的国产游戏,诚然,2011年国产游戏确实做出了许多努力,比如仙剑5,比如雨血2,但事实上依然无法阻止日渐衰微的征程。对于国产游戏来说,拼剧情吃老本已经是数见不鲜的套路了,尽管剧情已经无法满足玩家的需求变得越来越狗血,但在rpg的道路上,剧情大战恐怕依然会持之以恒的走下去,这就是毫无自由度的国产rpg。

而这些,都不是我们今天讨论的重点,笔者想说的是,在rpg之外,依然有许多曾经辉煌过的国产游戏,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一些偏重于叙事的策略类游戏。也许是借着光荣的《曹操传》《三国志》的猎猎三国风,也许是借着称霸一时的《火焰纹章》的火焰之猛,也许是借着《魔法门英雄无敌》的新4e雄风,国产的slg系列,在这近二十年的发展中,确实取得了值得我们纪念的功绩。尤其是受到了日本方面影响,国产的slg更加偏重于叙事,更加倾向于srpg而不是纯策略,因此我们更愿意叫他战棋类游戏。

如今,抛开那些赫赫有名的世界级大作,让我们来盘点下,国产战棋曾经带给我们的精彩吧。
另外,以下国产游戏,排名不分前后。
一. 炎龙骑士团系列

在日式战棋一统天下,席卷中华的危急关头,《xx传》似乎成为了光荣的惯用招牌,而汉堂代表着国产游戏,站出来了。《炎龙骑士团》的问世,使得国人看到了战棋系列的勃勃生机,激起了无数仁人志士的求索之路,从这个角度上讲,炎龙骑士团可以算作战棋类的开路先锋了。
就游戏的本身素质来讲,炎龙骑士团也不遑多让,无论是在关卡的设置,技能的平衡上面,还是在英雄的培养等方面,都有独到而均衡的处理,尤其是对于团队配合更是有着过硬的基本功,使得游戏不再是个人英雄主义的天下,团队之间战士,法师,骑士等等配合显得至关重要。剧情虽然是普普通通的王子复仇记,但显然汉堂也加入了不小的改造。

虽然,sega光明力量的阴影显得有些无孔不入,但炎龙骑士团确实有自己独到的地方,尤其是2代和外传的出现,别样的设置和更新,更加使得这样一款dos版的战棋模拟能够风行天下。另外,游戏中关于隐藏关卡和商店等的额外设置,也符合了战棋所特有的变化性,你要做出选择,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得到最完备的培养。
总之,炎龙骑士团,无论是画面还是剧情,在当时的游戏界,都足以让玩家感到欣慰和震撼,即使到现在,也依然有太多的人,念念不忘这款战棋作品。
二. 超****时空英雄传说

作为时下最流行的穿越题材,超时空英雄传说显然应该晚几年再出来逛一逛。但在当时,超时空英雄传说的人气也绝对不低,从孟祈到清风,种种如历史穿越大剧一般的狗血剧情,丝毫没有降低英雄传说的可玩度。而且对于人设的把握,宇峻公司显然做得比较到位。
每一个主角或者配角,都有自己的命运,自己的结局,而不是沦为花瓶甚至是路人甲,这一点本身就是游戏应该做到的,但直到现在,还有相当一大部分的国产游戏依然花瓶碎了一地,路人走了一街,其实,对于超时空英雄传说来说,人物还真的不是重点。

1代2代3代加上外传,这几部之中最好玩也是最受赞誉的应该是复仇魔神了,虽然是dos,但是画面的升级换代使得人物更加的立体和清晰,同时职业的突增加上女主的多样,使得游戏的可玩性大大提升,而在战斗系统上也足够为当时的玩家所津津乐道,虽然依然逃不出日式战棋的圈圈框框,但很显然宇峻已经做到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1代重难度,无法随意转职使得玩家的前期选择后期配合至关重要,2代相较来说剧情更加合理更加富有看点,而人物的多样化也同时降低了难度,3代的画面有了质的飞跃,但实际上游戏本身的素质没有太大的提升。
总体来说,超时空英雄传说,做到了继炎龙骑士团之后又一国产战棋的扛鼎之作。
三. 金庸群侠传
也许有很多人会纳闷,这明明就是rpg经典作品,怎么放到了战棋里面了,事实上,这部作品的战斗环节,基本上是由战棋完成的,并且它也具有很多slg的必备因素,因此也算是slg与rpg结合的一个变体了。
首先,大名鼎鼎的河洛三部曲,想必笔者不用多言了,金庸群侠传,武林群侠传和三国群侠传的问世,使得游戏与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历史文化的结合更加的紧密,而金庸群侠传尤以代表的是中国武侠小说的巅峰人物——金庸先生的传世14名作。里面纷繁复杂的支线选择,百花齐放的武功招数,加上多种伙伴的选择和培养,都让众多玩家感觉眼前一亮。

剧情上,支线任务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但却有难度的分别,你一上来肯定不能去找六大派围攻光明顶,也不可能参加英雄大会,而是要按部就班的提升自己的实力,这种自由度即使是现在的国产游戏,也不一定具备这样的素质。
而其中战斗系统采用的战棋模式,则更显示了玩家对于技能和配合的操控熟练程度,笔者依然清楚地记得,小虾米的野球拳,练到了满级也是相当可怕的。更何况其他数不胜数的高深心法和秘籍。
总而言之,金庸群侠传的问世,使得武侠小说和游戏之间架起了一道桥梁,从此,武侠小说开始进驻国产游戏,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当然,都是后话了。
四. 轩辕伏魔录
提到国产游戏如果不说一说大宇公司,那么确实有些缺乏色彩了。大宇的双剑系列几乎所有的国人都已经耳熟能详,而其在2001年推出的这款策略类轩辕伏魔录,却似乎并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显然,在策略游戏方面,大宇依然不是拿手好戏。
轩辕伏魔录的剧情无甚可说,还是老一套,墨家守护,轩辕剑重现,等等剧情笔者不一一赘述,显然对于这类剧情的熟练运用,大宇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而对于画面的改进,众多fans也是颇多微词,到底该不该把2d画面改成3d,轩辕伏魔的成果似乎并不理想,但从中,我们确实可以看到大宇在策略游戏上面所付出的努力与汗水。

虽然游戏整体素质略显不成熟,人物的发展规划也基本定型,变化相对较小,但还是有很多亮点值得一提。比如说五行轮的运用,可以让玩家根据属性的时机展开相应的攻击,遗憾的是轩辕伏魔录对于五行的变化区分本就不突出,所以此创新也是隔靴搔痒。召唤兽的设定也有几分姿色,但更多还是老黄历。加上行动点的固定,使得变数更加的微小。
总而言之,大宇的尝试还是起到了应有的效果,虽然游戏不够宏大,剧情也略显小气,但是至少,这是一款足够用心的作品,我们重温着这段岁月,还是不禁鼓掌喝彩的。
五. 天使帝国系列

大宇的出品人李永进,也许是突然有神灵托梦,第二天鼓捣出了这么个好像美少女战士一样的萌版战棋,并且还真就制作发售了,虽然1代只有碌碌几首bgm,包括战斗和剧情做的也不是十分到位,但是新颖的人设和q版的动画,总是在搞笑的同时让人们记住了这个特别的战棋游戏。
直到后来的天使帝国2,3问世之后,这部作品才真正有了灵魂。而对于战斗背景的多层设置,还有纵深滚动,也使得游戏的味道增加了不少。而最有特点的就要数那些如精灵一般可爱的天使战士了。无论如何,让这样一群小孩子如过家家般打打闹闹,也算是喜庆非常了。
这一系列的剧情讲述了中央集权与联邦分制的冲突和对抗。在这其中,极为搞怪的对白,使得游戏被称为最水的战棋游戏,但是对于三种职业的进阶选择即祭司,枪兵,盗贼的发展,还是起到了自己应有的效果的,并且六边形的战斗地图,使得与敌人接触的面积更加宽泛,也更加需要策略。但所幸,这款游戏的难度确实不大,所以可以当做一款别样的娱乐战棋进行随意的蹂躏和把玩。

另外,q版游戏的原画往往值得称赞,天使帝国也不例外,有心者收集就不难发现,可爱的小精灵,还是有着她们可爱的一面的。
总而言之,天使帝国的战斗系统等做的平平,而其搞怪风格和后期的转变也确实有些突兀,但不失为一款不错的娱乐至上的无脑游戏。
六. 幻世录系列

法鲁西翁大陆再次面临战火的洗礼,眼前面对的严峻形势告诉我们,显然又该到了主人公出马的时候了,还是亡国公主反对独裁的老套故事,还是套用王子复仇记的典型模板,但是幻世录系列,给出了我们不同的答案。
幻世录2的出现,则在画面上给出了更加丰富的答案,并且在剧情上得到了一定的强化,可见作为战棋类游戏,幻世录在剧情上面下的功夫确实不小。而在人物方面,幻世录之所以被称为srpg而不是战棋类slg游戏,正是因为它的人物培养是整个游戏的输赢胜败的关键,而并不是策略的布局,这可能也是近些年国产战棋游戏的通病,或者说是一个趋势。

显然幻世录的出现再次加深了我们对于国产slg中剧情的重要性的概念,不过它的战斗系统依然有自己的特色,比如快速升级的“连杀系统”,还有“必杀系统”。而最重要的是,半即时制的战斗系统使得玩家的敏捷成了另一个制胜的关键因素。所以,人物的培养显得比临场的布局更加关键,因为往往一两个牛人就可以实现战局的逆转。
当然这并不是说完全抛弃了团队策略合作,对于游戏中频频出现的防守闪避等选项,都可以彰显幻世录的游戏素质,对于一款设定较为完善的战棋游戏,尤其是国产战棋,我们还是要给与更宽容的态度,而幻世录也确实曾经带给我们一些美好的记忆。
七. 致命武力系列

汉堂的超强创作功底使得他们对类似的slg游戏似乎信手拈来,而致命武力就是他们结合未来科技与超能力的产物。半世纪后的2050年,生体科技逐渐运用成熟,而因此诞生了一系列的危险人物。作为茫茫超能力者其中的一个,主人公显然被赋予了更加简单而又单纯的使命,那就是活下去。由于高能武器的携带不便,加上生体科技的运用范围扩大,使得很多人都开始改造自己的身体,变成了所谓的“超人”。这就是致命武力的背景,一个类似玄幻架空小说的起始。
而对于游戏本身,剧情不必再说,战斗系统也是富有汉堂自己的特色。斜3d的战场,看起来比炎龙骑士团更加的成熟,也更富有立体感,音乐则更加劲爆和前卫,也许更加符合年轻玩家的口味。对于战斗的4方向系统的引入也使得策略性大大增强,前后攻击伤害的差距使玩家慢慢学会排兵布阵,选择自己最适合的方位进行攻击。

另外,致命武力2更加强化了1的影响,游戏还设计了不少的机关埋伏,使得玩家不仅要跟人斗还要跟机械斗,而且游戏中升级培养似乎并不是最重要的,杀敌只为了获取科技点数来升级自己的生化科技,这才是提高自己最快捷的途径。
总而言之,致命武力让我们看到了在对未来世界的描写上,汉堂依然把战棋应用的很好,直到现在,众多玩家还清晰的记得死神的酷炫和月神的冷漠,还有2代出现的暗月,以及神秘的钟馗小队,那一张张陌生而熟悉的面孔,让我们一边回忆,一边感慨万千。
八. 阿玛迪斯战记

我们有理由相信,以汉堂的实力,这款收山战棋之作的游戏质量,绝对不负于神作的称号,至少在国内,放眼望去,很少有可堪媲美的同类作品。它把纯正的中世纪魔幻风情融入其中,令人沉醉而不自知,加上宏阔的战斗场面,酷炫的打击感,使一众玩家流连忘返。
笔者依然还记得刚开始游戏的时候,罗格搭配小恶魔和牛头怪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无论是罗格的迅猛剑击,还是牛头的超高输出,或者是小恶魔的彪悍魔法,都是诱使笔者深入下去的原罪,直到花了整整一天的时间通了这款游戏,才觉得有些意犹未尽。
阿玛迪斯战记的人设十分老练,它把人和魔兽放在一个系统之内,但同时又加以区分,而且2d人物的细腻感和攻击力道,是其他粗糙的3d技术无法媲美的,对于魔兽而言,专职的选择和搭配也决定着整个队伍的实力和走向,女主和男主分支的相同故事内容,却有着不同的打法和选择,这就是汉堂带给我们的曾经辉煌的大作。

在画面的刻画和技能的铸造上,显然阿玛迪斯战记也富有相当的水准,虽然横向战斗已经不是什么太过新颖的设定,但很难有一部作品有如此的劲爆和魅力,如此的吸引玩家,加上关卡设计的层层深入,人物的更新和换代,使得短短二十多个关卡,拥有了似乎无尽的乐趣。
总而言之,笔者曾经陶醉于这款篇幅不大但却精彩纷呈的战棋作品,时隔多年,笔者此刻依然在怀念着这款游戏,国产的战棋神作,而且笔者相信,也有很多的人,在爱着这款汉堂大作。
九. 风色幻想系列

我相信有很多人说起战棋,回想起gba时代的《火焰纹章》,回想起光荣旗下的《XX传》以及众多mod,回想起颇费心神的策略《三国志》,笔者承认这些都是非常不错的slg游戏,但笔者的最爱还是风色幻想,不是说她一定是最好,只是她给我带来的感动更多。
风色幻想其实和其他战棋一样,不算是严格的slg游戏,但它的战棋成分却是整个作品的核心部分。其一共10部作品大概分为2个部分,前四部算是一个部分,讲述的秩序女神与冥王之间的纠葛,而5,6,7则算作是赤与蓝系列的三部曲,并且还未结尾。
虽然续作一部比一部精彩,人物的肖像一部比一部精细且带有人物特色,但缺少过场动画和必要的串场使得风色系列一直在遭人诟病,笔者承认这一点上风色幻想确实需要继续努力,但就其他战棋游戏的因素来讲,风色还是有自己的特色的。

从武器的多样化设置,到技能树和熟练度的进化,风色如今已经形成了较为独特的培养系统,而战斗的场面的宏大辽阔也使得它华丽的技能得以更好施展,最重要的是,它一直在延续一以贯之的世界观,人生观,使她的代入感大大增强,玩家在深陷其中的同时,也会慢慢加深对于世界的认识,而且3,4代之后的作品,更加强了自由度的培养,即佣兵任务的受理。并且,里面多层次多角度的人物描写,使我们对主角的印象日渐深厚,暴躁的梅鲁,粗线的凯等人,利奇曼冒险团的遭遇,让我们对这款系列作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总而言之,风色幻想也许算不上什么神作,它的slg元素也不是那么的突出,但作为国产的战棋游戏,笔者更愿意相信这是弘煜科技奉献给我们的饕餮盛宴。
十.所有没有提到的国产经典战棋
笔者相信,还有很多经典的国产战棋,如恒河沙数般埋藏在了历史的长河中,如天地劫系列,傲世苍龙,甚至有抗日地雷战,决战朝鲜等家喻户晓,笔者也知道很多玩家对这些国产作品都曾经有过深刻的感情,因此笔者愿意把这一席之地,让给你们心中最喜爱,最热爱,最深爱的作品,他们将会是我们心中最宝贵的财富,也是热爱国产slg的我们曾经的骄傲与辉煌。

这些作品,承载了作者的希望与梦想,也承载了我们的回忆与美好,他们将伴着我们在2012年以后的slg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潇洒。

2012年已经到了,很多的游戏大作,也即将问世,这其中,有光荣的《三国志12》,也有暴雪的《暗黑破坏神3》等等,笔者在期待他们的同时,也不会忘了,那些曾经奋战在国产战棋游戏上的快乐而简单的游民们,笔者在此,为汉堂,大宇,宇峻,弘煜等公司以及上面没有提到的为战棋游戏做出不懈努力的公司,致以敬意,是你们,让我们的回忆,更加充满了幸福和美好。
战棋的路,依然需要我们通力合作,勇往直前。
国产的路,依然需要我们携手并进,共创明天。
以上,祝福,怀念。
图文:3DM文学组——青疯 文学指导:半神巫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