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2012——末日后的回响,十部后启示录游戏_3DM单机
3dmgame
2012年终于在大家的期盼之中到来了。在千禧年后,因为末日预言的撺掇(玛雅预言是后来凑到一起的),导致末日或者说后启示录题材的影视、动漫、游戏作品层出不穷:行星频繁撞地球,病毒侵蚀僵尸遍地,核爆后的辐射和废土,战争打得地球里外不住人等等。并终于在大商业片《2012》的带动下让末日的舞台进入了高潮。
(注:诚然末日题材分为两种,区别在于审判日来临后人们是否能够生存,后文的末日特质可生存的类型。)
笔者本来想借此写一篇十大末日游戏的排行,不过在这岁末年终的日子里,“五大”“十大”“百大”类文章遍地皆是,且良莠不齐,为了不抢生意我还是不要随大流的好。
所以换个角度,让我们跟随以下这十款游戏,开始末日的倒计时吧。
2002年 英雄无敌Ⅳ
**(Heroes of Might and Magic Ⅳ)
启示录属性:人祸
启示录原因:末日预言中的两把神剑相拼,导致山崩地裂
启示录级别:★★★★☆☆☆☆☆☆** 虽然英雄无敌4还是一如既往的奇幻策略战棋游戏,但是4代的开篇则是一个经过了末日的世界,而末日的原因就在于英雄无敌3代中的联盟将军游侠格鲁和部落领袖蛮人王科尔戈。他两人之间日益膨胀的虚荣心理和拉不下来的面子让恩塔格瑞大陆上已一山不容二虎,为了争夺寒冰之刃而导致的摩擦终于成为了战争的导火索。然后。。。
A blinding flash! (实际上H3的克罗恩星球并没有炸得四分五裂,只是那里各种生物都无法生存)

用这张图片作为文章的开场是再合适不过了
其实作为开篇,的确应该选一款更贴切的游戏(比如同年销量同样平平的生化危机0),不过上来就是一个星球大爆炸还是很有亲切感。而且比起同年乃至后面的其他作品,英雄无敌4有着更胜一筹的双关效果——以星球毁灭作为开端的英雄无敌4,十年后恰好是2012;而且英雄无敌4也象征着3DO的毁灭。
虽然英雄无敌4的可怜质量是3DO直接导致的。
再有,作为一款系列作品,很少有前作炸掉星球,续作展开新纪元的(尤其是一款奇幻游戏),这点英雄无敌4算开了先河;不过在星球爆炸后,各个种族到达了另外一个春暖花开的星球,这就没有了启示录后那所特有的荒凉效果,评分也就大大降低。
有意思的是,作为奇幻游戏,逃命用的门却是外星科技制作的传送门,不过希望大家不要惊愕,就算不是魔法门,科技门一样玩得转。
2003年 幽浮:末日浩劫
(UFO: Aftermath也有译作灾难终结的)****
看这个封面,我们错过了引进版
启示录属性:天灾(外星人就别算人祸了)
**启示录原因:外星人排放孢子挡住太阳
启示录级别:★★★★★★☆☆☆☆** 说道外星题材,从2003年开始,末日题材的游戏开始向外星人靠拢了。比如《先驱号》,《神秘之旅2》,还有沾点边的《超越善恶》,但是这里面影响更深自然是三部曲之一的《幽浮:末日浩劫》。
在2004年五月(制作者应该放得更远点的,比如2014什么),一艘外星飞船悄然而至,在人们对其到来的目的进行揣测的时候,这艘飞船开始大量地排放孢子云。孢子云遮住了天空,各个国家发出预警的时候,孢子云已经快要遮住了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太阳。。。
在孢子云即将遮住太阳的最后几天,大家才开始储备补给品,进行灾难躲避。后来幸存的人们称这几天为暮光期(twilight )。
随后,浩劫降临。
这款游戏讲的是当孢子云散去后,人们和外星生物(Biomass)之间的战斗。游戏是比较耗脑子的回合策略类(诚然有同步回合模式):占领地盘、发展势力、培养兵种等等。过去这个类型一直被幻想啊或者一二战啊这些枪与魔法的题材霸占着,幽浮作为突起的异军在当时揽到了不少人气;现如今,对这个游戏有了了解的笔者我也有了兴趣,只叹当年的英雄无敌4的原因我与其失之交臂。

游戏以现在的角度看来画面的确不怎么雅观,但是末日场景的细节布置可以看到制作组认真的态度。
所以呢,如果对后启示录还有外星人题材感兴趣的可以尝试下,别嫌画面差,要知道魔兽争霸也是03年出的,还不赶快下载!
2004 半条命2
(hλlf-life 2,拉姆达这个符号真心难找)****
博士会武术,蟹子挡不住
启示录属性:天灾
**启示录原因:外星联盟(Combine)入侵,7小时攻占地球
启示录级别:★★★★★★★★☆☆** 与外星人的战争仍在继续着。。。
比起同年的《核战阴影》和《毁灭:世界末日》,那两款标题党并不是很有料,我们20年后苏醒的戈登博士用手中的红色撬棍证明了:《半条命2》更胜一筹。
在21世纪初,邪恶的外星联盟透过传送门入侵,以短短7小时的战争就征服了地球,将人类居住地划分成为以数字标注的区域,比如他们总部在17区(日本不在11区!),在遍布XEN生物和未知威胁的地球上:
要么,人类居住进去:因为只有这些区域有着妥善保障,可以保护人类不被XEN空间来的怪物所伤害,但是在区域内的人类却遭受着宇宙联盟和傀儡政府的种种迫害。
要么,你就得和猎头蟹们做邻居。比如住在莱温霍姆。

说真的,我觉得莱温霍姆对L4D的影响很大,以至于我这个图都是L4D的MOD。。。
不要单纯地认为半条命2是一款恐怖射击游戏(好吧,一点都不恐怖),游戏中对于外星人进攻后人类的悲惨状态在对话和文字中都给以了深刻描写,比如从语气中亦可以看到不同人在面对末世的麻木或顽强。(比如傀儡政府的华莱士•布林和反抗领袖伊莱•凡斯)
对了,有人觉得毕竟万事起源于我们人类打开XEN空间,是否人祸更胜于天灾?可是要想到:如果我们打开的是一个亲善而又和蔼的空间呢?(众人:17城的借口啊。)
在2011年年末,V社到处泄露着和3有关的消息,纵观V社诸多游戏,似乎都卡在了“2”这个数字上,而最让人期待到莫过于半条命三。希望我们的黑山和光圈能够有个了断,屏幕前的诸位,让我们右手拿起重力枪,左手攥紧粘性炸药,接受再次体会一番末世之旅的邀请!
2005生化危机4
(Resident Evil 4,表示Biohazard神马的。。。)****
作为吐槽,我特意选了PS2版的
启示录属性:人祸
**启示录原因:安布雷拉公司病毒的散播
启示录级别:★★★★★★☆☆☆☆** 在这一年,游戏分类一直暖昧不清的生化危机系列,终于向第三人称射击类迈出的坚实的一步。但是这一步让该系列的玩家打翻了五味瓶。
距离上一部销售平平的生化危机0已经过去了3年,在枪车球三剑客初见端倪的05年推出的生化危机4,CAPCOM为其拿出了生化危机系列尽可能多的噱头,比如帅哥李昂和颇受咱们喜欢的艾达王的回归,还有将射击部分进行了加强,再加之当时著名的赚钱要素QTE和生化4明智(愚蠢?)的跨平台倒戈,让其为CAPCOM搏回一城。
如果我记得没有错的话,生化危机4里面遍地伸着手冲向我们的应该是某种被病毒(宗教)控制的村民,而不是什么僵尸,这是否算是向末日后人类往往妥协于力量的一种暗示呢?

生化四在我的印象中,除了不断地射击僵尸,就是不断地进行“仓储管理”。呃,有点暗黑2的感觉了。。。
不过从大背景的角度讲,生化病毒爆发后,病毒不断溃散,28天或者28周就可以达到很不可思议的效果,可生化危机系列一直到第四代,我们的世界仍能保持着秩序平衡(请无视电影剧情),比起最近的打僵尸游戏上动不动就大半个地球全是都被感染来说,老资历的生化危机里的病毒浩劫——明显不够威力啊。
顺道吐槽一下让我这个手脚不灵光的人深恶痛绝的佣兵模式,逼得我背住这些丧尸是如何部署。。。
2006 燃烧飞车:末日浩劫
(Hard Truck: Apocalypse)****
这款游戏我先说个前提,了解下就行了。。。
启示录属性:人祸
**启示录原因:战争(貌似没有指明是核战)
启示录级别:★★★★★★☆☆☆☆** 06年是大作爆发的一年,尤其是奇幻类游戏。
可惜的是,06年后启示录题材的游戏却相当疲软,虽然也有诸如《交火》,《异教危机》,《星球本质》等游戏充充场面,但仍然不够看。
所以,素质相对较高的燃烧飞车就。。。飞了出来。
看到这款游戏,我猛然发现一个对以后启示录题材游戏的大疑问——自然包括后面几年的——主角孤单地生活在在末日后的世界里,就算你手拿开山斧,身背军火库,可在这茫茫的末日荒野里面走来走去。。。
你就算不怕怪物也得有各种各样人类双腿无法解决的问题吧。
所以,这款燃烧飞车很直白地告诉我们,在末日的世界中闯荡,要开车!而且是开卡车!
在架空的世界里面,为了各自的利益而发生了诸多战争,星球终因战争而反噬人类,贫瘠而又荒凉的环境很难让人生存,但是不知悔改的人们一面适应着这末日环境,一面仍然在为了利益而征战着。。。

大鱼吃。。。不对,战车打卡车,卡车打小车,小车被我车。
燃烧飞车的背景设定和游戏内容挺好的,而且改车是一件让人乐此不疲的事情。但是因为任务超过半数都是送人送信,结果外国媒体给了“燃烧飞车:末日快递”的吐槽称号,导致游戏中大多数时间都不能体会在后启示录世界中驰骋的感觉。在07年这部游戏又出了资料片才有所改善。
另外,AI虽然不高,但总是会在不该出现的时候出来给你一炮(而且第一炮总是特别准!后来缠斗起来却又基本打不着!),导致后期我的战车上基本都是冒火的。。。
难怪这款游戏以“燃烧飞车”命名!
2007 生化奇兵
(BioShock,08年有简中版出喔)****
北京中电博亚代理
启示录属性:人祸
**启示录原因:新年暴乱亦称新年惨剧
启示录级别:★★★★★★★★☆☆** 不知不觉写到了07年,因为软硬件的进步,当下最具代入感的第一人称视角开始被广泛地使用。第一人称角色扮演,射击,动作,冒险等等——以至于接下来的榜单都被各种第一视角的游戏所霸占着。
这一年的后启示录题材游戏,基本都在摧残幻想世界,为了美妙的幻想而建立起的乌托邦国度,然后人们幻想的美妙因为乌托邦遭到了末日的打击而变为无助和绝望。
神作到来了。
比起同年的其他射击游戏,生化奇兵以其独特的游戏设计和较高的游戏难度(最起码对于我这个苦手而言)而闻名。本来这个游戏1代我估计都玩不到男主角崩死他爸爸那里,大老爹已经拍死我好几次了。但是偏偏他有着我喜欢的后启示录题材和蒸汽朋克风格。
哎,继续被虐吧。

生化奇兵整体颜色片蓝,这个和其他偏黄的后启示录题材的游戏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个游戏讲俄罗斯的一位工业巨子(虽然名字我记不得了,但是历史上确有其人)。他厌恶当时的上层建筑,于是建立起了一个水下的国度Rapture(这个当然不是确有其事了),并且寻找了各种精英入住其中,一个乌托邦诞生了。
在其中,一位科学家因为发现了深海蛞蝓(蜗牛?)的干细胞对人体的神奇能力,于是大家再也不怕自己皮肤丑陋或者运动缺乏,频繁地注射干细胞的提取物质。
谁曾想,在新年钟声敲响的那一天,这种干细胞突然异化,注射的人们纷纷陷入狂暴之中,新年广场欢乐的叫声变成了凄厉的呼号。
虽然生化奇兵在当时的同类游戏中画质并不是上乘之作,但是水下乌托邦的色彩营造和建筑物上的工业符号都让人印象深刻,透过第一视角观察这一切的我们是否特别想要在发生新年暴乱前,在和谐而又太平的时候在这里走一圈?
几年后出来的生化奇兵2那就愈加地完美了,可惜最后结局将Rapture给淹没了,不知道2012年的生化奇兵最新作还能再现乌托邦不?
2008 辐射3
(Fallout 3)****
辐射系列的LOGO好像一直是盔甲男的盔甲脸
启示录属性:人祸
**启示录原因:2077年的核战争
启示录级别:★★★★★★★★★★** 枪车球三剑客日趋成熟的08年开始,丧尸文化再度复苏,各种有着丧尸元素的后启示录作品问世,比如著名的求生之路。
但是在丧尸浪潮席卷的08年里面,有一款以其自身的资历和实力证明着——08年的末日,还是核弹头的!
他叫做辐射3。
因为能源危机,2077年的核战争(咱们中枪,结果无法引进)导致了世界性的毁灭,大家在核辐射后的世界里面寻求生存,各式变异人种依靠着自己的“特长”在这个辐射后的乱世生存着。大大小小的组织和“国家”因为共同的利益而抱团,去争夺着这末世中的最后一滴水,最后一口空气。。。
还有最后一瓶核子可乐。

这个场景,让人一看就有后启示录的感觉
秉承历代的优良传统,制作辐射3的是因为少女卷。。。上古卷轴而闻名的Bethesda公司,Bethesda的游戏以极高的自由度和开放的MOD而著称,自由而又开放对于辐射来说是再合适不过了,而且在笔者我玩过辐射3之后(我承认没玩过1和2,只是看过资料)我觉得Bethesda他们绝对没有辜负这款作品,虽然玩过上古再玩辐射会有一些似曾相识感,但是绝对不会影响玩家们后启示录世界的探索欲。加之很多融入其中的黑色幽默,相信玩家在探索时不会枯燥的说。
就像我在论坛里面辐射全系列的版区看见的一句话,辐射后的历史将由我们来书写!
2009 无主之地
(Borderlands)****
这个LOGO很有感觉
启示录属性:人祸
**启示录原因:泛滥开采而贫瘠
启示录级别:★★★★★★☆☆☆☆** 2009年,《2012》如期上影了,这部电影的票房和质量不提,最起码他可以保证接下来的2~3年都是灾难或者说末日题材吃香的日子。
就咱们游戏而言,09年也正赶上了射击游戏泛滥的上升期,于是这个类型的射击游戏如雨后春笋般:求生之路2,燃烧末世,丧尸之日,僵尸枪手,还有动作类的生化尖兵,虐杀原型等等。
在末日后的未来,人类资源贫瘠,于是开始在各个行星上开采,Pandora(好吧,其实这一年还有阿凡达)就是其中之一,很多人都涌入了Pandora加入了淘金热潮。财富,荣誉,地位,女(男)人。。。
说实在的,无主之地的末日只是大背景,很多人玩上几个小时后很明显地感到这就是加上了未来科技和各种变异+怪物的美国西部游戏。
事实是这样的,在各种后启示录题材的描绘之中,末日后的世界往往都很荒凉,让人扫一眼就感到空旷而孤独(这也是07年的生化奇兵异军突起的重要原因之一,都是末日题材,感觉完全不同)。往美国西部片的段子上套起来,那必然是轻松加写意。
抛开这些,无主之地其实是一部很有感觉的射击游戏,再加上RPG和开放世界(时下最流行的要素基本都齐全了)喜欢它的人我估计可以从09年玩到现在(比如我)。明年2也要出了,那就更值得期待了。

唔次~唔次~唔次,CHECK IT OUT!
遗憾的是,因为这款游戏是动画渲染——这玩意很~不受中国玩家待见——结果很多玩家都与其失之交臂,我只能说实在是太可惜了。
不知道官方有无制作“公爵之地”的想法没?
2010 地铁2033
(Metro 2033,这可是隐藏颇深的显卡杀手)****
话说在岁末2033也汉化了,有机会可以重温一下了
启示录属性:人祸
**启示录原因:核战
启示录级别:★★★★★★★★★☆** 核弹头再次立功。
20年前的2013年,爆发了核战,核战中地表遭到污染,辐射尘让地表成为了各种变异生物的“家园”,而死亡殆尽的人类只能窝在莫斯科的地铁站中求生,但是这样的生存环境仍然被威胁着,人类每天都在等待着死亡倒计时。。。
这款游戏的细节很霸道,各种DIY的枪械和小零件表示出了末日后的人类没有等死反而在不断适应,小强般地顽强生活着。由于这时人们的科技和实力停留在了核战前,所以在末世中使用着现在射击游戏司空见惯的枪械更有感觉。我们的主角阿童木。。。阿尔通姆,这个核战后出生的小青年特别喜欢核战前的环境和事物,从他的视角里,让我们在末日的背景下看现在的风景照片和保存了20年的生活事物更有悲凉的感觉。。。

不过放在电车下面的那本《地铁2033》是什么意思。。。应该指的是小说吧
若要说点小遗憾,就是这款游戏继承了东欧游戏公司的三大特性——庞大,华丽,优化差(玩这个游戏的时候,我主机箱里面各种风扇都在嘶吼,顿时让我感到电脑硬件的寿命的缩减。诸位多玩玩就会感同身受了)。
另外末日题材往往会伴随着压抑、恐怖元素,而第一人称的恐怖游戏那就是更加恐怖,场地如果空旷点的话还能缓解下压力,可这地铁2033又非得钻地道,这让喜欢末日题材但又讨厌恐怖游戏的我备感无奈。
不过2033的成功是有目共睹的,不知道2012年的《地铁:曙光》会如何,希望他能够成为东欧游戏公司的改良的契机。
2011 狂怒
(Rage)****
2011年因为BUG和不兼容等诸多问题而让人崩溃的几款游戏之一,还有某雄无敌6
启示录属性:天灾
**启示录原因:行星撞地球
启示录级别:★★★★★☆☆☆☆☆** 今年是FPS和RPG 游戏称霸的一年。
就在这2012马上就要到来的最后一年,后启示录题材的游戏竟然暴减,看来大家也是有点审美疲劳了。很多后启示录题材的游戏也都很自觉地挪到了2012年。
就在这样的一年,狂怒诞生了。
游戏中,行星要撞地球了,为了防止人类灭亡而启用了ARK计划,将人保存在数个地下安全区,等地表安全后那些ARK计划中的人类从安全区走出来,重建地球。
顺利的是,大部分得安全区都完好无损,而且地面上的人类也并没有全灭。
不顺的是,大部分得安全区过于完好无损以至于无法在末日后重新开启,而地面上没有被灭掉人类很多都发生了变异。
虽然狂怒的后启示录背景很常见,但是在众多该题材的游戏中,狂怒的画面表现力可是最佳的,作为次时代的游戏,诸多游戏网站也对其给予了高分的评价。

TECH-5游戏引擎果然不是盖的。
在如此多的优点和好评下,狂怒这款游戏的两条缺点就渺小很多了。
作为一个末日题材的射击游戏,我们的确不应该对其在自由度和RPG要素方面要求太多,毕竟那些都是辅助的料,比如笔者过去玩过的《狂野西部:生死兄弟(同盟)》,我觉得和狂怒就有异曲同工之妙。作为第一人称射击游戏,射击是主体,其他部分点到为止。
不过呢,这个游戏类型的小缺点就暴露出来了,那就是游戏剧情表现力不足,表现力的不足往往都需要代入感来弥补和掩盖。所以现在的射击游戏(尤其是第一人称)里面电影式的互动元素烂大街般的存在的原因也就在此,而狂怒在这上面则有所欠缺。
呵呵,我突然想起来在QQ群里面有个狂怒的FANS跟我说这叫做不入恶俗。
最后,休想让我讲BUG和不兼容的问题,大不了诸位“狂怒”地砸计算机。
后启示录或者说末日题材的游戏,他们的卖点就是让诸位体会一个似曾相识却不同的世界,或挣扎而求生,或是做平常经常想却无法去做的事情。加之一些大家感兴趣的元素(僵尸,辐射,荒野)点缀。这个类型经久不衰的原因就是将末日这个敏感的东西若即若离地笼罩在众人的头上,保持着随时都有可能“身临其境“的新鲜感。
在2012过去后,末日题材也许就会告一段落,等到新一轮的末日兴起的时候不知道是否会有会有我们没有触及过的元素融入里面。
另外,可千万别说玩后启示录题材的游戏目的在于感受末日世界的绝望,警醒现在保护大自然什么的。。。
老规矩,十年每章最后一个字,送给“来自互联网“和“佚名”的劳苦大众们。
图文:3DM文学组——陆夫人 文学指导:半神巫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