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格斗网游 游戏玩家们的旧爱和新欢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今天我们乱喷格斗,格斗游戏从小就是我们喜欢的类型,从《街霸》到《拳皇》,《侍魂》,《双截龙》,《真人快打》每有新游戏出,街机厅里必然机器后面排长队,有的甚至有时候要排一个下午,虽然街机厅里充满了痰、烟,脚臭,暴力,偷窃,还有警察查房的危险,但是当时的我们真的能够完全将此忽略掉,凡有高手对战,玩的人捋胳膊挽袖子,看的人围观偷学招数,后面叫好。

那时候小盆友们打格斗真的是挥汗如雨,恨不得把摇杆都给掰断了,空前投入。更有投入者,游戏里面的人往哪里跳,他的身子也跟着一起朝着那个方向动。不过这种小盆友就是玩一个心跳,属于体验型,一般对手都只用眼角的余光看到对手的身体方向基本就能赢了。凭经验判断,越是玩游戏幅度大的,越是表情狰狞的一般都会输,水平都很臭,不过一般这样的人心态都挺好,不会太计较。
不过也有例外,就是那些没有格斗素养的,说到这儿,让我想起一部有关游戏的电影《玩大的》,看过的还记得里面有三个穿着皇家马德里(中国小混混的行头一般都是校服)的小混混吗,这几个小混混伴随着《拳皇97》的背景音乐出场,结果被主人公打的气急败坏直接拔电源上演真人PK……这三个人就是那种动作幅度过大的菜鸟,还缺乏战斗素养。

不过那个时候没少和别人为打格斗打架,虽然没怎么赢过,谁让当时还小的呢?
我是一名80后,这个天朝特色赋予我们的组织,我们这只80后大军曾经被称为叛逆的一代,玩游戏影响学习和生理发育成为攻击我们的重要途径。
80,90的格斗,无地域的格斗
科技发展,街机房消失,游戏主机的地域性分布不均,网游普及。网游的普及似乎让很多人忘记格斗这种简单的快乐,少了一些见招拆招,多了一些墨守常规。同样的打打杀杀,确实换不来简单,爽快,连招的美学。
网游具有地域性,特别是MMORPG,欧美网游我们绝大部分不适应,就连年龄,性别差距都有所改变。欧美人也不适应中国特色的自动寻路和PVP,女性玩家的加入,不同年龄偏好也不同,造成网游把游戏群体细分。
随着时代变迁,80后成为社会主力军,虽然街机房不在,但街机情节作祟,不决两把手痒,这个就是80后的格斗族,看到很多人说90后只会打无脑网游,没有打过街机,格斗更是菜鸟,我是不赞同的,我始终认为格斗游戏无国界,更没有地域限制,甚至它可以突破时间与空间,《拳皇》就是一个例子,从70玩到00,从中国打日本,欧美,虽然语言不通,但是除了WCG以外,只有格斗能让我们消除一切时空差距,只不过《拳皇》已经无法适应“共享”与共同体验的大趋势了。
玩家们游戏心态与习惯的转变
“MLGB,有本事单挑,哥见你一次杀你一次,这种情景通常是某个气急败坏的玩家为了证明自己不是怂人”为了维护自己强大的自尊心经常喷出的话,有经验的玩家从这个哥们的话中就能判断出,这厮是玩MMORPG的,通常是国产网游,或许还是个财大气粗的人民币玩家。如果对方加上一句SB才会单挑,这个是五个人的游戏,那么这个人肯定是玩DotA的……
其实这种心态就是典型的浮躁心态,这与当年街机房真人PK的时候心态是不同的,当年以为热爱所以认真,是一种游戏与人一体的感受(请允许我装逼的说),而现在更多只是一个情感宣泄。

所以,在网游化的今天,心态改变真的很难,随着我们现在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给我们的压力也大了,我们发现玩MMORPG不自觉的就是会着急,就是想一下子牛逼,然后导致各种急功近利,破坏游戏环境,游戏环境坏了,自己也没兴趣再玩下去,造成半途而废。
可以说,网游是游戏趋势,我们阻挡不了,谁让我们赶上了呢?MMORPG或许有点沉重,本来时间就少的情况下,想好好打几把痛快的游戏,是玩家非常渴望的。于是,格斗网游诞生了,DNF以其2D画面,充满智慧和挑战的动作组合、连击的爽快也让我们找回了很多当年的感觉。而DNF并不是横版格斗网游的唯一代表,一款名为艾尔之光的游戏在韩国同样获得极高人气。


在韩国大放异彩的两款横版格斗游戏,DNF与艾尔之光,都以其充满智慧和挑战的动作组合,爽快的战斗感而著称。DNF依靠精妙的操作、灵敏的反应以及对技能组合的理解,打出华丽的连续技并最终战胜对手。艾尔之光则把这种战斗用强烈的漫画方式来呈现,画面炫目,玩家依靠随手拈来的简易连招、出众的控制节奏感来进行战斗对决。
横版格斗的乐趣在于,随着玩家可以在游戏中,通过随着人物角色的逐渐强大和玩家对游戏理解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技能组合可以被探索和使用,战斗技巧的提升无穷无尽,也可以在每天都会遇到不同的对手来进行对抗。
凭借爽快的战斗体验,酣畅淋漓的连击技能,无与伦比的快感,格斗网游迅速在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格斗网游不仅能在短时间内让新手体验到华丽震撼的动作组合与无限连击的超爽快感,很多人都说格斗游戏在网游中找到了第二春,多年龄跨度与女性玩家的加入,这可能预示全民格斗时代已经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