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为乐?浅谈游戏乐趣的源泉何在_3DM单机
3dmgame
引言
作为80后,电子游戏在大家的心目中占据着一定的地位,无论是早期对之懵懂好奇,中期对之上瘾到如痴如狂,还是到后期对之慢慢淡化,这一与时间对应的心路旅程,伴随着成长与青春流逝的主题,在心里刻下深刻的痕迹。
还记得少年时一同打游戏的伙伴,还记得灯光昏暗的游戏机房,还记得早期网吧里弥漫的烟味,还记得满是游戏画面的梦境;那一定不会忘记电子游戏被妖魔化地那个时代,同样能够记得学校围墙上的大幅标语把电子游戏称为“电子海洛因”;当计算机网络成为时代的主题,网络游戏立即就点燃了少年的热情,无论是《传奇》还是《梦幻》,乃至后来的王者《WOW》,在一款款游戏中,我们挥洒青春,释放过剩的青春热情。当《网瘾战争》中关于游戏的独白响起,笔者心中的热情也重新被点燃。相信每一个80后,都有无数地关于电子游戏的记忆。

关于电子游戏的记忆
如果你有超过十年的电子游戏年龄,是否会慢慢开始厌倦那些虚拟的体验?
如果是体验过许多游戏大作,是否会有一种不可名状的无趣感?
当游戏的乐趣渐渐消退,是否曾静心想过电子游戏的乐趣来自哪里?
又如何能让自己从电子游戏上获得更多乐趣?
一、游戏是人类的本能
人类对于乐趣的追逐,如同蜜蜂对于花蜜的迷恋,有些东西是刻在这个物种的DNA里。作为高级动物,人类除了有无尽的物质诉求外,还有着不同于其他动物的精神诉求,这种诉求,使得人类与其他动物渐渐分离开来,使得人类成为人类。这被某些人类学家当成是区分人类和动物的重要指标之一。
大量的心理诉求,让人类开始创造多种多样的游戏形式。比如音乐——有意识地排列组合音阶;比如体育——有意识地排列组合身体动作;比如文学——有意识地排列组合语言文字和心理感情,等等。在这些早期简单的游戏过程中,人类逐渐发展出了一种高级的游戏形式——艺术。
有人认为,艺术最早来源于烹饪。支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烹饪艺术产生的前提是人类已经有了足够的食物,能够在吃饱的基础上,排列和组合食物序列。这当然是从物质角度解释艺术的产生,当然也有人认为,艺术是高级的游戏形式,游戏活动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类有先天性地追求乐趣的诉求。
所以德国诗人和剧作家席勒说过,“人类在生活中要受到精神与物质的双重束缚,在这些束缚中就失去了理想和自由。于是人们利用剩余的精神创造一个自由的世界,它就是游戏。这种创造活动,产生于人类的本能”。
人类的本能,这简单的五个字就有着无尽的力量,这力量足以击碎任何“妖魔化(电子)游戏”的论断,那些抱着种种目的反对“(电子)游戏”的砖家叫兽,其本身已经是在反对人类本能了。
当人类满足了生存要求,便开始追求生活的乐趣。对于生存来说也十分困难的人们,仍旧没有放弃追求生活乐趣的活动。人生困苦时候的一曲老歌,四面围城时候的两句诗句,工资入不敷出时候的电脑游戏,不仅缓解了生存所带来的压力,同样是也是人们生活尊严的体现。笔者现在也不明白,为什么有人要千方百计地剥脱他人生活的乐趣,或者这本就是那种人获得乐趣的方式:“反对人类本能。”
二、电子游戏的乐趣
作为艺术发展形式,或者说作为艺术和科技高度发展的产物,电子游戏被称为第九艺术。当这种融合了绘画、雕塑、建筑、音乐、文学、舞蹈、戏剧、电影前八种人类艺术,并利用了最先进的电子技术的集大成者出现在人们面前的时候,有些人欢欣鼓舞,有些人如痴如醉,而有些人却称之为“电子海洛因”,实在是令人费解。
电子游戏是艺术,艺术是为了人类乐趣而生的,那么电子游戏是如何给我们提供乐趣的呢?
首先我们必须看到,电子游戏艺术所提供的真正乐趣点,也就它自身的本质是“虚拟体验”。这种虚拟体验,不同于前八种艺术,只能给出一种或者几种乐趣体验,电子游戏因为其技术上的优越性,能够给人们提供最关键的“虚拟交互体验”,也就是说,它提供了一种强大的“虚拟存在感”。
前所未有的“虚拟的真实”
电子游戏超过了以往任何一种艺术形态,表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真实性”,或者称为“虚拟的真实”。它可以将小说中描述的一场激烈的战争在显示器上由抽象的符号转变为血淋淋的无比“真实”的残酷画面,并让游戏者直接参与其内,或胜利,或流血失败,而不再是欣赏小说、电影时的那种第三方旁观者的身份姿态。因此可以说,电子游戏本质上就是一种前所未有的“虚拟的真实”。
基于这样的定义,再来看看我们对于所谓“游戏神作”的讨论,其实是有参数化的标准可以依据的。想要成为电子游戏艺术的神作,必须要满足具备电子游戏定义的所有要求,不仅要在画面(绘画)艺术、音乐艺术、剧本(文学戏剧)艺术、动作(舞蹈)艺术、场景(雕塑、建筑)艺术、蒙太奇(电影)艺术上都要有所建树,而最重要的是,这款游戏是否提供了高超的“虚拟真实”体验。换句话说,只有具备了以上几点,才能称为电子游戏艺术,于是国内那些所谓“注重剧情”的国情说,实在是脆弱不堪。
三、逐渐消失的乐趣
作为一个80后,从自身主观感觉上慢慢发现,电子游戏正在逐渐失去乐趣。
当下的电子游戏,经过几十年的长足发展,已经逐步形成完善的体系和分类,然而正式因为这种体系和分类,使得电子游戏越来越相似,所提供的游戏体验,也越来越雷同。
也许你可以说,不是电子游戏变了,而是你变了。的确,因为乐趣的头号大敌就是重复性,当游戏经验越来越丰富,游戏年龄越来越长,使得玩家本身对于游戏的乐趣的摄取逐渐变少了。
逐步形成完善的体系和分类
在另一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阅历的扩展,玩家所体会到的真实体验也越来越丰富。比如你从小向往成为飞行员,短期内不能实现的事情,电子游戏可以帮你,但是如果你将来有一天能够承担在现实中开飞机的成本,有过那么一次体验后,飞行类游戏对你的吸引力将会大大降低。对于这样证明虚拟体验干不过真实体验的案例,根本无须赘言,更不用说那些“SEX游戏”了。
综上所述,对于80后而言,电子游戏逐渐变得乏味,或者说电子游戏逐渐失去了鲜活力,主要基于以上两个方面的原因。总结来说,一是游戏经验变得十分丰富,游戏套路陷入重复,失去了新鲜感;二是生活经验变得十分丰富,逐渐有能力支付去体验更多的真实体验。
四、游戏乐趣地再创造
如果说以上“电子游戏对于80后逐渐失去吸引力”的论断值得吐槽的话,笔者也是站在喷子那一边的。尽管在客观上,在多数人身上确实出现上面的现象,但是同时大家也发现,有些游戏,或者说有些特定游戏玩家的热情,却几十年如一日,更有持续增长的现象。
暴雪嘉年华的狂热现场
这就涉及到一个游戏乐趣再创造的问题。简单地说,任何一款游戏,哪怕是再神作的游戏,也有玩厌的一天,但是如果游戏是活的,始终在更新呢?于是我们就看到,暴雪对《暗黑2》长达十年的更新,虽然多数是数据和平衡性上的修改,却仍能调动一部分玩家热情,更不用说暴雪层出不穷的《WOW》补丁和升级。如果游戏一直在更新,从而规避游戏的重复性,那么她所能提供的乐趣,必然是长久的。这也是现在多数游戏在向着游戏DLC(游戏扩展包)方向发展。
第二个方法,是尝试把电子游戏提高到“文化”的高度。同样来看暴雪,笔者对暴雪文化的理解是:“精英艺术”文化。暴雪的一切都是完美的,或者朝着近乎理想主义的完美方向前进。暴雪不断吸收世界各地优秀的艺术家,他们无一不是最优秀的艺术家。人类自古就是崇拜精英,想要成为精英的潜在动力,当暴雪成功把自己的游戏品牌和精英文化结合,于是就造就了今天这样的声势。把游戏提高到文化高度的另一个案例是《仙剑》,这个时刻打着民族文化大旗的游戏系列,在宣传中华文化的高度上,实在不敢恭维。笔者的理解是,《仙剑》远远没有《轩辕剑》的中华文化功底深厚,《仙剑》越来越没文化了。
网罗天下人才的暴雪之子
第三个方法,是把自己的游戏做成大家玩乐的操场,套用现在流行的话说,做游戏不如做平台。还是看暴雪,他的《WAR3》不仅仅一款伟大的游戏,还是一个伟大的游戏平台。依托战网平台,借助能够高度自由化的游戏编辑器,把玩家的热情和智慧引入到游戏中来,从而创造了许多奇迹。不用说,DOTA就是其中的一个。在笔者年少的时候,曾经想过为什么《仙剑3》的引擎不能开放出来,让玩家参与到游戏地再创造中去,那样的,游戏剧情会更加丰富,玩家的热情会更加高涨。现在来看,这自然是涉及到引擎版权问题的。除此之外,暴雪打造的第二个平台是“暴雪嘉年华”,这是把2次元文化和现实文化结合的一个平台,借助嘉年华,暴雪成功地把自己的理念推广出去。
第四个方法,是制作大量的游戏衍生物,或者说周边。传统意义上的游戏周边就是那些玩偶啊,道具啊,衬衫什么的。其实还有一部分东西,也可以称为游戏周边。如大家喜闻乐见的敖厂长视频,还有诸如国外小胖视频,这些与游戏有关的衍生作品,能让玩家体会到更多的乐趣。在这里,要特别提一种游戏周边。笔者没有国外生活的背景,不知道这是天朝原创还是舶来品,但是这种游戏周边,常常能引起很多不同的感觉。话不多说,大家自己看吧。
常常引来争议的游戏周边
五、如何寻找乐趣
上面四种延续游戏乐趣的方法,多数是游戏厂家在操心的事情。有时候厂家的苦心,玩家未必就会买账,比如那个“16年等待”,就有可能给自己带来之后“16年的封印”,说到底,玩家是为了娱乐,不是为了被愚弄。
那么作为玩家,如何重拾乐趣呢?笔者的意见是自己总结出来的,大家姑且听之,也希望听到更多的建议。
第一,与朋友分享。网游较之单机游戏常常是粗糙不堪的,但是网游最大的魅力是能跟朋友一起玩耍。你可能进不起健身房,进不起体育场,也找不到一个可以一起开心的地方,但是在任何一款网游中,这个愿望都能实现。网游渣,大家一起体验渣的感觉;网游赞,大家一起体验赞的感觉。当你浸淫其中,你就能有快感,有了一种归属感。比如网络神作《网瘾战争》,没有相当的《WOW》经验,就很难完全体会。
人气爆棚、国内第一的3DM游戏论坛
即便是单机,也是可以分享的。常常有玩家自己闷着打游戏,笔者却喜欢,边玩游戏边泡论坛。在网络论坛的连接下,在共同游戏体验的连接下,单机和网游其实差别也没有那么大。况且,单机游戏制作更精良。玩单机,多写写攻略,多做做视频,多发发帖子,多刷刷论坛,你会更快乐。
第二,别跟自己过不去。不是所有的单机游戏都要爆机的,不是所有的网游都要顶级装备的。换个思路玩游戏,你将更快乐。记得在3DM论坛的《文明5》板块中,有一个玩家发帖说,我自己玩游戏,从不自虐也不研究什么攻略,随意着玩,很轻松,很快乐。帖子下面有许多回复,都表示赞同。你可能说这个人不算高玩,但是他从游戏中获得了乐趣。笔者小时候玩《红警2》有过这样的玩法:选一张多人地图,全选疯狂电脑,然后开图,看你自己能坚持几分钟。我和朋友轮流这样比试,一台电脑却多出了很多乐趣。另外,还有论坛上有朋友发帖,他玩《WOW》不去升级,却四处看风景,截图,也是相当有意思的。
游戏中的美丽风景
别跟别人过不去。常常能在论坛中见到互相攻击的帖子,有人是某游戏的粉丝,于是就反击维护。这也许很刺激,却因为这种对立,使得你自己忽略掉了对方维护的游戏的乐趣。玩游戏是为了找乐趣,不是为了找立场。套用《苍之涛》中的台词,这个世界上的立场还不够多吗?为什么还要去制造更多的立场。
第三,参与创作。好的游戏总有尽头,但是乐趣却是无限的。适当的把你玩游戏的心得写出来,或者谢谢攻略,或者作个小说,再或者玩玩cos,或者做视频喷喷游戏,大家都是在玩,多参与一点,多快乐一点。
第四,出去走走。笔者最近在刷《上古世纪5》,长时间游戏后,头脑有点眩晕,稍稍有恶心的感觉。于是放下游戏,出去走走,到附近的大学校园里转转,心情十分放松。笔者有朋友死抓住游戏不放,邀约出去玩的时候,往往推脱。仔细想想,这是入迷太深了。
结语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态度,那么每个人就会有自己的游戏态度,笔者的游戏态度已经说过了,你的呢?衷心希望大家能有更好的游戏体验,更棒的游戏乐趣。也希望3DM网站和论坛,能给大家带来更多更有趣的游戏资讯。多来3DM论坛逛逛,你不仅能找到最新的游戏咨询,还能感受到各位版主的独特气场。
常来逛逛,莫失莫忘。
图文:3DM文学组——冬月飞 文学指导:半神巫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