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秘密编年史——游戏中的恐怖元素(下)_3DM单机
3dmgame
下篇导读:精神病 天灾 战争 巫术
九 精神病
疾病,简单的说就是在某一个特定病因下身体自我调节紊乱而引发的异常生命活动,通常通过体外特征、新城代谢和举止行为异常而表现出来。我们听说过很多可怕的疾病,他们要么是令感染者出现令人畏惧的外貌,要么是令感染者产生怪异的行为,要么是具有惊人的传播性。
精神性疾病就是此种的一类,患者通常会做出疯狂的举动,在病态心理的支配下,患者失去判断能力,从而做出包括自杀和人身伤害在内的动作行为。
我们在面对精神性患者时总是会退避三舍,因为我们害怕受到误伤,精神性患者犯罪并不会受到刑罚甚至是指责。而对于我们来说,和精神病患者作对,就好像自己也成了精神病患者一样。我们会受到完全没有缘由的误伤,然而到头来还没有人会来理睬你。
久而久之,我们对于精神病患者就会产生一种畏惧的心理,这种心理状态来源于我们对于精神病患者极不稳定的病态心理。这种病态心理会试图做出攻击我们的行为,而我们对这种攻击行为完全没有任何应对方法。因为他们不会受到惩罚,而我们会。
于是我们的游戏制作者们将这种混乱疯狂的人格夸大化,将精神病作为一种恐怖元素展现在我们面前,于是,史上最著名的精神病形象诞生了。
别说你不认识他
我们的小丑先生恐怕是史上最滑稽的恶棍了。草绿色的头发,夸张的小丑妆,颜色亮丽的衣服,让我们对于这个家伙到底有多少作恶的本事产生了怀疑。
而事实是,作为那个大蝙蝠最难缠的对手之一,小丑很好的向我们展示了他惊人的恶棍天赋。古怪、滑稽、疯狂、恶行累累,让我们对这个家伙真是又爱又恨。
我们对于精神病了解的并不多,常人根本无法读懂精神病患者内心到底是如何想的。精神病患者总是沉迷于自己的世界之中,他们有一套自己的世界观。他们或许是天才,或许是疯子,或许是白痴。而构成精神性疾病的诱因,往往就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之中。
精神病的过去
希波克拉底像
古希腊人认为人的灵魂是独立于肉体存在的。肉体会生病,灵魂也会生病。肉体生病可以被治疗,而灵魂被生病同样也可以。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Hippokrates of Kos,约公元前460---377)------科学医学的奠基人、精神病学之父,认为精神疾病同样需要医疗处置,同一时期,柏拉图(Plato,约前427年-前347年)更是主张精神性患者的各种行为,应当受到法律的保护而不是制裁。
有此可见,早在公元前,古希腊人就已经开始正视精神病,而不会将其认为是被异端邪恶的恶魔附身。而令人惋惜的是,这种学术思想却在其后的数百年间逐渐失传,从而导致在其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精神病患者都被认为是邪魔的化身而被烧死在火刑柱上。
十 天灾
我们生活的地球表面看上去很温和。但它的内部核心却充斥着炽热的熔岩,海洋里蕴藏了无穷的力量,天空中也在不断酝酿着新的风暴。当这些看不见的威力突然爆发时,灾祸就发生了。大自然是冷酷无情的,在每年,它都会用各种自然灾害夺去数以万计人的生命。
尽管人类不断尝试着试图避免这些灾害,但是收效甚微。海啸、暴风、地震、火山喷发等等的灾难依然在不断发生,而目前人类所能做的只能是预警避难。这种从天而降的恐怖灾变总是使得我们心惊胆战。
而可笑的是,人类一方面正在努力试图避免这些灾难,另一方面自己却还在创造新的更可怕的灾难。核能,这个人类自己一手创造出来的恶魔总是使得人类惶惶不安。天真的人类曾经一度认为它可以被控制,而最终,骇人听闻的切尔诺贝利事件永久性的在人类历史上写下了极不光彩的一页。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无疑是人类灾难史上最黑暗的一幕。1986年4月26日那个悲惨的早晨,让无数人记住了核灾难这个名词。但是人类却依然后知后觉,侥幸心理使得人类依旧麻痹大意。于是,2011年3月11日的日本福岛又一次遭到了这个恶魔的袭击。
人类终于开始恐慌了,开始思考核能究竟是不是应该保留。毫无疑问,核能非常强大,但是相对的,它也非常危险。核辐射所带来的深远影响持续时间之长是任何一个自然灾害也无法比及的。是的,人类亲手创造出了自地球诞生以来最可怕的灾难诱因,而由于人类的贪婪,这个恐怖的恶魔却依然存在于世间。那么下一次,这个恶魔又会在哪里肆虐呢?
《辐射》系列中核灾难后的街道
著名的《辐射》系列为我们反应出了一个高度真实的核灾难之后的世界。荒凉破败,变异生物横行,人类穿着厚厚的防辐射制服生存。我们有一天也会这样子么?希望不会。但是请你看看切尔诺贝利吧,如果我们继续滥用核能,切尔诺贝利就是我们的下场。侥幸心理不应该存在于我们任何一个人心中,核能这个恶魔就是利用了人类的侥幸心理,才得以冲破牢笼,危害到我们生存的世界。
天灾的过去
阿尔布雷特•丢勒(Albrecht Dürer ,1471-1528)-------天罚之日( The day of wrath)
阿尔布雷特•丢勒(Albrecht Dürer ,1471-1528)在他的版画《天罚之日》的版画中淋漓尽致的像我们表现出了地震、海啸、陨石交织的可怕场景。无论是富人、穷人、国王、贵族都在劫难逃,他们躲藏在幽深的洞穴中妄想逃过上帝的惩罚,悲伤恐怖的情形呼之欲出。这幅来自于大英博物馆中的版画场景取自于《启示录》中的一段叙述:“我又看见大地在震动,日头变黑像毛布,月亮变红像血,天上的星辰坠落于地……”
丢勒的画通常只是表现出个人的受罚和罪孽,而在这幅画中,爆炸和海啸以及其他奇异的景象在形式上整齐而对称,他将所有的恐怖景象和神的光辉全部都融合到一起。这种天灾的描述方式来源于丢勒自身对神性的看待方式。由于丢勒强烈的意识到了神学的对立,因此他基本上是属于虔信派的教徒,他憎恨新教的教义(与天主教针锋相对,因其强调“因信称义”,即只有信仰基督的人才可称为“义”,其他的一切都是非“义”的。)因此丢勒在他的日记中这样写道:“我看到他们听讲道回来,就好像受到了邪恶幽灵的蛊惑。”
由此可见,在神学发达的中世纪,尤其是文艺复兴时期,天灾通常是被人用来描绘主的惩戒。人们认为自身有着这样那样的过错,惹恼了主,主便降天罚于世人。没有人能逃过主的惩戒,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你是平民还是国王。传教者们利用这种天灾来传播宗教教义,然而最终却让人生厌,因为大自然是无常的,即使你是一个无比虔诚的信徒,当灾难来临之时,你终究难逃一死。
十一 战争
自从人类出现以来,战争就从未停止过。人与人之间有交流,有交流就必定会有矛盾,当这种矛盾激化到不可调和时,战争便由此产生。战争是人与人之间、政治集团之间、民族之间、国家之间的矛盾最高的斗争表现形式,是解决纠纷的一种最高、最暴力的手段,然而通常也是最快捷最有效果的解决办法。
战争绝对不是一个让我们感到陌生的名词,即使是现在这种相对和平的年代,战争依然在世界上的其他地方出现。广义的讲,并不是只有人类之间才会出现战争,其他生物------比如狮群和蚂蚁----------也会发生战争。然而,只有人类之间的战争才会对世界造成严重的创伤。
近代战争狂人阿道夫-希特勒就是此中翘楚。由他引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使得将近20亿人被卷入,9000多万人伤亡。由此可见,战争是多么的可怕。
而尽管如此,战争却依然在世界各地持续不断的出现。为什么?因为人的本性是贪婪而无节制的,当他们想要得到某些东西的时候,当语言已经完全没有影响力的时候,战争,作为最暴力最有效的手段,就会堂而皇之的登上世界的舞台。
战争的受难者大多数时候都是平民百姓。严格来讲,战争只是为了满足某一个人或者某一个小团体的共同利益罢了。平民百姓只能是充当炮灰或者是受难者。而作为平民,尽管我们害怕战争,但是当战争真的来临的时候,我们却不得不接受现实。
《使命召唤》系列
作为战争题材游戏的典范,《使命召唤》系列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真实的战争。谋略,团队配合,生存,击杀敌人,这些在真实战争中必不可少的元素使得我们乐此不疲。我们扛着各种武器冲锋陷阵,我们与敌军巧妙周旋,我们誓死捍卫自己军队的荣誉。这种虚拟的战争带给我们一种前所未有的爽快感受。胜利总是美妙的,而失败者的下场往往是被俘虏或者直接被杀。
那么,如果我们是失败者呢?八年的抗日战争带给我国的惨痛教训时刻提醒着我们,失败,就会被蹂躏。历史总是相似的,我们为什么会失败?前车之鉴,后车之别。历史的长河不会倒流,今日的繁荣昌盛正是由昨日的鲜血浇铸而成,失败者的惨痛教训应当铭刻于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而不是被我们遗忘。
战争的过去
阿尔布雷特•丢勒(Albrecht Dürer ,1471-1528)-------四骑士(Four horsemen)
同样是来自于丢勒,同样是来自于大英博物馆。这幅既疯狂又精彩的天启四骑士,无疑是丢勒的又一副杰作。这件作品色泽浓烈,(这幅是印刻版,无色。原版有着强烈的色差,只是我实在找不到。)刺目而又无情。上面的四骑士复仇心重,好像急于要去践踏摧毁世间的一切。请注意画面左下角的主教,他被死亡骑士踩踏在马下,即将被一条恶龙吞噬。
在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画面最右端的骑士拿着弓,穿戴着冠冕。(他应该是白色的)弓和冠冕都代表着征服,而白色则代表着神圣的叛逆,这象征着他是一个反基督,恶魔之子。右数第二个骑士(他应该是红色的)手拿大砍刀,象征着战争和毁灭,第三个骑士(他应该是黑色)手拿倾斜的天平,象征着不公正和饥荒的象征意义。第四个骑士则直接被描绘成了一副手持镰刀的骨架(他应该是绿色的)代表纯粹的死亡和无尽的苦难。
这就是《圣经-启示录》中所描述的天启四骑士,他们分别代表着战争、杀戮、饥荒和死亡。而这恰恰是任何一场战争所会带给人民的灾难。而战争一旦发生,宗教就会变的异常乏力和毫无意义--------就好像画面上方那个神情茫然的天使一般,他看上去甚至好像是一个拉拉队长---------宗教被四骑士踩于马下,泯灭在人民内心。人民只能逃亡,毫无办法。
十二 巫术
巫术到底是否真的存在?对于这种试图借助超自然能力对人、事或物施加影响或是直接控制的“法术”,现代的科学家们始终没有统一的说法。一方面科学家认为这只是某种精神臆想所构成的类似于催眠术一般的能力,而另一方面,某些实在过于诡异的能力却也的确存在。
巫术通常都产生于比较原始的部落族群之中。因为信仰不同,巫术也有很多不同。传说巫术有很多的能力分类,包括灵媒、医疗、灵魂探索、预知、甚至是呼风唤雨等等。这些莫名其妙的巫术通常都会令人毛骨悚然,施法者故弄玄虚,故意创造一个又一个心理暗示引导被施法者进入类似于催眠一般的状态中。
引申开去,巫术所带来的神秘学说正成为一种新兴的学术。这种新的学术引导人们进入精神领域的深处,并为人类的精神领域探索带来新的契机。
值得一提的是,巫术与巫毒是不同的。我们或许经常会把巫术和巫毒混为一谈。事实上,在非洲和美洲(其他地方也有,但远没有这两个地方密集)的很多原始部落里,巫师依然是作为部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一般是承担着求雨,祈福之类的任务。作为部族的精神领袖,巫师需要成为整个部族的精神信标。而巫毒则是纯粹的为了谋害他人利益。出发点就是邪恶混乱的。通常使用巫毒的人会信仰一个或者多个邪神(上世纪初,东南亚部族中有很多此类的邪恶巫师,近年来已经逐渐消失殆尽),他们的任务通常都是诅咒某个人或者某个族群,相比纯粹的巫术来更为激进和令人不寒而栗。
“青蛙男”小Y同学
“巫术”这个题材在美式魔幻游戏中经常被涉及。暴雪就特喜欢干这个。只要出现原始部落,就一定会有一个类似于巫师一类的角色。历史悠久的巨魔一族自然是巫术方面的行家。我们的小Y同学总是驼着背弯着腰,手拿长刀一边在嘴里喊着“Dazdingo!”然后一边把你变成青蛙、小鸡之类的玩意儿。
不过此类的设定通常会更偏向于“巫毒”而不是纯粹的“巫术”。虽然一方面是出于游戏性考虑,但是另一方面,早期的美洲土著之中的确存在着相当一部分的“巫毒”术士。巫师并不是善良的群体,他们神秘莫测,诡异没有常理,而当他们瞄上你的时候,你最好看好你的灵魂,因为传说他们会偷取你的灵魂为自己所用--------就像上图中小Y同学手中拿着的草人一样。
巫术的过去
文艺复兴时期虽然带给了世界一场艺术与科学的革命,但同时也害死了很多被认为是“女巫”的人。那个年代的火刑柱几乎永远是滚烫的,因为每个星期都会有女人被指认为女巫而被烧死。
他们认为女巫是邪恶的,善于诅咒他人,并且背离了主的旨意,与魔鬼交媾。再加上宗教对于女巫添油加醋的污蔑,使得群众对于女巫的愤怒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通常一个被指认为女巫的人会被强迫在受刑之前写下一些莫名其妙的供词------就好像上面这幅出自于那个混乱年代的所谓“恶魔的签名”。据说这份文件是倒着写的,上面有着六个魔鬼的署名。而在现在看来,这更像是一个精神错乱者在臆想中的胡编乱画。
恐惧就是光芒的影子,它潜藏与黑暗深处。无论恐惧有多少中形式,最终它都是源自于死亡。任何一个人想要战胜它,就必须先面对它。我们每个人都必须懂得,总有一天死亡的轮回会将我们纳入其中,然后让我们再生。而这个过程,这个充满了恐惧战栗的过程,却被后人永无止境的改写。
“噢,神秘莫测的恐惧,令人惊慌失措,向着人们心灵深处袭来。连理性之光也无法将你驱散。恐惧,正如吸血鬼所说,你伴随疾病而来?不仅如此,你为人类带来了无尽的痛苦,你也是悲伤的根源。早在每个个体出生之前,就已经深深的感受到了你的存在。恐惧,如影随形。愚蠢的人们啊,你们又怎会知道,恐惧,这黑暗的法则,岂不是人类最好的伙伴?”
---------------- 乔治-博罗 《莱文格罗》
(PS:其实本文的标题“编年史”的确是我某一个时刻突然想出来的东西。它并不严谨,和编年史相差很远。这个名字来源于WOW,我觉得他很酷。虽然后来觉得他实在不适合作为本文的标题,但是半神经理已经发了出来,也就只能硬着头皮上了。或许应该叫“黑暗的秘密”更合适一些?嘛,不管怎么说,它总算是写完了。至于这个标题,就由他去吧。)
图文:3DM文学组——chiniso 文学指导:半神巫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