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李阳扬言长城火烧游戏 看中国游戏圈的是是非非_3DM单机
3dmgame
李阳,原本一个与游戏毫无关系的人。3月,他写微博声称游戏机与游戏网站危害青少年动摇国家根基;7月,他写微博要再来一次虎门销烟烧游戏机;9月,他的家暴丑闻被曝光而他的道歉显得毫无诚意。李阳不是第一个抨击游戏的名人,自然也不会是最后一个。作为每年都会出现的仇视游戏但又拿游戏来出名的“成功人士”,他们也逼迫我们对游戏本身做出更多思考……
动摇社会根基?游戏的危害竟然如此之大?
李阳:游戏毒害青少年 动摇国家根基
李阳,一个充满争议的中国名人,中国教育产业中成功人士。他的疯狂英语以夸张的方式教学,他也以各种疯狂的举动来博得媒体的关注,甚至是博得了很多家长和学生的肯定。在2011年,他终于拿游戏开刀了,而且口吻之狂野,恐怕是陶教授等人无法比拟的——如果说破坏家庭幸福还算正常的话,动摇国家根基就显得有些过分夸张了,而且是缺乏逻辑常识那种。而他要去长城烧毁游戏,搞一次新虎门销烟,则是真的把他跟游戏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从他的微博发言来看,再考虑到他一贯运用各种手段包装推销自己和疯狂英语的惯例,这个通过抨击游戏获取媒体关注的计划持续了四五个月之久,而攻击游戏,确实也是学生家长最喜欢看到的。

没有下文的长城新虎门销烟
李阳接受采访时语录:“我们还有一句话,精神引导一切。其实中国人最不应该追求物质,比如游戏机,游戏机一定要 干掉。游戏是什么?它就是毒品,还是披着高科技外衣的毒品。我到哪儿都有父母为我跪下来,之前一对父母 给我跪下来,儿子被武汉大学开除了,就是因为玩游戏,父母头发全白了。所以我准备在长城搞一次活动,我要把三四百台游戏机点火烧掉,我请全球记者来,就叫 “新虎门销烟”。我们要向毒害世界的游戏机以及懒惰、堕落、逃避世界挑战!”
不过很可惜,长城的活动自他跟媒体吹过以后,再也没有了下文,8月底他暴打外籍妻子,9月深陷家暴丑闻,恐怕早不记得焚烧四百台游戏机的新虎门销烟了。新林则徐,真以为那么好当?

关于游戏屡受抨击,我们有必要想得更多一点
游戏被称为毒品、电子海洛因、洪水猛兽,游戏被视为毒害青少年的毒瘤,这些口诛笔伐每年、每月都有,各种或许真的是为游戏玩家好,还有更多就是想借此出名、赚钱的砖家叫兽,总是能找到各种切入点狠狠抽游戏的嘴巴子,这不能不说是近二十年来一个令游戏玩家心痛的现实。
一个巴掌拍不响,对游戏抱以偏见的人有问题,游戏本身就没有问题吗?我想答案肯定是否定的,有时候被舆论指责之后,作为从业者,作为媒体人,作为游戏玩家,有时候也需要反思自己。
游戏产业本身到底有没有错?
浅水:就中国游戏的现状而言 人人都是搅屎棍
在玩家眼中一切污蔑游戏的都该去死,一切因为打游戏导致的问题都是世界的问题。所有的游戏玩家都纯白可爱,哪怕他们不纯洁不可爱,为了打游戏杀人放火砍死爹妈,那也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的错。
如果你很不幸的既是一个玩家又干过游戏媒体还混过游戏厂商的话。你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事情——当社会评论游戏带坏玩家的时候,玩家联合起来喷哪些侮辱他们高尚爱好的人;当外敌没有出现的时候他们喷游戏厂商游戏渣如屎,宣传炒作无底线;游戏媒体拿了厂商的广告费,肉麻吹捧无节操;游戏厂商喷游戏玩家——如果不是你们喜欢低级趣味,我们犯得着用低级趣味的炒作手法来迎合你们嘛?至于游戏媒体,他们什么都喷……喷斗士们无论把屁股坐在什么位置,都是游戏大旗之下爱和正义的化身,其余的人无疑是让游戏这个他们心目中闪着神圣光彩的圣物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元凶和帮凶。于是屁股挪了一圈儿之后,如果说游戏行业的名声臭如屎,不管你是在这个行业中的哪个环节,你都是那一根把屎搅和得越发恶臭的搅屎棍。

面对砖家叫兽行业内部还算团结,但他们又总是留给了敌人机会
他们总说自己没错是这个世界错了,整个环境真都是黑的?
玩家们抱怨某款游戏的某些设计完全是赤裸裸的为了赚钱的时候,游戏厂商总在背后露出不屑的冷笑——游戏公司不是开善堂,花了那么多钱来养美术养程序养策划养运营做推广,不就是为了赚钱?不赚钱,游戏公司难道是为了爱和正义么?
质量粗糙是投资人逼的,宣传手段恶劣是玩家逼的,商城抢钱赤裸裸,是成本逼的。这就好像琼瑶片里男女主角对吼——都是你妈逼的。自己没错都是世界的错,整个环境都是黑的,就自己是一朵优雅圣洁的白莲花,如果莲花黑了,那也是环境给染的。游戏行业里能挣的钱千千万万,游戏行业外头的钱更是万万千千。宣传手段不恶劣也能红的游戏有没有?拉到了长期投资几年磨一剑的游戏有没有?你觉得玩家低俗你可以不低俗,你非要觉得不低俗活不下去你还可以不做。啥事情都做了,面对诘问的时候就睁大眼睛做鹌鹑状,这算不算端起筷子吃肉,放下碗了骂娘,又想当那啥又要立牌坊?小马哥在学校被人欺负了,怒而杀人还要判死刑呢。管你是自发的还是被逼的,龌龊事情做多了,别人还不能看不起你?哪儿有那么便宜的事儿?

这样的广告已经算是很收敛了,真的是环境逼你这么做的?
没有缝的蛋,苍蝇才不会去叮呢
我相信游戏玩家们对游戏都有一种特别深沉的爱,一旦有人说游戏是毒品,这就跟说自己的初恋的女人是个bitch一样让他觉得愤怒;我也相信大部分游戏玩家转成的游戏厂商,最初的动力真不是为了赚多少钱,而是为了对游戏的爱。
而听游戏厂商抱怨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尤其是那些刚从游戏玩家转变而来的游戏厂商。他们心里往往还有几分对做一款好游戏的爱。可惜这“好游戏的标准会随着他们从业时间的增长被不断的定义,最后变得妈妈都不认得。

过度游戏这个问题,一直让游戏产业面对舆论时很“纠结”
但是你看,我们就是这样一边把游戏奉为圣物,见人说他的不好就特愤怒特委屈,恨不得把世界上所有说游戏不好的人都拉去坑掉。但是自己往游戏身上泼起脏水来,就一点也不带手软的。在他们眼里,游戏就是那么光辉灿烂,里里外外都闪烁着梦想和自由,凡是说游戏不好的都是腐朽落后与偏见。可惜老祖宗早就说过了,没缝的蛋,苍蝇才不叮呢
风力:游戏素质低并不是网游本身的问题 环境所迫罢了
游戏很容易做而推广很困难,而反正市场上同质化的游戏很多,很难说品质有什么高下之分。要抓住玩家、抓住受众最基础的需求,甚至不一定与游戏有关。具体到广告就是各种有歧义的广告语,各种名不副实的色情图,尽一切可能把你的思路往淫秽的方向引导。当你真的(不管基于什么原因)点了广告,发现事实并非如此时,就会有上当受骗的感觉,一股低俗的感觉油然而生——为什么用这种方式吸引眼球?要是有真材实料,何必挂羊头卖狗肉?所以说,让你觉得网络游戏低俗的,不是游戏本身,而是广告。

被网页游戏的色情广告骗过的人,何止千万?
既然分析到这个程度,那么接下来怎么办?网游就这么低俗下去?网游的广告就这么低俗下去?如何才能提升网游的素质?这个问题的答案出乎预料,其实你并不需要去提升素质。假如这样的广告一直没有人点击,它自然也就逐渐消亡;假如它有固定的用户群,那么当这些用户群掌握了话语权,开始定义世界时,他们将改写“素质”的定义,从而颠覆我们对于低俗的看法。正因为低俗是一个普遍的概念,所以你无须思考为了提升游戏素质你要做什么,而只要按照自己的习惯去游戏。
其实并不存在游戏素质低 只是出发的角度不同
今天的国产游戏,你不用花时间,不用做任务,不用练技能。你要做的就是用网银买一些“元宝”,然后直接购买你需要的装备、服务、技能,一切。这是国产游戏被诟病低素质的重要原因,但在很多现实场合你都需要花钱购买服务,比如理发、家政、公共交通,或是医疗、教育。你不具备这方面的能力或不具备这方面的条件,所以你需要别人的服务,为此你必须付费。

太注重赚钱,一直是国产网游被诟病的重点问题。
在某些场合,比如你看到一些裸露的webgame广告时,你会觉得“这些广告素质低”,这个时候你说的素质指的是“约定俗成的道德观念”;假设你又经不住诱惑点了这个广告,开始玩这个游戏,然后骂这个游戏没素质,这时的素质指的是“游戏中的人机互动环节与人际互动环节的数量”;最后当你发现你必须花钱买道具才能在这个游戏里玩得比较开心,你痛骂“这是什么素质!”这时你所谓的素质指的是运营者设定的物品价值与你心理价位之间的反差大小。最后你花了一千人民币买到黄金装备把别人砍得到处跑,顿时又觉得这个游戏不错,这时你不会说游戏怎么样,但其他人则会把“你”、“素质”与“低”这三个概念联系在一起。
萧何:长城烧游戏 李阳为人民币自我买醉
一直以来,李阳一直活在自己塑造的疯狂梦境中不能自拔。先期用自己疯狂学习英语的事例到处宣传讲学,让学生认知他这个疯狂的形象进而膜拜,接着便用自己的疯狂思想绑架着他的粉丝和关注者。这次仿效林则徐虎门硝烟在长城上焚烧游戏则更进一步的刺激着网民的神经。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全国究竟有多少学生在玩游戏,全国又有多少学生游戏上瘾,又有多少游戏是他嘴里的毒品,笔者相信李阳心理肯定没数。殊不知,在游戏领域还有一些公司在摸索着儿童益智游戏的开发,以笔者了解的一款为儿童健康发展而研发的益智类严肃游戏《多克多比》为例,它运用英国著名教育家巴伯(M.Barber)在2009高端国际教育圆桌讨论会上提出的“良好的教育”=道德×(知识+思维力+领导力)为理论,帮助儿童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并将百科知识以“开心辞典”的形式融入游戏当中,延伸了他们的课堂学习时间,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李阳已经在自我王国中狂数着人民币,进一步陶醉
李阳早已不是以前的李阳,现在的李阳执掌着一家拥有上百个分公司的成功商人。对钱负责,对公司负责,是李阳作为商人的首要责任。因此在公司业绩出现疲势的情况下,李阳需要作出大的举动带动消费者对疯狂英语品牌的信任度。

所以,游戏有没有原罪,相信李阳心里肯定清楚。但游戏一旦和教育冲突并引起家长的广泛质疑,尤其在需要抬升全国疯狂英语影响力的时候,李阳就如同卫道士般豁的站了出来,迅速的表态要代表整个中国铲除游戏。在他自己构建的梦寐中,游戏是教育的绊脚石,只有推倒了,才能获取家长的欢心,才能收买到更多的人民币。
如此,在学生家长交口称赞他们的教育是对学生负责的时候,当游戏爱好者在痛骂他们的时候,李阳已经在自我的王国中狂数着人民币,进一步陶醉。
从调查数据看游戏玩家现状
网络调查:游戏玩家沉迷现象并不普遍
网易近期在网站上对游戏玩家进行了一次数据调查,其中一部分问题是专门针对“沉迷游戏”与对游戏的认识这两个主题的,参与网络调查的人数为1903人。
1、四成用户认为自己游戏玩家:即便是在一个游戏媒体进行玩家行为调查,我们看到有近三成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不是玩家,有四成用户认为自己是玩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游戏的普及度其实不如我们想象的多。当然这些非玩家并非完全不玩游戏,而是会玩一些休闲小游戏或手机游戏以打发时间。

2、12%的玩家可能存在游戏过量问题:两天以上到每天都玩的人群值得关注,他们加起来占据了70%,调查中有接近10%的人游戏时间都在1小时之内,这些可以看作是轻松的休闲玩家,有总数超过50%的人每次游戏时间都在1小时以上,这意味着游戏游戏在娱乐方式中所处的位置已经相当重要。有12%的玩家会玩到自己无法继续玩下去,这不意味着他们都会一口气玩十几个小时(玩一小时必须去上学也是玩到无法继续玩下去),但这12%的人群中,确实可能存在沉迷现象但肯定并不普遍。

走访北大清华:游戏对学生的负面影响存在夸大
在进行网络调查同时,网易到清华、北大等周边大学进行了路人随机问卷调查,收到的有效问卷为50张,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补充网络调查问卷的完整性。其中反映的现状或许存在片面性,但至少体现了我国两所高等学府的现状,可供大家参考
北大和清华的在校生拥有较高的学历,在学习方面付出的精力更多,其中从来都不玩游戏的人也占了34%之多,远远超出网站调查的5%左右的比例。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每周两天以上会玩游戏的人占42%,每次游戏时间超过1小时的达到50%,而且他们都还是学习优秀的好同学,游戏并不会让他们失去学习的动力。
在大学中走访调查的过程中,从身边经过的很多人都因为学习紧张而不能抽出时间填写十几个选择题的问卷。而同时,没有任何一个人因为听到是“关于游戏的调查”而面露鄙夷或苦涩,当和他们聊起游戏,他们都会微笑,表示自己喜欢玩或者即使自己不喜欢玩,身边的很多好朋友都喜欢玩(只有10%的人周围朋友大多不玩游戏)。
亲爱的坛友们,那你们认为造成中国游戏产业糟糕现状的根本原因是:行业缺乏规范并且监管不力;或是游戏媒体缺乏公正性沦为了广告工具;或是游戏厂商缺乏责任感只顾赚钱,或者只是玩家群体素质偏低而已呢?请踊跃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