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思索 《质量效应》系列为何如此吸引人?_3DM单机
3dmgame
《质量效应3》将是2012年最重磅的游戏,这个系列也可以作为本时代游戏的经典之作。在一个多重宇宙的背景下,出现多种族,多样化的武力与道德上的纷争,而玩家做出的选择将影响这一切,这设定真绝。玩家在前两部游戏里做出的决定,将会在《质量效应3》里体现出来,而巨大且复杂的星际之战将会将故事推向前所未有的高潮。
Bioware将在《质量效应3》中解决玩家在上两部作品中留下的N多个决定,压力虽大,不过Bioware说这也是他们尝试新东西的又一次机会。此做将是本系列的终结篇 -- 这一回你做的决定再也没有重来的机会了。制作组让你来决定整个银河系的命运,不过从前B社可不是这样的。

在Bioware制作出传奇般的星球大战RPG《旧共和国骑士》以前,类似的设定在主机游戏里是少有的。不过《旧共和国骑士》确实成为后来西方的RPG改变的起点,四年后Bioware想给玩家带来一款具有现代枪战内容的RPG,《质量效应》从此就诞生了。它的战斗系统是直接从《战争机器》上扒下来的,而且人物属性培养的界面也做得很简单。但这是一款令人新奇的RPG。
这个组合并不完美。使用新的虚幻3引擎倒是不错,不过Bioware对这款引擎还不是太熟悉。游戏内的战斗比《旧共和国骑士》和《翡翠帝国》更加容易上手,不过还是比不上《战争机器》这块牌子。而且任务也做得松松散散,大多数时候还得驾驶者马克登陆车在星球表面上瞎转。当然,第一部《质量效应》也获得了许多嘉奖,但是后来的第二部则大大的超越了它。

在当时大卖特卖可能不现实,《质量效应》只是相对的成功了。由微软发行,Xbox独占,发售后2个月卖了160万份。两年后,《质量效应2》能在发售后3天内就卖出200万份。
微软没有任何动作,也正因此,他们可能丢掉了本时代XBOX独占的最佳作品。在Bioware发售《质量效应》后不久后就被EA收购了,而且《质量效应2》还是首先在XBOX上发售,1年后才轮到PS3。如果《质量效应3》的成绩比第二部还要高的话,微软会不会在角落里暗自落泪呢?
《质量效应2》名至实归。Bioware快速且精确地联系了曾激烈批评过上部作品的主要媒体。而且还改进了游戏系统,去掉了马克登陆车探索的这部分内容,把重点放在小队作战上。而后,战斗系统就变成了现在精彩的战术掩体射击游戏了。

Bioware也从来没有让希望这游戏变得更好的玩家失望过。他们将近乎完美的将角色扮演和现代动作游戏结合在了一起。销量证明了,玩家就是爱这种游戏。
《质量效应3》将做的更好。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3代里新的战斗系统,那这个词就是“牛X”。武器射速减慢,声音更雄壮,伤害更大。近战不再是无用的扇巴掌了:每个职业都可以用纳米刀做出不同的终结动作。掩体系统也与时俱进:你现在可以自由的在掩体后转过拐角,还能从一个掩体蹦到另一个掩体。这实际上等于给玩家做了一套潜行系统嘛。
对《质量效应2》的一个负面评论就是武器种类和武器升级太少。Bioware再一次迎合了玩家的呼声:在三代里,每个类别的武器都会有很多种,每种武器又会有很多的挂件可以安装,每种挂件都有独特的用处。

如果这一切进行顺利,那么《质量效应3》就会更像一个真正的动作游戏了。这又是一个吸纳新粉丝的好机会。而且还是一个聪明的商业策略:以动作游戏的身份吸引XBOX日益增长的,被《使命召唤》和《战争机器》培养出的喜爱射击游戏的玩家们。
玩家在前两部游戏里已经做出了大量的决定,这些任务或多或少又把主角推向一个更大的银河系事件里。《质量效应3》中,玩家将会参与银河系中几场最大的纷争,而玩家的目标就是按照自己的选择平息这些纷争。玩家终于有机会解决克洛根人基因噬体的问题了。库瑞人这边则想要从杰斯手上把自己的家园夺回来,玩家的选择会起关键作用。而且在2代里我们没有机会和赛布鲁斯对垒,在3代里他们将作为主要对手出现。
从这些变化和改进我们不难看出Bioware的创造力和适应力。他们起初只是做了一个能让玩家做出选择的游戏,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又从其他类型的游戏里借鉴并加工成许多新的内容。

所以,随着《质量效应》系列的结束,现在的游戏趋势逐渐变得明显。这是个虚幻3引擎的时代;有着道义上抉择和经验值系统的动作游戏时代;西方RPG崛起,东方RPG衰落的时代;一个”进入掩体“按钮成为标配的时代。
《质量效应3》包括上述的所有东西。现在也可以预想到此作必定是全平台发售。请大家记住这三部本时代里程碑式的作品吧。
